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9 02:36: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间文化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间文化论文

关羽崇拜与民间文化传统论文

神明崇拜指由官方和民间组织、个人举行的对神明的崇把、礼拜等仪式行为。对于神明崇拜象征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研究者多从历时、共时的角度强调这种仪式行为及相关神话、象征在时(不同时期)、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组织)方面展现的不连续的形态。他们强调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崇拜诸神的实用功利动机不同,对诸神象征的没释也不同。华琛(JamesL.Watson)对天后的研究,即认为女神天后貌似统一的象征性的背后实际上隐藏了不同社会组织之崇拜天后的重大差异。。过分强调崇拜者的实用功利,有将宗教史研究减化、归结为心理学研究的危险。

本文希望通过对唐代以来关羽崇拜的个案分析,考察神明象征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及其与文化传统的关系。笔者认为,神明崇拜的发展和变化,不单有因时因人而异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它内在本质上的连续性:从象征包含的意义上说,神明对于社会群体的意义虽有一定差异,但是其中的连续性缕缕可辨,这构成了杜赞奇(PrasenjitDMara)所说的“语意链”(semanticchain);从发展过程看,诸神崇拜及相关神话、象征存在于文化传统的发展河流之中,前者发展受到后者的制约,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就有可能影响到社会各阶层,成为一套社会共享的文化资源,从而有可能造成神明象征在时空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连续性、共通性。因此,在神明象征的发展过程中,连续性与不连续性共存。宋元时期民间对关羽形象的重塑,乃是吸取了上层士大夫文化的因子塑成的;这种经重塑的关羽在明清时期渗透到民间社会和士大夫阶层,成为官方和民间塑造关羽崇拜的重要文化资源。正因为如此,官方把典和民间崇拜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一、关羽的最初形象

一般认为,关羽显灵开始于隋朝“。但现存较为可信的资料记载的大都是唐人对关羽的崇拜情况。唐末范掳《云溪友议》即云:“蜀前将军关羽守荆州,荆州有玉泉伺,天下谓四绝之境。或言此词鬼助土木之功而成,伺曰三郎神。三郎即关三郎也。因此,比较稳妥的说法是,至迟在唐代,关羽已为人所崇奉了。

关羽在民间的最初形象,是以凶悍可畏为特征的。《云溪友议》称:“(荆州玉泉)词曰三郎神,三郎即关三郎也。允敬者则仿佛似睹之。绍侣居者,外户不闭,财帛纵横,莫敢盗者。厨中或先尝食者,顶刻大掌痕出其面,历旬愈明。侮侵者,则长蛇毒兽随其后。所以惧神之灵,如履冰谷。”这是荆州一带的情形。《北梦琐言》己载的关羽亦有相似的形象:“唐咸通(860—873)乱离后,坊巷讹言关三郎鬼兵入城,家家恐抹。摇其患者,令人热寒战栗,亦无大苦。弘农杨砒挚家自骆谷入洋源,行及秦岭,回望京师,乃曰:‘此处应免关三郎相随也。’语未终,一时股栗。”⑥这是关中一带的情形。这些资料说明,在唐代,关羽崇拜已经在一些地方广为流传,但民间对关羽的映象,多视之为与鬼很有联系的凶神,这一形象当是受历史上关羽勇武的形象和被东吴擒杀的经历影响的。至宋代,关羽形象已有较大的改变,但是,在某些地方仍可找到唐代关羽形象的踪迹。四川大概是宋代关羽崇拜比较盛行之处,陆游《入蜀记》即云:“雷池昭勇庙,吴大帝时折衡将军甘兴霸也。兴霸尝为西陵太守,故庙食于此。底下有关云长像。”⑦渲州亦有关云长庙,“在州治西北隅,土人事之甚谨。偶象数十躯、其一黄衣急足,面怒而多琶,执令旗,容状可畏”。这说明关羽作为凶神的形象一直到两宋之交还遗留在民间。

在官方崇拜中、关羽最初是作为武庙的配享者出现的。唐代武庙主神为太公尚父(姜尚),故称太公尚父庙。“开元十九年(731),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宣。出师命将,发日引辞于庙,仍以古名将十人为十哲配享。”至上元元年(760),“尊太公为武成公,祭典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这“十哲”有为张良、田楞宜、孙武、吴起、乐毅,左为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勋,关羽并末列其中。关羽进入武庙始于建中三年(782),此年礼仪使额真卿奏言:“治武成庙,请如《月令》春、秋释奠。其追封以王,宜用诸侯之数,乐奏轩县。”于是,“记史馆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凡**人图形焉”,这**位配享者包括范蠢、孙腹、廉颇等古名将。而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也位列其中。⑧至此,关羽始成为武成王庙的**位配享者之一。

查看全文

关羽民间文化传统研究论文

神明崇拜指由官方和民间组织、个人举行的对神明的崇把、礼拜等仪式行为。对于神明崇拜象征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研究者多从历时、共时的角度强调这种仪式行为及相关神话、象征在时(不同时期)、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组织)方面展现的不连续的形态。他们强调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崇拜诸神的实用功利动机不同,对诸神象征的没释也不同。华琛(JamesL.Watson)对天后的研究,即认为女神天后貌似统一的象征性的背后实际上隐藏了不同社会组织之崇拜天后的重大差异。。过分强调崇拜者的实用功利,有将宗教史研究减化、归结为心理学研究的危险。

本文希望通过对唐代以来关羽崇拜的个案分析,考察神明象征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及其与文化传统的关系。笔者认为,神明崇拜的发展和变化,不单有因时因人而异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它内在本质上的连续性:从象征包含的意义上说,神明对于社会群体的意义虽有一定差异,但是其中的连续性缕缕可辨,这构成了杜赞奇(PrasenjitDMara)所说的“语意链”(semanticchain);从发展过程看,诸神崇拜及相关神话、象征存在于文化传统的发展河流之中,前者发展受到后者的制约,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就有可能影响到社会各阶层,成为一套社会共享的文化资源,从而有可能造成神明象征在时空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连续性、共通性。因此,在神明象征的发展过程中,连续性与不连续性共存。宋元时期民间对关羽形象的重塑,乃是吸取了上层士大夫文化的因子塑成的;这种经重塑的关羽在明清时期渗透到民间社会和士大夫阶层,成为官方和民间塑造关羽崇拜的重要文化资源。正因为如此,官方把典和民间崇拜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一、关羽的最初形象

一般认为,关羽显灵开始于隋朝“。但现存较为可信的资料记载的大都是唐人对关羽的崇拜情况。唐末范掳《云溪友议》即云:“蜀前将军关羽守荆州,荆州有玉泉伺,天下谓四绝之境。或言此词鬼助土木之功而成,伺曰三郎神。三郎即关三郎也。因此,比较稳妥的说法是,至迟在唐代,关羽已为人所崇奉了。

关羽在民间的最初形象,是以凶悍可畏为特征的。《云溪友议》称:“(荆州玉泉)词曰三郎神,三郎即关三郎也。允敬者则仿佛似睹之。绍侣居者,外户不闭,财帛纵横,莫敢盗者。厨中或先尝食者,顶刻大掌痕出其面,历旬愈明。侮侵者,则长蛇毒兽随其后。所以惧神之灵,如履冰谷。”这是荆州一带的情形。《北梦琐言》己载的关羽亦有相似的形象:“唐咸通(860—873)乱离后,坊巷讹言关三郎鬼兵入城,家家恐抹。摇其患者,令人热寒战栗,亦无大苦。弘农杨砒挚家自骆谷入洋源,行及秦岭,回望京师,乃曰:‘此处应免关三郎相随也。’语未终,一时股栗。”⑥这是关中一带的情形。这些资料说明,在唐代,关羽崇拜已经在一些地方广为流传,但民间对关羽的映象,多视之为与鬼很有联系的凶神,这一形象当是受历史上关羽勇武的形象和被东吴擒杀的经历影响的。至宋代,关羽形象已有较大的改变,但是,在某些地方仍可找到唐代关羽形象的踪迹。四川大概是宋代关羽崇拜比较盛行之处,陆游《入蜀记》即云:“雷池昭勇庙,吴大帝时折衡将军甘兴霸也。兴霸尝为西陵太守,故庙食于此。底下有关云长像。”⑦渲州亦有关云长庙,“在州治西北隅,土人事之甚谨。偶象数十躯、其一黄衣急足,面怒而多琶,执令旗,容状可畏”。这说明关羽作为凶神的形象一直到两宋之交还遗留在民间。

在官方崇拜中、关羽最初是作为武庙的配享者出现的。唐代武庙主神为太公尚父(姜尚),故称太公尚父庙。“开元十九年(731),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宣。出师命将,发日引辞于庙,仍以古名将十人为十哲配享。”至上元元年(760),“尊太公为武成公,祭典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这“十哲”有为张良、田楞宜、孙武、吴起、乐毅,左为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勋,关羽并末列其中。关羽进入武庙始于建中三年(782),此年礼仪使额真卿奏言:“治武成庙,请如《月令》春、秋释奠。其追封以王,宜用诸侯之数,乐奏轩县。”于是,“记史馆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凡**人图形焉”,这**位配享者包括范蠢、孙腹、廉颇等古名将。而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也位列其中。⑧至此,关羽始成为武成王庙的**位配享者之一。

查看全文

小议巴赫金的理论与文化

论文关键词: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大众文化

论文摘要:国内学界对巴赫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话理论、复调小说与狂欢诗学。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成为大众文化研究的热门话题。从理论发生学角度看,狂欢化理论并不能直接挪用为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话语资源。因而,理清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合理关系,并且以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现象为现实观照去发掘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对大众文化研究的启示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米哈伊尔·巴赫金的思想足迹涉及哲学、语言学、诗学、符号学、美学和文化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学界对巴赫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话理论、复调小说和狂欢诗学。二十世纪中后期,源起于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思潮兴起,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成为约翰·多克、费斯克等大众文化研究学者广为引证、剖析的理论资源,鲍尔德温等人主编的《文化研究导论》一书也将巴赫金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理论家之一。

巴赫金研究在当前中国学界炙手可热,争论颇多,呈现出众声喧哗、杂语共生的态势。就其狂欢化理论而言,学者们聚焦于狂欢理论是否“想像催生的神话”展开对话与争鸣;①同时,对于狂欢化理论能否被挪用为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话语资源,观点也是莫衷一是。②由于巴赫金理论架构的庞杂和未完成性,其在传播与接受中存在种种误读,本文在文化研究视阂中考察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合理关系。

一、狂欢化理论与民间文化

巴赫金从民间文化的历史源头出发,以歌德《意大利游记》中对1788年罗马狂欢节的描述为史料,结合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拉伯雷的创作实践,提出了自己的狂欢化理论。狂欢节、狂欢式与狂欢化是狂欢化理论的三个核心范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巴赫金提出了狂欢化的重要概念。狂欢化渊源于狂欢节,而狂欢节的源头则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神节和民间仪式,它盛行于古希腊、罗马并延续至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节庆、仪式和庆典活动。“国王加冕和脱冕仪式的基础,是狂欢式的世界感受的核心所在,这个核心便是交替与变更的精神、死亡与新生的精神。狂欢节是毁坏一切和更新一切的时代才有的节日。r>[2](P163)狂欢式意指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仪礼、形式的总和,它是一种没有舞台,不分演员和观众的游艺。巴赫金分析了狂欢式的四个范畴:1.等级制取消,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自由、率真、随意而亲昵的新型关系,人们的行为、姿态、语言都从阶级、年龄和贫富差异中解脱;2一种插科打浑式的情景喜剧;3.俯就,一切被狂欢体以外的等级世界观所禁锢、分割、弃绝的东西又重新结合,神圣/粗俗,崇高/卑下,明智/愚蠢等二元对立重新订立盟约;4.粗鄙,一种读神式的、降格的与肉体下部相连的摹仿与讥讽。以上四个范畴不是关于平等与自由的抽象言说,而是通过生活形式加以体验的具体感性的游艺仪式的“思想”。当狂欢式转化为文学的语言时,就是所谓的狂欢化。

查看全文

民间文化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的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推行,美育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受到众多教育者的重视。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仅凭书本中的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十分困难的,有学者提出将本土文化资源运用于高中美术教学。岳亚鑫在《宁夏文化资源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提出:本土文化资源与高中美术鉴赏教育的结合,对双方都是有益的。本土文化资源是高中美术鉴赏教育的有效载体,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也为本土文化资源的推广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二者相辅相成。和秀谷在《纳西族东巴字画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指出:地方文化资源与高中美术教学的结合不仅可以提升高中生的美术素养,而且可以丰富高中美术课程内容,传承地方美术资源,可以实现高中美术课程改革要求的“要让学生理解、传承、热爱中国优秀艺术的价值和意义”。诸多学者对民间文化资源与高中美术教学的有机结合进行了研究,认为这是一项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在这样的趋势下探索民间文化资源与高中美术教学相结合的路径,将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一、民间文化资源运用到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可行性

1.高中美术教学中现存的问题。目前,高中美术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寻找全新的教学方式是当务之急。首先,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学生的美术学时不足,美术基础相对薄弱。因此,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从开始就面临衔接难的问题。其次,课程设置相对单一。现有的高中美术教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于美术特长生专门开设的美术专业课程,另一部分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美术鉴赏课程。对于美术特长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主要练习绘画的各种专业技巧,但忽略了提升审美能力;而面向全体学生的美术鉴赏课程则相对空泛,学生难以从美术鉴赏课程中获取深层次的美术知识。最后,高中美术课时与教材不匹配。高中美术教材的教学大纲要求的总学时在部分学校的实际教学中达不到要求,难以保证足够的学时。2.民间文化资源的传承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文化资源的价值逐渐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传统文化与信息时代产生了一些矛盾,某些传统手工技艺在今天濒临消失。不过,自从我国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受到了各界的重视。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如今面临一些问题,学生对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地方的风俗习惯等不够了解。这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很多优秀的民间文化与民间传统技艺都将濒临消失,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3.民间文化资源与高中美术的契合之处。文化资源,是相对于自然资源的资源形式,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人类文化中能够传承下来的可以利用的那部分资源与形式。就我国的文化资源来说,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资源,如剪纸、年画、皮影、民居、刺绣、服饰、印染等,而这些文化资源大都与美术有关,绘画、雕塑、书法、建筑、工艺等,都属于美术研究的范畴。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丰富的民间文化是美术教学的鲜明载体。基于美术教学和民间文化二者紧密的联系,教师应该寻求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方式,提高高中美术的教学效果,以弘扬民间文化。

二、民间文化资源运用到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路径

1.教学渗透。教师要将民间文化资源融入高中美术教学,了解本地的文化资源。山东省已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美术项目包括剪纸(高密剪纸、烟台剪纸等)、泥塑(聂家庄泥塑、惠民泥塑)、面人(曹州面人、曹县江米人)、柳编(博兴柳编、曹县柳编),以及石雕、木雕、核雕、葫芦雕刻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将学生身边的这些传统技艺融入教学。如,《中国美术欣赏》中的第十六讲,教师就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这些传统技艺的相关制作视频,让学生熟悉并产生兴趣。教师要注意在讲解这些传统技艺的同时,向学生传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如石雕不同纹饰的寓意,面人的造型代表了什么,艺术品具有怎样的艺术价值,等等。这些都是民间文化与美术的契合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另外,教师还要拓宽视野,将其他省市的代表性民间美术项目带入课堂教学,如北京的鼻烟壶内画、内蒙古的蒙古族刺绣、江苏的苏绣、四川的蜀绣,等等。以各省市的刺绣技艺为例,刺绣讲求配色、手工技法,教师可以将各省市具有代表性的刺绣技艺整理出来,以课件形式向学生介绍来自不同地区刺绣的不同色彩特点和刺绣针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查阅一种刺绣的具体资料,在下节课上让各组学生进行展示。在自主学习、自由展示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查阅相关资料并将其整合。在此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刺绣艺术,了解了苏绣、湘绣、蜀绣、粤绣以及其他门类刺绣的区别,以及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等多种刺绣手法,从而快速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以上教学方式主要针对民间文化资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美术类别,因其都是手工制作技艺,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快速了解。推而广之,让学生了解全国各地不同种类的民间文化资源,可以在课堂中营造艺术氛围,扩大学生的美术鉴赏视野,而不是局限于课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运用各种现有的条件,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在各个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2.实地参观。相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无形的手工技艺,具象的民间文化资源则更好利用。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只是给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这些艺术原本存在的时空。各地的博物馆和各种艺术展览拥有丰富的古代文物、斑驳的历史痕迹,包括陶器、玉器、漆器、彩塑以及各个朝代的山水画、人物画等,其中的历史氛围更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古代美术的魅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聆听讲解员讲授这些工艺品的历史来源与艺术特点。这样的学习机会较少,学生的印象往往会更加深刻。此外,教师在教授学生如何鉴赏这些古代艺术品时还应留下一些问题,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空间。博物馆定期会有关于文物或书画的展览,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去观看。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学生身处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之中,更能感悟其中的奥妙。多参观各类展览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艺术鉴赏视野,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在讲解园林建筑艺术时,教师要突出南北方园林建筑的差异。如果不能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制作小模型的方式展现园林的特点。如,北方园林讲求格局结构,园中建筑排列严谨有序;南方园林则水石相印,布局自由。教师可以将乔家大院与苏州园林的缩小化模型搬到课堂,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了解南北方园林建筑的具体差异,欣赏两种园林风格的不同魅力。3.组织讲座。高中美术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只有教师的指导远远不够,教师在很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并不完善。教师可以通过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如,教师可以请石雕、木雕、核雕等传统美术技艺的传承人,为学生讲解技艺的历史来源、传承现状。讲座活动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而且可以让这些传统技艺走进校园,让学生深入了解并产生兴趣。这是传承民间文化的有效方式,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的作用。除了组织传统技艺讲座,还可以举办鉴赏类讲座,通过专家的讲解,让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这比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图片的教学效果更好。4.组建社团。除了上述短期活动,教师还应该在校园中为学生营造学习美术的良好艺术氛围。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教师应该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校园中建立各种美术社团,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美术活动,如国画、油画、水彩、书法、雕塑、剪纸等,并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指导学生,为喜欢美术的学生创建一个平台,这也是学生在课业之余的一种放松方式。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举办校内展览,让学生在课外也有展示自己的舞台。这些美术社团是以民间文化为基础建立的,在长期接触中,学生会在其中发现自己喜欢的美术项目,从而为民间文化的传承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高中美术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当前,高中美术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民间文化资源与高中美术教学之间具有契合之处,因此,教师可以在高中美术教学创新实践中,尝试将民间文化资源与日常教学环节有机结合。二者的结合不仅表现在物质和行为层面,而且表现在精神层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过程中,完善民间文化资源与高中美术教学的融合之道。

查看全文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研究

论文提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民间文化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保护并利用好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关键在于“保”、“用”结合,化“活”为力;开发资源,化“无形”为“有形”;创新突破,化“需求”为“市场”;完善制度,化“人保”为“法保”,方才能真正收到保护成效,也才能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特殊传承载体,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民间文化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保护并利用好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不仅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重要课题,也是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

“保”“用”结合,化“活”为力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活”的体现,它起源于人类的劳动,与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始终相伴;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口传心授为文化链而不断延续;它是“活”的文化及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民间文化艺术,只有不断地开发利用,才能保持其长盛不衰的活力。

保护是基础,利用才是目的。但保护决不是单纯的怀旧复古,更不是摆上展台,使其成为展品。民间文化艺术自始至终都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它也始终都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并进一步与时代进程相协调。在此意义上说,保护就是为了利用,而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只有“保”与“用”有机地结合,才能彰显民族文化的特色,激活民间文化艺术的内在活力,使其参与到文化和经济建设之中,成为服务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化、精神载体,一种手段。

以赣榆县保护民间曲艺艺术做法为例。民间曲艺艺术在赣榆已是历史悠久,许多古老的地方曲艺曲种已濒临失传。该县在挖掘、整理、保护中,不但使多个古老曲种再现文艺舞台,而且将其介绍给民间文艺演出团体,使这些古老曲种得以复活,重回民间,并丰富了民间文艺团体的演出形式。该县宣传、文化部门始终关心和支持着民间曲艺艺术和民间文艺团体,并利用民间文艺团体,大力开展法制文艺宣传活动,编演新的赣榆琴书、赣榆渔鼓、赣榆大鼓、赣榆花船、赣榆牌子曲等曲艺节目,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法制、道德文艺宣传,每年演出均达近千场,既达到了宣传的目的,同时,也使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查看全文

民间文学艺术研究论文

[摘要]民间文学艺术需要保护的不仅是具有版权特征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对大量尚未形成作品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也需法律的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客体的多样性和主体的群体性决定了对其法律保护的交叉性,同时也决定了主体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的共享性。

[关键词]民间;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

民间文学艺术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论文是各民族、种族、种群等群体集体智慧的结晶。目前,民间文学艺术被任意使用、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濒临失传,因此,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亟待法律保护。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由于“民间文学艺术”的诸多问题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至今仍未出台行政法规进行规制,使相关人的利益无从保护。所以有必要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涵义、特征、主客体、权利内容等进行探讨,为其法律保护奠定理论基础。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涵义

群众集体1:3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的文学,是民间文学[1]。民间艺术则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工艺、民间美术等[2]。创作者的集体性或群众性、艺术形式的继承性和渐进性是两者的鲜明特征。所以,民间文学艺术是指由社会群体集体创作,或群体中具有传统技艺、反映该群体传统特征的个人创作并被群体认可,由该群体世代相传并不断发展的体现该群体生活历史、风俗习惯、环境地貌、心理特征的文学和艺术形式。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征

查看全文

文化非遗加工典型经验材料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加工工作,目前,全县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8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6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4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60名。

“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精品的打造

我县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涌现出一批文艺精品。拍摄了以东女文化为品牌,全面展示马奈锅庄的电影《马奈的新娘》、以及反映嘉绒藏族历史浪漫的传奇、情爱、文献、灾难性的史诗影片《东方女儿国》。创作了以突出展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奈锅庄》为题材的《马奈锅庄梦》系列文艺剧目,多次参加省内外汇演获得好评;制作出版了歌剧集《高原雪梨花》,陆续出版了《历史文化览略》、《历史文化丛书:风云》、《文史》一二三四辑、《雍仲苯教法相宝典》、《象雄—》、《民俗大典》等一系列书籍画册。

“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民间文艺活动的广泛开展

近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民族民间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开展。我县每年都要举办以“梨花节”和“红叶节”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汇演活动,锅庄、藏族山歌、花棒、腰鼓等民间艺术多次被搬上舞台,刺绣、织木子、吊羊毛等手工技艺也多次得到展示,这些都较好地打造了民族文化品牌。又通过举办民间艺术汇演、民歌大赛和各种节庆汇演,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进一步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扬

查看全文

民间美术课程教学认识与实践

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它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思想,同时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态和高超卓越的技艺。就其历史意义而言,正如靳之林先生所说,它是中华民族的母体艺术之一。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中华农耕文化多样性的活态遗存,决定了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具有启迪后代人思想的根性精神元素。高校美术专业开设民间美术课程的目的:一是在于引导学生从艺术学的视角去认知民间美术丰富多样的形态,吸取民间美术艺术规律进行创作,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二是加深学生对民族自身的文化记忆,树立本土文化价值观,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和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中国民间美术课程在当今中国美术教育系统中,越发凸显出它重要的价值与地位。目前,各相关高校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建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以下是笔者结合日常民间美术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对课程做出的几点思考与认识。

一、深化对民间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从综合性的概念来看,民间文化大致包括了民俗、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三大门类。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其形态从形成之初就带着浓郁的民俗特征,并伴随着民俗的演变而发生变化。民间美术适应于风俗、礼仪、节令、娱乐等生产生活的需求而形成了各不相同、多种多样的造型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是民俗的一部分,是以实物面目出现的民俗现象。[1]在教学中,既要以艺术学的视角对民间美术的艺术本体进行具体研究,也要注重结合民俗学的理论针对民间美术作品展开深入考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联系的理解与认知。(一)理解民俗是民间美术学习的基础对民间美术与民俗之间关系的理解基于下列认识:民间美术的内容与形式充分反映民俗的各种形象;民间美术的内容也受到民俗心理的制约;民间美术丰富了民俗活动,加强了民俗的功用,扩大了民俗的影响与传承;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从教学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传统民间美术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常识知之甚少,相较于西洋美术内容的教学情况看,后者更为学生所熟知。其客观原因在于:历史上,中国是一个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国家,传统民间文化主要根植于广大的农村社会。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因早已远离“乡土”,已经失去了理解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民俗环境。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民俗的兴趣,开展各种途径,如文献阅读、视频媒介及田野考察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这对于民间美术的学习来说,是把握民间美术造型艺术形式规律的根本基础。(二)了解民间风俗习惯是民间美术学习的前提结合民间美术现象了解中国传统民间风俗习惯,是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记忆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了解各个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风俗习惯,也是把握民间美术作品内涵的前提条件。虽然民间风俗习惯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项目,但是通过分析研究民间美术所反映出的风俗习惯,可以具体形象地看到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和历史发展的概貌。其次,诸如民间美术创作表现最为活跃的年画、剪纸、花灯纸扎、社火花会的戏具等都是在民间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民俗活动中产生与发展的。不了解这些节日活动的风俗习惯,对于民间美术的认识就落入了无本之源,无法真正理解其创作观念、造型与色彩体系。(三)要将民间美术置于民间文化的整体中来考察从古至今,民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事项和一些传承性活动,逐渐成为人们民俗活动的主要内容,生活中的许多重要内容都围绕着民俗这个中心来进行。民俗文化具体表现在民众的日常起居、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劳动娱乐和民间信仰等方面。它是以语言、行为、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来表达,民间美术与上述各类型的民间文化相结合,并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呈现自身的特点。各种民俗现象,包括民间美术在内,都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所以,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不能将各种民间美术形式作为孤立的个体看待,要作为由特定的民俗文化而联系起来的民间文化去整体考察。在民间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民间文化的认知,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是民俗的物化与载体。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民间美术作品中认识各个民族不同地域的生产生活、民间风俗,理解民间文化艺术不同形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会用艺术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视角认识民间美术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

二、规范田野调查作业的方法

“学习民间艺术必须经常到民间去,而主要不是在民间美术展览会和图书馆中学。民间美术的课堂在民间,老师也在民间,一句话:在民间学民间。”[2]2田野调查是中国民间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们走向“田野”,通过调查、研究、整理民间美术活动,有助于全面地了解民间美术文化产生的土壤,掌握民间美术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发掘民间美术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民间文化意义。(一)田野调查教学的现状从笔者所了解的各校现实教学情况来看,集中存在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由于课程短,无法安排田野调查;二是将艺术采风、写生等同于田野调查。前者属于教学计划的制定问题,解决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在寒、暑期利用社会实践进行田野调查的作业,特别是在寒假,因为临近春节,是民间艺术活动的高频期,又因大部分学生返乡,恰是进行田野调查的好时机;后者则属于操作性的问题,是对于田野调查认识论上必须要厘清的错误观念,否则田野调查的研究价值无法完整体现。(二)田野调查与“采风”的区别“采风”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代。当时的统治者设立专门的机构收集各诸侯国的民歌、民谣,以体察民风、民情,了解民众对统治者的意见,以及时改进统治策略。至今,我们所说的“采风”则开始扩展为深入生活收集素材的艺术行为和活动。其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搜集艺术创作素材;二是贴近生活,体验生活;三是培养创作的灵感。[3]艺术采风强调对自然景观、民间艺术的感悟,以“悟”为主,以采集民间艺术的“形”为主;田野调查则是用科学的调研方法,不仅要采集民间艺术的“形”,还要了解其“意”,更要观察背后的“人”。在了解民间美术制作工艺的同时,要更多地把重点转向对艺人的采访。通过一手的田野调查资料,才能开展对民间美术的分析与研究,才能保持研究的鲜活性、客观性。如果以“采风”的观念从事田野调查活动,则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对象自身的独立存在以及内在文化价值,因此,研究者变成了专事猎奇的旅游者,对于民间艺术对象的关注只限于与‘我们611的’艺术活动的差异,而并不真正关心这样的艺术对于生活于其中的创造了它们的人们究竟具有何种价值和意义”[4]9。所以,在民间美术教学中,要介绍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懂得运用科学的手段参与实地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到最后写作田野调查报告的完整过程,进而通过这样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民间美术研究能力。

三、拓展艺术实践教学的模式

查看全文

农民画在艺术教育的运用

摘要:本文提出将金山农民画艺术融入高职艺术教育理念中,分析如何将两者结合、运用,并达到最佳效果,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金山农民画;高职艺术教育;运用

一、金山农民画

上海金山农民画艺术具有鲜明的民俗文化特色,是体现金山地区文明顺利发展的代表作。民俗艺术是形式多变的存在,看似神秘莫测,难以用简易的方式表现,实则蕴藏于市民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将它描述为一种通透而淳朴的创造精神再合适不过了。若忽略民俗文化的存在,就无法开展足够有意义和价值的艺术教育。金山农民画在工艺美术方面美化了当地生活用品和百姓的生活环境。金山农民画艺术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它与当地的百姓生活联系紧密,是在江南民间艺术土壤中发育出来的一棵新苗。金山的民间艺术集众人之智慧,发人本之创造,在领导、专家们的关心支持下,创立了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新艺术风格,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与广大群众的喜爱。

二、金山农民画与高职艺术教育

将金山农民画艺术融入高职艺术教育理念中,既能拓展当今90后大学生的视野,又能弘扬民族文明精神,还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身边的美,了解民间艺术的美。在每年的上海艺术教育活动中,我们了解到,真正传承本地民间艺术的活动屈指可数。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教师运用多媒体备课授课,选择最前卫的元素吸引当今大学生的关注。但是,却轻视了传统艺术文明的存在,导致民间艺术的相关专业文献寥寥无几。结合上海金山本地的教育特征,为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笔者认为应重视本地民间艺术文化,从多元化视角出发,让90后大学生了解到金山民间的艺术文化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拓展大学生民间艺术文化的知识面,让其汲取民间艺术精华,接受传统艺术文化熏陶,全面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自身的综合素质。

查看全文

戏曲动画对豫剧的传承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豫剧形式娱乐性戏曲动画

论文摘要用豫剧动画的形式传录中原文化,是对戏曲的一种延展。这种现代化的传媒技术应成为对传统民间艺术进行宣传推广的创新手段。戏曲动画最大限度地扩展了动画艺术在21世纪数字时代的实践,其交互性、文化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创造着人与传统文化、人与戏曲艺术的新关系与新环境,也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和艺术语言。

“每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必然会经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劳动为前提的发展过程,这似乎是每一种艺术形式的必由之路。”随着戏曲动画的发展普及,在这个新的艺术平台之上,其特有的艺术形式与表现语言也将会丰满成熟。现在,如何进一步分析这种表现形式的艺术性,争取在设计创作中得以理性的认识,亦成为一个需要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而戏曲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深奥的艺术,有很多的程式,戏曲动画能够把戏曲本身的艺术性表现出来已经很难,要在动作、唱腔上表现出原本的风格和特色,进而溶入动画的影视元素。

1、豫尉形式戏曲动画对中原文化的传承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悠远灿烂的历史文化不仅造就了众多的物质文化遗迹,同样也孕育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杂技、文学、社火等民间文化艺术,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