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学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9 23:21: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美育教学研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大数据下音乐课堂美育教学研究
【摘要】青年大学生作为高知群体,在校园信息化教育普遍实现的今天,多元化思潮对大学生思想形成强烈冲击,加强大学生美育教育以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大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发挥大数据教学资源在大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开展音乐美育教学,整合音乐美育资源,促进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音乐课堂;美育教学
一、大数据和音乐教学
大数据作为一项技术革命,利用海量的数据信息,挖掘数据资源。数据量大且种类繁多是大数据最突出的特征,但数据价值相对较低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信息处理速度快且时效性高则是与传统数据进行区分的显著特征。很多音乐爱好者借助大数据方式将音乐素材到音乐社交平台,国内相对熟知的网易云音乐、QQ音乐、虾米、全民K歌、抖音以及豆瓣、新浪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站,以及国外的Facebook、Youtube、Instagram、Twitter等社交或者视频网站进行音乐分享和交流。无论是教学、工作或者日常生活中,尽管很多人对大数据的准确定义还不熟知,但已经深受大数据的影响。音乐教育工作者也逐渐意识到大数据网站对教育的重要性。一些设计者基于大数据网站设计了自己的资源平台,并和更大的数据网站进行关联,为音乐教学服务。
二、高校音乐美育教学现状
当前,高校音乐课堂美育教学多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开展,且多以课堂教学以及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实现形式。从当前来看,自北大蔡元培1919年提出音乐美育理念之后,各艺术高校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艺术教育,美育教研室、音乐教研室以及素质教育教研室等逐渐建立,并且不断有经费投入到音乐美育教学实践中。此外,不同校团组织通过大学生艺术团、校乐队、校文化活动等形式开展音乐美育。但国内音乐美育总体起步较晚,且教学基础薄弱,除国内几所重点艺术和综合性大学能够保证音乐美育的顺利开展外,多数大学的音乐课堂美育教学无法实现预期效果。此外,大学生音乐基础较弱,水平不一,对音乐学习重视不够,选修课等参与度不高。非艺术类高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度不够,直接影响音乐美育的普及程度,音乐美育教师没有必要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管理体系、音乐教材以及音乐美育相关标准和评估实施困难。
语文教学渗透美育分析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必要性
美是纯洁道德、陶冶情操和健全气魄的强大源泉。惟其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则显得更为重要。它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坚定的意志和正确的审美观。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美育,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首先,语文学科涉及范围广。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综合学科的性质”,[2]这一特点,直接导致了语文审美教育的丰富性。其次,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和基础性,而且具有思想性和文学性,它充满了美学感染力。“语文教学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它一开始不仅按照需要的法则而且同时按照美的法则来塑造人的。”[3]所以说,它处处充满美和艺术的气息。
二、语文教学中的美学内容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美是丰富的,概括起来,主要有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艺术美等方面。先说自然美。语文教学中描绘大自然美景和祖国壮丽河山的诗文很多,作家在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不仅再现了客观存在的自然美,而且也表达了作家独特的审美观点。追求生活美,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高尔基曾说过:“文学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了解他自己,就是提高人的信心,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就是和人们中间的鄙俗做斗争,并善于在人们中间找到好的东西;就是在人们的心灵中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高尔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认识社会美。社会现象是纷繁复杂的。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的崇高与伟大,最易激发读者的美感。真正的美是一种优美的,高尚的感情,对于青少年来说,社会是神秘的、新奇的,由于特殊的身份和特定的年龄阶段,使他们不可能真正认识到社会的复杂,而文学作品恰恰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认识社会“真面目”的平台。探求艺术美。艺术是以其美打动对象。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既有优美动人、和谐完整的形式,又有丰富深刻的生活内涵。“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以艺术的语言来表现生活、表达感情,并打动读者的。”[1]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艺术的角度,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进而指导学生去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从而揭示作品丰富深刻的生活内涵和社会意义。
三、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实施
我们应当这样说,学校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美育同样不可缺少。这是因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才智和情操的树立和培养,都不能离开美的感受和熏陶。而语文教学作为传播美的殿堂,则义不容辞地要担当起这种美育的任务。(一)通过朗读,紧扣词语,采用恰当的方法,应用有声语言引导学生深刻体验作者在作品中所传达的“美涵”,启发学生正确的认识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文学作品是形诸于文字的书面语言,学生受语言文字能力的限制,对课文中美的感受要大打折扣。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教学,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的效果大大提高,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语调变化和绘声绘色的表情达意中,体味许多讲述不清的美,使学生获得艺术享受。(二)围绕意境,调动联想与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兴趣和创造美的能力。意境是作者在文学作品中着力创设的和谐统一的情境。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篇目都描绘了优美的境界,如春花秋月、青山绿水,这些东西都构成了引人入胜的意境。“要感受、理解并表达这种情景,就要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去感受作者在作品中营造出的优美的意境。”(三)分析典型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情操。作品中的人物是作品的影子,它引导着作者的情感流向。人物有美丑、善恶之分,而作者在作品中给我们传达出的艺术形象大都融入了自己的审美观,使这个人物形象才散发出动人的魅力。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表现人物美的课文很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人物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人格带来的魅力。语文教学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抓住美的引发点,就能牵动学生分析形象美的思绪,逐步形成辨别美丑、善恶、是非的审美观念。值得指出的是,在引导学生分析美的形象的同时,决不能忽视“丑”的形象的塑造所体现出的作者的审美理想,如郑屠、夏洛克等。要让学生知道,这些丑类形象的塑造是对丑的嘲弄与否定,他们同样曲折地反映了作者追求美的理想。分析人物形象讲美,不能抽象、呆板的说教,而要按照人物性格的发展情况,引导学生了解美的意义。同时也可以按照学生认识美的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美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鉴赏慕课资源与混合式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在“造型引导式”设计表现基础教学研究的背景下,针对通识教育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以审美修养和立德树人工作为目标,开展了《美术鉴赏》慕课资源的建设和混合式教学研究;结合设计表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对审美能力培养的需要,对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资源进行了系统性优化,并尝试以混合式教学方法替代传统教学模式,逐步建立起基于学堂在线平台的美术鉴赏系列课程资源及混合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美术鉴赏;慕课;混合式教学;通识教育
“慕课”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式的在线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简称MOOCs),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根据ClassCentral统计,截至2018年,参与慕课运动的高校超过900所,累计上线课程达1.14万门。《美术鉴赏》作为河北工业大学美育类通识教育课程,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优良的教学传统和丰硕的教学成果,在河北工业大学的美育建设和建筑与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课程是基于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的美育类通识教育课程。通过对从史前至20世纪西方艺术发展历程的梳理,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人的艺术观点,熟悉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掌握西方艺术流派演变的基本脉络,提高跨文化思维力和评价艺术的洞察力。2017年3月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强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河北工业大学组织了首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美术鉴赏》成为首批资助建设的课程之一,尝试将贡布里希的艺术理论和大学美育教育相融合,开发适应我国院校大规模在线教育特点的美育类通识教育在线课程。
一、慕课建设思路与方法
首先,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研究框架,根据课程总目标将问题按梯阶层次结构进行分解。第一,分析美术鉴赏课程现状与建设目标之间存在的相关问题,依据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多层次结构模型。第二,以上一级要素为准则对同一层次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相对重要程度确立模糊矩阵。第三,对网络精品课程评价要素的分析,确定各相关要素的相对重要度。第四,对所有方案进行研究排序,最终确定课程框架。其次,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外主流平台的相关慕课资源进行调研分析,分别从慕课的定位及目标选择方面、慕课的制作形式方面对国内外美术鉴赏类课程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课程的经典性、通识性、完整性、艺术性的目标定位。慕课定位及目标选择方面:调研数据结果表明,同类在课程的定位和目标选择方面主要有两种趋势:一是面向美育类通识教育,二是面向学科基础类专业教育。2017年学堂在线慕课平台归属于艺术设计学科的鉴赏类课程有6门,其中面向美育类通识教育课程2门,侧重审美能力的培养,分别隶属于两所985学校、一所211学校;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平台归属艺术设计学科的美术鉴赏类课程有6门,分别归属于两所985、一所211大学和两所地方大学,全部面向美育类通识教育;国外的同类课程主要面向学科基础类专业教育,EDX慕课平台的鉴赏类课程主要有3门,几乎都侧重于专业领域的理论指导与艺术实践,美育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依然拥有足够多的发展空间。为了适应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和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MOOC),同时兼顾校内小规模限制性反转课堂教学的需要(SPOC),决定了课程定位于目标选择方面必须强调“经典性”和“通识性”的建设原则。所谓“经典性”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必须排除个人喜好与主观经验对课程内容的影响;所谓“通识性”是指课程定位应建立在适应不同教育背景与受众人群的多样化终身学习的基础上,避免过分强调小规模特定人群的学习体验。课程以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这部经典著作为理论基础,使课程获得超越时空的经典性和权威性,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依据课程设计的系统性、程序性原则,将整个课程按照知识结构分成绪论和九个章节,同时根据每个章节划分9-10个知识点,共92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对应一个微视频,各个知识点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以适应慕课学员碎片化的学习时间。课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讲述方式解构经典,尽量避免复杂学术术语对初学者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使其成为能够适应不同教育程度和不同年龄阶层的学习者的需求。根据“学堂在线”大数据分析显示,课程学员分布地区比较广,规模化拓展潜力大。国内生源覆盖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35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国外生源分别来自北美、欧洲、亚洲、大洋洲等10个国家和地区,课程以大学本科学员为主,已经涵盖从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直至研究生教育的各个阶段。学员教育水平多样性,充分体现出课程的“通识性”原则,而这种“通识性”则源于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和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通过对西方美术发展历程的梳理,不断开阔胸怀和眼界,丰富情感体验和人文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陶冶高尚情操,培育深厚民族情感,包含道德意志、情感和世界观,体现“思政与美育”相融合的教育观。慕课制作形式方面:对于国内外的11门鉴赏类课程的制作形式分析对比表明,在慕课制作形式方面基本都采用出镜的课堂授课的形式录制,制作形式单一,缺乏移动媒体时代的技术特征,很难长时间维系学习者的兴趣点与注意力。这就要求慕课制作形式必须坚持“完整性”和“艺术性”,所谓“完整性”是指课程碎片化的知识点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所谓“艺术性”是指制作形式和课程设计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既要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移动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又要符合大规模开放课程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因此“微纪录片”的制作形式成为最佳的选择。每个知识点时长尽量控制在3-15分钟之间,通过运用历史影片数据、历史照片、文物、遗迹、美术作品等素材资源进行拍摄,采用Flash动画与视频特效剪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辑制作。这种动画为主的技术手段既有助于进行建筑结构或视觉艺术构成形式方面的演示,又有利于分析理解复杂抽象的美学理念和创作技巧,帮助学习者在移动媒体通讯技术环境下快速融入课程情境。因此“微纪录片”的制作形式使课程彻底摆脱了传授式的课堂录制模式,枯燥的理论讲授让位于更加直观的影像和动画演示,这种移动网络媒体时代的技术特征,使得碎片化的学习体验成为可能。项目组经过半年的筹备与制作,“慕课”体系逐步成型。2017年12月《美术鉴赏》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开始内部测试。2018年1月15日启动校选《美术鉴赏》SPOC混合式教学试点项目。2018年3月24日首轮《美术鉴赏》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通过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认证,以随堂模式在“学堂在线”平台正式上线。开设时间为每年的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授课对象涵盖本科各专业及社会学习者。2018年9月《美术鉴赏》配套多媒体课件在“第二十二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河北赛区作品评选中荣获三等奖。2019年12月1日《美术鉴赏》成功登陆“学习强国”首页“每日慕课”,相关视频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截止至2020年7月28日共开设4个轮次MOOC,两个轮次的SPOC,共有20654人参与课程学习,实践证明了《美术鉴赏》所开创的经典性、通识性、完整性、艺术性的课程定位,代表着移动媒体时代慕课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开辟了移动媒体时代全新的学习体验。
二、混合式教学实践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必要性及策略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加强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到作品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高尚情趣的目的,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理念。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加强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审美教育;美学价值;高中语文
加强审美教育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语文既是高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艺术学科,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美育在课堂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尤为显著。有研究表明,有着良好审美观的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有着更强的竞争力,其作用可见一斑。
一、加强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学界对于高中语文教育的研究结果主要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美育质量息息相关,而且美育应该从中学开始强化,高中教育是美学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中有趣的故事,深远的意境,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美好的美学体验,对于培养学生的美学观念与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将这种锻炼过程赋予课堂,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更多的美学价值。高中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学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无穷的,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并用来指导生活,同时将美学与哲学包含其中。高中语文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认识语言,学会使用工具获得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历史与人类发展的进程,为学生将来理解美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将对学生的审美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加强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策略
高中美术鉴赏互动式教学价值思考
摘要:高中美术鉴赏课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美术素养和美术鉴赏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序开展高中美术鉴赏课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提升,而且能促进学生审美观念的不断深化,真正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推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该文从高中美术鉴赏互动式教学的内涵切入,分析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提出了具体的互动式教学策略,以期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深化师生、生生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互动、探究中全面提升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夯实全面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互动式教学;策略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高度重视美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意义。在新时代,高中要加强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从整体上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高中美术鉴赏课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个性化发展的平台。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入手,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开展深度交流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教师要认识到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内涵和教育价值。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内涵
美术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高中美术教学需要基于学生对美的需求,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使学生感知更丰富的艺术特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美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教师应通过不同的角度,更好地引导美术鉴赏教学的走向,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教学氛围[1]。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美育内涵,其内核更趋向于对师生关系的把握,通过创新的教学思维和方式建立良好的美术教学课堂组织架构,使美术鉴赏教学由以往的单向知识传授逐步演变为双向的思维交流,从本质上推动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生的学习思维的转变,帮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获得更多启发。这样,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入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质,使学生将所学美术知识充分内化,打通美术鉴赏与审美情趣培养之间的渠道,彰显美育特征。这有利于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观念的发展,并构建综合型的教学模式,让高中美术教学逐步迈上更高的台阶。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育价值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方式
摘要:素质教育主要构成部分在于美育教育、智育教育、德育教育。开展美育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陶冶学生语文情操,体会小学语文的文化意蕴。这些都是我们研究美育教育融合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教育;研究
奥古斯特•罗丹曾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见观察美、鉴赏美对于人类情怀感受具有重要指引的意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培养小学生挖掘语言魅力、感受语言内在美、感悟语境意蕴美,从而运用于生活中甚至之后行业领域中,是小学教师的教学核心内容。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需要后天的学习及生活中感悟而来,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是需要在平时的潜移默化中慢慢培养出对美的感受力。也因此小学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新理念,去引导学生从课文插图及语言文字中享受语言的魅力。
初中音乐课堂上美育教育的体现
摘要:审美教育一直是各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初中阶段也是如此。音乐课堂是初中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是一项复杂又必要的任务。因此,本文结合了实际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对如何在初中音乐课堂上体现美育教育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并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美育教育;策略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美育一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育的实质就是运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是非观念、良好的审美情趣,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对于美好事物的辨析能力,提升其美的创造力。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都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各方资源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一、提高教师素养,加强榜样作用
教师教师作为音乐课堂的主要引导者,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也应该提升自我的素养,为学生树立一个美的榜样,用榜样作用影响学生的审美观。首先,作为教师,应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不迟到不早退,常带微笑,热心帮助每一个学生,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注意保持乐观向上,健康的状态,把积极阳光的形象展示给学生。其次,教师要热爱音乐这个学科,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尽量选择简单明了的语言来介绍音乐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踏雪寻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歌舞表演,亲自上阵表现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最后,教师应当有较高的音乐鉴赏水平,要树立多元的文化观念,平时要多多欣赏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不要凭个人喜好局限于一种风格、一种类型,而是要扩宽眼界,海纳百川,以此来加深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如果面对着这样的老师,日积月累,肯定会受到教师人格魅力的熏染,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跟随教师得到了良好审美观的熏陶。
二、开设多种活动,营造美的氛围
舞蹈艺术语言表现研究
一、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正本清源”寻中国古典文化之根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起源于原始社会生产劳动的舞蹈艺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已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用它独特的艺术语言生动地记录了华夏文化的荣辱兴衰,彰显着传统文化精神,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该书着眼于中国舞蹈编创中注重形象的传统,借助舞蹈形象语言的研究,将舞蹈艺术与中国舞蹈文化相结合,走一条健康而具有传承性的舞蹈创作和发展之路。作者以其渊博学识对中国舞蹈所承载的各种传统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从诗词歌赋、雕塑建筑、舞台布景等多方面,论述了舞蹈同我国民俗文化、哲学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揭示出舞蹈艺术所蕴含的传统民族文化精神。本书共六章内容,在第一章中国舞蹈的文化特质中,作者主要阐述了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意象”与“情境”、“神”和“形”、“飞动之美”等重要理论问题,通过对中国舞蹈美学探究得出中国舞蹈美学具有的三大特征:对于“意象”的追求、线的“飞动之美”、形与神的高度统一。在第二章中国舞蹈形象语言的审美品质中,作者论述了“中国舞蹈形象之意象”、“中国舞蹈形象的美育作用”、“舞蹈创作中的形象思维”、“中国舞蹈形象中的再现与表现”、“中国舞蹈形象的精神审美”等问题,指出中国舞蹈的艺术形象所具有的精神气质是对理想境界的人和事物的弘扬,对真善美的歌颂以及对丑恶事物的批判,在艺术表现中强调人文思想及诗意情怀。第三章舞蹈形象的艺术品质,作者主要从动作方向、语言表述方向、编导主客体关系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了舞蹈动作作为表达语言和作为动作的不同,强调舞蹈内在的文化因素是舞蹈“形象”的灵魂,确定了结构在表述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只有顾及到舞蹈语言的舞蹈动作才能产生相应的表述能力。第四章身体运动的空间时间与形象认知,作者在论述舞蹈形象与认知时,大量引用了传统文化中的“道”、“赋比兴”、“立”、“意念”、“大唐气象”等,指出要想充分理解舞蹈,首先要体味蕴藏在舞蹈背后的文化品质即传统文化精神。第五章舞蹈形象语言的编导教学,通过大量的舞剧实践案例,深刻剖析了舞剧中所蕴藉的文化因素,强调学生在实践中把握其文化底蕴,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通读全书,不难发现,作者在每个章节的阐述中,或结合悠久的历史故事,或借助传统的诗词歌赋,或通过对经典舞剧作品的探析,清晰地展现出舞蹈与传统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论述中使读者潜移默化地通晓了中国古代乐舞风尚及相关舞人传奇,领略了传统舞蹈艺术的辉煌与奥妙,感受到了华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深刻感知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审美风尚。可以说,该书是一本舞蹈类著作中不可多得的孕育着中国传统文化大观的佳作。
二、案例丰富,内容详实———全方位探讨舞蹈艺术形象语言
“图文结合”是该书的另一突出特色,尤其在编创、舞剧、演出等范畴下,该书列举的丰富案例、写作形式为国内同行进行同类题材作品的编写提供了借鉴,由此所构建的写作模式具有很强的实践与指导意义。基于各章节的研究需求,全书共列举了46个案例。例如在阐述舞蹈形象部分关于“象外之象”中列举了舞剧《兰亭修竹》;在舞蹈形象的精神审美研究中列举了《梁祝》;在舞蹈编排教学中列举了中国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这种结合案例的写作模式贯穿了全书,从内容与形式上构成了统一的整体,同时,在结合案例之上凸显了舞蹈艺术语言作为研究核心的针对性意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指出解决方向。以第六章舞剧创作中形象语言的深化为例,在本章最初,作者率先提出结构立意作为舞蹈艺术语言的作用,结合舞剧《原野》的创作及上下场的演出,分析了结构对于形象塑造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强调舞蹈艺术形象语言对于舞蹈形象及表现力的重要性,倡导用舞蹈语言塑造鲜活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形象来感染观众,达到艺术与情感的共鸣。而且,该书在论述不同案例的同时,也注重不同案例的表达侧重点。如第二章中国舞蹈形象语言的审美品质中对舞剧《兰亭修竹》的案例分析中,作者着墨不多,简单阐释了其所蕴含的传统精神———君子气度,而在第六章针对舞剧《半生缘》,作者用大量的笔墨详细分析了舞剧表现的承载物———“镜子”的寓意,从第一幕“镜子”运用于姐姐的内心刻画到第四幕“镜子”运用于妹妹曼桢的舞段,对“镜子”寓意的变化进行了细致而详尽的论述。所有案例都没有脱离对舞蹈形象语言的关注,作者通过对形象语言的研究,明朗了多年来舞蹈创作领域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指出形式与内容应当统一,突出舞蹈形象的同时,基于舞蹈动作寻找舞蹈表达的言语方式,实现舞蹈艺术情感的表达。该书跳出理论框架桎梏,基于案例分析的写作模式,不仅对学生认识舞蹈形象、舞蹈语言、舞蹈编创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为相关学者撰写同类书籍及舞蹈编创提供了借鉴经验。
三、理论反哺教学实践,美育陶冶道德情操
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强调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实用性较强,弥补了传统舞蹈编导教学仅仅注重形体动作训练的缺陷,倡导编导人员对舞蹈艺术语言予以关注,提升了学生对舞蹈的基本审美品质和艺术理论的把握。《中国舞蹈编导形象语言研究》一书在教学研究上突出中国舞蹈的传统文化品质,针对中国舞蹈创建了独特的“形象语言”的编排技术,并由此产生本土化的舞蹈语言体系,架构起《中国舞蹈编导形象语言研究》应用理论,为中国舞蹈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技术支撑。例如,在第五章中,作者从主题动作中舞蹈形象的确立与发展、群舞中主导动机和主题动作的形象、段落中对形象种子的发展三个方面将理论具体应用于实践教学,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一步深化舞蹈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在社会效益方面,通过对理论的探究,为编导专业学生提供了体系化与框架化的标准教材,有助于培养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使得舞蹈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走上了更为成熟的轨道,并为今后舞蹈创作获得广泛社会认同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资源与方法。舞蹈教育的重要任务不仅在于动作、形体的训练,最关键的是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艺术品鉴力,使学生了解舞蹈的艺术风格,从艺术的角度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对学生丰富舞蹈理论知识,提高舞蹈审美实践能力,提升舞蹈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书弥补了舞蹈教学中对舞蹈语言关注较少的缺憾,对充实教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充分发挥了舞蹈艺术美育的独特作用,用舞蹈艺术来塑造美的心灵。该书中优美的舞蹈造型,美妙的仪态呈现,绚丽的舞台布景,或静态或动态,犹如立体画作,使得读者在阅读文本内容时得到感官与心灵双重享受。书中蕴含不同民族的历史、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生命形态、生存方式等,开阔了读者的视野,为中国文化精神需求贡献艺术美育的力量。通读全书,该书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理论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在提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起美育作用,潜移默化地陶冶了读者的情操。该书注重舞蹈艺术形象语言的研究,为舞蹈编导人员提供了一条可供实践的编创之路;基于丰富详实的舞剧案例展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方位探讨了舞蹈艺术形象语言,对学生认识舞蹈形象、舞蹈语言、舞蹈编创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为相关学者撰写同类书籍及舞蹈编创提供了借鉴经验;找寻中国古典文化之根,使得读者在字里行间中感知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审美风尚,有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符合时展的新需求。综上,该书值得每位舞蹈艺术爱好者仔细品鉴。
独家原创:论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摘要】美育是时代的客观要求,然而在中国传统语文教学却忽视了审美教育。高职院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之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审美教育大有被遗忘之势。文章分析了高职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挖掘了美的因素,渗透审美教育势在必行。通过分析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渗透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现代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学观念上时常缺乏创新精神,教学方法上往往注重单向灌输书本知识和传统理性分析,常常导致教学程式过于僵化,教学形式呆板,审美教育缺失,这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且也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到语文知识的学习。
本文结合高职语文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将美学教育规律参透其中,努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能力.发挥高职语文在人才培养中的审美教学功能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学;高职院校;教师素质
一、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一)当今社会是科技飞速发展腾飞的时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不断要求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与革新,而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更应该与时俱进。在教育教学中把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这对在新世纪落实科学教育观、全面推进高职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将审美教育渗透到高职语文教学中,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也将反过来对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和效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高职音乐课程改革探究
一、当前高职音乐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门类单一,教法陈旧,教材杂乱,未能建立音乐美育教学体系
音乐教学作为高职公共课程中的一个类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较为普遍地存在课程门类单一问题,如常见的主要有音乐欣赏、流行音乐欣赏、影视音乐欣赏、舞蹈欣赏等。并且在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常常随意进行更改和删减、增加,开设的课程往往只是根据学校教师的音乐背景进行设置,而这些科目之间也没有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和音乐美誉培养的特点进行设计与规划。学生在此过程中没有任何的发言权和参与权,被动地服从教学门类与内容的约束,造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一厢情愿”,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过程也往往只是采用欣赏聆听、观看视频等传统方式,缺乏创新和吸引力。再者,在教材的选择上更是出现随意性,针对市场上关于音乐欣赏的大量教材,教学组织者往往没有通过慎重的对比进行教材的筛选,造成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滞后或者超前。整体上来讲,还未建立较为科学的符合高职学生实际的音乐美育课程教学体系。
(二)教学内容以欧美和现代流行音乐居多,涉及民族传统音乐内容少
在音乐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为了贴近当前高职学生的娱乐兴趣爱好,教学组织者往往主要采用近现代的欧美音乐作品和中外流行音乐作品开展教学活动。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学生的兴趣欣赏习惯,却在客观上忽视了对传统音乐特别是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介绍。传统音乐这种常被学生冠以“落后的”“鸡皮疙瘩的”等词汇的民族宝贵财富实际上也被组织引导者给误解了。因此,使广大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产生距离且避而远之。
(三)课程定位仅限公共课程,忽视了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