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教育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8 09:25: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美德教育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历史教学美德教育论文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如何让这些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期发扬光大,是今天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历史教学中着力于传统美德教育,可强化学校德育工作。
一、让学生认识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
中化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些内容大致可归纳如下: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甲午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反对外来侵略浴血奋战;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高呼“杀敌报国”,直至壮烈牺牲;共产党员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这一美德的本质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教材中大禹治水,前后13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促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已任,为国为民无私精神的体现。
3.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力而著称于世。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集中体现了这一美德的内涵。教材中,墨翟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隋文帝身体力行,崇尚节俭,形成隋初良好的社会风气;马钧发明翻车,李春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4.不畏强暴,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在历史教材中,具备这种美德的也不乏其人。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被处宫刑后,15年著成《史记》;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学生诚实守信的美德教育论文
摘要: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尤其是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决不姑息。对那些有思想包袱和心理障碍的孩子,用你的爱去熔化学生心头的冰。对于品质有问题的学生,我们更要从诚实守信教起。教给学生知识,可能会受用一时;但教会学生诚实守信,却会受益终生。
关键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尤其是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师的爱像秋风,应该扫除每一个干枯的枝叶。对学生我像园丁爱幼苗一样爱护着他们,但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我决不姑息。因为要想让学生立世,必须先学会做人。我经常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每次考试前我都三令五申要遵守考风考纪,并用班级量化来加以约束。但总有些学生存有侥幸心理,忍不住以身试法。那次期末考试,以××为首的四个同学在考化学时作弊。我听说后相当生气,虽然监考老师没有报到教导处,但我决不能轻描淡写,自然免不了对他们进行一番教育。最后按照班上的规定,这些学生不但要在班上作检查,扣除量化分,该科成绩算零分,而且班干部要免除职务。××是化学科代表,免除她职务时她哭了。我知道她有很强的上进心,并为班级工作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但我决不纵容她。过后我又找她进一步谈心,鼓励她化悲痛为力量,从中吸取教训,以良好的心态和真才实学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失去了化学科代表的机会,还可以再去争取它,甚至是更高的职务,只要你好好表现。我通常这样教育学生:切勿做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要有真才实学。我的座右铭是: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并以此影响学生,教育他们养成诚实守信的美德。
青春是活泼的,有时有几分冲动都是可以理解的。“一日为窃,终生为贼”的错误思想可能会贻误一个孩子的一生,对学生“知错改错不为错”,用你的宽容去面对那些有思想和心理障碍的孩子,用你的爱去熔化学生心头的冰,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是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班级偷窃是件很令人厌恶的事,丢眼镜的、钱包的、文具的事屡有发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问题集中在XX身上,我分析他家庭条件较好,可能出于好奇才故意为之。我先找他谈话:“老师遇到个难题,你能不能帮我解决……”以请他帮忙调查的形式来明确老师是多么器重和信任他,随后在班上说:谁拿了XX的眼镜用,请快归还;或谁开玩笑藏起了某同学的钱包,请尽快给他放回来。对“偷”只字未提,这类问题一般都能尽快得到解决。其实教师比“福尔摩斯”更要讲究技巧。公务员之家
越是棘手的问题,教师越应该以诚心换真心,将心比心。
加强对职校的传统美德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职校学生传统美德教育
论文摘要:当前社会道德水准下降,也影响着职校的学生。为了让职校的学生能适应社会,服务予社会,需要对他们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据有关报道:某年年底,在一所著名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封署名为“一位辛酸的父亲”的信。信中这位父亲控诉他的儿予对父亲除了索取还是索取,从不体谅父母不说,为了多要财物,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再者,浙江某高校研究生嫌家穷欲解除父子关系,放狂言要踩死老父。
社会缺乏感恩的土壤,一些人之常情在道德缺失下遭到严重的挑战。看了这个报道,人们不禁发出慨叹:现在社会里,经济越来越发达了,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了,可是道德越来越沦丧了。其后果会怎样,我们不敢想象,由此联系到学校的教育工作,针对上面的现象,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把德育工作摆在第一位。德育做不好,培养出来的可能就是危险品。耍使我们的学生成才,首先要使他们“成人”,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己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市场经济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尤其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毒害,金钱至上、自私自利、贪图享受的思想正扭曲着人的灵魂,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协调,并阻碍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职校学生身上表现出的自由散漫、不思进取、逆反、沉迷于网络、早恋现缘也着实令人担忧。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多地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必须创造能够适应新经济关系的新道德体系,即适应时代需要的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不但能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且能够保证物质文明按照既定的价值导向健康地发展下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其内涵相当丰富。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历史赋予的重任,对教育学,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呢?
一、爱国、气节教育
刊宁说过,爱国主义就足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五荽情。只育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从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汉代的苏武牧羊,威武不能屈,时穷节乃在,丁年奉使,皓首而归,历代为之传诵。现代诗人朱白清临终前贫病交加,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其浩然正气可见一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该说法不仅具有侣导民族气节,挽牧民族危亡的积极意义,而且突出了要求把个人命运与民族、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的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因此在过去中华民族濒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它是救亡图存的战斗号角;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却是我们积极投身各项事业,报效祖困的精神动力新中国刚成立时,一批留学国外的科学家纷纷放弈国外优厚的条件,毅然决然回归祖国,要为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如饯学森、华罗庚、钱三强等。“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是他们的共同心声。著名运动员刘翔成名后,一位日本记者采访他,“亚洲人在田径短跑上一直是弱势,许多人怀疑成绩的真实性,认为可能是服用了兴奋剂,请问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他说,“日本和美国的医学一向比中国发达,服用兴奋剂的历史也比中国悠久得多。如果有这种药的话,日美运动员一定服用过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就是日本人就算服用了兴奋剂也进不了前三名,更不可能得冠军l我先前说过我的成绩代表了亚洲,代表了黄种人,我想这里面应该不包括日本l”短短的几句话,维护了国家尊严,维护了祖国荣誉,充分体现了个人的民族气节。
市场经济美德教育论文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弘扬传统美德,对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之际,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市场经济对中学德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它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其一,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法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平等观念和竞争意识。其二,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因为市场经济要求每一个竞争者只有顽强拼博,不断进取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其三,它有利于学生形成强大的的学习动力。因为市场竞争,说到底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知识和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我们在肯定市场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它所起的消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其一是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当代青少年学生个体竞争意识日趋增强,群体团结协作精神逐步削弱,发展个性的要求日益强烈,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逐步淡化;对个人利益,个体价值比较关注,对国家、集体利益有所忽视;个体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对集体的力量和作用认识不足等。二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滋长。社会上出现的追求享乐,迷恋金钱,崇拜金钱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严重危害了青少年一代美好的心灵。有的学生一味讲究吃好穿好,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有的学生花钱如流水,肆意挥霍,钱花光了就去偷,骗、诈等。三是“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当前,社会的分配不公和知识贬值,脑体倒挂现象,使不少学生认为不读书,无知识也可以赚钱发财,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有些学生只求混个毕业证,早早冲出这所“牢笼”,去投身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赚钱发财。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2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明中形成了许多优良道德传统,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大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优良道德传统教育,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意义也是深远重大的。
首先,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培养青少年集体主义思想的需要。中华民族历来把“廓然大公”、“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价值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不闪烁着集体主义精神的光辉。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一代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的滋长,学校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的传统美德,发扬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价值,培养青少年的集体主义观念和情感,这是学校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美德家庭教育论文
一、中华传统美德应成为家庭教育的根基
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基础工程。时下,家庭教育的功利性倾向导致一些父母唯分数论,把孩子能否进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教育目的,教出了只会学习但不会“做人”的孩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失德案件,如重庆女童摔婴、复旦投毒案等折射出家庭道德教育的不足与缺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青少年人格与品德教育必须成为家庭教育的重点。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核心价值观,一个家庭也不能没有核心道德观。那么,用什么作为家庭的核心道德观,培塑我们的下一代?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孕育出的传统美德,是国人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结晶。传统美德不仅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等等,至今都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理应成为我们家庭教育的根基,成为我们教育下一代有力的思想武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无所不包,如何继承优良传统,又赋予新的时展内涵,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仅就家庭建设来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将传统家庭美德与现代家庭建设理念相融合后,提出的家庭美德五个准则是一个较为简洁可行的范本,可是家长对此的知晓程度并不高。据笔者所在单位2014年在福建省开展的全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数据显示,只有44%的被调查者了解“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可见,如何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家长中普及与推广核心价值观、传统家庭美德,让其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从而成为家庭教育正确的价值引领是当务之急。
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家长应率先垂范
1.孝老爱亲,知行合一。中华传统美德最注重孝文化。孝作为“众善之始”,存在一个由内及外、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的推行过程。推行到最后,几乎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在家庭中孝道伦理的本质应是责任和义务,被视为国人的基本品德。当下不少家庭“孝亲”观念淡薄,尊老不足爱幼有余,啃老现象严重。在福建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中,被问及对“啃老”现象的看法时,有46.3%的人认为“很不应该”,有43.8%的人认为“事出有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有9%的人甚至认为“可以理解”。民众对“啃老”的宽容固然有一定社会原因,但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家“尊老敬老”的意识与能力均不足。只有家长们将“孝老爱亲”上升到家庭核心道德的高度来予以对待,处处知礼、守礼、重礼,做到知行合一,家庭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传统美德传承的一个重要场所,从而发挥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
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言传”即家长先要深入理解传统美德内涵,然后通过阅读、讲解、游戏等多种形式向子女传授美德知识。“身教”是要求家长做好表率,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等美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能做到“以身作则”的家长并不多,比如在福建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中,只有3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承诺都能兑现,在诚实守信上为孩子做好榜样”。家庭教育应是做人的教育。“人而无信,百事皆虚”(《增广贤文》),“修身以求进,行道以利世”(《颜氏家训》),承载传统家庭美德的古代家训,也是处处体现为人处事的教诲,而少讲读书学习。这些经典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应重品行培育,通过家长言传身教建立“家规”,形成良好“家风”。
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家长应讲究方法
英语课渗透美德教育论文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论文教育时,强调的是“渗透”二字。即在英语教学中贯彻思想教育,要渗透不要强加,不要牵强附会地将英语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要不露痕迹地渗透,潜移默化,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要求教师要找到教材的渗透点,并关心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教材内容的德育因素与学生的思想动向的教育要求结合起来,巧妙地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关键词:英语教学传统美德教育渗透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德育是灵魂。她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德育科研工作,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具有导向作用。初中生是未成年人,而中华传统美德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学科课堂教学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所以,每学期开学校领导总是号召全体教师在授课时应渗透德育教育,虽然是渗透,但却是有明确的目的和意识的。它是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和培养德育“四有”新人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善于将传统美德施与潜移默化之中,让传统美德在英语课堂上闪光。
一、传统美德教育与初中英语教学的结合点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在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对话和课文都蕴含着我们中华民主的传统美德的内容,如有助人为乐的;有尊老爱幼的,有勤俭节俭的;有诚实守信的;有团结互助的;有立志成才的;有助人为乐的;还有严己宽人的,等等,学到类似这样的课文我就会结合中国民族精神有意地对学生渗透我国的高尚民族美德。可见,英语学科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具有一定的结合点。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
市场经济美德教育论文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弘扬传统美德,对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之际,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市场经济对中学德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它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其一,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法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平等观念和竞争意识。其二,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因为市场经济要求每一个竞争者只有顽强拼博,不断进取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其三,它有利于学生形成强大的的学习动力。因为市场竞争,说到底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知识和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我们在肯定市场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它所起的消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其一是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当代青少年学生个体竞争意识日趋增强,群体团结协作精神逐步削弱,发展个性的要求日益强烈,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逐步淡化;对个人利益,个体价值比较关注,对国家、集体利益有所忽视;个体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对集体的力量和作用认识不足等。二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滋长。社会上出现的追求享乐,迷恋金钱,崇拜金钱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严重危害了青少年一代美好的心灵。有的学生一味讲究吃好穿好,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有的学生花钱如流水,肆意挥霍,钱花光了就去偷,骗、诈等。三是“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当前,社会的分配不公和知识贬值,脑体倒挂现象,使不少学生认为不读书,无知识也可以赚钱发财,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有些学生只求混个毕业证,早早冲出这所“牢笼”,去投身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赚钱发财。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2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明中形成了许多优良道德传统,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大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优良道德传统教育,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意义也是深远重大的。
首先,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培养青少年集体主义思想的需要。中华民族历来把“廓然大公”、“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价值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不闪烁着集体主义精神的光辉。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一代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的滋长,学校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的传统美德,发扬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价值,培养青少年的集体主义观念和情感,这是学校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论文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新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就历史教学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这一个侧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传统美德教育与现代化建设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最值得注意和忧虑的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腐蚀和毒害。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和贪图享受的思想,正扭曲着一些人的灵魂,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协调,并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多地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必须创造能够适应新经济关系的新道德体系,即适应时代需要的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不但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且能够保证物质文明按照既定的价值导向健康地发展。传统美德是现代化新道德的基础,是建立新道德体系的思想材料,其内涵我们完全可以赋予现代意义,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对教育青少年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道德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挖掘丰富多彩的典型素材,寓道德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可以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历史学科的特殊功能所在,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职校政治教学传统美德教育论文
如何加强职业学校政治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笔者试就职业学校政治教学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这一个侧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职业中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最值得注意和忧虑的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腐蚀和毒害。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和贪图享受的思想,正扭曲着一些人的灵魂,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协调,并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多地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必须创造能够适应新经济关系的新道德体系,即适应时代需要的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不但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且能够保证物质文明按照既定的价值导向健康地发展。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对教育青少年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职业中学政治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中学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挖掘丰富多彩的典型素材(寓人生观教育于政治知识的传授之中),可以对职业中学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职业中学政治学科的特殊功能所在,是职业中学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历史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论文
一、让学生认识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
中化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些内容大致可归纳如下: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甲午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反对外来侵略浴血奋战;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高呼“杀敌报国”,直至壮烈牺牲;共产党员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这一美德的本质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教材中大禹治水,前后13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促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已任,为国为民无私精神的体现。
3.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力而著称于世。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集中体现了这一美德的内涵。教材中,墨翟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隋文帝身体力行,崇尚节俭,形成隋初良好的社会风气;马钧发明翻车,李春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4.不畏强暴,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在历史教材中,具备这种美德的也不乏其人。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被处宫刑后,15年著成《史记》;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5.文明礼貌,仁者爱人。我国是礼仪之帮,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历史教材中介绍的李冰父子为民修建都江堰,变水害为水利的事迹;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救命善行;爱国志士林觉民“将爱你(妻)之心去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心愿;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壮举,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