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00:15: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俗文化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中语文民俗文化教育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文化也逐渐渗透到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以至于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而当前高考倾向于考查民俗文化知识,因此,如何将民俗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自然而然发挥着弘扬和传承民俗文化教育的重任,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合理渗透民俗文化教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语文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策略,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民俗文化教育;教学策略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文化软实力是衡量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文化和教育属于不可分割的关系,语文课程有着显著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开展民俗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发挥人文性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修养、气质和人格,而且可以较好地发扬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弘扬民族精神。相关调查研究指出,当前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缺失现象,这主要是由我国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在本土文化和世界文化相互融合中受到西方文化冲击造成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应积极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热爱祖国的精神及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高中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民俗文化在弘扬民族精神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优势,所以教师应积极借助多种渠道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1]。(二)培养审美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除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发展,还要让学生产生美的体验,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意识。民俗文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并根植于人们生活当中,通常一个地区的民俗涵盖当地人们的审美情操和感情,例如,有的地区定期开展斗牛、赛马、赛龙舟等竞技性民俗活动,考验人的勇敢、顽强、机智等,更体现了当地地区人民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此外,传统的民族文学艺术展现了集体智慧,具有一种崇高的精神美。由此可见,民俗文化可以展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民审美观念,且对人们形成正确审美能力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三)提高道德素质。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十分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相关研究者指出,民俗是文化长期积累的体现,是文化属性和生活属性的复合体,对维持社会秩序有着积极的作用,还能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和社会公德。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时,如果教师单纯地讲解相关道德标准和要求,那么语文就失去了应有的功能,朝着政治课方向发展,长此以往,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民俗文化材料或民俗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文化教育提高德育实效性思考
摘要: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推进校园民俗文化教育,将其与中学德育工作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文章从改造环境、注重民俗文化教育的校园铺陈,依托阵地、注重民俗文化教育的资源整合,开展活动、注重民俗文化教育的魅力展现等方面,对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提高德育实效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德育;民俗文化;校本课程;思想道德教育;人生观
民俗文化具有规范人的言行和心理、文化强化和保存等多种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行为。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传统文化的“历史母体”。但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淡化,德育的影响力面临挑战。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校充分认识到德育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审时度势提出打造学校德育工作品牌,规划以“亲近民俗文化”为重要切入点的“有根德育”品牌建设,立足学校主阵地,加强民俗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强化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之成为具有民族素养、开放意识、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现代中学生。下面,试结合学校的具体实践论述如何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提高德育实效性。
一、改造环境,注重民俗文化教育的校园铺陈
环境能熏陶人,环境能教育人。环境作为一门隐性课程,虽然无声却能说话,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学生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能营造民俗文化教育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格。学校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环境建设,注重环境育人。一是构建立体的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物质环境,初步形成由民俗文化展览馆、校园民俗主题环境和外围民俗文化基地构成的民俗文化立体场域。比如,学校重新设计建造了民俗文化展览馆和专题文化长廊。民俗文化展览馆以实物展示为主,展板和照片展示为辅,学生置身其中可以回眸岁月的流光,聆听先贤的足音。还设立民俗文化教育活动专项基金,专门建立民俗文化研究社、高波名师工作室、瓷片文创吧。这些措施,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无锡本土乡村田园之物串联起的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为学校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学校通过创设班级文化环境,实现校园文化的民俗情景化,营造浓郁的校园民俗文化氛围,使学生对民风民俗有初步的文化积淀,从而产生进一步了解民俗文化知识的求知欲望。
二、依托阵地,注重民俗文化教育的资源整合
语文教学中文化教育论文
一、增强语文教师的民俗文化意识
散落性与渗透性是教学过程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最大特征。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一般包括节日、民居、服饰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中,再现了民风民俗,蕴含着为人处事的准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传递着人们朴实的审美观念,彰显着舍生取义的价值观。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无不渗透着民俗教育的意义和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实施民俗文化教育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民俗文化教育实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增强民俗文化意识,切实提高对民俗文化教育的认识与理解。民俗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缩影,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东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人受西方思潮影响,社会责任感缺失,文明礼貌失范,这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曾说: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一个民族如果在文化传承过程中遗失了自身优秀文化的DNA,造成“民族记忆”的断裂,便会丧失自己民族历史的根脉,“这个民族很可能就会逐渐演化为无民族文化之根的民族”。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挥民俗教育的特殊功能。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受到民俗文化教育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民族文化。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1.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存在具有零散性,而且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在考虑每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同时,应该兼顾文本中有关民俗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灵活掌握教学内容。如《刷子李》一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均需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析方可获得。《刷子李》语言朴素,使用天津方言的用词和表达方式,具有浓郁的“天津”单口相声的风味,冯冀才在塑造刷子李这一人物形象时,充分利用“天津味”的语言来显现人物的形象与技艺的高超。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的关键,是要寻找到教学主要内容与民俗文化结合点,这需要教师对有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筛选、组合、归类,并非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内容都要讲解,应根据课文实际内容,参照课堂教学任务,对教材内容做出合理安排,把握全局,恰到好处地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2.抓住时机讲解民俗知识,切身感受民俗文化。中国的节日大多都有来历,遇上民俗节日的日子,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民俗知识讲解的时间。这样不仅抓住了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良好时机,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还可以根据节日和学生开设民俗活动,如举办民俗主题班会课、民俗欣赏课等。节日习俗非常贴近生活,可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节庆活动事项,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更深的民俗认识。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既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又充分体会到了人民的勤劳和聪明智慧,切身感受到了百姓执着追求平安和谐、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厚情感。尽管这些制作工艺有难度,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乐于相互切磋手艺。
3.作文教学中,书写民俗。在小学语文的三套版本教材中,都有一两次习作课是关于书写民俗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向学生展示多彩的民俗。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民俗,抒写民俗。如在上《说说端午节》这一习作时,可先通过讲故事、猜谜语、看图片等手段来激趣导入话题。也可让学生说见闻、讲风俗、谈过节感受等手段,激发情趣,引发想写动机。然后阅读课文素材,自选资料构思起草。本课没有“例文”,可以准备“下水文”,读议后把握基本写法:如何筛选需要的资料,怎样做到有重点,有条理地介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说写法,议写法,明写法,接着让学生仿照,或是模仿,对照、修改、加工。最后,反馈、评价,鼓励那些灵活模仿有创意、内容条理清楚、文从字顺的习作。这样既有效地完成了本次教学目标,又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民俗。
外国留学生民俗文化游学项目设计研究
【摘要】游学的本质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外国留学生在华民俗文化游学项目立足本地民俗资源,将语言教学与文化实践相结合,以解决留学生实际生活问题为项目驱动力,促进汉语思维意识和文化习惯自觉形成。教学实践证明,为留学生量身打造在华民俗文化游学项目是帮助和引导他们观赏、了解、领略中国文化魅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民俗文化;游学
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既需要掌握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也需要亲身体验和理解中国的文化习惯,逐步融入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之中,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学习的综合效果。
一、民俗文化游学项目的特点
第一,实质不同。外国留学生在华民俗文化游学是主题式语言文化教学,是在教学模式下设置的文化体验活动,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课本内容相关,与语言学习目标相契合。课本学习是游学项目的起点,游览是学习的中介,参观体验过程中要以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为主线,将词汇和语法、阅读和写作、交流与表达、理解和共鸣等内容相融合。第二,受众不同。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说过:“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游学讲解应避免文化偏见、思维定式等,项目应立足于文化理解与接受,对游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和设置,让留学生从心理和生理感官上真正乐于融入到文化体验活动中。第三,负责人不同。游学项目常由具有商业性或公益性的团队负责运作,而外国留学生在华民俗文化游学项目的负责人是对外汉语课程教师,其他机构只做场地、住宿、交通、讲解、操作指导等方面的辅助性参与。
二、民俗文化游学项目的设计要点
民俗文化对职业语文教育的影响
【摘要】民俗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语文教育过程中,能够为语文教育提供内容支撑,推动语文教育的深化,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结合邵阳职业语文教育的具体情况,探讨民俗文化在该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为语文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俗文化;语文教育;策略;作用
我国在五千年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诸多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彰显着我国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也凝结着我国的民族精神与优秀成果,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一脉相承,并成为我国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基础,推动着我国的文化强国建设[1]。邵阳职业学院近年来积极探索民俗文化与学校语文教育的融合,打通民俗文化、语文教育和思政引导三者之间的联系,充分释放了语文教育的活力。
1民俗文化融入到语文教育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教育部为核心,各地积极组织民俗文化进校园,发挥民俗文化在各层教育中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培育更多具有文化共识、文化共通的人才支撑。民俗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语文教育过程中,既具有必要性,同时也具有急迫性。一方面,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融入民俗文化,能够强化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文化支撑与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体系与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推动民俗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中也能够有效应对互联网时代下各种文化与意识形态对学生影响的问题,通过强化民俗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结合思政教育,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凝魂聚力,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2]。从细化来看,将民俗文化融入到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还能够发挥到两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拓宽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内容体系,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人才培养能力的强化。民俗文化既具有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同时也具有地域性特征,职业院校学生一般为地方性学生,这也就在学生与文化内容之间形成了一种接近性,更容易调动学生对民俗文化本身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做到学生能力、教学体系的共同提升。其次,将民俗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也能够起到释放语文教育活力的作用。语文教育的立足点是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兴趣与文化素养,而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蕴以及民族精神,通过将其引入到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的魅力,引导学生从“书面语文”走向“生命语文”。
2民俗文化应用到邵阳职业语文教育的策略
海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论文
一、青年志愿者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联系
我国的青年志愿者组建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自然的过程,是建立在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上。青年志愿者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青年志愿者可以配合社会对民族事业的发展需求,为大家传播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中的精髓部分。为了满足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青年志愿者工作得顺应民族特点。
二、青年志愿者在海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中的作用
1、弥补政府和市场在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中的不足
在海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它们在实际的保护工作中逐渐呈现出一定的不足之处。对于政府机构,一方面由于其在资金周转和专业性等方面都存在着缺陷,有时候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其广泛的“功利性”观念的驱使作用下,在文化保护中常常会出现以忽视文化效益的提高为牺牲而去赢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对于市场,其最终的目标就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决定了其在文化保护中的方式和手段。然而,青年志愿者便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两者的不足,因为其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与人民大众的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此一来,青年志愿者不仅可以极大地拉近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距离,而且还便于深入地体会少数民族文化的真正内涵所在。由于青年志愿者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他们在文化保护的具体工作中更具责任感与耐心等,可以积极取得足够的资金来源,极大地减少了人力等方面的开支消费。此外,青年志愿者在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和聚集分散的社会人力方面具有很好的影响作用。
2、参与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及创新性传承
高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发展对策
[摘要]成果导向与民俗文化的融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民俗文化主题活动设计”课程旨在通过民俗文化的熏染,提升文化对职前教育的影响,培养未来幼师的综合素养。但当下高职院校在成果导向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发展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教师缺乏对民俗文化课程开发的相关培训;学前教育专业的民俗文化资源缺乏;民俗文化游戏类项目有限,创编少;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展未落地实施。鉴于此,探讨其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便成为高职课程改革和开发实践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民俗文化;成果导向;学前教育
一、引言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里面加入民俗文化,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当前文化背景为基础,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自身通过学习对教育经验主动获取,对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促进意义。[1]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加入民俗文化,是高职院校对学前教育和民俗文化、知识尊重的表现。在独特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中,把各种类型的知识跟民俗文化有效融合在一起,可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索上增加积极性。同时,在动态社会环境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在价值观以及情感和智力等方面获得积极主动的发展,以此实现自身价值。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设计课程的价值
(一)有利于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
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
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产业的兴起,教育事业也是其中之一。广西近年来对教育的发展可谓是不遗余力,对教育的质量更是精益求精,对所培养的人才也是力求全面发展,因此学前教育作为教育阶段的启蒙无疑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存在。本文将对广西学前教育专业融入地方性儿童民谣课程进行研究,从两者结合的必要性着手,给出相关课程的设计,预测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给出预设解决方案,希望对提高广西学前教育,培养德育全才有所助益。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
一、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是时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总称。其中包括: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积淀、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等。通常表现出来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文化风貌、文字符号、地方性语言、建筑风格等等。民俗文化就是一部历史,真实的反映着民族的嬗递更替。研究透了民俗文化就是读懂了整个民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史。也正是因为民俗文化具有的特殊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研究价值,才使得民俗文化在漫长的各民族同体生活中得以保留至今。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中歌舞占据了较大一部分,是经过长时间同化后保留较多的一种能够体现民族风尚,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一种文化传承。歌舞多为民族成员在日常生活、劳作等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独特的民族行为习惯,体现本民族某种民族精神或信仰的一种表达、交流、传递、传承的方式。被保留传承最广的应属歌谣,歌谣本就是滋润民众心灵的存在,先人经过岁月的沉淀,将毕生经验总结成郎朗上口的歌谣,方便记忆传承。这些歌谣里记载着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劳动生产的经验总结,更不乏表现其民族精神气质,体现其民族文化价值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教育意义的歌谣。歌谣按其内容划分可以分为苦歌、情歌、盘歌、风俗歌、节令歌、童谣等。其童谣往往是儿童游戏时自然流露的童言,也有成人教育儿童对事物简要认识的知识性歌谣,多以童趣、娱乐为主。
二、学前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然而一旦被重视便往往会导致错误观念的形成,很多家长对学前教育理解不得当,越重视反而越使孩子偏离原本应有的学前教育轨道。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前教育是学得越多越好,甚至以牺牲孩子的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这与最初的教育目的明显南辕北辙,得不偿失。学前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幼教专家董旭花说,学前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现今以研究学前教育,培养优秀幼师的专业迅速占领了教育市场,可见科学的学前教育方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的大力发展、扶持。
民俗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
摘要: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民族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中有很多内容都是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其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往往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本文将对民俗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
关键词:民俗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价值
当代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多将人才的全面发展作为总体目标,这就要决定了高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技术发展,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足够的重视。民俗文化作为各地区、各民族长期文化发展中形成的重要文化遗产,其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能够发挥出重要的应用价值。高校加强对民俗文化特性及应用价值的把握,并采取有效教育措施将民俗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也就显现出极大的必要性。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及特性
民俗文化指民间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总称,是一个地区、民族、群体在长期的文化发展、社会演变过程中,通过自我积累、传播交流、适应性改造而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生活习惯、表达方式、共性思想意识等。民俗文化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民族语言、饮食文化、节日文化、服饰文化、宗教信仰、特色艺术、社交文化及礼仪文化等,都属于民俗文化的范畴。民俗文化具有以下几点突出特性。(一)地域范围的有定性。通过民俗文化的内涵能够了解到,民俗文化本身是由聚集在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人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文化,其在地域上有一定的范围限制。一般情况下,民俗文化随着区域跨度的增大也会产生变化,这主要与不同地区人们生存条件、族群发展过程等差异有密切关联,这就导致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也是具有差异的。因此,要讨论一种民俗文化,就不能够脱离其所在特定地域范围,这也是民俗文化的一大特性。(二)共时层面的相对稳定性。民俗文化在共时层面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主要是由于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区域的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决定着一个区域内人们的主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而地理、气候条件的改变是非常缓慢的,这就决定了一个区域内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短期内是较为稳定的。同时,民俗文化还261是一个群体约定俗称的文化,群体内成员一旦普遍认可了一种文化现象,并作为自身行为依据,就很难短时间内发生大的改变,这也决定了民俗文化在共时层面具有相对稳定性。(三)历时层面的动态演变性。民俗文化也并非一成不变,从历时角度来看,民俗文化在不同时期也是存在差异的,这就是其动态演变的特征。民俗文化的动态演变,主要是受到环境变化、战争波及、人口迁移、政治干预、经济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同时,一种民俗文化在形成后,经过长期的检验,一些内容会逐渐被人们所抛弃,当然也会有新的文化元素不断融入,并在长期发展中被人们所普遍认可,以这样的方式从一种稳定状态进入另一种稳定状态,不断与时代相适应。(四)核心价值的传承性。民俗文化在经历动态演变的过程中,很多内容逐渐遗失,但也有一些内容始终保留,这些内容之所以没有被淘汰,主要是其在不同时代始终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这也就是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例如春节的年夜饭、贴春联等年俗,还有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泼水节、火把节等,尽管形式上会发生一些改变,如春联内容、年夜饭的菜色,但民俗文化所传递的核心思想价值是不变的,被一代代人继承,这也是民俗文化核心价值传承性特征的体现,而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正是其教育价值实现的基础[1]。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民俗文化的应用价值
农民文化活动调查工作汇报
农民自办文化,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农民自办文化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及农民自身的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情况,近期,区文化局组成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农村,采取听汇报、看材料,现场考察等形式,开展农民自办文化调研活动。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