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9 22:52: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慢性病研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慢性病研究

老年慢性病研究论文

【关键词】慢性病

老年慢性病具有病情缠绵、正气虚损、邪气有余、气机不畅、累及脏腑的病变特点。因此,对老年慢性病的护理,必须针对其特点,辨证施护。现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疏通肝气

肝主疏泄。具有调节全身气机的生理功能,其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临床中常可见大怒之人,疏泄太过,肝气上逆血随气上,出现面目红赤,头晕头痛,甚则中风呕血、咯血等,而精神抑郁的人疏泄不及,肝气郁滞,出现胃脘胀痛,反酸吐酸,腹泻腹胀等症。老年慢性病患者,因长期的疾病痛苦,情绪低沉,对治病、乃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常常引起肝失疏泄而并发其他疾病。因此,医护人员应该针对患者的心理,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积极做好“疏导”工作,保证患者情绪稳定,畅达乐观,达到精神内守,病安的目的。而且在治疗中,不能因是慢性病多虚而单补其虚,也要注意调畅气机,故古人有“治郁即治虚”之说。如,患者,男,55岁,患胃脘痛数年,半年前在上级医院经胃内窥纤维镜检查确诊为胃窦炎、十二指肠球炎,患者自认为本病是癌症的前期,为不治之症。因此,情绪低沉,不予治疗,坐以待毙,形体日渐消瘦,面色无华,大便不爽,苔白厚,舌质淡,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肝郁脾虚,肝胃不和所致胃脘痛。采取综合治疗,药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剂,同时根据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情志护理。首先让其了解胃病与饮食、情志的关系,胃窦炎与癌症的区别等医学基础知识,然后介绍同类病人的治疗和养病的经验,医护人员又给予热情细心的帮助,指导调配适当的饮食,使其“心安而不慎”,树立了信心,配合治疗,结果不到半月,病情大减,体重增加,1个月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2调理脾气

脾主运化,是人体消化和吸收食物,转输和布散水液的主要脏器,脾的功能正常,才能化生精、气、血、津液,才能防止湿、痰、饮等继发病因的产生。脾为后天之本,在防病、治病和护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老年慢性病,因其正气亏虚,抗病能力低下,在治疗护理中,强调保护脾的功能、促进脾的功能,就更为重要。从实践中体会到,要保护和促进脾的功能,充分发挥脾在恢复正气方面的作用,必须从管理、调配患者饮食入手,针对病情,辨证用食。如有些患者脾胃运化能力较弱,即使是相宜的食物,也不能强迫多食;大病之后,胃气初复的人,宜少吃多餐,选用易于咀嚼消化的食物配餐。亦不能因其虚而过食肥甘厚味,还应禁食生食、过硬、过热的食物。另外,还要注意食物与食物之间,食物与药物之间的关系,对促进脾的功能也十分重要,各种食物和药物,性能各不相同,有相互协同作用,有相互制约作用。性能相使者,食则无妨,并可加强脾胃的功能,扶助正气。如阳虚患者,食羊肉时加生姜同食,羊肉得到生姜的协同作用,其补阳之性增强,若再加入当归,则当归的养血作用更好;阴虚的病人,选择清淡素食,配入青菜、水果之类,少配肉食,以防肉食则复。总之,在饮食上做到“谨合五味,以食养之”,才能达到保护和促进脾胃功能借以恢复正气,治愈疾病的目的。

查看全文

农村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影响研究

本次入户调查了浏阳市42713名15岁以上的居民,剔除回答不完整的5538份问卷,实际进入研究37175人,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7.03%。其中男性占52.04%,女性占47.96%;99.8%的居民是汉族;年龄在55岁以下的占81.98%。37175位居民中慢性病患者8163人,总患病率达到21.96%,根据浏阳市农村居民年龄构成标化后的总患病率为23.42%。其中患一种慢性病者有6723人,占患者总数的82.4%;患两种慢性病者有1154人,占患者总数的14.1%;286人患有至少3种慢性病,占患者总数的3.5%。浏阳市居民的前10种慢性病的患病率及其构成比见表1。由此可知,高血压、肾结石、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已经成为严重危害该地居民健康的疾病。不同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类型和收入水平组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其慢性病患病率随之升高(2趋势=7840.5,P<0.001);丧偶者的患病率远高于未婚者;文盲患病率高;离退休居民患病率高;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居慢性病与身高、体重和BMI的关系29012位健康居民(正常组)和8163位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的居民(患病组)的身高和体重信息见表3。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正常组和患病组间的居民身高、体重和BM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是否患有慢性病为因变量(1=是,0=否),以是否投保、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类型、吸烟、饮酒、居住状况、饮用水状况、收入水平、BMI为自变量,变量赋值见表4。由于年龄和婚姻状况之间存在等级相关[2],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65(P<0.001),为了避免模型中出现共线性问题,未将婚姻状况纳入自变量中。采用逐步回归法(α入=0.05,α出=0.10),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入模型的变量有BMI、是否投保、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类型、吸烟状况和收入水平,见表5。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省浏阳市农村居民慢性病标准化后的患病率为23.42%,而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3]报道2005年全国农村慢性病患病率为12.05%,两次健康调查的慢性病定义和诊断方式一致,浏阳市居民患慢性病患病率远高于全国农村居民患病平均水平。导致患病率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由于近年来浏阳市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提高,加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有越来越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有了提高,期望寿命延长,导致患病率有所升高[4]。从病种看,高血压、肾结石、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是浏阳市多发的慢性病,此发现与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及国内其他省市相关研究结果类似[3,5-8]。提示应积极开展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居民患慢性病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BMI为居民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即BMI值较高的居民患慢性病比率较高[9],伴随着肥胖,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也随之增高。(2)有医疗保险的居民患病率是无医疗保险居民的1.114倍,而Wilper等[10]在2008年对美国12486位18~64岁的居民患慢性病研究发现有医疗保险的居民患病风险较低,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为浏阳市有医疗保险的人群更愿意到医院就诊,能够及时诊断发现慢性病有关。(3)年龄是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性病的患病风险逐步增加,这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11]。(4)文化程度影响慢性病的发生,文化程度越高的居民其慢性病患病风险越低,可能是由于教育程度较高的居民具有较好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较好的生活条件[7,8]。(5)不同工作的居民患病风险也存在差异,相对于农民,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员工的患病风险较低,而在离退休人员和城乡无业、半失业人员中存在较高的患病风险,这可能与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及生活条件等有关。(6)戒烟居民的患病风险是从不吸烟居民的1.388倍,这可能是因为吸烟者往往是在健康受到损害以后才会选择戒烟,自发戒烟以及自发戒烟成功者较少[12]。(7)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的患病风险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济状况相对好的居民慢性病患病风险低于经济状况差的居民,说明贫困是导致慢性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本文作者:伊雅德谭红专黄昕陈梦施工作单位: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查看全文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策略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我国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应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从而达到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最终目标。

近年来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对我国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慢性病防治工作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我国的慢性病流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目标。

1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997年全国死因顺位统计,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为城镇居民的前三位死因,占总死因的62.11%[1]。我国慢性病造成的早死占全国潜在寿命损失的63.00%。可见,我国正面临着慢性病的严重挑战。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加、传染病的进一步控制和死亡率的下降,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等导致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增加和生活水平行为方式的变化,提示我国慢性病在今后一段时间将继续呈上升的趋势。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带来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的增加,成为卫生费用过度增长的主要因素,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及控制慢性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2慢性病防治策略

查看全文

睡眠不良与慢性疾病关联

中老年人睡眠障碍因伴随的慢性躯体疾病掩盖而经常被医生忽视。本文调查我院中老年疗养员睡眠障碍和慢性疾病发生情况,旨在加深对中老年人睡眠问题的认识,以引起医生更多的关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来鼓浪屿疗养院疗养的中老年人750例为调查对象,年龄50~86岁,平均(65.0±5.7)岁,其中男317例,50~64岁145例,65~86岁172例;女433例,50~64岁179例,65~86岁254例。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参考国内外有关睡眠状况调查资料,编写中老年人睡眠状况和慢性病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睡眠时间(上床时间、睡醒时间和通常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入睡困难、夜间易醒、早醒、醒后感觉不清醒、打鼾、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白天思睡)、慢性疾病(心脏病、高血压、骨关节病、2型糖尿病、脑卒中、呼吸疾病、抑郁、骨质疏松、记忆减退、前列腺增生)以及疾病导致慢性疼痛等[1-3]。慢性疾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均在当地医院确诊。呼吸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计算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一对一指导填写问卷。

1.3判断标准失眠是指上床后至入睡时间超过30min;睡眠中易醒>2次,清醒时间>30min;晨醒过早,睡眠总时间不足6h。失眠症是指有失眠症状,且每周失眠>3次,病程>6个月,并对日间心身活动有影响,即符合CCMD-3失眠症的诊断标准。BMI≥28.0为肥胖,BMI24.0~27.9为超重。慢性疼痛指持续存在4周以上的疼痛,疼痛评分采用数字模拟评分法,VAS>3分[4-6]。

1.4统计学处理对调查表各项进行反复核对、整理。使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睡眠问题与慢性病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查看全文

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的实践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就诊于医院内科的1361名慢性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就诊于医院内科的1378名慢性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仍按照社区医院常规就诊流程处理,而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药学服务模式。通过对比评估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总结相关措施,分析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

随着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我们所说的慢病管理主要包括的具体疾病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慢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慢阻肺、肺结核、精神病、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1]。而上述疾病均为慢性发展的过程,但不合理的管理及控制也会导致疾病迅速的进展,从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近年来,不少文献都提出了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的应用,相关研究表明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预后与转归,对患者慢性病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益处[2]。笔者即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本院内科2016年及2017年期间就诊的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分析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应用的价值与意义,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就诊于本院内科的1361例慢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高血压患者378例,冠心病患者132例,糖尿病患者261例,慢性肾脏病患者142例,肝炎患者231例,慢阻肺患者217例,年龄为21~89岁;选取2017年就诊于本院内科的1378例慢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高血压患者362例,冠心病患者153例,糖尿病患者264例,慢性肾脏病患者151例,肝炎患者257例,慢阻肺患者191例,年龄为22~8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均为就诊于医院内科的慢病。②所有慢病患者的疾病状态均处于稳定期,无急性进展。③近期无急性感染。④预计寿命>2年。⑤入组的患者均签署相关协议,同意入组。排除标准:①目前处于疾病进展期。②近3个月存在急性感染。③预计寿命小于2年。④拒绝参加该研究的妇幼人员。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就诊的慢病患者按照常规的就诊流程进行治疗及处理,不做特殊指导。1.2.2观察组对观察组的就诊的慢病患者实施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具体如下:①由临床医师、护理人员、营养师及药师构成慢病管理体系。②将慢性病根据系统进行划分,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对于每个系统的慢性病进行临床药师分配。③临床药师需从药物特点、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患者本身疾病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制定出个体化的用药方案。④并且单独设置临床药学门诊,并根据病种划分不同的出诊区,患者可自行选择想要咨询的相关药物情况。1.3观察指标。对两组的就诊患者分别进行满意度进行评估,其中评分满分为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比(%)+基本满意比(%)。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IBMSPSS22.0软件完成统计分析。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和等级有序的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在养老服务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7月社区慢性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给予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管理效果、管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管理总有效率、管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的效果明显,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管理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提升。

关键词: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用效果

慢性病管理现已成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慢性病健康管理对于慢性病高发人群、慢性病患者是一种系统全面的优质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避免出现并发症,降低伤残率,提高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1]。以社区为基础实施的服务模式可以实现对慢性病的有效预防,而这也与我国老年人的关怀需求特点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特点相符合[2]。此次研究针对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7月社区慢性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60~73岁,平均(66.1±5.2)岁。研究组男19例,女36例;年龄63~81岁,平均(71.6±7.9)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批准。方法:⑴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⑵研究组给予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①全面调查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以患者实际病情为基础为其提供相对应的管理措施。②对患者进行相对应的健康教育,通过张贴海报、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以及发放手册等方式,向患者宣传与其疾病有关的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③叮嘱患者定期进行体检,及时更新患者的身体状况信息,避免加重其病情。④给予患者日常饮食以及运动锻炼等管理,比如,禁止糖尿病患者食用高脂高糖的食物等,注意营养均衡,指导患者多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合理安排患者作息时间,为患者设计合适的运动计划,提高其身体素质与机体免疫力。观察指标:⑴比较两组患者管理效果。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病情基本得到控制;③无效:患者病情无任何变化,甚至出现加重迹象[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⑵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两组患者对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90分为满意,60~89分为基本满意,≤59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⑶利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认知领域、躯体领域、社会领域及角色领域,每项评分为100分,评估分数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比。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查看全文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试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策略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我国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应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从而达到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最终目标。

近年来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对我国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慢性病防治工作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我国的慢性病流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目标。

1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997年全国死因顺位统计,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为城镇居民的前三位死因,占总死因的62.11%[1]。我国慢性病造成的早死占全国潜在寿命损失的63.00%。可见,我国正面临着慢性病的严重挑战。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加、传染病的进一步控制和死亡率的下降,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等导致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增加和生活水平行为方式的变化,提示我国慢性病在今后一段时间将继续呈上升的趋势。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带来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的增加,成为卫生费用过度增长的主要因素,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及控制慢性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2慢性病防治策略

查看全文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

为全面推进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切实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7〕12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6〕44号)、《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鲁政办发〔2017〕82号)、《“健康2030”规划纲要》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慢性病防治工作相关政策和决策部署,坚持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为重点,以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为手段,提升全民健康素质,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病发病、死亡和残疾,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促进全生命周期健康,确保2022年通过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验收。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

(二)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功能,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防治管理服务,推进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

查看全文

慢性病防治管理体制论文

1慢性病防治形势严峻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慢性病患病率上升是各个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但与相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是在第一次卫生革命(控制传染病为主)任务尚未完成情况下,又面临第二次卫生革命(控制慢性病为主)的挑战,必须妥善应对。三是原因多样化。目前导致慢性病高发和防治不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问题是由于体制不健全导致的,有的是特殊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产生的,有的问题是由别的问题间接产生的,有的并不是慢性病防治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宏观体制的问题。在完善慢性病管理体制的时候必须对各种原因进行明确的区分,以免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目标。值得欣慰的是,中国从2005年以来开始启动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因为从医药卫生体制的整体出发推进改革有利于从宏观上统筹谋划慢性病防治工作。200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将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关注当前十分突出的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的问题外,还提出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在具体策略上要求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老百姓“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降低慢性病的患病率,引导医疗卫生机构使用适宜人力、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等。新医改方案虽然没有对慢性病防治提出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要求,但方案提出来的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慢性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最大限度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提高国民整体的健康水平,这些改革措施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慢性病防治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针对上述要求,有关部门正式提出要制定和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主要目标就是到2015年,使我国保健水平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到2020年使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面对多重疾病负担带来的严峻挑战,要实现上述目标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这就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慢性病防治工作。

2新医改背景下慢性病防治管理体制的问题

在现行卫生管理体制中,卫生行政部门、疾病控制机构、专病防治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以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机构等分别履行着不同的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职责和任务。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区域内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各级疾控机构分级负责辖区慢性病辖区慢性病监测和干预工作;各级专病防治机构或是指定专科/综合医院承担本地区慢性病的预防、治疗与康复以及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管理指导下,承担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各级医院做好慢性病健康教育和知识宣传以及对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等;各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对慢性疾病及相关治疗项目的费用支付进行资格认定和审批。这种体制与慢性病综合防治的要求总体上是适应的,但也有一些突出问题,必须引起关注。一是增强慢性病防治的综合性。我国总体上已经确立了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原则,但尚停留在理念层面,多年的工作实践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认识,以至于相当多的人认为慢性病防治工作只是卫生部门的事。慢性病防治以医学措施为主,较少考虑政策、法律、经济、环境手段,其它部门没有动力参与慢性病防治工作,责任相对淡化,统筹协调的力度较小,造成与慢性病防治相关的管理环节被人为的割裂,直接影响了慢性病防治的整体效果。二是明确慢性病防治的工作机制。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开始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慢性病防治中的职责划分仍然存在较多的弊端。各地虽然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包括防疫站、疾病控制中心、各种专病防治机构、健康教育机构等),但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方面的政策还不够明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职能不到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主动提供慢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动力,转而将工作重点放在与医院抢病人。全社会的健康教育等还没有形成制度化的工作机制,根据有关研究,目前的社区医保衔接尚处于较低层次。三是加强慢性病防治中的部门和机构协调。首先,卫生与社保部门在管理方面存在认识分歧,社保部门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根本达不到定点资格,原因是卫生部门过分关注大医院发展忽视社区卫生服务,卫生部门反过来说这是社保部门不支持的结果。其次,卫生系统内部协调困难。在实践中,医疗机构管救治,疾控机构管预防的认识是根深蒂固的,直接导致了医防严重分离,不利于慢性病防治的一体化。医疗资源的整合利用效率低下,正是非典初期信息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次,慢性病防治的集中管理要求与属地化的卫生管理体制存在矛盾。四是慢性病防治各运行环节的衔接问题。目前慢性病的管理存在只检查,不干预;重检查,轻干预;或检查与干预脱节的现象,卫生保健系统的防治职能相互分割的卫生管理模式使处于高危状态和有健康需求的人就处在防与治的真空地带,形成较大的隐患。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在推进慢病社区综合防治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且现有的政策还仅仅限于慢性病门诊“特种疾病”报销,实际上只是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履行医院门诊的职能,弱化了综合防治职能。沟通基层医疗机构与医院的“守门人”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尚未建立,是构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慢性病防治工作与卫生与医疗保障体系直接相关,慢性病防治的管理体制必须在卫生与医疗保障管理体制的整体框架中设计。2009年通过的医改文件将医药卫生管理体制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了要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实施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即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各类医院、疾病控制机构、专病防治机构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这能够从体制上保证卫生行政部门对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慢性病防治职能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调控。值得注意的是,医改文件对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进行了区分,意图是突出公共卫生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适应当前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分设的格局,更好的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这与慢性病防治的工作规律是一致的,应该要坚持,当然也要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目前比较不确定的是卫生服务与医疗保障的分与合。为改善效率,大多数国家将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按照供需职能从体制上分离,对分离后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有两种管理形式,一种是将两大体系交给不同部门分别管理,另一种形式是两大体系由一个部门集中管理。我国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关系比较复杂,以上两种管理体制并存。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卫生服务体系分别由社会保障部门与卫生部门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则采取卫生部门“一手托两家”的管理体制,一些地方进行了整合,做法不一。从国际情况看,近些年来主要发达国家正越来越强调医疗保险制度对健康的促进作用,逐步将医疗保险发展为健康保障,关注目标逐渐从控制医疗费用转移到改善居民健康,相应的在管理体制上要求统筹管理卫生、医疗保障及有关的健康事务,形成保障全民健康的大部门体制。笔者曾经提出过一种卫生与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即首先应该实现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的整合,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社保行政部门正确转变职能后,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把国民健康保障提到战略高度,构建卫生与医疗保障的大部门体制。这种改革思路尽管还只是一种理论设想,有待进一步推敲和论证,但从长期看,不管未来卫生服务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是分还是合,加强卫生服务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的协调与沟通都是必要的。目前国家和省一级均成立了由多个部门组成的医改领导小组,尽管该小组只是一种阶段性工作机制,但由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本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改革工作,医改领导小组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客观上也能发挥卫生与医疗保障大部门的类似功能,在医改领导小组框架下亦能统筹各方面的力量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

3完善慢性病防治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议

3.1建立高层次的慢性病防治领导小组机制,统筹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工作

查看全文

社区健康教育对慢性病管理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于中山市东凤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3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方法进行干预;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活习惯改善情况及血压、血糖的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习惯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血压及血糖的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生活习惯及生活质量,对管理社区慢性病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慢性病;社区健康教育;疾病防治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经济水平得以提高,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与此同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也在不断上升,这对我国居民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1]。不过人们可以通过规律饮食、加强运动锻炼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的规避许多慢性病的发生,然而大多数人,包括慢性病患者都缺乏对疾病的认识,不了解慢性病的危害,也不重视个人生活习惯与这些疾病之间的密切联系,最终导致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增强慢性病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社区健康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标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当前基本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增长社区居民的疾病相关知识,帮助社区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各类慢性病[2]。本研究在社区慢性病的管理中采用了社区健康教育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研究详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于本中心就诊的13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患有精神性疾病;患有老年痴呆症;具有明显的意识障碍。将所有慢性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22例;年龄47~80岁,平均年龄(56.21±8.63)岁;病程1~14年,平均(8.28±2.43)年;其中高血压患者36例,糖尿病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24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57.37±7.28)岁;病程1~15年,平均(7.58±3.64)年;其中高血压患者32例,糖尿病患者3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方法进行干预,主要包括定期随访,定期检测血压、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和用药情况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具体如下。选取本中心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务人员作为本研究中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人员,并进行相关的医学知识培训,增强其专业素养及语言表达能力,以便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1)定期进行随访。每周电话随访并定期组织医生团队入户进行个体指导,了解患者疾病控制情况、用药情况、身心状况及生活质量等,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后续干预措施,对于疾病控制效果不好或者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要求其去社区进行复查。(2)开展健康教育。组织经专门培训的医务人员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包括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册、组织观看健康教育影片、组织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病的发生原因,指导患者规律饮食,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教导患者戒烟戒酒等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等。(3)让患者定期来社区测量血压、血糖等的的变化情况,以便对患者病情的及时掌握。1.3观察指标。分别记录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习惯改善情况、血压和血糖水平的达标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