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音乐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20:09: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美育音乐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论音乐教育美育功能
摘要:美育又被称为审美教育或者美感教育,是培养人们丰富情感体验、提升审美品质、形成性格定势的必要手段,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从而实现使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大文豪巴尔扎克认为:“只有音乐的力量使我们返回我们的本真,然而其他的艺术却只能给我们一些有限的快乐。”音乐教育是针对音乐本质的教育,是一种以音乐为内容,以音乐的情感体验、形象思维为途径,并结合了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人们认识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所以,审美教育功能是音乐教育最本质、最核心的功能。本文就现代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的体现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音乐教育;美育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分支,音乐教育的所有理论与实践成果最终都要归结到美育教育的范畴。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承载的性质特征与目标任务是在用音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实现美育教育所赋予的育人功能。[1]而现代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学生智力开发的功能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其自身的触觉、视觉与听觉等多方面的机能。与此同时,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能得到锻炼与开发。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各类音乐实践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运用他们原有的巨大想象力去创造。学生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既能锻炼双手的触觉能力,也能锻炼听觉与视觉能力。不单是乐器奏出的旋律可以刺激大脑的灵活运转,同时双手的配合活动也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使大脑得到锻炼,提高大脑的思考能力。所以,这也是很多喜爱音乐、学习器乐的孩子聪明的道理。而我们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过程,进行音乐教育的学习,能够打开学生思维创造的大门,能够帮助学生发展左右脑的平衡,更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推动学生的创造力等多种益处。
2帮助学生人格完善的功能
美育在学前音乐教育的思考
摘要:关于美育的探讨很早就出现在我国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从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美育再到“以美育代宗教”观点的提出,对美育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随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问世,再一次让人们充分认识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本文主要从美育教育的角度来思考学前音乐教育的相关问题,希望给学前音乐教育教学提供可参考的建议,也希望可以为学前教育中的美育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美育;学前音乐教育;学前艺术教育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是继我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学教育”的重要部署的具体落实与明确要求,是一个在我国学校美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由此可见,美育教育在提高学生审美与素养、促进个人综合发展上起到重要的作用。美育很早就出现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早在1912年时任教育总长的我国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已经把美育确立为国家教育方针,提出了“世界观与美育主义”的宗旨,这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把美育确立为国家教育方针,再到1917年北京神州学会发表演说《以美育代宗教说》时正式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①的观点,这一观点对中国美育发展影响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从一百多年前的“以美育代宗教”再到如今的对美育教育的加强和推进,肯定了美育之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这种触及人类心灵情感的教育,让人类在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行为中更好的理解生命的意义,理解自我存在的价值,获得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和谐统一。笔者认为以美育人应该是多角度、多方位的。中国美育网总编李田在第二届全国美育大会上发表名为《呼吁完全美育,打造美育中国》的讲话,作者认为美育的美是一个大概念,是人类文明世界万事万物的万象之美,亦即各个领域普遍存在的各种各样之美的总称,并没有专指哪一种美。美育必须是万美入教的万美之育,而万美入教在事实上仍是取万美中的那些最有代表性的经过历史检验且素有定论的典型美入教,其主要来自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和人的美,万美入教也是实现完全美育的实体性标志。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难发现,虽然艺术教育并非实现美育的唯一途径,但我国的美育主要还是依靠艺术教育这一形式展开的。艺术作为审美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加之人们的主要审美活动也多数是在艺术范围之内,因此,艺术课程也是实施美育最为便利的途径。《意见》②中提到“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主要是依托构建丰富多样的艺术教育课程和艺术实践活动这两个主要方面,因此各阶段学校需要做的是如何在现有艺术教育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政策、当地特色、实际情况来充实和丰富艺术教育课程、创新艺术教育形式。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美育确实是整个教育事业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还需真正意识到美育对于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意识到美育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这样的观念意识是很多家长、老师甚至是整个社会所缺乏的。各个年龄段的学校教育都存在或多或少“重文化课程培养,轻艺术课程教育”的情况,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过少的甚至完全接触不到艺术教育课程,这是非常不利于个人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的,更进一步说,对个人对“美”的认识理解和情感体验都是不利的。这样的情况不仅出现在小初高这样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有些学龄前的幼儿教育也加入了这样的队伍,某些幼儿园对孩子们提前展开文化知识的灌输和教育,以“无缝衔接小学教育”为名过多的给孩子开展文化课教育,而艺术课程就只是走过场或者是任由孩子们自己玩耍,不做引导,这样的状态在一开始就违背了教育事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景。学前教育阶段作为整个人一生教育过程的开端,是引导、培养孩子对学习建立兴趣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应该是结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德智体美等多个方面开展的。孩子们本该快乐的童年被沉重的文化学习负担影响,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无疑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大环境下,学前艺术教育的发展之路怎样才能走得更好。作为学前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学前音乐教育无疑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欣赏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韵律活动和歌唱活动等形式的音乐教育,让儿童在美好的音乐世界里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这无疑是以美育人的便利途径。笔者认为《意见》中涉及的相关内容不仅能让我们从大的角度和环境来思考美育教育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能为学前音乐教育未来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以下是笔者对美育之于学前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明确学前音乐教育的目标
人类的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目标指导和支配着整个教育过程,影响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内容、方法、手段,也影响着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所以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学前音乐教育是实施学龄前儿童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各种音乐艺术活动能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获得美的体验,因此学前音乐教育目标的明确也能为学前儿童美育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教育目标可以参照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艺术领域教育总目标和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各年龄段儿童发展目标。根据《纲要》的精神,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引领儿童在艺术活动中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指南》中则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从《纲要》和《指南》中可以看出,学前艺术教育要引导鼓励孩子能够感受和喜爱周围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通过参与艺术活动,真实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因此我们的学前艺术教育要遵循幼儿自身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客观规律,设计健康、快乐的课程,积极开展各式游戏活动,培养小孩子快乐、善良、健康的性格。因此笔者认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应该着重体现以下方面的教育目标:首先,乐于感受自然界、生活环境中所蕴含的美的事物,初步体验各种音乐艺术作品和乐器、身体韵律所呈现的独特美。其次,对各种形式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表现出喜欢的态度和参与的意愿,并能简单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来表达自己对音乐和美的感受和体验,能大胆展现出自己的思想,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再次,通过教师的引导,在各种音乐游戏活动中(比如歌唱游戏、节奏游戏、打击乐演奏游戏)探索美的世界,增进自身的内在审美体验。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发展儿童自身的音乐创作能力(歌曲编创、韵律编创、即兴打击乐演奏等内容),体验音乐创作和即兴教学的乐趣。
二、加强学前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
音乐教育促进美育的有效实施
一、用审美理念构建音乐课的诗意内涵
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要得到更有效的渗透,课程的设计应该紧紧围绕着审美理念展开,用审美理念来构建音乐课,使之充满诗意内涵。而充满诗意内涵的音乐课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二者相得益彰。首先,教师要以审美理念为指导选好教材,通过对教材的有效讲授,构建音乐课的诗意内涵。新课标实施后,音乐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淡化了教学过程中理性的、枯燥的知识传递,强调了音乐作品内涵的审美要求,突出了音乐本身的艺术美,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材除了选择传统的经典之作,更多选择具有时代感的优秀作品,集中了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文化,既开阔视野又密切联系生活。比如,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材(下册)就收录了不同国家、民族、时代、风格的音乐作品,包括了维吾尔族、藏族、彝族、朝鲜族的民歌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民歌,更重要的是还加入了欧洲著名的古典音乐和中国的古诗词歌曲。这些作品综合在一起,审美内涵极其丰富,在音乐载体中,再现了诗意境界,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心灵播下美的种子。因此,教师要注意选择具有不同风格、种类的教材内容进行授课,让课程内容有宽度,充满诗意,使学生得到更深更广的审美体验。其次,还应该重视音乐课程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通过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来构建音乐课的诗意内涵。这也是新课标所特别强调的。不同艺术种类有各自的特点,这是其类属的标志;但不同种类的艺术又有共性,这是它们之间联系与融通的基础。例如,音乐、文学、舞蹈在最初产生时是以三位一体格局出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分化开来。但分化之后,它们的关系依旧密切。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相互吸收,相互利用,最大程度地使自身得到完善。因此文学成为歌剧、舞剧脚本离不开的实用工具,而音乐舞蹈又给文学以直观和动感的启示与引导。不仅如此,很多看似音乐以外的东西实际上都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正是这些因素让音乐焕发出更多的色彩,同时也搭建起了音乐与其他相关文化沟通的桥梁。如音乐与建筑之间就有“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说。除此之外,诸如雕塑艺术、影视艺术、戏剧甚至历史、宗教、哲学等,与音乐艺术也都有密切的联系和相融的关系。因此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音乐学本身,而应灵活地运用各学科中的相关内容并使之服务于音乐课,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那种只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架钢琴的老旧授课模式已经跟不上现代教学需要,也不符合音乐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该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将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把课件做得精细讲究,通过多媒体把丰富的音乐课内容以美好的、新颖的画面呈现出来,营造出诗意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审美能力
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柏拉图曾说:“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合适,他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合适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就是说,音乐美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乐教育。而音乐教师———传播美的使者,审美教育的传授者,在此起到了重要的连接作用。因此,音乐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素养和较强的能力才能胜任此角色,才能在音乐教育中更有效地实施审美教育。古人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音乐教师作为美的引领者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自然就成为学生心目中美的象征,模仿的对象。从教师的言行举止、行为方式,到对事物的宏观认识、细节观察,甚至教学中的语言运用、动作习惯等等都会成为对学生的一种审美示范,直接影响学生的审美情感。因此,音乐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音乐、文化、审美修养,并使其跟自身的人格修养融为一体,凝聚成个人魅力,在与学生的交流时以个性示范的方式对学生发生影响,在举手投足间将音乐带来的美感寓于教育的氛围之中,增添音乐教育的审美性,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让审美教育产生正面效应。如果音乐教师缺乏审美修养,就容易忽略和漠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感染和培育,使审美教育不到位,严重者还会导致这些问题的发生:首先是致使学生在审美意识上出现偏差,这些偏差有可能会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其次是由于音乐教师自身文化修养不高、审美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在学生面前展现音乐的美及由此带来的愉悦感,因而让学生感到音乐课枯燥乏味进而产生厌倦情绪,从而对音乐课失去兴趣。其结果便是影响了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发挥,失去了对学生情感和精神世界的引领作用。可见,综合审美能力的提升对于音乐教师的意义非同一般。在新课标所设定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音乐课的首要目标28。其关注点在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人生态度是否健康、“三观”是否正确,将来能否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合格公民等方面。所追求的教育效应不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在于情感的体验层面上。教育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是审美教育中的核心内容。然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虽然重要,但是和其他两维目标相比较却是最不容易看到成果,最难落到实处,并保持长效性的。其原因主要在于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对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只需要教师拥有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专业素养便可。但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却涵盖了审美、情感、人文、道德、修养等内容,因而对教师的整体素质、综合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单一的教学能力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素质结构必须扩大延伸。在这样的情况下,音乐教师全面提升自身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音乐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从更高层次、更广层面上赋予音乐教学新的内涵,进而正确、成功地引导学生接受审美教育,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施提供保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就是审美教育得到有效实践的最好体现。
三、通过音乐教育让美育得到更好的延展
审美教育具有很广的涉及面,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教育上。然而通过音乐教育却能使得审美教育获得更广的延展。音乐虽然只是艺术的一部分,却和其他的姊妹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与看似没有关系的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科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等都有着某种关联。音乐教育亦然。基于此种原因,音乐教育不仅通过音乐给学生们带来美好的审美体验,同时也借助了其他艺术让审美体验多元化;不仅在听觉上还可通过视觉、触觉等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下面两个例子可说明问题。例一:在给学生欣赏歌曲《春晓》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该作品的清幽淡雅的意境,可利用多媒体展现关于春天的中国绘画作品,让学生通过视觉的审美体验加深对该声乐作品的深层次理解,并感受到中国古诗词的魅力。学生不仅从音乐上接受了审美教育,还从文学、绘画中得到美的享受,让审美教育扩展到音乐以外。例二: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具有虚拟性、程式化、写意型三大特性。尤其是虚拟性,这种在表演上通过舞台动作虚实结合的审美特征是独树一帜的,演员肢体的运用在京剧表演中有着特殊的语义。但是,要让学生欣赏京剧总体上说是困难的。因此在给学生介绍京剧时,可把京剧中的一些基本的动作手势,如:穿山膀、兰花指等作为了解京剧的切入点,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进行审美体验。这种非听觉的审美体验不仅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还可使其享有不同于以往的审美感受,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审美教育得到很好的延伸,达到良好的美育效果。此外,审美教育的实施途径也不仅仅局限于音乐课堂。因为音乐教育具有形式多种多样,方式灵活多变的特点,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通过课堂传授音乐知识是音乐教育的主要方式。而与音乐有关的课外活动也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有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课外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各种音乐团体的设立、校内的音乐类比赛、音乐讲座等等,比起课堂这些内容更具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为学生找到一个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平台,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再认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带来的美育效果是课堂所不能给予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与音乐有关的社会活动。这是学校以外的音乐教育,同样具有很强的美育作用。如:观看音乐会、歌剧、戏剧、舞剧、音乐剧、音乐电影等等,还有参加社会上的各类音乐比赛、音乐交流活动等。这些活动把音乐教育从学校延伸到了社会,加强了音乐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不仅开拓了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的审美修养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会让学生家长或周围的人受到感染,扩大审美教育的影响范围。审美教育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推动力。然而现实中审美教育的开展并不尽人意,音乐新课标的颁布距今已有十多年了,音乐课程的改革进程却不十分顺利。很多学校,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音乐教育还是滞后的,学校如今还依然按照过去的模式上课,更有甚者不开设音乐课。原因有很多:或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或对审美教育重要性缺乏认识,或缺乏教学设备、师资,等等。因此,音乐教育任重道远。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多方尤其是音乐同行们共同努力。
高校音乐教育与美育融合路径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音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通过音乐可以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启迪、情感受到熏陶、情绪受到带动,对于学生三观的构建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当前,高校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不断地加强美育和德育的渗透。这样可以将音乐教育的价值最大化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可以在音乐欣赏、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突破,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地落实到位。
一、音乐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所谓核心素养一般情况下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1]。在不同的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内涵都有所不同,是教师在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主要方向。在音乐学科中,核心素养主要可以划分为四个方向,分别是自主音乐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文化理解,是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的目标和任务。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就应该尽可能加大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利于达到理想中的教学开展效果。第一,自主音乐需要。在培养学生自主音乐需要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以及音乐活动参与的过程中自觉和主动。让学生可以在音乐欣赏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产生驱动力。能够懂得音乐欣赏是自主发展过程中的必备需要,让学生以自主的方式对音乐产生认知、情感和意志。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包含三个维度。一是,学生应该对音乐产生兴趣爱好,能够在音乐活动的实际参与过程中得到快乐,让学生的审美需求获得良好的满足;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实际音乐体验之后,就应该将音乐作为一种保障身心健康的工具。通过音乐来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更加健康;三是,通过音乐学习可以带动学生在文化修养方面的提高,推动学生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方式更加文明。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更好地挖掘音乐的魅力,以此来平衡心理、调节情绪,从而真正做到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音乐活动的过程。第二,音乐实践能力。在音乐素养当中,音乐实践能力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2]。对于高校音乐师范生来说,音乐实践素养主要可以分为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创造及想象能力、合作及交流能力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将音乐表达能力作为重点来进行有效的培养。在带动学生音乐实践能力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地做到以用为本。引导学生在毕业以后或者在校时就能积极地参与到相应的音乐活动中去。让学生可以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对作品进行自由的选择,并学会和他人进行恰当的交流和表达,这样可以对优秀的作品进行表现和感受,也能够即兴地创作和表演。在带动学生音乐实践能力提高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音乐经验作为主要立足点,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渐丰富自己的聆听和歌唱经验,可以对一些音乐作品进行熟悉,挖掘音乐作品背后的情感内涵,对于音乐活动形式也应该熟悉和了解,让学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基本技能,使得学生可以对一些常见歌曲、中外著名歌曲进行掌握和演唱,并能够真正地做到简单作品的演唱、对谱子进行识记。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融入演奏及集体歌唱中,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实现积极主动的参与。第三,音乐情感体验。所谓的音乐情感体验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投入演奏、歌唱、倾听、鉴赏的活动当中,可以让学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当中获取到直接体验以及间接体验,借助音乐来对情感进行抒发和表达,真正将音乐形式转换为情感本质,带动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不断的提高。在此过程中,主要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培养。首先,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对美感进行体验。其次,让学生可以借助作品来实现抒情咏志。最后,借助音乐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怡情养性,展现出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可以在抒情、欢乐或激昂的演唱、演奏中把自己的情感和志向积极地表达出来。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对影视剧、演出以及网络中的一些音乐形式作出正确理性的评价,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得更加丰富。第四,音乐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理解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人文素养。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对音乐应该做出必要的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社会性方面的发展,让学生对音乐加深认知,也能够让学生透过音乐更好地了解社会。在培养学生音乐文化理解能力的过程中,主要包含对音乐的文化特征和艺术形式进行掌握,对音乐和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对音乐与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进行理解。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意识到音乐的魅力和价值,对音乐形式进行认知、了解音乐的文化价值、艺术特征,感知到音乐在影视、戏剧、舞蹈中的应用以及相互关系等等,让学生对音乐的社会意义和时代背景加深理解,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二、音乐教学和德育教学结合的路径
(一)开放教学空间,营造教学氛围
和高数、文学等学科不同,音乐学科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性的氛围,让学生可以深化情感体验和感知。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氛围营造效果,有助于核心素养的渗透以及德育教育的融合。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开放性氛围的有效创设,让学生可以舒缓自己的紧张情绪和心理,达到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小提琴协奏曲,为学生引入经典曲目——《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音乐作品在我国广泛流传,主要是将故事情节作为线索,对梁祝两个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进行充分的描述,同时也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愤怒的鞭笞和抨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展现自己的专业技巧,在其中引入各种各样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的情感变得更加深刻。比如,在对“楼台会”“长亭惜别”两个片段进行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邀请学生和自己分别采取大提琴、小提琴来演奏出动人的旋律,让学生被旋律所倾倒,也能够对主人公之间的真挚情感产生感动之情。对于其中的片段,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更好地感受音乐之美以及两人的真挚情感。让学生可以从音乐欣赏中获取到真、善、美的体验,有助于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良好的思想以及道德品质,在无形中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学校音乐教育双减与双增探讨
2021年7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来,“双减”已成为全社会自上而下所关注的教育首要问题。“双减”到底对学校音乐教育意味着什么?“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该怎么走?这是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可以说,这次的“双减”政策对学校音乐教育来说,不仅意味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且也意味着严峻的挑战。“双减”政策为学校音乐教育带来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给学校音乐教育带来了可能的“双增”。对此,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有具体清晰解读。第一增是在减轻校内作业负担后,为学生增加了参加包括音乐实践活动在内的各种活动的时间和机会;第二增是在校外培训机构认定中将体育和美育培训列为非学科类培训,学生接受音乐培训的时间将会大大增加。不过,我们应当看到,这样的“双增”只是存在可能性,因为无论是校内的作业负担减下来还是校外的学科类培训减下来,客观上的确增加了学生在校内的音乐活动时间和在校外参加音乐培训的机会,但是,学校会不会安排学生参加音乐活动,家长会不会让孩子去参加音乐艺术类的培训,这都是不确定的,这取决于学校与家长对音乐教育是否重视。自二是使学校音乐教育受到了更多关注与重视。这次的“双减”政策,再加上2020年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的“美育进中考”等改革举措,客观上已经让学校音乐教育受到了全社会、各层面的普遍关注。“美育”一时间变成了教育领域的热词,自然音乐教育也跟着增加了曝光度。特别是当人们思考着“双减”政策把校内的作业负担减下来、把校外的学科类培训减下来之后怎么办时,音乐教育自然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热点和首选领域。如果说以往音乐教育的地位更多是停留在文字上、文件中,停留在我们的自我认同中,那么这一次则让我们感受到这种重视已经实实在在地体现在行动上、现实中,体现在他人认可中。必须看到,音乐教育的上述发展机遇,很大程度要归功于美育影响力的增大和地位的提升。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最为重要的内容与途径,可以尽情享用美育受到重视所带来的一切“红利”,美育所拥有的机遇就是学校音乐教育所拥有的机遇。音乐教育当下最需要做的是借美育的东风,扛美育的大旗,朝美育的方向,做好自己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都要具有角色转换意识,我们的角色定位必须从一个教音乐这门课程的专业老师转变为一名美育工作者,我们既是音乐教师,更是美育教师。正如三十多年前美国音乐教育哲学家雷默所指出的,音乐教育只有通过和其他姐妹艺术结盟,才能够朝学校核心课程迈进,以取得和其他学科平等的地位,仅靠自己单打独斗是没有出路的。的确如此,当我们只是以一门与升学考试关系不大的课程的身份出现时,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但若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中“美”的姿态出现,则一切属于美育的机遇和“红利”都可能让音乐教育所拥有。“双减”政策给学校音乐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如何把握好这个机遇,真正让学校音乐教育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很大程度上还得取决于我们音乐教育自身。为此,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双减”给学校音乐教育也带来了各种全新的挑战。诸如:当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音乐学习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时,师资数量够吗?素质达标吗?音乐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增加了,要满足面向人人的音乐教育需求,原有的课程体系还能适应吗?三点半课程怎么开?由于时间增多与途径变广,音乐教学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随之相应增多,以往的教学方式能否应付得来?音乐要进中考了,是否与“双减”相冲突?怎样改革创新音乐考试内容与形式,切实保证不因此增加学生负担?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当下学校音乐教育面临与亟待破解的问题。学校音乐教育要想应对这些挑战,真正把发展机遇转化为发展势头,唯有反思自身问题,锐意改革创新。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特别是自21世纪新课改以来,改革就没有休止符,更无终止线,而且改革是一揽子工程。但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音乐教育改革必须基于育人的高度与视角,凸显新时代美育发展的新要求和当下“双减”政策的新举措,抓住改革重点,破解改革难点。为此,我们提出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双减”与“双增”主张。
一、音乐教育要“双减”,一减功利化,二减技术化
功利化、技术化是长期以来学校美育存在的一个问题,音乐教育同样如此。关于功利化、技术化的问题,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育人作用,转变艺术学习的技术化和功利化倾向,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当初国办《意见》是针对家庭与社会艺术教育提出这个问题的。但实际上,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学校美育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如果音乐教育让师生觉得累,那很大程度上是不是诸如比赛、评优等功利化追求的压力所致?由此也可以看出,减负问题也并不只是对学生而言,实际上老师同样需要减负,老师的负担减不下来,学生的负担就难以真正减掉;如果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那很大程度上是不是我们把音乐当成了技术来教?由此导致的极端后果就是人们常说的“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所以,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学校音乐教育自身的确给师生带来了“负担”,那很大程度上就是功利化和技术化造成的精神压力和身心负担,是功利化让我们身心疲惫,是技术化令学习枯燥乏味。笔者曾写过一篇题为《音乐教育,为“减负”撑起一片蓝天》(《中国音乐教育》2000年4期)的短文,文中谈到:“音乐教学很少有课堂书面作业,也基本上不留家庭作业,按理不会有课业上的负担,但事实上并不完全是这样,音乐课堂教学照样也存在‘减负’的问题。一些老师由于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任务以及教学规律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味地把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看成是音乐教学的全部,一味地采用单调枯燥的训练方式进行教学,致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仅领略不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反而备受诸多非音乐因素的骚扰,以致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毋庸讳言,即便经历了音乐新课程改革,22年前文章中所描述的问题今天依然存在。所以,我们今天在谈“双减”时,千万不要以为这事跟我们音乐教育无关,认为音乐学科不需要减负,要减的是其他学科,我们尽情享受“双减”带来的“红利”就好。但事实上,学校音乐教育同样也要“双减”,要通过“双减”,让音乐教育从功利化、技术化转向美育化、生活化的轨道上来,不被功利绑架,不被技术桎梏;要通过“双减”,探索出一种适合培养业余爱好者的音乐教学模式,让音乐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与生活常态。总之,“双减”政策下,学校音乐教育必须淡化功利化追求,破解技术化顽症。要以育人为本,以独特而重要的育人成效赢得自身应有的地位,而不能试图靠功利化追求来求得满足自身虚荣且并不稳固的一席之地;不能把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音乐教育降低到技术层面,更不要试图依靠技术操练去达成以美育人的目标。
二、音乐教育要“双增”,一增数量,二增能量
1.增数量,师资队伍要扩容。应该说,音乐教师缺额大的问题近年来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且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于广大农村学校。但“双减”之后,学校可能会大幅增加音乐课程与音乐活动的比重,那么,城市学校也将面临着音乐师资短缺的问题。为此,补充音乐师资缺额是当下应对“双减”政策给音乐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首先必须破解的问题。根据国家美育政策以及各地的有关经验,音乐师资队伍扩容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各地各学校要确保新晋专职音乐教师基本比例,逐步增大音乐师资的绝对量。二是整合校内外各方面资源,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多渠道解决师资短缺问题。上述两条途径比较,眼下更可行的办法还是后者。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实音乐教师队伍,主要有以下思路与办法:第一,返聘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师德好、教学经验丰富的退休音乐教师担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指导等工作,特别是课后三点半的音乐教学工作;第二,招募包括文艺团体的专业人士、民间艺人等社会艺术人士担任学校兼职音乐教师;第三,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和学校可以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引进具有教育资质、专业水平达标的社会艺术机构进校园,承担诸如乐队、合唱团等课外社团活动的教学与指导工作;第四,大力推广高校美育浸润行动,通过建立高校实习、对口援教基地等方式,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师生的社会艺术实践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有机对接;第五,鼓励和支持社会公益组织开展学校音乐教育公益项目,特别是开展乡村学校美育公益行动;第六,充分挖掘校内具有音乐特长且乐意兼任音乐教学工作的其他各学科教师、学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等资源,并针对他们进行音乐专业培训,培养校内兼职音乐教师,等等。2.增能量,音乐教学要提质。音乐教育增能量,就是要做大做强音乐教育,不断夯实与完善自我,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动能,切实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用显而易见且无可替代的育人成效赢得信任与尊重,获得应有的地位。学校音乐教育长期不受重视,除了社会与教育大背景的因素之外,归根到底是我们自身还不够硬。就如前面所述,音乐教育追逐功利和技术,或许某个时候能够刷出一点存在感,但更多时候却容易被人忽视。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而这种改变首先要从自身做起,那就是必须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入手,切实提升音乐教育的育人成效。基于“双减”政策大背景,根据国家有关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精神要求,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学校音乐教育要提质,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一是拓展实施载体。“双减”之后,学生参加音乐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时间将明显增加,以往常规性的音乐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将无法满足学生的校园音乐生活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拓展音乐教育的途径和载体。要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有课上和有活动参与,真正实现音乐教育面向人人,就需要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就必须在校园文化和艺术展演方面做文章,要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浸润的美育环境中,时时刻刻都能得到美的熏陶与滋养,要让学生有机会经常性地去校内外的艺术馆、音乐厅等进行现场观摩与实践。要构建群体化、常态化、课程化、生活化的全员音乐展演机制,让学生随时随地想唱就唱,想舞就舞,而不是一年等一回,甚至三年等一回。二是丰富教学内容。首先,“双减”之后,课后三点半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摆上日程,其教学内容要与国家课程形成差异化发展和优势互补,要尽可能与学生现实音乐生活对接,直接服务于他们的音乐实践活动,尤其是要开发满足学生音乐专项特长发展的实践类、特色类课程。其次,要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开发与实施音乐课程的新生态,特别是依托社会文艺团体和专业艺术场所的专业与场地优势资源,丰富学校音乐教学内容。第三,随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舞蹈、戏剧、影视已正式进入国家艺术课程体系,以及学科融合理念的不断强化和具体落实,音乐课程教学要主动融入其他艺术课程与非艺术课程的内容,要以一种开放与包容的心态来拥抱其他艺术课程门类正式走进艺术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无论是在职音乐教师的专业提升还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都不能再满足于懂音乐,而是要在“音乐一专”的基础上尽可能争取“艺术多能”。三是创新教学方式。“双减”之后,随着音乐教育实施载体的拓宽与教学内容的丰富,音乐教学方式必须创新,创新的基本依据与方向是中办、国办美育《意见》提出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要聚焦“教会”“勤练”“常展(演)”,注重创设真实、开放的学习情境,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联的任务,围绕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的任务、主题和项目进行单元教学设计,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实现强化音乐表现、深化审美体验、激发创意实践的教学改革目标。在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中的两个“+”号不是简单的相加和单向的进行,而是以艺术审美体验为中心环节的三者相互融合。特别是知识技能的教学必须融于艺术审美体验之中,在学生参与的审美实践活动中结合着去教,并且在专项特长培养中得到巩固和提升。而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这里所指的专项特长一定是建立在兴趣爱好基础之上的特长,而不是要求技术指标要达到何种专业化程度;这种专项特长的培养同样必须依托学生的艺术审美实践体验,而不是枯燥的技术化操练。四是慎重推进评价。无论是音乐素质测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还是音乐进中考,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应试教育倾向而增加学生负担,都将与“双减”目标背道而驰,因此,评价无疑是“双减”政策下学校音乐教育面临的最严峻挑战。音乐课程究竟应该怎么考?育人和育分两者能否统一?如何让音乐课程的成绩直接反映育人的成果?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冷静思考、创新探索、慎重推进的问题。音乐教育评价要坚持育人为本,要建立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突出表现性评价,聚焦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相关现实问题的能力,杜绝可能导致应试倾向的评价内容与方式,尊重学生的艺术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在评价中展现艺术才能和学习成果的机会。五是帮扶乡村美育。乡村美育的问题不是减负,而是它事实上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对于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来说,把音乐课开起来就是最大、最好、最美的减负。首先,开齐开足音乐课,把被其他主科挤占的课时还给音乐,可以有效减轻其他课程的课业负担;其次,开设音乐课,可以优化学校良好教学氛围,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第三,开设音乐课,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特别是慰藉乡村孩子的心灵。一所学校听不到学生的歌声,那是不可想象的,乡村的孩子也是孩子,他们的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同样需要美丽的歌谣,他们更是期待有一片音符能够带着他们的心走出乡村,飞向远方。
作者:郭声健 聂文婧
蔡元培美式教育推动我国音乐的发展
回顾我国近几十年的专业和普通音乐教育发展,有那么一段历史是人们难以忘怀和不容忽视的。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下,迫切要求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行变革,与此同时,音乐教育被当时的有识之士所看重,如改良主义教育思潮代表人物康有为,在其创设的“万木草堂”中开设“歌乐”课;梁启超则认为“盖欲改造国民的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而堪称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发展有着最大贡献的要数蔡元培先生。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20世纪初,当辛亥革命推翻了一千年的封建专制政体,于19n年10月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并于1912年1月3日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后,蔡元培就任首任教育总长。他的教育主张对我国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其对“美育”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尤其是他的美育教育主张使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开始了它的发展,对今天的人们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一、蔡元培的“美育”教育主张
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启蒙的先驱,他扬弃了满清时代所钦定的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创造性地提出了‘’世界观及美育”教育,尤其是“美育”.这是先生一生不懈努力提倡的、最有蔡元培特色的一项教育内容,他提出“在普通教育,勿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蔡元培先生用不少笔墨演释康德哲学中“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的二元论观点,以论证世界观教育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终极境界”,以及美感教育所具有的沟通“现象”与“实体”两个世界的桥梁作用,他认为从现象世界进人实体世界,不能依靠经验或理论,只能依靠浑然直觉的美感。即用先生自己的话说:“美感者合美丽与尊言而言之,介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深”。
1912年7月10日,他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中指出:“民国教育方针,应从教育者木体上着想,有如何能力,方能尽如何责任;受如何教育,始能具如何能力”,基于这一指导思想,1912年4月,他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初步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主张,即“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及美育”,在其后的追述中,先生更明确地指出:“提出世界观教育,这是哲学的课程,意在兼采周秦诸子、印度哲学,以打破二千年来墨守孔学的旧习。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基于这种哲学思考,他认为,美感教育是隶属于政治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和隶属于“超轶乎政治”的世界观教育的桥梁,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各级学校、各种社会活动都要进行美育。先生的这种当时在我国还是独创的教育主张,大大地推进了学术教育界除旧布新的势头,半年之后,北京教育部正式公布民国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德”。在蔡元培先生如此的教导、影响和鼓励下,中国近代史上的音乐启蒙从此开始。
蔡元培是一个把教育视为己任、作为天职的大教育家,其教育主张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实是与当时处于灰暗、混乱、迷茫的历史背景以及民不潦生的社会现实不很协调,它的明显超前性似乎注定了他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曲高和寡”,然而他总是执着地追求其理想,劝慰和勉励他人,共图国家民族的“百年大计”,宣扬美育的价值和意义,最大限度地扶植各类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在音乐教育上为我国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蔡元培对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发展的贡献
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变迁与发展
1引言
音乐教育是一种传承音乐文化、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音乐教育哲学则是引领这一活动的“航标”。中国近代以来的普通音乐教育传承着古代“乐教”的传统,并受到西方不同流派音乐教育思潮的影响,在中西融合中不断发展。关于近代以来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学界有着广泛的研究,各种专著、论文、专题研究均较多。但对其音乐教育哲学观念与思想的研究则相对滞后。廖家骅《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考》(1992)是我国近代第一篇关于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论文,此后朱琳、张帆、胡健、齐易等开始从哲学的理论高度展开对音乐教育的观念与思想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国外音乐教育哲学的思潮,并相继译介和出版相关论文与专著。尤其是美国最有影响的两大音乐教育哲学专著《音乐教育的哲学》(雷默)和《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埃利奥特)的翻译和出版,一批北美音乐教育的哲学理论也被介绍和引进,并围绕他们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念开展了比较研究与讨论。从此之后,关于音乐教育哲学的学术活动得以逐步展开,助推了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发展。至21世纪初以马达、陈雅先《当代音乐教育哲学论稿》(2010)、韩忠岭《音乐教育哲学导论》(2014)等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和众多学者发表的研究论文等标志着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逐步深入。
2中国普通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基奠期(1840-1949)
中国近代以来的普通音乐教育传承着古代“乐教”的传统,并受到西方国民教育思潮和义务教育的实践,在西学东渐的“学堂乐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的音乐教育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推进向前。自1842年外国教会在我国开办的学校中开设音乐课程以后,“西学东渐”的主张使当时封闭的中国张开了观望世界的双眼。1898年康有为《请开学校折》中主张开设乐歌课,再到1904年清政府公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后,中国近现代的普通音乐教育由此拉开序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的音乐教育观。这一观念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为提高国民素质从而实现强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此后王国维、蔡元培等提出以“美育”为宗旨的普通音乐教育观。这一时期的“美育”为宗旨的音乐教育观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重视音乐的审美性、通过“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后,我国近代音乐家萧友梅、黄自、黎锦辉、丰子恺等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和实践了音乐教育的思想和观念。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观受到了西方音乐教育的早期影响,融合了中西方音乐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使音乐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变革紧密关联。
3中国普通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开创期(1949-1966)
1949年,新中国建立,我国开始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这一背景为新中国大规模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供了条件,大规模的音乐教育就从这里开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是整个国民音乐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整个音乐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分支。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由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种种原因所致,处于最初步的建设阶段,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和局限。1957年2月,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德智体在新的教育方针中被放在了教育的主要地位,而美育并未被提及,这便导致了音乐教育在这一时期被逐渐削弱。贯彻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培养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了这一时期总体教育目标的倾斜方向。由于普通学校教育包括音乐教育,后者当然无可避免地担负了同样的重任。这种重任使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与社会政治任务关联过于密切,与社会活动不得不产生紧密的配合。
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摘要: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美育素质的手段,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拓展学生思维能力,但目前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还属于边缘教育,因此,本文通过讨论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改革策略,阐述公共音乐教育对高校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美育素质的主要手段,在高校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学生通过音乐教育,能够拓展思维想象力,提升自身的创造力,高校也可以开展公共音乐教育,打造学校品牌。
一、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必要性
教育部的文件指出,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高校里的公共艺术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激发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学家朱光潜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美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更加健全的人。对于每个人来说,美育的终极价值指向“至高的善”,提升美育素质,不仅是个人兴趣,陶冶性情,更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德育要求,对社会发展有更重要和长远的意义,因此,教育部门明确要求各大高校重视公共艺术课程,不以考核作为影响指标,真正感受艺术课程的魅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美育素质的主要手段,在高校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音乐能提高学生创新创造力,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对学生素质教育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高校音乐教育一直在我国教育领域处于边缘化状态,在学生美育教育的过程中难以发挥应有功能,在现在的高校教育系统里,可能都没有音乐课程,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更不要说提升学生的美育素质。
二、目前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
民族音乐走进高校美育课堂
摘要:中国作为拥有56个民族的泱泱大国,各民族不同的音乐文化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不断交融发展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乐器、民族文化、民族风俗,鲜明的民族音乐特色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民族音乐融入到动漫音乐中,拓宽学生们的眼界,感受民族音乐独一无二的美。
关键词:民族音乐;美育;课堂;重要性
中国作为拥有56个民族的泱泱大国,各民族不同的音乐文化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不断交融发展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乐器、民族文化、民族风俗,鲜明的民族音乐特色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丰富且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音乐作为无国界的艺术语言更是丰富多彩,但是我们的学生却只知道某位歌星有一首流行歌曲,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师我感到难受,所以,我慢慢开始探索,从公选课《经典动漫音乐赏析》开始,抓住动漫这个学生们喜欢的流行元素,一点点渗透民族音乐元素,在课程的教学中不断与学生交流、沟通,拓宽他们的眼界,让同学们看到除了流行乐以外的音乐世界,感受到民族音乐独一无二的美,希望民族音乐这种高雅的音乐文化能慢慢走进校园,沁润师生。
一、在高校美育课中融入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思想创新的重要源泉,肩负着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神圣使命,如何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必然成为全社会对高校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柯达伊说:“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就会像飘莲断梗一样在世界文化中漂泊,或不可挽救地消失……”。我们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的泱泱大国,各民族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艺术是我们立足的沃土,把民族音乐教学融入到美育教育中,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让大多数高校学生逐渐了解喜欢民族音乐,这样有利于民族音乐的保护和继承,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提高,使之成为国民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皆是创造之人。所以,最好的传承不是把它藏起来,而是人人会唱人人愿学,只有在实践之中文化的瑰宝才能得到生命的延续。民族音乐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思想灵魂与智慧的发源地,只有不断普及民族音乐的学习,才能真正了解民族音乐独特的语汇,为民族音乐奠定学习、传承和发展的沃土。
二、阻碍民族音乐走进高校校园的主因
简述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学
很多年以来,音乐教育一直受专业艺术教育的影响颇深,甚至在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学中也出现此类现象。例如,很多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一味强调考级曲目,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艺术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重视专业学科规律,而忽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审美认知规律。很多音乐课如数学课一样严格死板,学生们喜欢的通俗歌曲,民族歌曲教师不重视,而一味强调美声歌曲。原本那些感动人,感染人使人愉悦的音乐曲目,被学生机械的模仿却变成刺耳的音量与音质效果的“怪声音”,无一点点审美价值,更严重的问题是会唱美声歌曲了,却不能够演唱幼儿园歌曲的“怪现象”。这一现象已经成职业教育中误区。本文从审美角度说一下误区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一、产生的原因
1、历史原因
自从我国开始在职业教育的学前教育专业中设立音乐课到现在,注重艺术知识技能教育的特点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其中主要原因是受国外艺术教育思想和教学发的影响和强化。还有就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参加高考,为了考取成绩只能选择更多的美声歌曲来演唱。
2、教师原因
目前我们职业教育学校的音乐教师的艺术师范教育意思淡薄,培养方式与专业艺术院校相差不多,专业水平较高,但教学水平较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他们往往只能模仿他们的老师曾教过他们的那种方法来教自己的学生,导致了音乐教学的专业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