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概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20:48: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族艺术概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议民族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价值
摘要:在美术教育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保持民族艺术能得到发展。在学生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在民族艺术发展中能加入时代感。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中国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能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民族的自尊心。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是主体,教育的首要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以此来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因此教师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者,是民族艺术的弘扬者。
关键词:民族艺术;美术教育;价值;教学形式;时代感
一、民族艺术在现代生活得到的关注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口号在现今已被提上了日程。在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中,民族艺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民族艺术在现代的地位也在提高。一个个宣传民族艺术的、研究民族艺术的、发扬民族艺术的个人或机构在不断的成立涌现。
(一)传统服饰艺术的延续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世界各国的服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短装化、机能化是其主要特点。世界服装界曾把旗袍誉为中国的国装,这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它的形成可说是汉、满、蒙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整个中华民族服装文化的结晶。它的演变又可以说是中西文化结合的杰作,因此它又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和国际性,为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所喜爱。旗袍在现代生活中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与它适应现代生活的机能性以及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有很大关系,它具有强烈的东方色彩。民族艺术也会转化为世界性,在“洋服”国际化的今天,这种民族服装更应视为珍宝,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化的延续。
剖析民族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摘要:在美术教育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保持民族艺术能得到发展。在学生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在民族艺术发展中能加入时代感。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中国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能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民族的自尊心。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是主体,教育的首要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以此来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因此教师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者,是民族艺术的弘扬者。
关键词:民族艺术;美术教育;价值;教学形式;时代感
一、民族艺术在现代生活得到的关注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口号在现今已被提上了日程。在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中,民族艺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民族艺术在现代的地位也在提高。一个个宣传民族艺术的、研究民族艺术的、发扬民族艺术的个人或机构在不断的成立涌现。
(一)传统服饰艺术的延续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世界各国的服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短装化、机能化是其主要特点。世界服装界曾把旗袍誉为中国的国装,这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它的形成可说是汉、满、蒙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整个中华民族服装文化的结晶。它的演变又可以说是中西文化结合的杰作,因此它又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和国际性,为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所喜爱。旗袍在现代生活中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与它适应现代生活的机能性以及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有很大关系,它具有强烈的东方色彩。民族艺术也会转化为世界性,在“洋服”国际化的今天,这种民族服装更应视为珍宝,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化的延续。
民族艺术在教育的价值综述
摘要:在美术教育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保持民族艺术能得到发展。在学生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在民族艺术发展中能加入时代感。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中国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能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民族的自尊心。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是主体,教育的首要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以此来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因此教师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者,是民族艺术的弘扬者。
关键词:民族艺术;美术教育;价值;教学形式;时代感
一、民族艺术在现代生活得到的关注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口号在现今已被提上了日程。在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中,民族艺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民族艺术在现代的地位也在提高。一个个宣传民族艺术的、研究民族艺术的、发扬民族艺术的个人或机构在不断的成立涌现。
(一)传统服饰艺术的延续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世界各国的服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短装化、机能化是其主要特点。世界服装界曾把旗袍誉为中国的国装,这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它的形成可说是汉、满、蒙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整个中华民族服装文化的结晶。它的演变又可以说是中西文化结合的杰作,因此它又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和国际性,为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所喜爱。旗袍在现代生活中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与它适应现代生活的机能性以及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有很大关系,它具有强烈的东方色彩。民族艺术也会转化为世界性,在“洋服”国际化的今天,这种民族服装更应视为珍宝,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化的延续。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教育的结合
摘要:我国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种多样,是我国劳动人民艰苦奋斗的重要结晶。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备受重视,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同艺术教育工作结合到一起,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融入到高校艺术教育活动中,丰富高校艺术教育内容的同时培养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作为我国开展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整个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不容忽视的地位。高校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到艺术教育工作中,丰富艺术教育内容,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与发展性,使学生能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保护者与发展者。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各族人民以大大相传的形式所传承下的一种文化想象,例如民俗活动、民俗礼仪、传统表演艺术、口头传统、传统手工技能、同宇宙和自然界有关的传统知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交流、维系区域传统、凝聚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还是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国外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严重的冲击,在不少社会群体看来传统文化是一种落后、老土的信息,面对传统文化往往采取一种摒弃或者是鄙夷的态度,这一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表现的尤为突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深入,我国不少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消亡局面,如何扭转传统文化逐步消亡的这一结局,成为我国打造文化强国的重要出发点。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紧跟时展的潮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工作、发展工作相关的法律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与优化,财政部门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传承工作以及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一系列现代化科学技术被陆续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等工作中,并通过宣传手段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有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工作的开展。“文化生态”就是一种“人文环境”,“人”作为“文化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在“文化生态”构建工作中占据不容忽视的地位,需要依靠“人”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传承工作作出正确的判断。教育与媒体作为影响“人”审美观念、价值取向的直接因素,从教育与媒体入手提升“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与传承意识,使“人”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以及传承工作中。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是一个庞大的教育组织体系,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渗透到教育体系,创建与非物质文化有关的教育系统、学科体系、教学制度,使教育能够成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工作、传承工作与发展工作的重要途径。艺术作为记载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不仅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方式,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结合到一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继承与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现状
浅谈图像学下少数民族音乐史
音乐图像学最初兴起于西方国家,20世纪70~80代引入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音乐图像学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音乐图像资源数不胜数。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的音乐图像学学科发展迅速,研究硕果累累,受到了音乐学届的更多关注。王玲博士《音乐图像学——与云南民族音乐图像研究》一书便是音乐图像学新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文从以下几点对本书进行解读。
一、以图像阐述历史,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新范式
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多以山居民族为主,大多数的山居民族都有着相似的共性,即他们的语言系统里有着固属于本族的“方言”语调,但从“方言”发展成独有的文字形式较为困难。他们音乐生活的资料从文献史料上几乎无从考证,只有一些文献零星散落着只言片语。因此,少数民族会用其他方式记载传承着他们的音乐生活,就如有关音乐生活的图像,来记载阐释他们的音乐历史,记录着关于音乐生活中的大事件,就像歌谣一样,传载着少数民族艺术智慧的结晶。研究少数民族音乐生活历史,对音乐图像的考察、梳理工作就凸显出来了。既要用音乐图像学的方法论对音乐图像本体进行钩沉爬梳,又要以音乐图像学的研究成果验证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历史发展的问题。在“音乐图像学”学科的学科研究框架下,用严谨、细致的专业视角从新解读“云南音乐图像”,不仅对我们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而且构成整个云南地域音乐整体发展版图的一部分。云南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音乐图像资源种类丰富,历史上流传下来众多图像资料,有着各自的民族特色。有学者对云南某些民族的音乐图像进行研究梳理,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如此全面系统的对云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图像进行研究及学科理论建设,是这本书的亮点所在。因此,王玲博士的《音乐图像学——与云南民族音乐图像研究》为地方少数民族音乐图像学的研究“攻营拔寨”。众所周知,音乐的兴衰起伏与历史的浪潮息息相关,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着极具特色的脉络主线,或明暗交替,或跌宕起伏,这也赋予了音乐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特殊气质,强烈且独特。对于历史阶段的划分,是研究史学的重要问题。关于云南音乐图像研究的一个重点,就是时间节点的划分。这对于研究云南民族音乐图像是至关重要的。作者对云南历史上遗留下繁多的云南音乐图像资料,敏锐的发掘出云南各民族共有的传承线条,结合文献记载史料,参考前人对清代以前云南艺术的分期,把云南各族各时期所保存的音乐图像资料进行了细致的爬梳分类,清晰地划分出具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时期,并以战国—西汉、(东)汉晋、南诏(唐)大理(宋)、元明清五个乐舞文化时期为主要研究主体,对其进行详尽的梳理、研究。此外,作者在论述云南民族图像历史发展的梯度时,在五个时间节点中分别加入了云南民族音乐图像的典型个案。这种典型案例研究的方法,是对云南民族各时期整体音乐图像研究的相互印证,让读者更为清晰、直观、具体的了解音乐图像个例的研究成果。这种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见证“图像学”如奔向川流不息的“历史”长河。
二、引入西方学理,建树中国音乐图像学原理
无根浮萍,何以成苍苍巨擘?没有坚实的理论根基,何来琼楼玉宇?搞学问研究就是如此。书名为《音乐图像学——与云南民族音乐图像研究》,因此音乐图像学的学科基础理论的建构也是这本书的亮点。每一门学科的达到“百花齐放”的地步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学科的发展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积累。自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音乐图像学传入我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因此中国的音乐图像研究还有诸多领域需要探索。进入新世纪以来,关于“音乐图像学”学科的研讨会、年会召开次数之多,影响范围之广,使得“音乐图像学”越来越具有号召力。2013年,来自美国、瑞士、台湾等国家地区的艺术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第一届中国音乐图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5年,在徐州举办了“中国音乐图像学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2016年10月,在西安音乐学院召开了“第十四届国际音乐图像学会暨第三届中国音乐图像学年会”,全世界10余个国家70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这些学术会议的成功召开,是对中国音乐图像学传播的大大促进。现阶段音乐图像学蓬勃发展,但是其学科建构还是相对薄弱的,以现有文献来看的话,关于学理建设的著作聊聊无几。成体系的音乐学学科,应从学科的基础理论的建构来阐述。学科基础理论的构建,是支撑学科树立的骨架,是进行学科研究的第一步。对于学科理论构建的问题,本书的第一章用五个部分来论述,一步步搭建音乐图像学学科的轮廓框架。作者首先对音乐图像学的概念界定。对“音乐图像”本体进行解读,对图像影射的内容进行研究,指出音乐图像的研究意义及对出土文物“图片”描述的差别。其次,对音乐图像与音乐图像研究及音乐图像学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严谨地论述,划分三者的殊同界限。对音乐图像、音乐图像研究、音乐图像学三者的研究现状以及前瞻发展动态的整体把握。这不仅仅是云南音乐图像研究的范式,更是推动了音乐图像学学科的整体建设,完善、扩充音乐图像学这门新兴学科的研究方法,使得音乐图像的研究更为深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熟练地将西方理论较全面的引入,借鉴西方音乐图像学的研究方法。例如是音乐图像学西方经典的文献,书中多次引用。这体现英语能力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与辅助性。作者身为英语语言专业文学硕士,英国诺丁汉大学访问学者,使她能够无障碍直接阅读有关的英文资料,查阅英文典籍。从而能够时刻关注国际新学界动态,吸收、借鉴最新的理论成果。
三、兼收并蓄,“跨学科”的研究视野
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双重参照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笔墨;写意;综合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笔墨是中国画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笔意的产生,有赖于用笔、笔意的产生,也有赖于笔法、笔意的产生,更有赖于笔枝、由用墨而衍生出的“墨意”,则指用墨创造绘画的意境、笔与墨、笔意与墨意得有机统一、完美结合,形成笔墨、写意不仅是中国画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而且是整个中国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写意”一词,最早即源于中国画、中国画的“写意化”审美特征十分鲜明、中国画的空间营造法,主要分为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分层式空间三种、中国画的诗、书、画、印“四合一”,充分体现出它的综合之美等,具体请详见。
中国画,简称:“国画”,顾名思义,它是中国的绘画艺术,是民族绘画的主要代表。它还与中国书法并成为“中国书画”,而“中国书画”又与中医中药、京剧一起,并称“三大国粹”。中国画之所以作为民族绘画自立于世界绘画艺术之林,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民族审美特征。因此,研究探讨中国画的审美特征,对于中国画的繁荣与发展,可以提供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一、笔墨
笔墨是中国画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中国画以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故中国画又称“水墨画”或“彩墨画”,这使得“笔墨”成为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中的重要术语,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审美特征。
由用笔而衍生出的“笔意”,则指的是用毛笔进行绘画时的艺术经营与笔画运转间所表现出来的意向、风格、功力、神态、意趣等等。宋代大诗人兼大画家苏轼曾在诗中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说的就是绘画时的笔意。
笔意的产生,有赖于用笔。中国画使用的毛笔,具有特殊的功效,它能自由地勾画出各种线条,通过线条的粗细、方圆、顿挫、徐疾、轻重、浓淡、转折等,达到造型的目的,充分而又独到地表现物象的形体和质感。
少数民族文化融入高校审美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少数民族灵魂的象征与身份的表征,是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重要的精神支柱。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在市场经济、现代科技、文化霸权等的全面冲击下,已经处于被“他者化”、“边缘化”的境地。高等院校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作为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阵地,如何将学校的教学科研与本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柳州师专”)中文学科课程教学与改革为切入点,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融入到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学理依据、政策依据、现实可行性和实践路径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一、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理念的学理依据与政策依据
“桂中”是一个概述地域方位的名词,是广西中部地区的俗称。桂中民族地区拥有丰富多彩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如有首批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盘古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艺术为高校的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中来,推进学校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也有着一定学理依据和政策依据。
(一)学理依据
民族文化与学校课程教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内在关系,高校课程的设置、教学改革与高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职能的内在关联也有着深层的理论依据。在人类学家的视野中,学校“课程”是“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民族都创造发明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人们将其认为“精华”的部分编写成教材,放到学校中作为“课程”,以便能够进行代际“文化传承”。可见,课程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传承形式,它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文化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民族交往、民族发展和民族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生存与发展受到了极大地威胁。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主要机构和场所,应当义不容辞的承担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神圣职责和艰巨任务。课程作为高校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主要工具,总是体现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将一定社会的文化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与教师的日常交往中,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习得了这些文化。高校审美教育是高校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教师通过选择一些具有丰富审美意蕴的艺术文本和艺术样态作为教学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感受艺术美的生成、理解艺术美的内涵、把握艺术美的价值等各种审美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积极的审美态度,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为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的一种特色鲜明的优质审美教育资源,既要传承发展,又要应对文化现代化的矛盾,因此,科学合理的设置既能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又能适合学生接受能力和接受方式的课程,处理好民族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的关系,是当前民族地区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所面临重大问题。
(二)政策依据
学校艺术教育保护与传承研究
[摘要]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地方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绚烂多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学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学校的群体优势,必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综合推动力。因此,通过学校教育保护好、传承好各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凝聚本民族精神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艺术教育;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分类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于2003年9月29日至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举行了第32届会议,会议中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给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为了使我国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更加具体化、规范化,通常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五大保护体系,并制定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共五级保护体系,分别所指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丰富、种类较多,其表现形式十分复杂多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根据我国各级政府与单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过程中整理并将其划分为10个类别,分别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Traditi-onalSports,RecreationandAcrobatics);民间文学(FolkLiterature);民俗(Folk-custom);传统音乐(TraditionalMusic);传统技艺(Tradit-ionalSkills);传统美术(TraditionalFineArts);传统戏剧(Traditi-onalOpera);曲艺(ChineseQuyiMusic);传统医药(TraditionalMedi-cine);传统舞蹈(TraditionalDance)。
二、大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
大庆市地处黑龙江省西南部,素有“天然百湖之城、绿色油化之都”之美称。所属大庆市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所在地方的宝贵财富,它经历了悠久的历史沉淀,散发着无限光芒。目前,大庆市共有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表(其中大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从属于其2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项从属于5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此说明,下表中不再赘述)展示如下:黑龙江省大庆市虽建市不久,但由于这里汇聚了醇厚的历史积淀和悠久的文化遗产传承,使得大庆市现有的5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纷纷活跃在大庆市的方方面面。大庆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对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在此工作进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使得各方的保护工作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和改进,并从中取得了宝贵的传承与保护经验。
原生态舞蹈对舞蹈教师的启示论文
摘要:通过对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进行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和“剧场”民间舞蹈文化两个维度的文化分析、风格阐述和事实举例,结合民间舞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和当前民间舞专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对民间舞教师的启发和帮助,并提出民间舞教师获取所述启发与帮助的实地采风、经典研究、理论学习等途径。
关键词: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民间舞教师;启发与帮助;原生态;基本途径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至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它是人们表达情感、描摹生活、探讨人与自然关系地重要工具和自发行为之一。中国彝族、藏族等的民间舞蹈文化,往往还蕴涵着本民族的历史与传说,有着舞蹈艺术之外的,更加广阔的社会价值和重要意义。而把民间舞作为课程搬到课堂,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舞蹈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才逐渐出现的。所以,丰富驳杂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既是民间舞教师最直接的教材,也是需要民间舞教师进行不断研究、揣摩的素材。其丰富性决定了民间舞教师在处理方法上的多样性、选择性和研究性。但首先可以断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民间舞教师,科学地了解和研究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是广大民间舞教师的必备环节之一。
一、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一)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内涵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是指中国各民族、各地域子文化系统中存在的独立的舞蹈亚文化系统的总和。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内涵,可以最简明地分为“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和“剧场民间舞蹈文化”。
1、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所谓“原生态”舞蹈,是古代各民族先民们“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产生的,是较少受到“现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源头”意义的民间舞蹈。自然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是剧场民间舞蹈文化的母体。
五四时期艺术歌曲创作风格与演唱特色
是中国史上的一次寻求思想启蒙、个性解放的运动,在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振兴中华就必须进行精神层面的改革,彻底改变文化心理结构。新文化运动自此拉开了大幕。由于新文化运动的推动,新音乐文化建设也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作为音乐文化建设架构中关键一环的音乐创作,逐渐为一些热心于新音乐文化发展的音乐家所注意,新型音乐创作开始起步。
一、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发展概况
(一)产生条件
1919年爆发的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民主主义革命,同时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对封建旧文化的重大革命。正是在这种追求新思想、新知识、新艺术思潮的影响和推动下,才引导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出现。在此之前,“选曲填词”学堂乐歌可以算得上中国艺术歌曲的最早雏形。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许多学校开始普开乐歌课,强调用音乐来加强学生的“美的教育”,这种音乐教育使得艺术歌曲的产生提供了客观上的需求,成为艺术歌曲产生的条件之一;其二,新文化运动中所大力倡导的“白话文”“新诗”“国语”使得许多优秀的新体诗接踵而至,这也为艺术歌曲的形成在歌词方面提供了准备;其三,最重要的还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出现的一批优秀音乐人才的有力推动。以萧友梅、赵元任、黄自、青主等为代表的留学欧美的音乐人纷纷回国,带回了西方古典、浪漫派的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术,并将其同我国的传统音乐元素紧密结合,创作出了许多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
(二)发展梗概
“选曲填词”学堂乐歌是我国艺术歌曲的雏形,大多学堂乐歌选用日本或欧美现成曲调来填词,也有少部分是选用中国传统民歌曲调或音乐家自己创作的,代表性的音乐家及歌曲有沈心工的《竹马》《春游》,李叔同的《送别》《西湖》,曾志忞的《练兵》《游春》等。20世纪20—30年代,一大批作曲家用音乐的武器担负起了时代的责任,带着对祖国、民族的极大热情投入到了艺术歌曲的创作领域,在作曲技法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涌现出来许多反映时代特征、具有爱国情怀,同时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思考忧虑及对中国劳苦大众深表同情的不同题材和形式的艺术歌曲。如青主的《大江东去》,萧友梅的《问》,赵元任的《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