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信用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06:58: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纳税信用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浅谈从法律视角看纳税信用管理
提要:本文从法律角度出发,介绍纳税信用管理的概念,剖析纳税信用管理的特点及其与法律的关系,并提出三点建议,包括:对纳税信用管理进行法律授权,严格限制纳税信用管理权力,充分保障纳税人及相关责任人的私权利。
关键词:纳税信用管理;纳税信用评价;纳税信用应用;法律视角
随着信用社会的发展以及税制改革的深入,纳税信用管理成为提升税收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强化依法行政的背景下,对纳税信用管理进行法律研究,有其必要性。
一、纳税信用管理概述
笔者认为,应站在社会信用治理的高度,打破对纳税信用管理的狭义理解,在整合当前税务实践和预判未来的基础上,重新认识纳税信用管理的概念和特点。(一)纳税信用管理的概念。国家税务总局的《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0号)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纳税信用管理,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信用信息开展的采集、评价、确定、和应用等活动。”从当前我国纳税信用管理的研究情况看,主要集中在对“纳税信用”的研究,很少将关注点放在“管理”上,或者只是以税务机关为主体进行研究,重点关注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对纳税信用管理的概念、范畴缺乏基础性和系统性研究。从国外纳税信用管理的实践看,美国的税务机关本身不对纳税人的纳税信用情况进行评价,而是作为纳税信用信息的提供者,将纳税人的欠税情况记录在个人的社会信用报告里,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对失信者进行惩戒。1日本对纳税人的纳税信用进行等级分类,纳税信用在税务机关内部应用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信用等级不同的纳税人适用不同的纳税申报表,纳税信用等级的高低与能享受到的税收优惠挂钩。2笔者认为,我国的纳税信用管理中最重要的是纳税信用评价和纳税信用应用两个范畴。纳税信用评价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在一定期限内的税法遵从情况作出的评判。目前,我国纳税信用评价包括两种方式,一是纳税信用等级评价。即在采集纳税人的纳税信用信息的基础上,按照评分指标对纳税信用情况打分,进而确定纳税信用等级。二是直接定性判断纳税信用情况。即对于涉及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的纳税人,可直接被确认为税收失信主体。纳税信用评价是纳税信用管理的基础,建立在纳税人遵从税法的基础行为之上,如纳税人诚信纳税,纳税信用评价的等级或分数就会较高,反之则会较低。纳税信用应用是税务机关自身根据纳税信用评价结果采取管理措施,或税务机关将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推送给其他部门,由其他部门采取鼓励性或限制性措施进行管理。具体来说,税务机关内部应用包括对外公布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和采取其他行政管理措施,外部应用包括多个部门实行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纳税信用应用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被评价人的权益。(二)纳税信用管理的特点。1.纳税信用管理属于社会信用治理的范畴。社会信用治理是以信用为核心,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综合性治理)。纳税信用管理是社会信用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税务机关倚重所掌握的与税收有关的公共信用信息,联合其他政府部门共同开展纳税信用管理,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进者。因此,纳税信用管理需要遵守我国社会信用治理的模式和要求,税务机关要与其他部门合作,实行纳税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合奖惩。税务机关单独的、孤立的管理行动,无法实现社会信用治理的预期目标,这是纳税信用管理与其他税务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区别。2.纳税信用管理是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为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目的所实施的具有法律意义并产生法律效果的活动。纳税信用管理系税务机关等行政主体实施的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行政行为。第一,实施纳税信用管理的主体是税务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属于行政主体。第二,实施纳税信用管理是为了促进纳税人诚实守信,提高税法遵从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属于公共管理职能目标。第三,纳税信用管理体现了国家的行政权力。第四,税务机关及其他行政机关依据税法等相关规定开展纳税信用管理,影响纳税人或相关责任人的权益,具有法律意义并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因此,纳税信用管理的实施必须符合行政法的要求。3.纳税信用管理具有保障性特点。首先,从纳税信用管理的目的分析,税务机关的核心职能是征收税款,而税务机关在实施纳税信用管理时与纳税人不产生税款的征纳关系,它存在的最直接目的不是征收税款,而是保障税款的正常征收。其次,从纳税信用管理的产生分析,纳税信用管理具有滞后性和衍生性的特点。纳税信用管理所需要的信用信息,来源于基于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征纳关系而产生的税收征管和纳税申报等行为。再次,从纳税信用管理的功能看,纳税信用管理具有“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功能,能直接督促纳税人提高税法遵从度。因此,纳税信用管理能够保障税务机关更加有效地实施税务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二、纳税信用管理的法律关系
关于企业纳税信用管理的探讨与思考
市场经济从某种角度上讲是一种信用经济,在税收工作中引入纳税信用管理模式不但有利于倡导诚信守法经营、优化税收环境,同时对形成依法纳税、以德护税的税收征管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结合现行纳税信誉等级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通过认真的调查和分析,就当前企业纳税信用管理工作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企业纳税信用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设想和建议。现刊发,供大家参考。]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诚实信用作为一种道德追求,在我国古已有之,“仁义礼智信”是先人提倡并力求遵循的行为准则;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历代后人所熟诵。二千多年后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信用是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讲信用,正常的社会关系就难以维系,市场经济就难以发展和完善。基于信用的重要性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明确规定:“税务机关负责纳税人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工作。”目前,由于社会信用体制的不健全,税务部门仅就企业信用进行了评定,旨在实现建立企业信用与完善税收管理的“双赢”。
一、企业纳税信用的涵义及现状
(一)基本涵义
企业信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企业信用仅指企业对债务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和意愿;广义的企业信用是指企业遵守诺言和实践成约的行为,它表现出企业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心理承诺和如期履行契约的能力,是企业基于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比较,追求总体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理性经济行为。其外延涉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法定信用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业关系、企业与银行间的资金信用关系、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商品信用关系以及企业与内部员工的合约信用关系,是一个包括守法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产品信用和服务信用等在内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信用体系。
企业的纳税信用则是企业信用广义涵义中的一种情况。它指从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管理、账簿管理、税务检查情况等多方面对企业纳税进行综合社会诚信的评价。
税收信用体系政策建议论文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发出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号召。这一号召的提出不仅说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诚信这一道德标准,更重要的是说明了建设现代文明,构建与世贸组织规则相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秩序是当务之急。
一、税收信用的内涵
信用是最根本的社会关系,是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讲信用,正常的社会关系就难以维系,市场经济也难以发展和完善。美国学者福山认为,当代社会分信任社会和低信任社会。信任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相互信任,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公益精神,信用度高,社会交往的成本较低;而低信任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相互提防,相互间培养信任关系方面有较大的难度和风险,社会交往的成本很高。与信任社会相比,低信任社会在市场经济的竞
争中处于劣势。我国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人和国家血肉相连,为税收信用(TAXCREDIT)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税收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法治,也需要信用。一方面,通过信用的方式可以调整税收征纳关系,规范税收秩序,净化税收环境。另一方面,在实施依法治税的同时,按照总书记的“以德治国”方略,倡导以德治税思想——特别是通过税收信用的形式加以管理、指导和教育纳税人自觉纳税,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
税收信用是建立在税收法律关系中,表现和反映征纳双方相互之间信任程度的标的,是由规矩、诚实、合作的征纳行为组成的一种税收道德规范。税收信用在一个行为规范、诚实而合作的税收征纳群体中产生,它既促进税收征纳双方共同遵守规则,改善征纳关系,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征纳主体成员的素质,在相互信任中转化成合作关系。税收信用按照守信主体来划分,可分为征税信用、纳税信用、税款使用信用和税收中介信用四种基本形式。其中征税信用和税款使用信用属于政府信用的范畴。作为纳税人一方应有的税收信用为纳税信用,同理,作为中介机构在税务等涉税事宜中应遵循的信用为税收中介信用。
税收信用的内涵探析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发出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号召。这一号召的提出不仅说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诚信这一道德标准,更重要的是说明了建设现代文明,构建与世贸组织规则相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秩序是当务之急。
一、税收信用的内涵
信用是最根本的社会关系,是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讲信用,正常的社会关系就难以维系,市场经济也难以发展和完善。美国学者福山认为,当代社会分信任社会和低信任社会。信任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相互信任,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公益精神,信用度高,社会交往的成本较低;而低信任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相互提防,相互间培养信任关系方面有较大的难度和风险,社会交往的成本很高。与信任社会相比,低信任社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我国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人和国家血肉相连,为税收信用(TAXCREDIT)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税收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法治,也需要信用。一方面,通过信用的方式可以调整税收征纳关系,规范税收秩序,净化税收环境。另一方面,在实施依法治税的同时,按照总书记的“以德治国”方略,倡导以德治税思想——特别是通过税收信用的形式加以管理、指导和教育纳税人自觉纳税,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
税收信用是建立在税收法律关系中,表现和反映征纳双方相互之间信任程度的标的,是由规矩、诚实、合作的征纳行为组成的一种税收道德规范。税收信用在一个行为规范、诚实而合作的税收征纳群体中产生,它既促进税收征纳双方共同遵守规则,改善征纳关系,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征纳主体成员的素质,在相互信任中转化成合作关系。税收信用按照守信主体来划分,可分为征税信用、纳税信用、税款使用信用和税收中介信用四种基本形式。其中征税信用和税款使用信用属于政府信用的范畴。作为纳税人一方应有的税收信用为纳税信用,同理,作为中介机构在税务等涉税事宜中应遵循的信用为税收中介信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完善的税收机制,既要有外在的税收法律体系的约束,也要在税收征纳行为中讲求信用这一道德基础。因此税收信用是对税收法治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通过征纳双方信用关系的建立,可以引导和教育纳税人诚信纳税,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纳税意识,有助于推进我国依法治税进程。
诚信纳税调研报告
诚信纳税是现代经济社会对所有经济主体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实现依法治税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势下,征税人与纳税人愈加重视和强化诚信效应,呼唤诚信,倡导诚信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时代主流。因此,在目前,倡导诚信纳税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如何使诚信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然,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从目前来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一定尝试。
一、树立正确的诚信理念
诚信纳税属于一种道德范畴,它需要纳税人、征税人、用税人在对待税收问题上树立一种正确的理念——诚信。对“征税人”来讲,必须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提高税收执法水平,优化税收服务环境,同时,要尊重维护纳税人的各项应有的经济权利,同纳税人建立合作、互信、双赢的新型征纳关系。避免一味靠抓管理来改变纳税人的经济行为,影响纳税人的“诚信纳税”意识的培育。对“用税人”来讲,政府部门应该牢固树立依法治税的观念,协助税务部门做好“诚信纳税”工作,从根本上创造一个公平的税收环境,进而改善经济发展的局部环境。同时政府要加强自身约束,做到“诚信用税”。对“纳税人”来讲,应该增强自身纳税意识,坚持“诚信纳税”原则,确立抑制税收欺诈行为的自我保护机制,同时要正确利用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投资决策、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等,从主观上为自身创造一个“诚信纳税”的宽松环境,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二、逐步建立和完善税收信用制度
树立诚信纳税观念,拓展“诚信纳税”的层面,是“诚信纳税”的思想先导,逐步建立和完善税收信用制度,是保障实现诚信纳税的基础工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如何保持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信用,愈来愈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从近期看,不少地区都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启动或准备启动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据笔者了解,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中,税务系统建立税收信用制度的步伐迈得比较快,国家税务总局在总结近两年来各地推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工作试点的基础上,把握时机,果断出台了《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这为推动相关部门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办法》依据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状况作出等级划分,税务机关根据其信用等级,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对信用好的,在税收管理上提供便利条件和给予鼓励;对信用差的,实行严格管理和监控。建立与完善税收信用制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并非易事。但我们可以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从点到面、从局部到全部,积极稳妥地推进,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的税收信用制度将会在初步建立起来的基础上,不断地加以完善。
三、加快信用管理法制化建设
信用体系建设交流材料
信用体系建设,在欧洲一些发达国家,早已行成了一种体系。而在我国也可以说刚刚起步。做为一种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信用体系建设,对于打造诚信长春,创建和谐社会,以及在整个人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就我市的具体情况看,目前在信用体系建设中仍有一些急需尽快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地税的工作实际,围绕企业纳税信用、信用惩戒、信用服务、信用缺失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浅显看法。
一、企业在信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我市部分国有特大型企业;民营、涉外、股份制企业;商业企业、餐饮服务业;建筑安装业、个体工商业户的调查。认为企业、个体工商业户所存在的信用方面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纳税信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纳税方面存在的问题,即有个性问题,也有共性问题。而共性问题,又是纳税信用存在的主体问题。一是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弱化。从每年组织的纳税检查看,都查出不少偷逃税案件,一些纳税人认为:查出来是你的,查不出来是我的,能瞒的过去的就瞒,瞒不过去再说。结果出现了能偷则偷,能骗则骗,能逃则逃,能漏则漏等问题。二是无账可查或账证不健全。企业的经营成果是通过账务来记录和反映的,账簿和凭证是税务机关征税的根据,如果不健全或无账可查,税务机关就失去了计征税款的依据,就无法掌握纳税人的经营情况,就无法如实计征,就会直接影响到征收管理的质量。目前,大多数个体工商业户,部分私营企业账薄不健全,只能是查到多少算多少,“双定”定多少算多少,征管的质量明显受到了影响。三是个别企业利用税收政策,弄虚作假,偷逃税款。比如:福利企业、校办企业,按规定都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个别企业为了钻政策空子,就搞了一些假校办、假福利,来获取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四是不按规定要求填写、开具发票,个别企业开具大头小尾发票,串用、借用发票进行偷税等。
(二)商业往来中信用存在的问题。
双轮税收信用思考
积极推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是**年全省国税工作会议报告中强调的一项重点工作。近期,我们就如何根据当前征管实际需要切实提升纳税信用评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在吴江市国税局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在吴江市国税局调研期间,我们了解到,该局在**年3月份即制定了本局的纳税信用等级管理办法,并开发了相应的管理软件,随后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市推开。当年7月份,共评出了16家A级信用纳税人并由市政府统一表彰,在纳税人中引起较大反响。目前全市已有46家企业成为A级纳税人,另外评出B级信用纳税人有8793家、C级信用纳税人有1940家。该局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摸索,在纳税信用等级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不仅受到纳税户的欢迎,而且有效促进了税收征管质量的提高,保证了税收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年该局入库“两税”12.05亿元,增收2.5亿元,增长25.6%;**年入库“两税”16.68亿元,同比增收4.63亿元,增幅达到38.42%。
吴江市国税局在实践中充分体会到,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支持。首先在管理上,一是要科学地设置等级标准,并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审。确定纳税信用等级的评定内容和具体标准,是实施纳税信用等级管理制度首要的、也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必须遵循科学的态度。为此,他们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企业对税法的遵从度、纳税的自觉性和以往的纳税记录,作为主要标准。同时与加强办税人员管理结合起来,将办税人员参加税法知识和涉税业务培训、考试成绩、获得办税资格证、日常办税考核记分等情况,与纳税人信用等级挂钩,从而促进了办税人员素质的同步提高。在评审过程中,吴江市国税局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操作,使评定结果得到社会认可,既让A级信用纳税人有光荣感和自豪感,也使C级信用纳税人感到压力。二是明晰责任和权益,实行不同的监控与激励措施。纳税信用等级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对纳税人实行分类管理。吴江市国税局对A级信用纳税人的优惠措施主要包括:在办税大厅开设专供A级信用纳税人办税的“绿色通道”,享受同等条件下的优先权;在二年内非人民来信举报、非上级规定的专项检查,不纳入选案对象;非主观故意的偶然违章行为,在自由裁量权限度内从低或减轻处罚;放宽发票供应量;优先办理出口退税等政策优惠;在新闻媒体进行公告,并抄告银行、工商、海关、商检等部门;以及主动提供咨询服务和其它便利措施。对C级信用纳税人则采取严格的监控措施:对其日常纳税资料加强审核;严格控制发票供应量;作为责任区重点巡查对象;纳税评估原则上每年一次;列入稽查选案重点等。对B级信用纳税人实行正常管理。其次在技术上,吴江市国税局开发了纳税信用等级管理软件,外挂在5.0征管系统软件上运行。该软件包括等级认定管理、日常评定管理、文书制作、信用跟踪管理、统计查询和办税人员管理六大功能模块。通过该软件的运行,基本使纳税信用等级管理工作走上了信息化的轨道。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减轻了工作量,保证了评定管理的及时、规范、统一。由于纳税人众多,依靠人工评审不仅繁琐,而且劳动强度很大。同时,对企业平时纳税情况、违章情况等信息,如果仅仅依靠人工采集和积累,很容易出现疏忽遗漏,使评审工作不够客观公正。利用系统软件不仅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而且使信用等级管理工作真正实现经常化、制度化。二是建立了信用跟踪,实现了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该系统软件具有的信用跟踪管理功能,能提供窗口身份识别功能,自动产生税务违章案底,建立综合管理档案。各个岗位、窗口工作人员能运用该软件及时识别企业的信用等级状况,便于在日常工作中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三是强化了重点监控,发挥了提示预警作用。一方面,通过对不同信用状态的提示,便于各岗位在日常征管工作中加强对C级企业的严格管理、严格审核。另一方面,通过设立内部控制警戒线,凡得分低于警戒线或连续3个月零申报、负申报的企业,对内提醒责任区、纳税评估等岗位加强跟踪管理;对外向其发出警示,促使纳税人主动纠错,不闯“红灯”。此外,通过比对查询其法定代表人、办税人员的历史记录,也有助于对有不良记录者提前预警,从严防范。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吴江市国税局认为实行纳税信用等级管理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确定科学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公平、公正、公开评定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等级,规定不同信用等级的纳税人享受不同的待遇,使纳税信用等级越高的纳税人享受的待遇越优惠、服务越周到、办税越方便、越快捷,从而有效地提高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度,提高依法纳税的自觉性。二是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不同信用等级的纳税人,实施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分层服务,解决当前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税收任务日益繁重、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带来的事多人少、疲于应付的局面;以及由于管理重点不明,造成的效率低下、干部工作负荷过重、纳税人怨言较多的矛盾。三是通过建立诚信纳税的激励机制,促使纳税人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升级。目前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观念还比较薄弱,外部治税环境还不够理想。要有效地改变这种现状,单纯靠宣传或检查都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多管齐下,从健全机制着手,实现纳税人由被动纳税向主动纳税的转变。
二、进一步推进全省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初步思路
电子商务税收征管信用制度分析
摘要:中国电商行业飞速发展,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82亿元,但与电子商务相应的税收征管法律制度并没有完全跟上电商飞速发展的脚步。电子商务交易具有交易主体的隐蔽性、交易地点虚拟性等特征,这些特征都会导致涉税信息不对称,给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过程增加了难度。如何构建覆盖全体且科学有效的电子商务纳税信用管理体系是税务部门亟须研究的课题,区块链技术是实现信息数据资产流通和隐私保护的新技术,为大数据在政府治理与市场经济运行中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
关键词:区块链;电子商务;税务;信用制度
1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税收征管过程存在的问题
1.1电子商务税收源头无法掌握
电子商务交易比起传统交易来看,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突出。由于电子商务交易具有隐匿性、跨区域性、虚拟性、强流动性等特点,包括最近几年兴起的跨境电商不断扩张规模,对于电子商务企业的税收监管制度和措施尚未规范化。电子商务从业门槛不高,特别是C2C模式以及最近兴起的直播带货,大量经营者存在纳税遵从度较低的现象,比如2012年的空姐海外代购走私案、2015年的微商售假入刑案、2017年的不正当竞争网站“一元购”、2018年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TSHOW进口女装店”淘宝店主游燕从香港走私进境偷逃税款案等;我国电子商务平台较多,税收来源复杂,我国B2B电子商务网站有:阿里巴巴、慧聪网、生意宝、中国商务通、黄页88网等,B2C电子商务网站有:天猫、京东、苏宁易购、聚美优品、国美、当当网、1号店、美团、糯米、饿了么等,C2C网站有:淘宝、易趣、孔夫子旧书网等;最近特别流行的B2C直播带货:抖音、快手等。
1.2电子商务纳税过程无法监控
信用体系建设意见二
为加快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
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稳定和发展,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群众权益,推进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2004年以来,陆续出台了*、等一系列文件,对促进我省信用体系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国发〔2007〕17号文件确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工作措施,结合闽政〔2004〕10号和闽政办〔2005〕3号提出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领导,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做好基础工作,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责任,把这项工作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纳入政府工作的目标责任制,按照整规工作行政督查和责任追究制的要求,进行督查和责任追究,确保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尚未成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的设区市和省级单位,要抓紧成立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制定并落实工作方案。省信用办和省监察厅要抓好督促检查。
二、加快推进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一)进一步健全企业信用体系,提升企业信用服务水平。健全全省统一的企业征信体系和征信机构,整合企业(包括企业法人、中介机构、其他经营性组织和个体工商户,下同)信用信息数据,实现联合征信。支持省政府特许经营的省企业征信机构及时对全省各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上公开的企业信息进行征集,保证数据实时更新。建立企业信用数据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数据库和数据交换平台。制定企业信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省企业征信机构采集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必须依法披露,并在监管部门之间资源共享。加快建立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和办法,逐步开展企业信用评估(评级)。此项工作由省经贸委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体系,广泛利用征信机构的征信调查、信息征集、资信评级、催收欠款、咨询培训和研究报告等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档案,改善财务结构,实现信用增级,满足银行贷款条件。做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帮助中小企业建立信用管理制度,提高公信力,改善自身贷款条件,扩大融资规模。积极推广和使用企业信用产品,制定便利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和分类管理流程,建立适应我省中小企业特点的贷款经营管理模式,加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授信范围和监管力度。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行我省担保机构的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孵化服务。此项工作由人行福州中心支行、*银监局牵头,省经贸委等有关部门配合。
我国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分析论文
摘要:税收信用体系的建设在我国税务征管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借鉴国外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做法,提出推进我国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税务;信用体系
近年来,信用缺失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瓶颈”,税收领域的信用问题也比较突出,纳税人偷税、骗税、拖欠税款、甚至公然抗税等问题严重;税务机关随意执法、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执法犯法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构建税收信用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税收信用体系在税收征管中的重要作用
(一)税收信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信用的有序性。第一,税收信用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效率,有效降低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成本。建立理想的税收征管体系的目标在于以最小的税收成本实现税收利益的最大化,充分体现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使各项税收政策通过征管模式落实到位。税收信用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使税收征管建立在一种诚实守信的基础上,保证涉税信息的真实性和对称性,减少税务纠纷,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税收信用还意味着纳税人对税收制度的忠诚,从而大幅降低制度执行费用或法律遵从成本。
(二)税收信用体系的建立是推进依法治税、优化税制的重要途径。从信用的角度重新审视税收立法,可使政府在制定税收政策时更多地考虑到公平、合理和正义的问题,从而促进税制优化。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税收信用以其强大的劝导力和感召力,增强人们对税收法律的认同感和遵从意识,潜移默化地约束着征纳双方的行为,直接影响税收法律的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