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常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9 12:17: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俗文化常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美术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具备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挖掘美术课本中的传统文化素材,还需要对课内的美术知识进行延伸,引领学生自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出美术课程的审美价值、人文价值、德育价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是对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融入进行深度剖析,希望对教师优化美术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初中;美术教学
美术作品蕴含着独特的艺术内涵、视觉冲击力,在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深入挖掘美术教材知识的人文内涵和人文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荣誉感、文化认同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人文素养。同时,美术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美术作品和文学知识、历史知识、哲学知识的关联较为密切,在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展示出美术学科的“隐学科”功能与属性,在美术课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在带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让学生用眼睛、用心去感知美术作品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美术教学和美育的融合,引领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不再把美术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素材,而是要拓展课内美术知识,选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传统民间工艺、传统书画、纸艺民间艺术、生活节气常识等,在丰富学生美术知识面的同时,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文化视野,为其之后参与社会活动做足准备工作。
黎族民歌中的文化叙事研究
摘要:海南黎族民歌是当地历史、艺术、地域民俗的文化叙事载体,在黎族有语言、无文字的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上述三个层面分析海南黎族民歌中的文化叙事内涵与音乐风格特点,以期透视黎族民歌中的深层精神内涵。
关键词:黎族民歌;文化叙事;历史;艺术;民俗
海南黎族民歌是对海南黎族人生活、居住地区所流行的各种不同内容、体裁的民间歌曲、歌舞音乐的泛称。其不仅限于演唱体裁的范畴,还包括舞蹈、器乐表演等形式。海南省是黎族人民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域,海南黎族民歌一方面有着与大陆文化不同的气质特征;另一方面,也保留着大陆文化的精神底蕴。这是因为海南虽然偏安一隅,却从未阻断与大陆的密切联系。我国古代百越人移居海南的后裔——土著黎族人身上传承着祖辈的精神气质,使得海南这片土地上的黎族民歌兼具黎族民族文化和大陆文化的共性特征。
一、海南黎族民歌中的历史叙事
海南黎族民歌中首先呈现的是历史叙事特征,其中传承着黎族人民所特有的奋斗、团结精神,是海南黎族人的精神载体,在海南黎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起到历史文化传承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和叙事意义。海南地区的黎族人很多是从东南沿海移民到海南岛上生活的,他们身上保留着浓重的传统民俗、历史和艺术特征,民歌中带有强调文化族属的倾向和较鲜明的传统文化、历史印记,凸显出海南黎族民歌在传承黎族文化“传统主义”方面所持的文化价值观[1]。千百年来,众多的黎族民歌发展成为海南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中最为重要、灵动的载体形式。海南黎族民歌中具有明显的“黄道婆文化”精神内涵。由于海南当地的黎族人民在历史上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字,因此口头传承成为其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民歌中的历史事件与文化叙事,是黎族人在有语言、无文字的情况下进行民族历史传承的重要内容。虽然这种文化传承比较简单,而且不够系统,往往只能依靠祖辈的口耳相传而延续,但是不可否认,黎族民歌中保留了悠久的海南黎族历史文化。在这些非典籍性的民歌作品中,其精神内涵来自于大陆的百越祖先,因此没有因为记载信息的缺乏使其文化发展受到影响,反而以民歌形式的传承获得了新的发展[2]。“黄道婆文化”是人们了解海南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切入点,借助当地的民歌艺术,黎族人千百年来的耕织生活景象展现得更为生动。海南地区自古注重耕织生产活动,黄道婆是重要的象征性人物,其在海南的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是因为她的研究、传授等活动,使黎族人获得了先进的织锦技术,并且世代相传,展现出精湛的黎族织锦技艺。随着这些织锦技术在其他区域逐渐流传,黄道婆成为黎族人敬拜的文化楷模和精神偶像。典籍记载中黄道婆创造的黎锦图案有20多种,而民歌中提到的有100多种。比如,在民歌《织女歌》《黄道婆》《黎族花》《织锦娘》《海魂婆》等歌曲中,都有关于黄道婆遗留下来的若干不同织锦名称的记载,形成了口头对黎族织锦文化的传承,对于海南的历史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歌曲在记录黎族的历史文化过程中,呈现出两个音乐层面的特点:首先,黎族民歌在人们口耳相传的过程中,比较注重传承当地的艺术形态与精髓。无论是有关劳动或黎族人日常生活方面的内容,还是反映历史英雄人物、带有神话色彩的历史传说等内容,从中都能听到海南黎族人较为熟悉的黎歌音调特点和旋法特征,带有典型的黎族音乐气质[3]。其次,这些歌曲中绝大多数保留着黎语演唱的习惯。黎语在黎歌中的原生态意义与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黎语具有自身的发音规律,对于民歌演唱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黎族民歌中的黎语往往带有深层次的语境特点和历史信息,折射出黎族文化的自觉与选择。这一类黎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反映了历史发展中移民与当地人共同生活的文化特征。
二、海南黎族民歌中的艺术叙事
宋代陶模艺术探究论文
内容摘要:宋代陶模作为宗教民俗器物,具有信仰性与礼教性的双重结构。儒释道等多种文化观念,借助陶模独特的艺术语言、教化与传播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社会的道德规范与受众的审美意识形成,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宋代陶模儒释道文化教化
一、多元文化传播中伴生的艺术
宋代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的开端,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陶模艺术作为宋代民俗文化的载体,是佛教文化与本土民俗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到唐宋时期逐渐演化成“乞夕”节所供奉的偶像。金盈之在《醉翁谈录》中描述:“京师是日多博泥孩儿,端正细腻,京语谓摩睺罗。小大不一,价亦不廉。或加饰以男女衣服,有及于华奢者,南人目为巧儿。”摩睺罗的民俗文化内涵:一是用于“七夕”的乞巧;二是为祈生男孩,有“宜男”和保佑吉祥安乐之意。《梦粱录》记载:“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睺罗之状。”苏汉臣的风俗画、宋代陶瓷与雕刻作品亦常见与此风俗相关的造型。可见摩睺罗是佛教神本土化后,伴随着宋代民俗信仰与民俗事象应运而生的生殖崇拜偶像。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宋代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态势。加之传播地域与受传人群的扩大,宋代陶模的地域性与异文现象明显,摩睺罗被赋予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其题材内容上除仍然延续隋唐以来传统的摩睺罗等神像造型外,更加关注当时的世俗文化生活,造型纹饰上开始出现多种变体与异化现象。其功能也由生殖崇拜逐渐向多神与娱神化、启蒙与教化、生活与商品化上转变,功能日趋多元化。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文化传播与娱乐的需要,部分原来用于生产摩睺罗的工具——模范,经过形态与功能上的改进,逐步演化成为教化性、审美性、娱乐性强且传播面广的民俗玩具,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并逐渐形成一种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现象。
二、宋代陶模艺术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
宋代陶模作为物质民俗,受儒文化的影响,其特征是以物化的形态及造型体现敬鬼神的观念。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因此,儒学认为,天人并非对立,人神可以互通,人神互通的纽带是血缘关系。儒学将其祖先圣贤的人格伦理上升为神格化,其所崇拜的神灵,既立足于当世血亲人情,又超出于日常世界,因而,所产生的信仰观念就带有世俗性与此岸性。从陶模造型中可见到从中华始祖神的伏羲、女娲,到历代帝王圣贤像。由此,不难看出宋人对圣贤的崇拜是以灵魂不灭并以敬鬼神的观念为基础。其造型虽然表现为对圣贤的神化,但受人神统一的观念影响,陶模中圣贤、鬼神的造型又极富人情意味。另外,对“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与“仁者爱人”的道德观念又决定了陶模艺术的礼教性,并呈现注重教化的另一面。儒文化是以礼、仁为核心的,即儒文化起源于礼,并且将礼视为人的最根本的行为规范;仁,是儒文化的本质,也是规范人的社会行为的灵魂。在儒文化这一大背景下,关羽被历代视为“重言诺,讲信义”的典范。不仅如此,关羽因其仁、义、礼、智、信集于一身,还被视为民间生活中人伦的崇高表现,具有“万古著纲常,海邦砥中柱”的精神象征。陶模作为物态文化,所塑造的关羽形象,造型丰富,写实感人,虽少了些庙堂气,却给人一种正气凛然的视觉冲击。由此可见,陶模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有意识地将关羽等历史圣贤当成传播仁、义、礼、智、信的榜样,并加以直观形象的艺术化表现,其教化性显而易见。
民间美术课程教学认识与实践
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它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思想,同时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态和高超卓越的技艺。就其历史意义而言,正如靳之林先生所说,它是中华民族的母体艺术之一。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中华农耕文化多样性的活态遗存,决定了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具有启迪后代人思想的根性精神元素。高校美术专业开设民间美术课程的目的:一是在于引导学生从艺术学的视角去认知民间美术丰富多样的形态,吸取民间美术艺术规律进行创作,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二是加深学生对民族自身的文化记忆,树立本土文化价值观,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和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中国民间美术课程在当今中国美术教育系统中,越发凸显出它重要的价值与地位。目前,各相关高校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建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以下是笔者结合日常民间美术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对课程做出的几点思考与认识。
一、深化对民间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从综合性的概念来看,民间文化大致包括了民俗、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三大门类。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其形态从形成之初就带着浓郁的民俗特征,并伴随着民俗的演变而发生变化。民间美术适应于风俗、礼仪、节令、娱乐等生产生活的需求而形成了各不相同、多种多样的造型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是民俗的一部分,是以实物面目出现的民俗现象。[1]在教学中,既要以艺术学的视角对民间美术的艺术本体进行具体研究,也要注重结合民俗学的理论针对民间美术作品展开深入考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联系的理解与认知。(一)理解民俗是民间美术学习的基础对民间美术与民俗之间关系的理解基于下列认识:民间美术的内容与形式充分反映民俗的各种形象;民间美术的内容也受到民俗心理的制约;民间美术丰富了民俗活动,加强了民俗的功用,扩大了民俗的影响与传承;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从教学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传统民间美术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常识知之甚少,相较于西洋美术内容的教学情况看,后者更为学生所熟知。其客观原因在于:历史上,中国是一个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国家,传统民间文化主要根植于广大的农村社会。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因早已远离“乡土”,已经失去了理解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民俗环境。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民俗的兴趣,开展各种途径,如文献阅读、视频媒介及田野考察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这对于民间美术的学习来说,是把握民间美术造型艺术形式规律的根本基础。(二)了解民间风俗习惯是民间美术学习的前提结合民间美术现象了解中国传统民间风俗习惯,是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记忆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了解各个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风俗习惯,也是把握民间美术作品内涵的前提条件。虽然民间风俗习惯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项目,但是通过分析研究民间美术所反映出的风俗习惯,可以具体形象地看到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和历史发展的概貌。其次,诸如民间美术创作表现最为活跃的年画、剪纸、花灯纸扎、社火花会的戏具等都是在民间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民俗活动中产生与发展的。不了解这些节日活动的风俗习惯,对于民间美术的认识就落入了无本之源,无法真正理解其创作观念、造型与色彩体系。(三)要将民间美术置于民间文化的整体中来考察从古至今,民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事项和一些传承性活动,逐渐成为人们民俗活动的主要内容,生活中的许多重要内容都围绕着民俗这个中心来进行。民俗文化具体表现在民众的日常起居、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劳动娱乐和民间信仰等方面。它是以语言、行为、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来表达,民间美术与上述各类型的民间文化相结合,并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呈现自身的特点。各种民俗现象,包括民间美术在内,都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所以,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不能将各种民间美术形式作为孤立的个体看待,要作为由特定的民俗文化而联系起来的民间文化去整体考察。在民间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民间文化的认知,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是民俗的物化与载体。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民间美术作品中认识各个民族不同地域的生产生活、民间风俗,理解民间文化艺术不同形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会用艺术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视角认识民间美术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
二、规范田野调查作业的方法
“学习民间艺术必须经常到民间去,而主要不是在民间美术展览会和图书馆中学。民间美术的课堂在民间,老师也在民间,一句话:在民间学民间。”[2]2田野调查是中国民间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们走向“田野”,通过调查、研究、整理民间美术活动,有助于全面地了解民间美术文化产生的土壤,掌握民间美术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发掘民间美术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民间文化意义。(一)田野调查教学的现状从笔者所了解的各校现实教学情况来看,集中存在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由于课程短,无法安排田野调查;二是将艺术采风、写生等同于田野调查。前者属于教学计划的制定问题,解决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在寒、暑期利用社会实践进行田野调查的作业,特别是在寒假,因为临近春节,是民间艺术活动的高频期,又因大部分学生返乡,恰是进行田野调查的好时机;后者则属于操作性的问题,是对于田野调查认识论上必须要厘清的错误观念,否则田野调查的研究价值无法完整体现。(二)田野调查与“采风”的区别“采风”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代。当时的统治者设立专门的机构收集各诸侯国的民歌、民谣,以体察民风、民情,了解民众对统治者的意见,以及时改进统治策略。至今,我们所说的“采风”则开始扩展为深入生活收集素材的艺术行为和活动。其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搜集艺术创作素材;二是贴近生活,体验生活;三是培养创作的灵感。[3]艺术采风强调对自然景观、民间艺术的感悟,以“悟”为主,以采集民间艺术的“形”为主;田野调查则是用科学的调研方法,不仅要采集民间艺术的“形”,还要了解其“意”,更要观察背后的“人”。在了解民间美术制作工艺的同时,要更多地把重点转向对艺人的采访。通过一手的田野调查资料,才能开展对民间美术的分析与研究,才能保持研究的鲜活性、客观性。如果以“采风”的观念从事田野调查活动,则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对象自身的独立存在以及内在文化价值,因此,研究者变成了专事猎奇的旅游者,对于民间艺术对象的关注只限于与‘我们611的’艺术活动的差异,而并不真正关心这样的艺术对于生活于其中的创造了它们的人们究竟具有何种价值和意义”[4]9。所以,在民间美术教学中,要介绍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懂得运用科学的手段参与实地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到最后写作田野调查报告的完整过程,进而通过这样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民间美术研究能力。
三、拓展艺术实践教学的模式
农村旅游文化思考论文
摘要:近年来,中国各地以“农家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产品增长很快,发展迅猛。但也应该看到,“农家乐”旅游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文化内涵浅薄、文化品位不高。因此“,农家乐”旅游必须注重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以保持其长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家乐”;旅游;文化内涵;文化品位
引言从20世纪90年代初“农家乐”这种乡村旅游形式在成都市郊区兴起以来,中国“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已有二十多年时间。在发展过程中“,农家乐”旅游满足了现代城市居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丰富了中国旅游产品结构,成为了中国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但随着“农家乐”旅游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这一情况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很多学者对“农家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相关研究指出,目前“农家乐”旅游存在着盲目建设、缺乏特色、形式单一、品位不高等问题,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难以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而在目前“农家乐”旅游存在的这些不足和问题中,缺乏文化品位既是根本的缺陷,又是“农家乐”旅游产品低质化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丰富“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和深度思考的问题。
一“、农家乐”旅游缺乏文化品位的主要表现
1.盲目建设,破坏乡村资源和环境。乡村资源和环境是“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凭借和依托,任何对其造成破坏的开发建设都会削弱“农家乐”旅游地的吸引力,降低“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品位。但在目前的“农家乐”旅游开发中,却存在着“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开发一些自然资源,导致生态压力增大”的现象。同时,由于农民认识上的偏差,在“农家乐”房屋、庭院等的建设上盲目模仿城市建筑,不仅脱离了乡村本色,而且还破坏了当地的资源和环境。再者,在“农家乐”旅游开展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水等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造成了乡村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这些对乡村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现象,使“农家乐”旅游的生态优势逐步丧失,乡村的吸引力逐步减弱,“农家乐”的文化品位逐步降低,影响了“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对乡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目前,各地对“农家乐”旅游产品的开发普遍缺乏对乡村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利用。首先,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文化的利用。即使现在有些“农家乐”也在努力增加文化含量,但多是相互模仿和抄袭,而不是立足本地乡村习俗和风土人情,导致“农家乐”旅游地域文化特色不足。其次,“农家乐”旅游活动项目档次低、文化含量少、缺乏特色。大多数“农家乐”都是以棋牌、麻将主打,辅之以喝茶、聊天、钓鱼等活动。项目开发流于一般,“城市化”、“大众化”气息浓,难以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旅游需求。最后,“农家乐”旅游开发与农事文化结合不紧密,对农事文化既挖掘不够,又缺乏有形的展示“,农家乐”旅游离“农”字越来越远。
中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10篇
第一篇:启发式教学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高质量的启发手段能引领学生迅速进入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课堂提问启发学生、用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丰富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用巧妙的对比教学设计启发学生,从而引导学生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层阅读,提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促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中学语文;启发;阅读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教师不能错误地解读为放手不管、放任自流。对话,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新常态,而高质量的启发手段往往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对话的重要手段。
一、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课堂提问启发学生
满堂问使学生的思维倍受束缚,让人讨厌,满堂的无用提问更是让人痛恨。语文教师应当善于提炼问题,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有用提问,为学生进入文本打开一个突破口[1]。如在教学《沁园春•雪》的上片时,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能否把“惟余莽莽”一句改为“一片莽莽”;二是能否把“顿失滔滔”改为“失去滔滔”。教学下片时,笔者没有像往常那样提问“词的下片围绕哪一个字来展开?”而是提问学生:“能否把‘惜’字改成‘昔’字?”通过这些独具匠心的提问,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思考和讨论当中,从而启发学生理解诗人融情于景、感叹冰雪威力、暗讽各朝帝王、表达革命信心的思想感情。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文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一句,充分展现了齐王虚心纳谏,虚怀若谷的形象特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点呢?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同学们,这句话能否改为:‘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下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上赏’,为什么?”这一提问,课堂马上热闹起来,经过反复的讨论,学生终于明白,这上、中、下三等的奖赏是按照进谏的风险系数来划分的,当面指责过错,给予上等的奖赏,表现了齐王敢于直面批评的广博胸怀。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7篇
第一篇:中职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职学生正处于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对世界充满好奇,但是看问题却不够全面。很多学生比较喜欢外来的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外国电影,过的是外国的节日。但是对于本国的一些民俗文化却不够了解,影响了民俗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因此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民俗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数据显示,很多中职学生在平时比较喜欢西方的节日,例如,西方的圣诞节,愚人节等。学生喜欢西方节日的主要原因是,这些节日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西方节日中的一些元素,可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缓解人们的压力。中职学生对西方节日的喜爱并不会影响对民俗文化的喜爱。因此,增强中职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是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一)增强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
基于当前中职学生对西方文化喜爱的现状,增强中职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势在必行。我国具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民俗活动,这都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才能使学生对民俗文化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才能起到传播民族文化的作用。
(二)丰富中职语文教学内容
农业旅游示范点汇报
*是**省唯一的海岛县,由32个岛屿组成,其中有居民岛10个,岛陆面积5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700平方公里,辖2镇6乡,40个行政村,人口5.2万人。*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奇礁异石众多,素有“海上仙山”之称,年平均气温11.9℃,特别是夏天,气候异常凉爽,是理想的旅游、避暑和度假胜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4%,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万个,是天然的“森林氧吧”。每年途经的候鸟有百万只之多,享有候鸟“驿站”的美誉,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地质公园、省级海豹自然保护区。*海域辽阔,水产资源丰富,特别是海参、鲍鱼、海胆等海珍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命名为“中国鲍鱼之乡、中国扇贝之乡、中国海带之乡”,是我国重要的海珍品出口基地。*历史文化悠久,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建于北宋宣和四年、距今882年的庙岛显应宫,是我国北方建造最早、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妈祖庙。*具有独特的海岛民俗风情,渔家饮食、“渔家号子”等传统文化十分丰富,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大力实施“旅游兴岛”战略,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植,旅游业发展的潜力逐步释放。目前全县已开发了15处旅游景区,其中3a级景区1处,2a级景区2处,以“游海上仙山,品渔家风情”为主题的多条旅游线路全面铺开。特别是1999年创办的“渔家乐”特色旅游项目,已从最初的11户发展到现在的681户,接待床位由不到100张发展到现在的近8000张,成为*旅游的主打品牌。下面,我把*县“渔家乐”特色旅游项目的基本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一下。
一、创新思维,适时推出“渔家乐”特色旅游项目
近年来,面对旅游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我们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发现参与型、体验型的特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已经成为旅游的一种新时尚。以“渔家乐”为代表的海岛特色旅游项目,成为发挥海岛资源优势和迎合游客消费心理的最佳结合点。为适应市场需求,我们结合海岛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推出了以“吃住在渔家、娱乐在渔村、览胜在景点、游乐在海上”为主要内容的“渔家乐”特色旅游项目,目的是为了使游客真正离开喧闹的都市,到渔村做一次“渔民”,体验一下渔村生活。这个项目一经推出,以其独特的魅力倍受广大游客的青睐,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极大的震动,迅速激活了我县旅游市场。同时,通过各级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渔家乐”特色旅游项目已经辐射到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渔家乐”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渔家乐”的直接带动下,年进岛游客、门票收入、旅游直接收入等各项指标均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2001年全县“渔家乐”接待游客11万人,旅游收入880万元;2002年达到了33.4万人,旅游收入2018万元;2003年由于受“非典”的影响,接待游客15万人,旅游收入1012万元。“渔家乐”特色旅游项目的开发,直接吸纳社会就业人员1200余人,增加纳税额90余万元。同时,渔民闲置的房屋、渔船及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渔民的收入进一步提高。
二、强化行业管理,规范“渔家乐”经营行为
从规范管理入手,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渔家乐”定点服务业户服务接待工作的意见》、《*县“渔家乐”旅游项目规范管理办法》、《海上观光旅游管理规定》和《*县“渔家乐”接待单位及经营业户须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渔家乐”旅游项目逐步迈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一是严格申报条件和审批程序。渔民提出申请后,严格按照食宿标准及卫生等设施配备的有关规定,经渔村、乡镇、县主管部门层层审核验收,合格后方可挂牌营业。二是理顺管理体制。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服务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渔家乐”经营管理体制,县成立旅游管理委员会,乡镇、村均成立了“渔家乐”管理机构。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乡镇“渔家乐”管理机构、乡镇与村“渔家乐”管理办公室、村管理办公室与业户层层签定管理责任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从公安、渔监、工商、交通等部门抽调专门人员,成立了县旅游稽查大队,向全社会公布了监督举报和投诉电话,随时受理游客的旅游投诉。县旅游稽查大队成员经常进村入户,对海上游乐安全、餐饮及大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综合整治全县旅游市场秩序。三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组织专门人员对“渔家乐”业户进行日常接待业务的教育培训,讲解示范服务常识和接待要求,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四是加强“渔家乐”船只管理。我们依据**省渔港监督局、**省渔船检验局《关于休闲渔业管理办法》和**省海洋与渔业厅批复的《*休闲渔业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成立了“休闲渔业管理办公室”,配备了专门的管理人员,将审验合格的船只纳入统一管理,规范运作,统一了出海口,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实现了安全与效益的双赢。另外,我们还通过每年定期召开全县“渔家乐”管理会议,评选“渔家乐民俗文化旅游村”和“小康渔家”,促进“渔家乐”管理进一步规范。
推销语言应用论文
摘要:民俗文化等接受语境和接受心理制约着推销语言的接受。推销语言只有顺应接受语境,尤其是要顺应接受者的心理,才能吸引接受者并促使他们购买商品,达到推销的目的。
关键词:推销语言;接受语境;顺应;接受心理
在当今商业社会中,人们经常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推销员,听到各种各样的推销语言。推销语言是商品推销员在商品推销过程中用来与顾客进行沟通、切磋、洽谈的一种特殊的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推销产品。在这里,推销员或售货员是表达者,客户或顾客是接受者。
“买卖不成话不到,话语一到卖三俏”,由此可见推销语言的重要性。推销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接受语境中以其特殊的感性形象作用于接受者的听觉,满足接受者某一方面的心理需要,使接受者有充分的感受并调动审美体验时,才能走进接受者的心灵。如果忽视了接受语境,不了解接受者的需要和兴趣,推销语言就很难引起接受者的共鸣。因此,为了使推销语言做到有的放矢,就应该研究推销语言在接受语境的顺应,特别是对其中起主导因素的接受心理的顺应。顺应理论是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于1999年他的《语用学新解》中提出的,强调语用学是“从认知的、社会的、文化的整体角度对语言现象的综观(Verschueren,2000)”,认为“语言使用是一个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原因,对语言做出选择的过程。”顺应理论从语言的选择与顺应出发,全面描述和阐释了人类使用语言的各种现象及其心理机制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语言运用的实质。语言顺应包括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这里只谈与推销语言关系最为密切的语境关系顺应。语境关系顺应是指语言的选择应该与语境顺应。
语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语言本身的环境,如词语、句子、段落的前后关系。另一个方面是说话的环境和言语的各种有关背景,小的如言语交际的对象、目的、时间、地点等,大的如时代、地域、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语境因素对语言运用、语言意义、语言理解的影响十分显著。而“在表达语境中发生的修辞活动,进入接受语境,才是真正进入了意义生成的空间。”接受语境包括接受者接受特定话语时的语言语境、经济文化语境、场合情景、主体情况等。以下分析推销语言对各种接受语境的顺应:
一、言语语境的顺应
推销语言接受语境论文
摘要:民俗文化等接受语境和接受心理制约着推销语言的接受。推销语言只有顺应接受语境,尤其是要顺应接受者的心理,才能吸引接受者并促使他们购买商品,达到推销的目的。
关键词:推销语言;接受语境;顺应;接受心理
在当今商业社会中,人们经常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推销员,听到各种各样的推销语言。推销语言是商品推销员在商品推销过程中用来与顾客进行沟通、切磋、洽谈的一种特殊的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推销产品。在这里,推销员或售货员是表达者,客户或顾客是接受者。
“买卖不成话不到,话语一到卖三俏”,由此可见推销语言的重要性。推销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接受语境中以其特殊的感性形象作用于接受者的听觉,满足接受者某一方面的心理需要,使接受者有充分的感受并调动审美体验时,才能走进接受者的心灵。如果忽视了接受语境,不了解接受者的需要和兴趣,推销语言就很难引起接受者的共鸣。因此,为了使推销语言做到有的放矢,就应该研究推销语言在接受语境的顺应,特别是对其中起主导因素的接受心理的顺应。顺应理论是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于1999年他的《语用学新解》中提出的,强调语用学是“从认知的、社会的、文化的整体角度对语言现象的综观(Verschueren,2000)”,认为“语言使用是一个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原因,对语言做出选择的过程。”顺应理论从语言的选择与顺应出发,全面描述和阐释了人类使用语言的各种现象及其心理机制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语言运用的实质。语言顺应包括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这里只谈与推销语言关系最为密切的语境关系顺应。语境关系顺应是指语言的选择应该与语境顺应。
语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语言本身的环境,如词语、句子、段落的前后关系。另一个方面是说话的环境和言语的各种有关背景,小的如言语交际的对象、目的、时间、地点等,大的如时代、地域、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语境因素对语言运用、语言意义、语言理解的影响十分显著。而“在表达语境中发生的修辞活动,进入接受语境,才是真正进入了意义生成的空间。”接受语境包括接受者接受特定话语时的语言语境、经济文化语境、场合情景、主体情况等。以下分析推销语言对各种接受语境的顺应:
一、言语语境的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