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竞争力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09:37: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贸易竞争力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谈论服务贸易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潮流,世界经济格局始于来变更与调整国际贸易的焦点是逐渐的货品传统贸易倾向于到服务业贸易,服务贸易扮演在最近的的服务在世界的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已初具规模。因此,中国的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能力,在服务贸易不发达状态的理由进行浅析,讨论,以提高的竞争力的中国服务贸易的战略,具有重要的实际的重要性。对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能力,中国的服务贸易的的整体竞争能力较弱,在行业角度来看是有较大差异,已经众多学者表示认同。中国学者们从各种角度发掘中国的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的因素影响,并提出了建议,以加强对中国的服务贸易的的竞争力。无论是在服务的贸易的宏观经济的策略的拟议,对政府的作用,更多的小型企业的创新,涉及到不仅培养要素的形成机制,完善要素市场,涉及的服务需求和服务的品牌结构升级建立,但还涉及到庞大的服务企业集团,形成行业协会,工会以及自我约束的形成,促进城市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利用外资,加强国际协调等等,这些都是具有重要指导的意义,以提高竞争力的中国服务贸易政策的制定。
一、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限制因素
近几年,中国在服务贸易的发展继续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进一步改善服务贸易结构,收入较高的增值服务产品有较大的提高。然而,由于历史和国际短期内地位的经济模式,可以不被变化和其它因素,中国的服务出口的竞争力,而且服务低质量,在国际竞争能力服务贸易和中国的崛起的国际地位在中国的服务贸易的发展不利因素,继续努力需要改善的各种限制,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的目的。
二、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现状
1.加强贸易服务的竞争力首先,中国的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份额增长较快增加。在90年进口全球贸易的0.7%和0.5%,1.99%和2.38%,在2000年,2.51%和3.0%,2004年,在世界上增长中国的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2.中国的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低首先,服务贸易在贸易总额中的份额相对较小,远远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其次,贸易服务的一个单一的结构,传统服务行业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第三,服务贸易伙伴高度集中。
当前棉花贸易竞争力刍议
本文作者:张淑荣兰德平刘朝敏工作单位:天津农学院
贸易竞争力分析
贸易规模竞争力分析1.从出口市场占有份额来看:无论绝对市场占有份额(MS)还是在相对占有份额(RCA)方面,与美国和印度两个棉花主产国相比,中国棉花市场占有份额都处于较低水平,且呈逐步下降趋势,如MS值从最高值6.9%(1991年)下降到2009年的0.27%,RCA值从1990年的2.85下降到2009年的0.03。期间虽在1999年和2000年有所提高,但并未改变这一总体趋势,而美国和印度在世界棉花市场上的出口份额却呈上升趋势。2002年以来印度棉花在世界市场占有份额的增速远超过美国,2002—2009年美国的MS和RCA的增速分别为3.11%和6.23%,印度的MS和RCA的增速分别为86.07%和70.01%。根据三国的MS和RCA数据值来看,目前中国棉花出口竞争力水平极弱,或根本不具有竞争优势。美国与印度具有极强的竞争力。2.在考虑到进口规模及产业内贸易水平时,从TC值所表现出来的实际情况来看:除1993年、1999年和2000年表现为正值外,其他年份中国的TC值均为负值,即不具有竞争力,而从RCA值的表现来看,1990—1994年间中国棉花却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由此说明了在此期间中国棉花属于“大进大出”形态,而且进口大于出口,属于典型的产业内贸易方式。从G-L指数数值上也证实了这一结果,在此期间G-L指数也处于较高水平。另外,在入世以来,尤其是2003—2009年期间,我国的棉花的TC数值不断向-1靠近,几乎接近于-1,说明近年来中国棉花贸易几乎是处于完全进口地位,进而导致中国棉花在MS、RCA和G-L方向表现出较低的水平,从贸易规模上来看,几乎已完全不具有竞争优势。美国棉花的TC值却表明1990—2009年期间基本上是处于完全出口地位,其市场份额(MS和RCA)相对稳定且处于较高水平,同时G-L指数处于较低水平,即美国棉花贸易方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印度棉花的TC值变化波动较大,贸易形态不稳定,但近几年以出口为主,从而表现为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如表1所示。表11990-2009年中国、美国和印度棉花外贸规模竞争力指标数值数据来源: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价格竞争力指标分析1.棉花价格总体竞争力分析。从总体来看,与世界平均出口价格相比,中国棉花出口价格有一定的竞争力,如图1所示,1990—2009年期间中国棉花的APC指数基本上都大于1,美国的APC指数除个别年份外,基本与世界棉花平均出口价格相等,略低于中国棉花的APC指数,即在平均出口价格方面美国并不具有竞争优势。印度棉花APC指数虽然从总体走势上和中国趋近,但均略大于中国的APC指数。因此,从出口价格竞争力状况来看,印度竞争力较强,其次为中国,美国最弱,2000年以来三国棉花价格竞争力波动较大,2000—2009年中国、美国和印度棉花总体价格竞争力波动较大,1990—1999年中国、美国和印度棉花价格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251、0.050和0.220,2000—2009年中国、美国和印度棉花价格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15、0.417和0.383。2007年以来三国价格竞争优势减弱,其中中国和印度完全处于下降趋势,且中国最弱,其主要是由于国际棉花投机商的炒作行为造成的棉花价格的不稳定以及金融危机对纺织业的负面影响。
上述价格竞争力只是体现棉花总体价格优势方面,且极易由于棉花产品出口结构的差异影响到实际竞争力水平,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又进一步分析棉花出口产品结构及中国与印度、美国在各类棉花产品上的相对价格优势。(1)中国、美国和印度三国棉花的出口结构以原棉出口为主。如表2所示,除个别年份,1990—2009期间的绝大多数年份中国、印度原棉出口金额占棉花出口总额的比重均在90%左右。美国原棉出口比重高于中国和印度,除1999年外,其他年份原棉比重均在95%以上。而三国的短绒棉、废棉和梳理棉出口比重较小。表21990—2009年中国、美国和印度棉花出口结构单位:%(2)各类棉花产品出口比价,如表3所示。1992—2000年中国对美国棉花在价格上具有较强的的竞争力,在此期间中国对印度棉花也有一定的竞争力,1992—2000年中国与美国棉花出口比价均大于1,与印度棉花出口比价在1左右。主要是由于此阶段中国棉花的出口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并有指定单位经营,进口则由中纺总公司独家经营,仍属于完全计划经济的范畴。入世以来,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中国棉花对印度和美国价格竞争力较弱,且近年来逐渐减弱,对印度的出口比价由2006年的0.905降到2009年的0.664,对美国的比价由2005年的1.031降到0.660。从各类棉花产品出口比价来看,在原棉和短绒棉产品上中国与印度相比,已完全不具有价格竞争力,与美国相比虽然在部分年份曾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这一优势并不明显。另外,在这两类产品上,近年来中国的价格竞争力还正趋于进一步下滑的明显趋势,中国原棉与印度、美国的出口比价分别由2007年的0.858和0.907下降到2009年的0.624和0.604,中国短绒棉与印度、美国的出口比价分别由2005年的0.750和1.037下降到2009年的0.479和0.737。在废棉和梳理棉产品上,中国曾保持较长时期的价格竞争力,但2007年以来,这一价格竞争优势也逐步转向竞争劣势,到2008年中国梳理棉与印度、美国的出口比价分别降到0.343和0.404。
结论与建议
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较弱,甚至失去竞争力从贸易规模竞争力来看,无论是否考虑进口或产业内贸易,中国棉花的国际竞争力都很弱,甚至可以说中国棉花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从国际交换价格来看,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棉花出口价格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与棉花主产国美国和印度相比,中国棉花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以出口份额较小的废棉和梳理棉来支撑,而大综出口的原棉却未能体现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从而降低了我国棉花的出口收益。另外,更重要的是,无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主要棉花生产国相比,2007年以来我国在各类棉花出口产品上均已丧失了价格竞争优势,从而也导致了我国棉花的大量进口,其势必影响到我国国内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策略
[摘要]服务贸易竞争力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中国已是服务贸易大国,也是服务贸易逆差第一大国,要向贸易强国转变,必须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扬长补短,不断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服务贸易;高质量;竞争力
随着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服务贸易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于推进绿色发展、破解绿色壁垒,推动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前中国服务贸易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二位,但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依然过高,资本及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贡献不足。
1中国服务贸易的短板
1995—2019年,中国服务贸易连续25年逆差,2019年逆差规模达1.5万亿元,仅旅行服务一项逆差就达14924.6亿元,通过货物贸易辛苦赚取的外汇又流向国外。传统服务业不具比较优势,作为货物贸易大国,中国理应在运输服务领域占据较大优势,但实际上运输业务长年存在巨额逆差。产业链低端的劳动、资源密集型服务企业过多,规模小、结构散、没有集团优势、缺乏品牌效应,影响服务贸易质量提升。服贸结构亟须优化,跨境交易服务目前有一半以上已经实现数字化,中国由于制造业长年以代工为主,抑制了产业的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产品不能满足需求,中国作为经济转型升级国家,现代高端服务业需求增长迅猛,但是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需求大量外溢。人力资源结构不尽合理,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学生缺乏动手能力;职业培训市场不成熟,缺乏有效的技能提升途径,服务业高层优秀管理人才更是匮乏,以上种种,造成服务贸易领域人才结构失衡。
2中国服务贸易面临的挑战
论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
人们常常根据“比较优势”原理来思考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问题,但往往不能系统把握其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新特征,并相应制定科学的竞争战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确有一定的“比较优质”,然而,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卫星、数码技术进步等多重力量的推动下,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与扩张对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服务贸易结构正在全球性优化、升级,像金融、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在服务贸易进出口中的比重大大提高。从长远来看,中国服务企业如果不注重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现有的“比较优势”将随着中国经济逐步国际化而丧失殆尽,甚至转变为“比较劣势”。本文对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进行了实证性国际比较分析,并就此提出了若干思路与建议。
一、中国高等服务要素禀赋状况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02年11月12日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2002-2003年的微观经济竞争力在80个国家中排名为38,比2001年上升了5位。据专家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制度环境有所改善。然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子指标国家技术水平的排名,中国从第53位下降到第63位,主要因为中国在人均专利数量、人均的信息技术投资、公司购买技术专利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并落后于发展中的印度和巴西。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从发展前景看,一国服务贸易能否构建国家竞争优势,关键取决于它是否拥有充裕的高等要素及其优越的要素生成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讯网络、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高等要素的供给水平大幅度提高,但竞争力还较弱,如1998年中国每千人拥有电话主线70条(注: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数据手册[I].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66.),仅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67条)的12%,全世界平均水平(146条)的48%;另外中国每百万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只有高收入国家的14%,发表于科技刊物的论文只有全世界的1.4%,高技术出口只有全世界的2.8%(详见表1)。
表1中国部分高等要素供给状况的国际比较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为世界银行出版)数据整理。
当代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本文作者:贾雯工作单位:广东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
加入国际服务贸易带给我国贸易的好处。在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下,我国必然有条件的开放国内市场,引进和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对我国企业的管理和提高生产力的大幅发展。加大外商投资环境建设,增强我国市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更多地引进外国资本。为巩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化调整,增强我国企业间的市场竞争能力,让我国企业发展更加适应全球化的为发展形势。国际服务贸易进入中国服务市场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环境,购物选择的品种更加多样化,提升了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也更大程度上的促进了就业率的提高。各方面的不断提升,使得我国经济更好的得到稳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才有安居乐业的保障,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才能越走越远。
加入国际服务贸易带给我国贸易的坏处。随着我国服务业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国外服务行业直接抢占国内服务业市场,使得从事国内服务的企业失去在国内市场上应有的份额,大大增加了国内服务领域之间的市场竞争力,某些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将在大的市场冲击下无处立足,面临淘汰的危险。加入WTO后,对我国汽车、农业、电信、计算机、金融等七大行业冲击力较大,如汽车行业,国内汽车生产水平较低,性能使用情况也远不如国外汽车的生产,当我国服务贸易与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接轨的同时,关税的大幅降低,将导致国外汽车更多的进驻中国市场,使得我国本土的汽车产业受到巨大的市场冲击,可能使得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一蹶不振。服务贸易的扩大开放,使得我国服务出口额必然会低于进口额,加剧了服务贸易的逆差,服务贸易的扩大开放也进一步取消了地域限制,一定程度的加剧了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我国法律制度与WTO规则的差距,也必然影响着我国对外经贸活动的规范与管理。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冲击下,我国经济必然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革,适者生存得到了更大程度的体现。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进入我国服务贸易市场,给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为应对冲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有;
与各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为各国提供从服务贸易中获益的机会,为经济和社会活动有序地开展提供保障。以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主要手段,使各国之间互相学习,互惠互利,更好的促进各国服务业的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优化。
立足于优势,提升其他行业服务竞争力。立足于我国自身在服务贸易方面的优势行业,保证其在服务贸易行业中占据更高的地位,取其精华,舍其糟粕。提高国内其他行业的生产水平,国家在经济政策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行业发展努力接近国际化标准,进入国际化市场竞争中去。
对外贸易竞争力
1技术性的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市场准入上的影响,即达不到设定的技术标准,就不能顺利的出口;另一个是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企业技术、环保及为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投入都直接增加了产品成本,企业要获取相关认证的费用也相应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从而丧失了产品价格优势,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贸易中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很多时候是包括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中的,但是在这里我们单独把它拿出来讨论是因为与其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相比较,它有其特殊性,而且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知识产权壁垒是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如专利产品,贴有合法商标的商品,以及享有著作权的书籍、唱片、计算机软件等实行进口限制;或者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实行“不公平贸易”。中国屡遭国外知识产权的调查,严重的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而造成的出口对其国内产业的威胁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我们同发达国家真实技术差距的存在。
产品附加值通俗的讲就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中所凝结的技术、创新、人力劳动、品牌和附加服务等价值的增值。它与产品的价值增值链的长度,技术含量,创新程度,附加服务的质量和产品品牌价值等有很大的相关关系。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先生的“附加值”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产品的业务链上,组装的附加值最低,研发的附加值最高;中间值的生产虽有技术含量,也会慢慢递减,而到了销售和售后服务,附加值会随之高涨起来,因为它有品牌和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由此可见,在组装的上游,是技术、信息与知识;在组装的下游是包装、销售及服务。而在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是廉价劳动力在创造财富.中国的出口产品基本上集中在初加工的产品、棉纺织品和机电产品上,这些产品的技术含童低,加之中国的国际名牌少,尤其是机电产品甚至包括高新技术产品都是处于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这是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但是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出现所谓的“丰产不丰收”现象。这主要是由我国技术能力低所导致的。
3贸易条件恶化
论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然而,由于中国服务业发展的起点低、起步晚、基数小,整体竞争力落后。自1992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连续出现逆差(除1994年外),且1996年后逆差不断扩大,似乎表明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有下降的迹象(注:非要素服务贸易逆差从1992年2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75亿美元。要素服务差额变化甚至更大,则从1992年3亿美元顺差变成到1999年180亿美元逆差,然而,在把这些数据解读为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示器时要小心,因为很多服务被计入货物出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要降低市场准入壁垒,逐步开放服务市场,并允许外资进入中国服务业市场,实行国民待遇,这势必会给中国服务业发展带来挑战。因此,认真分析和评估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仅可为政府采取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客观依据,促使服务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指导服务贸易的发展,减小服务贸易逆差,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
一、中国服务业市场对外开放状况的国际比较
(一)中国服务贸易开放现状
在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方面,早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有关服务贸易的谈判中,我国就已承诺进一步开放航运、专业服务、银行业、广告、旅游、近海石油勘探等6个服务市场。允许外国企业在我国开设合资旅馆,并允许在我国12个度假区或旅游区开设合营的旅行社。外国公司可在北京、上海、广州、青岛、大连、天津等地开设服务行业的合资公司,并在广东、福建和海南省的5个经济特区开设合资零售商店。后来,我国又将开价单扩大到其他8个部门:保险、内河、公路运输、建筑工程、计算机服务、陆上石油服务和租赁市场。实际上,我国也履行了上述承诺,逐步开放国内市场。目前,在商业零售方面,允许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航运业方面,已经有条件地开放海运和货运市场;建筑业方面,允许外国监理提供服务,允许监理中外合资、合作的工程承包企业;允许世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提供一定范围内的服务。此外,对律师服务、租赁服务、旅游等领域也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开放。
1999年和2000年中美、中欧分别达成了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协定,中国除了承诺开放银行业和证券业外,还将开放专业服务市场,包括法律、会计、医疗等服务。总的看来,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几乎涉及服务贸易的各个领域,采取逐步的和渐进的方式,大多经过合营、控股和独资三个不同阶段,开放的地域也从部分限制逐步扩大。
然而,由于服务业本身具有的一些天然垄断(如水、电、气、铁路等)和人为垄断性质(如因国家经济大局导致国家对银行、保险、邮电等行业的政策性独立),中国服务业与国外服务业相比,其开放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众所周知,在中国,绝大部分服务业是由政府严格管制的,主要的企业都拥有一定的影响市场的能力,如金融、保险、电信、民航和铁路等,在其他一些领域,像住房、医疗、城市交通、教育等,普遍比较重视在社会福利方面的作用(注:参阅陈富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政府管制》,85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通常,这些政策往往会导致市场准入壁垒和价格管制,从而不利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产品的创新,导致许多种类的服务无法提供或者价格极其昂贵,而且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高成本的服务,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都是一种负担,不仅不利于国内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而且会削弱中国经济竞争力。
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分析
一、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一)农产品贸易迅速增长,结构稳定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农产品的进口与出口贸易额大幅增长。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额从2005年的28711百万美元增长到了2012年的66175百万美元,占世界比重也从3.37%增长到了3.99%。而中国的农产品进口贸易额增幅更大,从45189百万美元增长到了156823百万美元,占世界比重从5.03%增长到了8.99%。尽管在2008、2009年进出口贸易额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但中国农产品贸易所占份额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发展形势良好。中国出口农产品主要集中在几种农产品上,结构较为稳定。从中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种类来看,采集1996年、2000年、2005年、2009年和2010年5个时间样本,排名前十的中国出口农产品种类中,有7种相同的品种,分别为HS3、HS7、HSl6、HSl2、HS20、HS5和HS9,由此判断,十多年来中国的农产品出口结构较为稳定。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这七类农产品的RCA指数来分析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
(二)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且发展不平衡
尽管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但增速低于农产品进口。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从2005年的16478百万美元扩大到2012年的90648百万美元。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表明我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处于不利地位,并且,这种不利形势仍在加剧。中国农产品贸易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如中国农产品贸易内部失衡,出口农产品主要集中在少数几种产品上,且变化很小,其他农产品的贸易发展缓慢;农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技术水平低等问题。
(三)小结
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论文
一、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许多学者利用各种服务贸易优势指数或指标,如RCA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CA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或TC指数(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等,对中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情况进行了测度,大多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总体水平不高,整体国际竞争力较差。
经过测度,有学者指出,加入WTO后,尽管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较弱,比较优势指数已呈现小幅升势,说明我国的服务贸易在激烈竞争中不断发展,但竞争力较弱的情况在近期仍不会有明显改善。研究也表明服务部门间发展是不平衡的,国际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异。如对运输部门的贸易竞争力进行测度与国际比较,结果表明中国运输贸易出口竞争力极弱。随着远洋集装箱运输方式的盛行,这项服务越来越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方式转变,而中国在资本、技术两方面基础较为薄弱,以致于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劣势突现,逆差增大。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我国服务贸易各项目的净出口指标显示出我们的竞争优势集中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服务贸易仍主要集中于运输和旅游项目。2008年上半年,运输和旅游收入分别占服务贸易总收入的27%和28%,支出分别占服务贸易总支出的33%和23%。两项收入总额占服务贸易收入的55%;支出总额占57%,收支合计占服务贸易总规模的56%;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仍处于相对劣势。在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服务贸易领域,国际竞争力较低。
从具体行业上看,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保持在正数状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2007年,中国在运输、通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服务上的竞争力指数均为负数,说明这些行业竞争力低下。旅游、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电影音像、其他商业服务竞争力指数虽为正值,但都比较小,表明其国际竞争力不强。
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也能看出竞争力较弱的现象。一个国家(地区)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强弱直接表现为其服务贸易出口。一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即国际市场占有率。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达到1464.5亿美元,排名虽上升到世界第五位,但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3.9%。三、阻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因素
(一)服务业要素中高等生产要素相对匮乏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探讨
1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1.1服务贸易规模逐年扩大,增长快,占比高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根据最新中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中国服务贸易规模由2000年的600亿美元增长到了2015年的7130亿美元,平均增速达17.37%,全球出口额占比至2014年达4.6%,排名第五,进口额占全球比重8.1%,仅此于美国。作为中国大陆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今年服务贸易发展迅猛,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2001年的95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966.7亿美元,年均增速24.7%,高于同期全国年均服务贸易增长率。
1.2上海服务贸易结构日趋合理
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中,进口额增速整体大于出口额增速,且差额有扩大趋势。从行业结构的角度看,上海新兴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传统服务贸易规模扩大,结构趋于合理。根据商务部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统计的数据,上海出口服务贸易中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比重高于全国水平,运输和旅游产业仍然占据上海服务贸易中的主要部分,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如金融、信息等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虽然迅速,但发展仍相对滞后。
1.3新兴服务贸易发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