内科护理案例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3 04:12: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内科护理案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职内科护理案例教学法研究
摘要:内科护理是中职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从内科护理学角度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及抽象性。基于内科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特点,如果过于强调在理论方面的讲解,将难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课堂教学缺乏综合性和实用性。这将与中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育的理念相悖。鉴于此,本文以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为基础,阐述如何通过案例教学法的方式对内科护理教学加以实践,以期达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目标,提升课堂教学与内科护理要求的契合度,不断提升中职内科护理教学的质量,实现教学与实践的双重创新。
关键词:中职内科护理案例教学法实践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护理人才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中职作为护理人才的主要培育机构,承担着护理人才输送的重任,因此注重护理人才的培养是中职教育的核心所在。内科护理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其课程内容与临床护理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内科护理教学应当充分结合实际,明晰教学培育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通过案例教学的模式帮助学生获取最佳的教学资源,使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并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效果,提升内科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
1.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众所周知,内科护理教学主要面向医疗事业,承担着护理人才的输送责任,因此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实践中,需要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能够透过教学得到实际的转化,以达到中职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案例教学法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操作之中,以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增强理论在学生心中的直观印象,并且通过对护理案例的实际分析和操作,帮助教师分析教学中的缺陷,进而加以弥补和完善。2.提供临床预习机会。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更趋向于让学生依托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从根本上而言,中职内科护理教学的目标就是培育实用型护理人才,这也与案例教学的理念完全吻合。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开发与实践,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立足于实际认知的角度对护理知识进行思考,在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实践经验得到一定程度的积累,以便于在未来的临床环境中得以有效应用。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实质上是弥补了实践教学衔接上的缺陷,帮助教师培养出具备实战能力的优秀护理人才。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护理人才数量需求增加的同时,内科护理的特殊性也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当前的现实要求,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可以联系实际案例,将所学知识全面应用于实战之中,并从中了解护理的实施过程,加强对细节的管理,让学生明白是什么、做什么、怎样做、达到什么目标,让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获取多样性护理的能力,再加上教师适时的引导与纠正,使学生在锻炼独立思维的同时,能够获得实操能力的提升,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小组讨论、分工协作、梳理总结等模式,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快速的提升。
二、中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案例教学对心内科护理带教的影响
摘要目的: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2月心内科实习生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给予护理能力本位理念下案例教学法(CBT),比较两组综合成绩及带教质量。结果:观察组带教后综合成绩及带教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能力本位理念下开展案例教学,可有效提高心内科护理的带教质量和综合成绩。
关键词:护理能力本位理念;案例教学法;心内科护理;带教质量;影响;实施效果
随着心血管疾病理论的不断发展,临床诊疗技术得到大幅提升,培养护理实习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逐渐成为现代心内科护理带教的基本需求。以往,临床多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对心内科护理实习生进行带教,“灌输式”教学使得实习生学习热情不高,难以取得良好带教效果[1]。能力本位教育(CBE)最早由美国护理联盟提出,目的在于培养更多护理人才,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使得护理工作更具专业性[2-4]。案例教学法(CBT)是护理能力本位理论下优化临床带教的有效方式之一,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对临床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和解决,以促使学生具备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进而做到学以致用[5]。选取参与实习的心内科实习生100例,研究护理能力本位理念下开展案例教学对心内科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5月-2020年12月接收的心内科实习生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习生中,男23名,女27名;年龄16~23岁,平均(18.12±0.15)岁;文化程度:大专22名,本科21名,研究生7名;职称:初级护士20名,初级护师4名。观察组实习生中,男24名,女26名;年龄17~23岁,平均(18.21±0.05)岁;文化程度:大专24名,本科20名,研究生6名;职称:初级护士18名,初级护师3名。所有实习生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两组实习生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职称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龄均超过16岁;②学历均为大专及以上;③均已获得护士职业资格证书。排除标准:①非临床医学专业;②中途退出。方法:⑴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模式:让带教老师依据自身临床经验,结合教学大纲实施教学,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示范操作,并耐心解答学生疑问。⑵观察组于护理能力本位理论下开展CBT:①教师培训:抽取心内科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10年以上工作年限的医务工作者为带教教师,安排其参加能力本位教育座谈会,并实施案例教学培训,确保其带教专业性。②选择案例:带教教师依据CBE选取案例,准备好案例临床资料,确保各项检查和病情诊断无误,案例以常见疾病为主,严格遵循方法实用原则和案例典型原则选取案例;向学生介绍手术配合、护理操作和急救护理等技巧,并设计相关教学任务,耐心解答学生疑问;带教教师也可适当设计课堂问答环节,如相关疾病病因、症状和预防措施等,让学生进行解答,以加深学生记忆。③实施方法:严格遵循案例介绍-提问-小组讨论-问题解答-带教教师补充等步骤实施教学,1次/周,将学生划分为小组,带教教师对典型案例进行讲述,并展开针对性问答,组织总结等。观察指标:①综合成绩评估:包括学生理论知识、病例分析、问诊技能、实际操作和病案书写等成绩,采取笔试方式,各项目得分均为20分,总分100分,总分>90分为优秀,总分70~90分为良好,总分<70分为差。②带教质量评估:主要包括急救护理、消毒卫生、护理态度、沟通能力、手术配合、操作手法和注意事项告知等能力,采取笔试方式,各项目得分均为25分,总分为175分,得分高低与带教质量成正比。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24.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优势
案例教学法又称范例教学法,是通过模拟真实的事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体验分析决策,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如同其他基于问题的方法一样,目的在于发展学生运用与课程相关的知识、观念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脱离有意义的背景情况而进行的学习相比,案例提供了融入背景的学习。
2案例教学法应用案例的类型
通常根据教学环节,可以将所应用的案例分为三种。2.1引导案例。一般选取以贴近学生实际生的案例为主。此类案例的应用重在引起学生对于学习某个病种的积极性和兴趣。案例:水对生命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为什么多喝水有利于预防肾结石?这个知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知道的。但如果用泌尿系统的理论来解释水对预防肾结石作用,学生却感到有些困难。这个提案引导和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泌尿系统疾病的欲望与激情,从而在教学中取得更佳的效果。2.2讨论案例。此类型案例是以学生讨论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积极参与和讨论的能力。课堂讨论案例应用一些与内容相关,难易适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并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经济学案例。例如:患者34岁男性,3天前跑步过程中出现了喘憋症状,休息约5min后缓解,在次日夜间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持续数分钟后好转。如何诊断?如要确诊,还需要哪些辅助检查?学生在鉴别诊断上进行了辩论。通过辩论,其中也不可避免地涉及了解剖、生理、病理、病生、药理等知识,无形中在学生的大脑中对该章节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讨论式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断交流观点、交换意见、反复讨论,实现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学生的注意力从漫不经心地听讲转移到积极地思考,从欣赏漂亮的PPT转移到讲授和讨论的主题上。案例式教学力求在得出合适答案的同时更加注重得出结论的思维和推理过程。2.3课外思考案例。此类案例以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为主,重在应用,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为作用。给学生布置一些适当的课外思考案例,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讲到神经系统章节的知识时,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让他们自己制订一个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肢体功能锻炼方案,或是如何重塑生活自理能力。课外思考案例需要学生主动看书学习,必要时须要到图书馆或利用多媒体搜集临床相关的临床资料,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选取需要注意的事项
3.1选择适用和规范的教学案例教师在教学案例的选取和设计上还存在案例取材不够精当、代表性不强以及借鉴意义不大等问题。学生反映,有的教学案例典型性、代表性和针对性不够突出,有的案例面太窄太专业,有的案例大而空,有的案例过于肤浅,希望选择的案例应具有借鉴意义和比较特征。3.2案例的选择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案例是实施教学的基础。案例的选择主要依据有三个方面:一是大纲的要求。二是教材的要求,即是要依据教材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来确定。三是培训对象,即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分析能力和实践经验等。教师在编写设计案例时要针对教学对象实际情况,着眼提高学生对核心问题的理解和把握,进行细研精编。
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BOPPPS与案例情景实例结合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带教的80名护生,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观察组给予BOPPPS与案例情景实例结合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组自主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情况、综合能力及对带教方法的认同情况。结果:观察组积极主动学习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评分均高对照组(P<0.05);对带教方法的认同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OPPPS与案例情景实例结合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可有效促进护生自主学习,提升其知识掌握程度、综合能力,且护生对此教学方法的认同度较高。
关键词:BOPPPS;案例情景实例;教学法;护理教育
神经内科护理学习内容涉及神经生理学、解剖学、神经病理学等多方面的内容,知识抽象且复杂,并具有极强的诊断思维逻辑性,护生学习及教师带教难度均较大[1]。而以往神经内科实施护理教学时,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统一性、灌输性,护生被动接受相关知识,难以达到全面、深入掌握知识的效果,且难以实现其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BOPPPS(bridge-in,learningobjective,pretest,participatorylearning,post-assessment,summary)是源自美国的一种教学模型,包括划分教学过程为导引→学习目标→课前摸底→参与学习→课内评估→总结6个阶段,可有效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其主动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2]。案例情景实例是临床带教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具有案例、设置情景,可使护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加深对知识的掌握[3]。本院神经内科近年来实施护理带教时,应用BOPPPS与案例情景实例结合的教学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接收的8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护理带教的80名护生,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人。纳入标准:①首次进入神经内科实习;②实习时间≥6个月;③专科及以上学历;④知晓本研究,并配合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中途转科、休假;②无法遵守相关规定;③依从性差,无法配合完成学习与研究。对照组:男15名,女25名;年龄22~25(23.52±3.46)岁;入科时间6~8(7.01±1.12)个月。观察组:男16名,女24名;年龄22~26(24.01±3.43)岁;入科时间6~9(7.50±1.13)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1.2研究方法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带教:教师通过多媒体展开教学,讲解神经内科护理知识,实施相关护理技能培训,结合案例分析,指导护生实践操作,并跟随教师进行2周的临床学习。1.2.2观察组给予BOPPS与案例情景实例结合教学法。①导引(bridge-in,B):结合《神经内科护理学》与临床实际选择教学内容,带教开始前2周告知护生学习内容、教学计划、学习目标,对学习小组进行成立,4人或5人1组,选定小组长,负责学习资料收集、课前讨论等工作,并建立微信群,以便于进行学习交流。②学习目标(learningobjective,O):明确规定学习目标,如完成学习后,能够熟练进行康复期脑梗死、颅内感染、癫痫等疾病护理,并具备良好的临床思维、团队协作能力。③课前摸底(pretest,P):系统学习开始前,对护生展开理论、实践操作考核,了解护生知识与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④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P):引入案例情景实例展开教学,将实际案例、情景模拟有机结合。如设计癫痫病人护理的情景模拟,每组护生分别扮演癫痫病人、护理人员、医生、病人家属等角色,模拟对癫痫病人实施病史采集、查体、紧急处理、护患沟通等工作,其余小组观看并进行纠错与补充,对于重点护理技能,教师予以示范。情景模拟完成后,教师带领护生对实际病例进行护理,指导其进行实践操作。⑤课内评估(post-assessment,P):完成一部分或1个阶段的学习后,各小组自主总结学习收获,带教教师再次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予以难点护理操作示范,并要求护生自主操作,对于不足处即刻改进。⑥总结(summary,S):带教工作完成后,引入案例情景实例进行讨论发言,总结相关疾病护理要点,如将颅内感染的护理案例引入,护生共同分析护理要点与难点,并进行总结发言,教师依据其发言情况再次总结,指出不足,予以补充,并将相关知识发送至微信群,指导护生复习。1.3评价指标1.3.1自主学习情况带教前后采用积极主动学习能力量表调查了解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量表包括学习驱动力(5个条目)、学习目标(4个条目)、深入学习(4个条目)、控制学习(4个条目)、扎实学习(4个条目)5个维度,共21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总分21~105分,得分越高,自主学习能力越强[4]。1.3.2知识掌握情况带教前后组织护生进行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试,考试试卷依据神经内科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临床实际需求设计,理论考试共100分,闭卷形式考核,实践操作设计脚本,随机抽取,操作后由教师打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生知识掌握程度越高。1.3.3综合能力带教前后采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Mini-CEX)、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评价两组的综合能力。Mini-CEX包括7个维度,各维度采用Likert9级评分法,总分0~63分,得分越高,表示临床实践能力越强[5]。CTDI-CV包括7个维度,共70个条目,各条目从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计1~6分,总分70~420分,得分越高,表明评判性思维越强[6]。1.3.4对带教方法的认同情况完成带教后,从提升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综合能力、提升临床思维、提升合作能力5个方面调查了解两组对带教方法的认同情况,包括认同、一般、不认同3个选项,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当场发放调查表,护生填写后收回统计计算认同率。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教学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实习护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在内科进行实习的护生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名。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应用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理论成绩、实操成绩和综合成绩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创新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实习护生护理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护生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提高,并提升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内科;实习护生;护理教学
作为医学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科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在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具备更多实践经验,这就需要内科护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临床紧密衔接,使课程更具实践性与综合性,从而使学生在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及实操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具备较强的创新与批判性思维,从而使临床护理问题能够得以合理判断与解决[1]。而作为内科护理学实际教学的重要部分,临床实习教学是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将内科理论知识与临床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生转为正式护士后的重要过渡环节[2]。
目前护理教学多采取教师主导的带教方式,这种方式无法有效发挥护生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护生临床创新思维培养和护生今后职业发展及正式进入临床后护理质量的提高[3]。基于此,本文以2018年9月-2019年12月内科实习的护生60名为研究对象,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实习护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分享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在内科进行实习的护生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名;护生均为女性。其中试验组学历大专20名,本科10名;年龄18~22岁,平均(20.1±0.5)岁。对照组学历大专22名,本科8名;年龄18~23岁,平均(20.1±0.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⑴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由教师按照教学大纲予以教学内容讲解,学生仅负责记好相关笔记即可。⑵试验组应用案例教学法:①由教师在课堂前结合教学大纲涉及内容及授课要求,选取典型相关案例,并提前向护生予以展示,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告知护生提前做好预习;②由教师按照护生情况分成多个小组,每组4~5人,并选好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对案例及所涉及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与解决;③在课堂上,应先由每组护生对本次课程涉及的案例的问题予以总结,并由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完善。此外,教师还应负责整理、汇总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并发放给学生,以强化学生理解。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成表1两组护生学习成绩比较(x±s,分)组别n理论成绩实操成绩综合成绩试验组3092.63±4.5593.65±3.9693.14±4.31对照组3085.26±5.3586.59±4.6285.93±4.98t5.7486.3555.996P0.0000.0000.000绩、学习能力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①护生学习成绩分为理论及实操两部分,每一部分满分为100分,综合成绩取二者平均值;②学习能力经我院自制问卷统计,共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创新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六项,每项满分为5分,分值越高表明学习能力越佳;③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经自制问卷评定,共包括满意课程设计、有助接受与理解、有助掌握知识内容、有助提高临床护理能力四项,按是与否回答。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情景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情境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情况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校2019年3月至2019年6月在医院内科进行实习的44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班级情况将此44名实习生分为两组,使其人数保持一致,组别设定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实施情境教学法结合案例分析法,并在实习结束后对比两组实习生的学习结果。结果在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教学后两组学生的对于基础知识的了解均有所提升,而实验组学生的基础知识评分则提升得更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操考核成绩上,实验组学生的实操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满意度上,实验组学生对于此次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教学中,使用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础知识,增强其实践能力,同时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加学生的满意度,在今后的临床教学中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内科;护理教学工作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患者生物、心理、社会等健康问题的科学。所涉及的知识较为复杂,且内容较为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完全理解,且无法进行实操[1]。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内科护理的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逐渐从对人生命过程的护理转变到对以人为中心实施全面护理的一种护理模式。为此在内科护理教学的工作中就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注重临床的实践操作,以此帮助学生能够灵活地分析与解决问题[2]。情境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是临床教学较为常用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接触与分析具体的案例,以此提升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3]。本次研究主要探究情境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性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校2019年3月至2019年6月在医院内科进行实习的44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班级的情况将此44名实习生分为两组,使其人数保持一致,组别设定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共有22名学生,其中男5名,女17名,年龄在17-22岁,平均年龄为(20.18±0.62)岁;实验组共有22名学生,其中男4名;女18名,平均年龄为(20.11±0.57)岁。对比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软件检验后结果显示P>0.05,可以进行对比。1.2方法对照组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为实习生指派带教的老师,让实习生能够集中学习内科护理中的各项措施的理论知识。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学习计划开展相关的理论课程,由采访老师进行示范与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具体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情境教学法矛案例分析法的融合教学方式。首先将实习护士分为三组,每组人数为7-8名,并在各小组中设立组长。根据教学大纲,教师选择较为有针对性的案例进行教学,并将其进行整理,提前发放给小组组长,小组组长开展讨论活动,组织各小组成员对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进行分析,商量出解决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机抽取一个小组,对所抽取的案例进行情境演示,还原后由教师进行授课,并开展护理评估工作,找到存在的问题,而后提出解决性的措施,并由教师对小组成员所模拟的情境进行评价,指出他们的错误,并系统总结此案例的临床护理情况。1.3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问卷的形式进行,判定标准为问卷分数,分数越高,代表掌握的情况越好。判断两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主要从学生对于病例分析的角度入手,由专业的带教教师评定学生的实际操作得分。另外,还需要调查学生对于此次教学的满意度,以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标准进行评价。1.4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以(x±s)形式记录,使用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n)%形式记录,使用x2检验对比,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
2结果
中职内科护理生态课堂研究
摘要:利用“CIPP”多元评价体系,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探讨构建生态课堂的可行性和效果。研究表明,“CIPP”多元评价体系下构建生态课堂,以中职护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点,遵循内科护理教学规律,是有生命、有生长的课堂,并呈现积极健康、开放灵活的发展态势,课堂教学效果肯定,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超越。
关键词:“CIPP”;教学评价模式;内科护理;生态课堂
借鉴与创新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多元评价模式,包括师生准备评价(C)、教学保证评价(I)、过程监控评价(P)、师生成长评价(P)。生态课堂则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是运用生态理论、方法和思维指导构建的课堂,是体现生态理念、遵循生态气质、彰显生态精神、蕴含生态规律的课堂。随着职教改革的层层深入,构建一种合作开发、民主互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课堂,已成为职业学校课改的目的和追求。中职内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因内容多、理论多且抽象复杂,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掌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书本为核心,课堂师生间缺乏理解与沟通、不注意护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它崇尚秩序知识、机械僵化,学习过程中护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学习兴趣、生机活力[1]。为此,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尝试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并举,打造适应新时代课改要求的生态课堂势在必行,本文基于“CIPP”多元评价体系对构建中职内科护理生态课堂进行分析研究。
1对象
以2020级护理2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一个班(5班)为观察组,61名学生;对照组(6班)62名护生。两组均为女生,心智无异常,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两组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对比见表1。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所有数据,通过了方差齐性检验,采用假定方差相等的均值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护生年龄均值及上学期所有课程成绩的平均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教学方法
医院呼吸内科知识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知识管理在医院呼吸内科建设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呼吸内科建设人文与技术兼备的知识系统,使呼吸内科的各种信息能够及时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和更新,在知识创新的基础上,使呼吸内科医护人员的知识得以不断积累和创新,分析应用前后医护队伍的团结性、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等情况。结果:实施前后呼吸内科在团结性、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等9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差异显著(P<0.05),在解决问题及时性和疾病治疗效果等9方面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呼吸内科实施知识管理后,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做到人尽其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各项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实施前。
关键词:知识管理;呼吸内科;团结性;工作效率
传统的呼吸内科管理是一种单纯以“管理”为核心的模式,强调医护人员对各种制度、规定的遵守。这种管理模式效率低,对医护水平提高的作用有限,并且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护关系。知识管理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它将知识作为管理对象,通过知识的积累来提高创造力。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应用于企业管理,在医院管理中也多有运用。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2012年开始在呼吸内科推行知识管理,一切围绕提高医疗水平和护理水平进行,建立了典型病例分类管理制度、危重症患者资料库制度和护士分层次管理制度等。本文就知识管理的研究与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共有医护人员45名,其中医生15名,护士30名。男6名,女39名。医生年龄25~59岁,平均38岁;护士年龄18~50岁,平均28岁。管理依然采取绩效考核的基本方法,强调对医院制度的遵守。
内科护理品牌课程开发及建设
摘要:通过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创设学习情景、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实训室建设、建立内科护理品牌课程网络平台、编写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科护理》校本教材、构建与岗位能力标准一致的实践教学评价与考核体系,顺利完成品牌课程建设任务。通过项目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师水平,教师发表相关研究论文6篇及获得专利一项,为本专业其他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品牌课程
1项目研究概况
1.1研究背景。内科护理作为护理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旨在使护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及内科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与人们的健康概念、卫生需求等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人们对卫生保健、身心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根据新的教学大纲,护理人才培养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护理岗位需求为标准、与护理岗位要求相符合,护生毕业当年就考取护士执业证书,并凭证上岗。综上,护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近几年的内科护理教学中,本教研室基于内科护理工作过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设计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更新实验设备,提高教学质量与护生在毕业当年考取护士执业证书的通过率,也得到用人单位认可。但在专业教学实践中仍需不断完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改教案、教学课件、教材等,以使授课内容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更加衔接,为此提出了本教改项目。1.2项目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文献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完成课题研究。行动研究法:于2014年在原有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修订内科护理授课计划、学习情景方案,以使其更合理、更科学,配备与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材料、学习情景方案、课件、电子教案。同时,专业教师定期到校外实践医院实践,积累工作经验;积极查找相关文献,学习优秀的、比较前沿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通过教师间交流、探讨,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积极参加内科护理教学评比活动,落实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应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教学反馈,总结课程建设的优与劣,不断完善课程建设。1.3项目研究内容和目标。1.3.1研究内容。(1)教学内容。本课程共9个学习任务,所有学习任务的确定以行业专家对内科护理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结果为依据。课程内容的选取遵循满足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原则,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理论教学要求,融合专业岗位对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1]。(2)教学方法和手段。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模拟教学、数字仿真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方法,引入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同时利用多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3)师资队伍。通过区内外各种培训和医院临床实践,结合学校现有人事管理机制,建设一支适应学校办学规模、满足教学需要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成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团队。(4)教材与资源库。以新的教材体系为基础,结合教学实际,修订教学大纲,开发一套按整体护理程序编写的案例版理实一体化校本纸质教材,建设以网络建设和学科专业网站建设为依托的集电子教材、网络课件、网络课程、实验教程、习题集、试题库、护理技能竞赛内科护理案例库、电子教案、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于一体的一流立体化教学资源库。(5)实训室。建好本课程校内实验实训室,使实验实训项目开展率达100%。增添内科护理实验仪器设备,使仪器设备装备水平达到区内一流。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在校内进行内科护理常用技能训练。(6)网络资源。建立内科护理网络在线学习平台,上传相关教学大纲、习题集、试题库、电子教案、参考文献目录等,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1.3.2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建设内科护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实训室,建设内科护理教学资源库,创建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品牌课程,使全校护生受益,并向校外辐射。1.4项目研究的主要过程。1.4.1项目前期准备阶段(2014年6—8月)(1)组建内科护理品牌课程项目组,确定项目组成员,加强管理,明确分工;(2)制订内科护理品牌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课程开发与建设目的、目标和方法;(3)项目组成员查阅相关资料,更新观念,为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打好基础。1.4.2项目实施阶段(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1)通过院校合作、聘请护理专家定期来校指导、教师外出进修学习与自学研讨、师徒式教师培训等措施,逐步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2)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设计内科护理品牌课程教学内容;(3)根据职业情景和职业要求,加强现有的仿真实训室建设;(4)与医院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的《内科护理》校本教材,并制作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加强题库建设;(5)设计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实施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知识、态度、技能的评价及内科护理能力的考核;(6)初步建立内科护理网络教学平台。1.4.3结题、总结阶段(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1)对项目研究的各种材料、数据进行总结,评价项目实施情况;(2)形成项目成果,向学校汇报,上报项目成果,并接受专家评审,同时推广此品牌课程建设成果。
2项目研究过程
2.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2.1.1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品牌课程建设的根本与首要任务。[2]本课程教学团队共有9名教师及一名在临床工作的副主任护师,其中7人具有医师资格证和中职教师资格证书;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2人;研究生学历7人,新老结合。为加快青年教师成长,可采用导师制、师徒结对方式,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高的指导教师,制订培养计划,在备课、授课、实训带教等环节给予其悉心指导。通过参加区内外各种培训和医院临床实践、邀请知名专家来校指导、集体备课等,提高教师科研和教学能力;结合学校现有人事管理机制,到2016年底建成一支适应学校办学规模、满足教学需要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成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团队。2.1.2派遣教师到医院进修学习。专业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需要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加强校企合作,邀请行业专家定期对本课程教学工作进行指导,邀请行业能工巧匠参与课程开发、教学、辅导工作[3]。项目组教师通过区内外各种培训和医院临床实践进行学习。结合学校现有人事管理机制,通过内科护理品牌课程建设,2015年我校成功申报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制订了工作室工作计划并有序开展师资培养工作,建设了一支适应学校办学规模、满足教学需要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成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团队。2.1.3优化校企合作方案,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专业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需要专业教师与行业护理专家共同参与。加强校企合作,邀请行业护理专家定期对本课程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并对课程开发工作进行指点。2.2重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涵盖职业标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开发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材,我校内科护理教研组教师在行业护理专家指导下编写了《内科护理》校本教材。在教材设计上,有情景导入与正文、课后练习。为了更适合中职生阅读,正文内容表述上要求简练、明了、透彻、难度适宜,同时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涵盖职业标准,满足岗位工作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符合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课后练习题应注重重点、基本点,结合历年考题,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习题,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加深对课程的印象。2.3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模拟教学、数字仿真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方法,引入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同时利用多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内容采取的是传统教学方法,另一部分内容采用的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要广泛运用多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方法,引入内科护理教学中。例如,基于内科护理工作过程,开展项目教学,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引领,创设学习情景,教学中灵活运用案例法、角色扮演法、手机微视频、小组讨论法,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讨学习为主的有效教学。2.4优化教学评价。内科护理品牌课程体系的建立,对考核标准和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其考核应具有全面性、整体性,以学生学习新知识及拓展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低作为主要考核标准,建立一个灵活、实用、多层次的考核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专业水平[4]。探索建立更科学的考核体系,就不能固守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更不能固守程式化的考核内容。考核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中心,注重对学生护理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培养,采用阶段考核、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重的立体考核形式,使校内考核(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与岗位考核相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2.5加强教材等教学资源建设。教材建设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结合培养目标、本专业职业岗位需要与地方护理行业需要,以“十一五”规划教材体系为基础,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重组教学内容,注重教材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教育教学适用性,树立品牌意识,开发有特色的、能体现教学改革成果的、按整体护理程序编写的案例版理实一体化《内科护理》校本纸质教材,建设以网络建设和学科专业网站建设为依托的集电子教材、网络课件、网络课程、实验教程、习题集、试题库、电子教案、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于一体的能满足实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一流立体化教材。网络教学平台是指用于支持网络教学活动的教学平台,是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利用网络工具开展教学活动的网络平台,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方式,网络教学平台有鲜明的特点[5]。建立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开展内科护理网络教学,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2.6加强实训室建设。加强实训室建设是中职学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备条件。实训室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我校人才培养质量。2.6.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我校在校内实训室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约一千多万元,建立健全了多媒体示教室、内科护理技术实训室、急救技术实训室、助产技术实训室、儿科护理技术实训室、康复护理技术实训室、模拟手术实训室,购置了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全无线遥控高端临床护理模拟人、护理健康评估模拟人、全自动起立床、反复重训练系统、微电脑语言沟通版等大量先进的医疗、护理教学仪器设备,装备水平达到区内一流,创造了高度仿真的职业环境,学生能在校内进行内科护理常用技能训练。内科护理校内实训室从无到有,目前能同时容纳200名学生进行内科护理实训操作。实训室管理科学、规范,每台重大设备都有使用记录及维护保养规定,责任具体到人,实验实训项目开展率达100%。2.6.2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基地除了作为实训教学、职业素质培养、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等平台外,还是开展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就业指导、服务社会等工作的多功能场所。在南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等5家医疗单位是我校护理专业临床见习、实习教学基地,有专门的教学组织和带教队伍,负责护理专业学生实训教学工作。加强院校合作,统一管理,共同进行课程开发、教材编写、课题研究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场所及就业机会,也为教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场所,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2.7建设内科护理品牌课程网站。建立内科护理网络在线学习平台,上传相关教学大纲、习题集、试题库、电子教案、参考文献目录等,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2.8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规范教学行为,保证教学秩序,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校制定了教学管理制度,构建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保证护理专业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实行品牌课程主持人负责制,带领教师做好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并负责管理。明确教师职责,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实施《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导师制度》《作业全批全改制度》等,要求每位教师上课前有教案、讲稿,期中有独立作业分析,期末有教学(课程)总结,年终有个人工作总结,等等。通过同行教师相互听课、教学观摩、学生评教、学期初与期中教学检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收到良好效果。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奖罚分明。制订课程建设规划,列出详细可行的建设目标和完成时间,并按计划执行。
糖尿病肾脏疾病护理问题分析
摘要: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编制科学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护理问题评估教学案例,以提高护理教学效果。从团队、目标、内容、资料、定稿、运用等方面阐述案例编制过程,关注案例质量,突出教学重点,以科学的理论框架为指导,持续提高教学质量,为护理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糖尿病肾脏疾病;护理问题评估;教学案例
糖尿病肾脏疾病护理是毕业实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理清护理思路,制订符合实际需求的护理方案,是护理教学的重点。糖尿病肾脏疾病护理知识涉及面广,需要较强的跨亚专科护理能力,教学难度大,因此,探索新的护理教学路径,突破教学瓶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护理问题评估是护理评估的核心,也是护理程序的第一个步骤,决定了后续护理工作内容,需要在科学评估患者情况的基础上展开。奥马哈系统是一种护理标准化语言,问题分类系统作为其子系统,为评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提供了系统化模板,使护理评估工作有章可循,是有效的资料收集工具[1-2]。编制专业性、科学性强的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护理问题评估方法,对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探索糖尿病肾脏疾病护理问题评估教学案例的编制,以期为护理教学提供依据,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案例编制步骤
1.1成立编制团队
案例编制团队包括7名成员,即1名医生、1名教师、5名护士,涉及临床、教学、管理多个领域。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成员分工,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师确定案例教学目标,肾脏内科病房护士长按照案例编制计划推动编制进程,肾脏内科病房主任医师从临床病例中选取资料,肾脏内科病房教学护士、专科护士及责任护士撰写案例初稿。团队成员临床实践及教学经验丰富,熟悉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并参与过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