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概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09:49: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族文化概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族文化概论

动画概论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动画概论》是高校动画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学生踏入动画专业的启蒙课程。《动画概论》课程的启蒙对于动画专业学生来讲,不仅是专业知识上的启蒙,更是思想意识上的启蒙。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动画、思考动画,才能培养学生采用合适的民族元素创作动画,培养学生用动画的语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用动画的方式传达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动画概论;思政教育;民族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动画的制作方式、内容、风格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二维到三维的表现方式,从小众到大众的传播途径,动画的发展已经与早期动画风格相差甚远。动画概论课程的知识内容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例如技术上的更替、历史内容的充实等。动画概论教学也应根据时代的变化、学情的改变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特别是思政教育在动画专业教学改革中变得尤为重要。

一、动画概论课程教育现状

(一)动画概论课程现状。动画概论是高校动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生进入动画专业的启蒙课程。课程内容以动画的相关概念、本质、历史发展与现状、制作流程、创作思维等为主。授课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历史发展的章节大部分偏向于美洲、欧洲、亚洲的授课顺序,导致学生学习的侧重点都放在了欧美日的动画历史上,而对于国产动画发展史相对不重视。(二)学情分析。受到美国和日本动画的影响,近几年动画专业的学生对于动画的认知,较偏向于欧美日韩风格的动画,故事内容也主要偏向于校园、神话、青春偶像等。随着国家政策对动画产业的鼓励,国产动画中也有不少具有中国风的动画出现,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魔道祖师》等。尽管这些动画具有中国风元素,也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但仍然能看出欧美日韩风格的影子。它们具有中国风但不够“中国味儿”,学生很少去深入和全面挖掘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三)“中国味儿”动画的特点。动画中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不单单体现在美术设计上,在内容、表演、声音设计上,都应体现中国文化,这才是具有足够“中国味儿”的国产动画。例如早期“中国动画学派”的动画作品,在主题、造型、情节、风格上都具有中国特有的民族风情。

二、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民族文化科学发展观研究

【内容提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民族文化必须抓好观念转变、科学规划、设施建设、活动开展、人才培养、古籍整理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民族文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努力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重要升华,对于推动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指明了新的思路。

1、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抓好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前提。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特点就是突出人的价值取向,强调发展的均衡协调性和整体综合性,强调要在经济发展中将文化和人的价值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

2、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抓好规划的编制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少数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但发展不平衡,需要按照时代的要求进行规划、整合、提高,要根据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类别制定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地区间合作规划,打破省际、区际界限,以“大文化圈”为前提,对民族文化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规划中应包括民族文化的定位、基础设施建设、民族文化研究、人才培养、民族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产业化推进、文化经济政策等。

3、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增长的需要,在城镇缺乏大型的、综合的、专门的民族活动场所,在乡村不少地方连看报看电视的条件都没有。因此,国家应加大投入,帮助民族地区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和民族文化博物馆,继续推进农村“村村通”电视广播工程,建设基层文化活动场所等。对于经营性的文化设施,如演出业、娱乐业、广电影视业等,要深化改革,鼓励民间资金进入这一领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向市场要效益。

查看全文

原生态舞蹈对舞蹈教师的启示论文

摘要:通过对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进行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和“剧场”民间舞蹈文化两个维度的文化分析、风格阐述和事实举例,结合民间舞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和当前民间舞专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对民间舞教师的启发和帮助,并提出民间舞教师获取所述启发与帮助的实地采风、经典研究、理论学习等途径。

关键词: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民间舞教师;启发与帮助;原生态;基本途径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至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它是人们表达情感、描摹生活、探讨人与自然关系地重要工具和自发行为之一。中国彝族、藏族等的民间舞蹈文化,往往还蕴涵着本民族的历史与传说,有着舞蹈艺术之外的,更加广阔的社会价值和重要意义。而把民间舞作为课程搬到课堂,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舞蹈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才逐渐出现的。所以,丰富驳杂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既是民间舞教师最直接的教材,也是需要民间舞教师进行不断研究、揣摩的素材。其丰富性决定了民间舞教师在处理方法上的多样性、选择性和研究性。但首先可以断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民间舞教师,科学地了解和研究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是广大民间舞教师的必备环节之一。

一、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一)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内涵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是指中国各民族、各地域子文化系统中存在的独立的舞蹈亚文化系统的总和。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内涵,可以最简明地分为“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和“剧场民间舞蹈文化”。

1、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所谓“原生态”舞蹈,是古代各民族先民们“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产生的,是较少受到“现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源头”意义的民间舞蹈。自然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是剧场民间舞蹈文化的母体。

查看全文

高校通识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承研究

摘要:全球化时代,面对西方文化的单边策略,坚守中国文化身份,保持民族文化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优势资源尤为重要。在此情形下,高校通识教育更应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培养一批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有本有源的复合人才,并以中国智慧、中国经验构建良好文化生态,推动和影响世界文化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文化生态通识教育文化传承

在全球一体化形势下,西方文化单边主义和“西方中心论”甚嚣尘上,在此情形下,作为拥有悠久雄厚、博大深邃历史文化资源的中国,更应坚守民族文化阵地,充分保持民族文化自觉,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资源向世界推广,为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生态贡献智慧与力量。高校通识教育本就肩负着人文精神濡养的神圣使命,在此境遇下,更应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庄严责任,培育具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全球视野、民族情怀的复合人才。

一、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生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至世界各地,特别是20世纪以降,全球化到来之际,西方文化以更加强劲的态势席卷全球,在此进程中许多弱小国家甚至失却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加入西方文化运程中。[1]我国具有悠久雄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即便在强势冲击之下,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民族文化身份,然而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可小觑。当下,特别是青年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举例而言,街市中随处可见牛仔裤和露脐装,为数不少的青年人对阿迪达斯、耐克、LV、GUCCI等国外大牌趋之若鹜,看电影务求美国大片,手机非iphone不用,餐饮追慕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旅行非欧美不行。过度追求实用主义、功利主义,遇事先问“有什么用”“给多少钱”,若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成效,得不到随手即得的收益要么干脆不做,做了也是百般不情愿。言必称“民主”、行必追“自由”的大有人在,一些青年人不顾观点是否正确,必须争取发言权,不管师长的要求是否合理,必须追求绝对的自由。这些现象固然不是发生在全体青年人身上,但绝不应该视而不见。而提及原因,究其根本,不能不说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一些人对民族文化的评价是“土”“僵化”“过时”,而这些评价并不是建立在对中国文化的全面而准确的了解之上的,更谈不上深入研究和分析。西方世界希求全球一体西方化,这种企图既不合理,也不科学,世界文化本就应该百花争艳,丰富多彩,若单一推行一种文化,势必导致文化生态失衡。在此情境下,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唤醒民族文化记忆,传承、弘扬和推广民族文化优势资源,推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促进全球文化生态的和谐稳健发展。

二、全球化语境下高校通识课程的目标与任务

查看全文

初中音乐对民族音乐的传承

一、分析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初中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作为初中音乐教学的基础。从现阶段的多元文化来分析,初中音乐教学不仅要吸收西方国家的精髓,还要不断深化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蕴含的底蕴,教师想要培养出具民族特色的优秀音乐人才,就需要从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入手。实验证明,绝大多数的民族音乐作品背后都有着故事,历史气息和民族色彩气息非常的浓厚。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民族音乐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提升以及民族音乐文化的展现,都要求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进而培养出更多专业性的优秀音乐人才[1]。(二)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提供载体。众所周知,学校是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以及传承的重要场所,同其他形式相比较,在初中音乐教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具有诸多的便捷性以及效力。初中生可在课堂教学中构建立体且全面的系统音乐知识体系,了解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内涵,促使其形成民族文化意识。现阶段,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往往都是由部分民间特殊团队来传承的,欠缺系统性和专业性的规划,同时在整体上也缺乏稳定性。由于学校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加之专业化特征非常突出,不管是在实力方面还是资源方面都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提供了载体。

二、初中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

(一)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关键所在。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中民族音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行之有效地传承了民族音乐文化,才能不断丰富中华儿女精神世界,促使民族的稳健发展。近年来,现代化和城市化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社会大众的物质生活,很多民族文化也在日益消失,在这种形势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文化是至关重要的,音乐课堂教学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提供载体,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民族文化的发展[2]。(二)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在现阶段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都是根据教材内容来进行教学,教材内容严谨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但是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无法满足初中生的实际需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的渗透民族音乐文化,丰富教学内容。在长期的发展中各民族都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特色以及音乐文化,如藏族,能歌善舞,倘若在初中音乐教学之中适当的增加音乐文化,不仅可以有效丰富教材内容,同时还能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三)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近年来,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初中音乐教学开始重视对学生音乐素养和技能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对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对音乐的需求也在日益提升。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可以满足初中生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更好地促使其全面发展[3]。

三、音乐教育中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途径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民族文化融入教学。教师想要行之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必要以先进的教学观念作为指导,所以,想要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思想。第一,树立现代化的音乐教育理念,了解并掌握音乐教育对初中生的音乐素养以及技能培养任务;第二,明确民族音乐培养初中生素质的必要性,在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的内容;第三,教师还必须要明确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以便科学合理的设计音乐文化传承教学目标。如教师在进行春的教学中,可将《信天游》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地位。同时教师还必须要设计相应的民族文化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教学中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目标,让学生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风格和起源与历史、旋律特征、歌词构成等,激发其对陕北民歌的热爱之情,促使正确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二)构建情境框架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众所周知,现代音乐文化和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性,且存在一定的距离感,教师为更好地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必须要积极为学生构建“情境框架”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避免所学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第一,教师要在音乐技术层面上进一步加强音乐实践课程有关作曲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自身技能的加强,将民族音乐如《信天游》《茉莉花》有效地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之后通过民族音乐的鉴赏,进一步加强初中生对民族音乐经典曲目节奏、旋律、手法、乐感以及演绎技巧的分析,以便加深对民族音乐作曲技术理念的学习。第二,加强对音乐形态结构的熟知以及理解,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为学生介绍新疆舞曲《青春舞曲》时,可用模仿以及演唱等方式教学。教师在新课伊始,可用民歌唱法为学生演唱《青春舞曲》,之后再让其欣赏现代版的《青春舞曲》,并让初中生模仿现代版和民歌版的演唱。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初中生感悟及讨论民族音乐的趣味,还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民族音乐的风格以及民间音乐的体裁背景,深入分析不同的民族音乐作品当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以便更好地加深初中生对音乐艺术价值以及文化内涵的感悟。另一方面,还可鼓励学生多参与民族音乐的专题讲座、组建民族音乐乐队。为深化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形态的理解,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表演,如欣赏侗族大歌,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感知。(三)重视音乐的地域性实现民族文化继承。当前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对此,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需高度重视民间音乐文化的地域性特点。第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面,必须符合地域性,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要积极为学生渲染音乐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促使其更好地将民族音乐中的文化内涵同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积极有效地形成真实的主观感受,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例如,为激发初中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可选择《新疆之春》这首典型的民族音乐作为教学内容,借助视频、图片等形式,积极营造出具有新疆春天韵味的课堂氛围,同时并引导其有效地将实际生活同音乐一起联系起来,促使学生感受及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教师更好地实现民族文化继承目的。(四)增设民族音乐课程,创编校本音乐教材。为更好地在初中音乐课堂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教师必须要将音乐基础理论课、音乐技术理论课、音乐专业课、文化共同课有效地贯穿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理念,还必须要增设一些民族音乐文化类课程。例如,教师可在初中音乐基础理论课程中设置《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或者是《民族音乐学概论》等课程;乐理课程,增加《民族乐理》等课程;在初中生的视听训练中增加一些民族器乐演奏、戏曲或者是民歌演唱等各种内容,如二胡、笛子、古筝、琵琶、黄梅戏、京剧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分配不同类型音乐课程的比例关系。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视听艺术,视听训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教师可让学生亲身感受初中音乐教材文中当中的民族音乐曲目。倘若在学校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开设部分视、听双重效果的课程,加深初中生对民族曲目印象,促使其深入了解音乐文化背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具有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但这些音乐文化的传承主要是师徒相承和口传心授,其方法不适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编创、开发民族音乐校本教材,同时并深入到基层去进行实地防范,通过对民族音乐歌词和曲谱挖掘、收集以及整理,凸显教材的民族特色。

查看全文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音乐教学的路径

摘要: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教育的首要目标。因此,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当前教育改革中需要研究的第一要务。将民族音乐知识融入正规课程教学环节之中,对学生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有着有效的促进作用,也是实现民族音乐不断传承和发展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音乐;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中国音乐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为中国的音乐教学提供了诸多素材,也使学生在学习这些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它所承载的是民族精神和人文思想的发展。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教学,使其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思考,也可以使学生有更开阔的音乐视野。

1民族音乐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总书记强调:中国有着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独特的国情。同时,也指出立德育人是根本任务。要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有56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和传承。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育工作者,在音乐教学中必须把握初中音乐教育的现状,以便更好地继承音乐的源泉,弘扬民族文化。

1.1作为基础

查看全文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内部研究

摘要:广西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基于民族团结实施一系列特殊政策,针对学习主体所开设的民族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可以看作实施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要素,视为内部研究的主要对象,致力于培养优秀的民族文化传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实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改革发展的理想目标。

关键词:广西;民族高等教育;内部研究

广西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实施国家法规政策,以民族团结为宗旨,聚集各民族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心尽力,56个民族都需要培养各行业优秀的青年人才,实现这个理想目标就要强调重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所谓内涵式发展即教育行为落实在大学学习主体所修专业及特色课程上,也可以说注重内部要素的配置和协调,总结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内部发展的规律和改革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广西属于岭南地区是山清水秀的宜居之地,壮族人口1600万,实施民族教育政策有其示范作用。因此,选择有代表性的高校调研非常有价值,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是什么呢?一个是为何实行民族教育特殊政策,审视内部要素研究,主要考察特色专业发展取得成果,以及特色课程生发的效果。从历史上看,广西归于稻作文化的范畴,其生产方式和江南地区很接近,加之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百姓勤劳,应该是让人心向往之的人间天堂,可惜这般先天优势没有成功进入人文精神认同系统,王朝统治时期一般作为中原地区不愿光顾之地,甚至有文化沙漠之称;改革开放30年来也是定位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实认真分析,东靠广东南邻大海,为何广东就是全国经济发展排头兵,名为广西就不行呢?当然涉及各种原因,但是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激活广西存在的各种潜能,特别是人的力量——通过教育达到具有敏感意识——时代和社会发展适应的视野、技能及自觉到习惯的行为举止,对于提升文化自觉后的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功能,利用秀丽山水、刘三姐传奇故事打造的《印象•刘三姐》就是壮族传统文化人文价值最好的应用,完全可以和世界优秀文艺媲美,还是生态意义的文化经济相互促进的资源合体。由此观之,教育应该成为激活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的一大利器,弘扬民族文化变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实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价值非常大。关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不但要关注高校有多少学生,更应该关注学习主体学什么、怎样学的实际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特色学科建设,重点建设8个左右民族特色学科。”

二、特色专业:民族教育核心要素

查看全文

少数民族文化融入高校审美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少数民族灵魂的象征与身份的表征,是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重要的精神支柱。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在市场经济、现代科技、文化霸权等的全面冲击下,已经处于被“他者化”、“边缘化”的境地。高等院校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作为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阵地,如何将学校的教学科研与本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柳州师专”)中文学科课程教学与改革为切入点,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融入到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学理依据、政策依据、现实可行性和实践路径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一、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理念的学理依据与政策依据

“桂中”是一个概述地域方位的名词,是广西中部地区的俗称。桂中民族地区拥有丰富多彩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如有首批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盘古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艺术为高校的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中来,推进学校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也有着一定学理依据和政策依据。

(一)学理依据

民族文化与学校课程教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内在关系,高校课程的设置、教学改革与高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职能的内在关联也有着深层的理论依据。在人类学家的视野中,学校“课程”是“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民族都创造发明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人们将其认为“精华”的部分编写成教材,放到学校中作为“课程”,以便能够进行代际“文化传承”。可见,课程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传承形式,它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文化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民族交往、民族发展和民族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生存与发展受到了极大地威胁。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主要机构和场所,应当义不容辞的承担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神圣职责和艰巨任务。课程作为高校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主要工具,总是体现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将一定社会的文化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与教师的日常交往中,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习得了这些文化。高校审美教育是高校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教师通过选择一些具有丰富审美意蕴的艺术文本和艺术样态作为教学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感受艺术美的生成、理解艺术美的内涵、把握艺术美的价值等各种审美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积极的审美态度,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为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的一种特色鲜明的优质审美教育资源,既要传承发展,又要应对文化现代化的矛盾,因此,科学合理的设置既能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又能适合学生接受能力和接受方式的课程,处理好民族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的关系,是当前民族地区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所面临重大问题。

(二)政策依据

查看全文

解构主义在公共艺术教学的应用

解构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思潮和精神。解构主义是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与结构主义相比,它既有延续性又有颠覆性,其主旨是对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进行反观,打破原有的秩序后建立新秩序。简单地说,解构主义就是把原有文化或传统打散后以自己的理解为依据进行重新组合,是一种新的创意方式,对于文化的延续和继承有着重要的作用。通常人们认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是对立的关系,但在解构主义中,绝对的二元对立是不存在的,对立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是可以相互流动、沟通的。文化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不同种族、信仰、时期的文化具有多样性,但是它们具有共通之处。面对文化的多元性,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接纳、融合;面对文化的特殊性,我们应该加以提炼和解读,以批判的精神进行转化、继承。有学者曾用解构的方式研究广告与消费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并对原创性提出挑战。其实,原创性也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造,解构主义扮演的角色就是沟通传统和现代,以现代的逻辑、思维方式重新解读传统,把传统元素用现代的方式重新构造,以达到用现代方式表达传统的目的。

马克思•韦伯说:“对文本中的二元对立(比如说,男性与女性、同性恋与异性恋)进行分析是解构分析的一个主要方法,通过分析呈现出这两个对立面事实上是不可能完全分离的,是流动的,而不是两个严格分开的类型,得出通常的结论是:事物的这些分类实际上不以任何固定或绝对的形式存在着。”解构主义正是以这样的形式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解构主义的浪潮下,公共艺术也呈现出解构主义的特征,实践着这一思维方式。公共艺术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较强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在公共艺术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其时代性、文化传承作用以及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隐喻功能,使民众产生心灵交流,凝聚他们的集体记忆,起到沟通历史、现在和未来以及承载文化记忆、分享社会经验的作用。

文化传承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要用解构主义的思想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不是让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而是让文化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流动。学生面对传统文化,应该具备一种开放、融合的精神,用宽容的态度发扬本民族的文化,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而产生新的审美体验,促进文化传播。在公共艺术教学中,教师要秉承解构主义这一思维方式,让学生在创作中体会传统文化的力量,以更好地传播民族文化、获得审美体验。如,在公共艺术教学中,教师可渗透解构主义精神,引导学生重新审视传统装饰纹样,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以传播民族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纹样的“意”,强调创造是建立在“意”的基础上的,而“意”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积淀。不论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还是对外来文化的扬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精神的深刻理解是获得民族性创意的基础。正如为了画光而画影,解构重构的对象需要以民族精神为依托,这样才能表现出公共艺术的民族特点。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拆解传统纹样入手,再重新构成具有现念的公共艺术作品;应引导学生以反观的精神解构与重构中国传统纹样元素,从而使各种传统艺术呈现出破土而出的生命气息,使传统纹样具有现代感和民族性。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解构主义的思维方式解读、提炼、重构传统色彩,让现代公共艺术作品通过传统色彩传递传统韵味,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

教师在公共艺术专业的日常教学中也应渗透解构主义思想,让学生深刻理解解构主义在公共艺术中的文化传承和艺术创造作用,从其他国家优秀的公共艺术入手,借鉴其解构、重构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研究公共艺术中解构主义的哲学思想,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中的解构与重构,并进行艺术实践,以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在公共艺术创作实践中运用解构主义思想是公共艺术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教师应顺应艺术思潮的发展,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中引导学生寻找沟通的可能性,在传统中创新,在多元中取舍,充分运用传统艺术的养分,创造出具有中国风格的公共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法)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查看全文

高等院校民族文化教学研究

摘要:文章从生活、交流、人本建构现代文化教学模型,重构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的学科体系。在生活化、交流化、人本化汲取西方TED课程经验,并且在西方基础概论课程中介入中华文化,使得中国衣食住行模式,书法、文字、文学、艺术体系,武术、中医、易经、科技文化,都可以实现人类学、社会学的价值,从而建构文化教学的人本基础。所提出的文化教学创新与中华文化复兴在外延与内涵上开发成果,在信息化时代创新工具,逐步形成高等院校文化教学的生活、应用、学科体系。

关键词:民族学;学科关系;生活交流;应用创新

一、综述:高等院校民族文化教学创新的提出

民族文化教学,就是从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出发,探索五千年文化史中形成的“天人合一”根本属性,全面了解天地人“三学”的博大精深,从而确认各个民族地区的文化特征。在这个总体特征下,我们才可以落实具体的教学分支:哲学文化教学,语言文字文化教学,文学艺术文化教学,礼仪风俗文化教学,医学文化以及体育文化、饮食文化教学,社会制度文化教学,物产蓄养流通文化教学,等等。随着市场经济、商业文化时代的到来,民族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逐步被“市场民俗”“旅游经济”观念颠覆和冲击,因此,教学成为一种情结的回归,从而丢失了文化核心价值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从现代文化视角,重新梳理民族文化的教学逻辑体系,也就是说,民族文化教学要从“天人合一”的文化理路回归到现代的大众生活、人际交流、现代人本等三个“活化”模型中建构现代民族文化模式,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现代文化中的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形态,进而我们才能认识到“天人合一”和谐民族文化的古老情结。在生活、交流、人本的现代文化视野下,文化是可以无止境的反复练习的“功夫”,可以每天学习,直到融入学生的生命[1]。英国W.I.B.贝弗里奇将这个知识的设想界定为宝藏开发的“设想”教学,文化设想产生了无限的“独创可能”。因此,兴趣来自广泛的憧憬[2]。约翰•齐曼(JohnZiman)是剑桥大学科学学教授,他提出科学学将超越原来的人类考古以及文学艺术的考古批判,回到生活交流本体上汲取文化的精神,而不要拘泥于各自的学科意识形态[3]。我们认识到,民族文化教学就是传统人类学与社会学深入到民族基础的科学化探索,而不是回归所谓“过去”的因果律。

二、理论依据:生活、交流、人本的文化教学图谱

首先,回归生活图谱的民族学教学,打开了基础人文学科探索与民族教学应用结合的新局面,而民族学的应用学科也拓展出新的基础理论。据统计,20世纪以来,在人类科技进步的重大奖项中,交叉学科几乎覆盖了原有的学科体系,或者说,人们在原有的学术视野中,通过技术进步重新覆盖了原有研究格局,开拓出新的“符合人类需要”的技术,这个比例已经覆盖了原有科技的50%强,而研究的知识交叉已经覆盖了原有的基础学科的70%,这里的“符合人类需求”主要体现为学传统科学的“神秘”不断被现代认知“刷新”[4]。中国科技开始逐步被认同,中国文化逐步被接纳,这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创造性的窗口,但是类似费孝通那样能够实现或者达到中西方之间民族文化交融覆盖的成果并不多。其次,回归交流应用已经成为新的人类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我国民族交融,从种群血缘概念到地域原住民概念,我们经历“姓”与“氏”的漫长演化,又经历从部落到部族乃至族群的建构,形成“经史”的文化传统,到汉代国家形态形成,乃至今天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我们认为,民族文化教学创新必须回归生活、交流、人本等三个层面,应该是基础学科的重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所谓的田野工作(fieldwork)———寻求人类建构社会的产业基础,这个产业基础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以及种群发展的基础形态,这样才能理解民族、国家等具体的内涵。整个回归生活与交流,才能理解民族语言、典籍、教育、制度。这才是“古学”的实证研究。显然,这个观点符合国外学者的观点,也就是融于地域学、城市学、生态学等生存形态以交流信息体系[6]。可见,民族文化教学的学科性建设是迫在眉睫的重大学术工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