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规划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2 04:58: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旅游景区规划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旅游景区生态规划设计论文
1.旅游景区生态规划设计的内涵
所谓生态规划设计,就是指从生态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旅游景区的事务进行合理组织和安排。在旅游产业刚兴起之时,旅游活动并无规划项目的存在,更别说生态规划设计项目。然而,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旅游业取得了空前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和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已经开始从城市向乡村拓展开来,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思想开始逐渐发生变化,以便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精神享受。
2.旅游景区生态规划设计包含的重点要素
2.1旅游资源
旅游景区生态规划设计,重点突出旅游二字,其中必须具备一定的旅游资源作为基础才能开展旅游活动。在绿色环保理念深入发展的今天,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兴产业,并具有客观的发展前景。在人类价值取向、消费方式多样化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旅游资源也出现了多样化发展趋势,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各地区景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
2.2产业间的整合
旅游景区规划建设情况汇报
**湿地公园经过二轮赎买和初步规划建设,于去年十一黄金周重新对外开放,并获得广大游客的好评。
但是作为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接待能力和形象打造,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下一步,我们将以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按照“三步走”的开发战略,全力打造大*旅游景区。
第一步: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做活*。
我们将按照打造高邮后花园的理念,在去年聘请有资质机构对*进行总体规划,并成功申报省级湿地公园的基础上,立足更高起点,大视野审视*,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关心下,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以更大的手笔、更大的气魄,对*景区进行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规划设计,将*及*周边的地块规划为*景区核心区、高效观光农业示范区及高尚生活休闲度假区等,并创造条件,努力向上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为景区今后的大发展、快发展拿到一块“金字招牌”。同时依据保护优先,谨慎建设的原则,详细规划*湿地公园的道路、绿化、水系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和住宿、餐饮、娱乐等设施,完善景区的服务功能,提升景区的对外形象。
第二步:统筹安排,各方联动,做大*。
1、协同动作,推动*景区全面升级。按照国家级湿地公园的标准规划建设*景区,势必涉及到发改、旅游、农林、水务、交通、国土、建设、规划、供电、环保、消防等部门,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与相关部门协同动作,对景区进行详细的勘测、规划,并启动规划区内的道路、桥梁、绿化、水系、电力配套及村庄搬迁等基础性工作,力争在2-3年内*景区有较大改观。
区旅游局旅游景区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旅游景区的经营和管理,合理有效地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单位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旅游景区以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定义为准。
第三条汉台辖区旅游景区的规划、开发、经营、服务、管理以及进行旅游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旅游景区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区旅游局负责全区旅游景区的管理工作。区政府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旅游景区的管理工作。
领导在旅游现场大会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旅游工作现场会,今天。这是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全面推进全市旅游景区上档升级、打造特色旅游产品的一个务实会。借此机会,谨代表市旅游局,感谢市级各部门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以及相关单位对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感谢高坪区委、区政府为这次会议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观赏现场。下面,根据会议的布置,就旅游消费新趋势、旅游景区发展和旅游部门在旅游景区发展中的主要工作任务作一简要发言。
一、不时创新发展旅游的理念,适应旅游消费“五大”趋势。
求新、求知、求乐的一种社会活动,旅游是人们离开家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旅游消费上呈现出“五大”趋势。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对象大众化。依照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时,国内旅游随之兴起;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之时,度假旅游开始繁荣;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之时,入境旅游开始继续增长。当前,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越1700美元,旅游消费开始进入大众时代。旅游活动或旅游消费,过去只是少数人享有的权利,现在大众中得以普及,成为目前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局部。
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旅游活动形式休闲化。旅游在人们印象中。没有体力无法进行,出钱买罪受”随着旅游交通的改善,旅游信息的及时普遍,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人们出游可以自由选择,一边休息,一边旅游,让心情放松,旅游的目的从传统的观赏风景、开阔视野转变为以休闲为主,愉悦身心,放松自我陶冶旅游情趣。以休闲为主要形式的旅游必将成为旅游活动中的热点。
旅游景区公共艺术设计思考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旅游景区公共艺术设计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兼顾生态性。旅游景区规划中,文化与生态性原则有了新的要求,基于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为旅游景区提出了新的规划思路。旅游景区设计要确保景观完整性前提下,对景区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增强旅游景区与城市两者景观间的连通性,持久创造更多社会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旅游景区公共艺术设计相关知识,希望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景区;公共艺术设计;价值
公共艺术,是指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品,其具有一定的公益精神内涵。上世纪末,我国艺术界开始关注公共艺术。这一历史性改变影响因素主要体现为:一方面,经历几十年的岁月洗礼,在国外公共艺术发展探索中,美国、日本及欧洲等艺术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另一方面,国内城市雕塑以主题性、纪念性及美感景观小品为主,其模式以艺术精英审美为主,但对于平民精神情感与文化体现的作品非常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艺术自主精神增强,公共艺术作品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旅游景区中公共艺术具有的地位与价值
顺应城市经济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情况,构建本地区特色旅游景区,对本地区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1)本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展现,为旅游品牌的树立夯实了基础。(2)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地区村民收入增多,生活水平提高。(3)环境得到美化,使旅游景点拥有丰富的艺术气息与文化特色。(4)推动地域与外来文化间的融合交流,更好地传承本地区特色传统文化。景区实际建设中,公共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担者。人类城市出现的同时,公共艺术设置也同时产生。公共艺术种类繁多,其成为城市主要文化形态的构成内容,充分体现了本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基于此种情况,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旅游景区主要包含公共雕塑、建筑、园林景观、壁画、招贴及广告等形式多样的公共艺术。时代变迁进程中,其逐渐成为本地区文化独特标志。各地区旅游景区发展中,作为一种公共艺术,相较之城市中的公共艺术,其特殊性比较强。特色景区文化塑造及游客需求满足的同时,还要具备民族文化传播功能。文化传播中,主要包含为外来游客展示并宣传本地区特色文化,即实现文化共时传播;另一方面是对本民族文化精神进行更好的传承与发扬,即促进文化历史传播。
二、旅游景区中公共艺术发展概述
景区开发规划承载力压力管理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旅游景区承载力的概述;把握旅游景区承载力的重要性;旅游景区承载力的目前状况分析;旅游景区承载力的管理和调控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旅游景区是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直接因素,是旅游者的终端目标、旅游承载力条件也称景区旅游容量、资源承载力的确定是景区接待游客量的前提、旅游心理容量是以服务旅游者的满足度为基础、景区生态承载力的把握是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办法、社会承载力是游客和景区居民增强交流的渠道、经济承载力是提高景区效益的有力保证、经济水平较低、景区管理不善、黄金周政策的实施加重了景区负荷的压力、旅游旺季热点景区人流过于集中、旅游景区承载力的管理、旅游景区承载力的调控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最兴旺、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产业,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胜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景区旅游得到较好发展的同时,游客的过量涌入给景区发展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甚至出现了超载的严重局面。使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考验,把握旅游景区承载力已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但目前就我国而言。各景区承载力控制的目前状况令人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已限制了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因而对景区承载力进行怎样的管理和调控已经成为我们探究的重要课题。
旅游景区是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直接因素,是旅游者的终端目标,更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体现。无论从旅游的发展,还是地方的发展来看,旅游景区的发展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承载力出现了严重的饱和和超载,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开始重视景区承载力的新问题了。对景区承载力进行一个更好的把握,才能够使其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景区承载力的概述
在19世纪后半叶,旅游的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随着全球旅游人数的显著增多,游客给旅游景区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冲击也日益明显。游客面对的全部新问题只是为周末或假期找一个“最佳目的地”。而对于旅游景区不论是名满天下的老景区或是新开发的旅游景区,其面临的挑战是摘要:如何找到一个合理而又经济的方式来管理旅游景区的发展,使其收益能超过所带来的负担。旅游景区承载力规范了一个景区使用的数量和质量。为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旅游承载力条件也称景区旅游容量,它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旅游资源的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能力,即满足游人最低游览要求,包括心理感应气氛以及达到保护资源的环境标准,是旅游资源的物质和空间规模所能容纳的游客活动量。景区承载力强调了土地利用强度、旅游经济收益、游客密度等因素对旅游地承载力的影响,在内容上包括了资源空间承载量、环境生态承载量、理承载量、经济发展承载量、社会地域承载量等基本内容,一个旅游地的旅游承载力是这些承载力的综合能力,这些基本内容是景区开发和规划中所必须考虑到的新问题。只有把握好旅游景区承载力的尺度才能为旅游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
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摘要:中国红色旅游是弘扬革命精神、颂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型旅游形式,对于加强全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面临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层次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统筹规划,游客单一、消费水平不高等问题。要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发展,就要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中国红色旅游旅游旅游文化
一、红色旅游的含义。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外在形式,以其所具有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达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目的的旅游活动。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红色旅游是反映中华民族革命英烈们为保护民族、振兴中华而戮力同心、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与革命精神,生动地融入了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好形式,是一件利党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
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模式探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加速了旅游行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旅行方面的需求,各地区在原有旅游景区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开发与拓展新的区域。但是受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约束,我国旅游景区在经营模式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仅对游客的旅行体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会阻碍景区的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模式进行探究,以期为相关业内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模式;探究
0引言
高质量的旅游景区一方面可以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提高自身客流量,另一方面对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而旅游景区的质量则是由旅游景区开发过程和旅游景区后期经营决定的。因此,想要确保旅游景区质量,那么在开发过程中,就要做到考虑全面,合理开发,经营过程中要立足于游客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身经营模式。据了解,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旅游景区质量的提升。所以业内人士要以当前旅游行业市场情况为基础,找出目前开发与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并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从而有效提升我国旅游景区质量,推动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
1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概述
1.1旅游景区开发概述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索
生态旅游是绿色旅游的重要形式,生态旅游满足时展需要,它的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重视。当前生态旅游在西方国家有着很好的应用与建设效果,不仅能使自然生态资源得到保护,还能促使旅游事业的进步,更好地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建设。所以,我国的生态旅游建设也在逐渐推进,积极开发生态资源,建设生态旅游区,使生态旅游产业的建设发展得以创新,也使生态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化的发展。
一、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主要包括以下观点:回归体验说、环境保护与责任说、客体原生态说与居民利益中心说。生态旅游的定义大部分是通过生态旅游的实现目标进行界定的,还包括目标实现的手段,即人们通过生态旅游将旅游可持续需求体现出来,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可持续的认识会逐步加深,也能够通过生态旅游的概念方面进行表述,使得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界限不明显,生态旅游概念中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超出了一个概念的内涵,成为一种完整的模式。生态旅游其实是旅游与优质的生态人文环境相结合,注重旅游者在生态旅游资源下获得更加深入的生态人文体验。并且生态旅游体验是旅游者与优质的生态人文环境相联系,使其心理特点得以改变,并顺利构建其心理的过程。
二、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确立生态旅游理念。在旅游业发展时,需要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政府要确立发展生态旅游的意识观念,并将这种理念应用于旅游业的开发中,更好地用生态旅游的理念指导旅游业的进步。要明确生态旅游发展的内涵,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积极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使传统旅游开发的理念得到转变,运用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促使旅游业实现稳定开发,将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不仅能够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还能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化进步。此外,还需要积极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对生态旅游景区的游客承载能力进行分析,科学地引导游客。同时,对游客做好环保教育,明确标识游客不能随意扔垃圾,对违法的游客给予一定的处罚,对自然环境损害较大的游客,需要与相关部门联系,通过法律途径维护生态旅游景区的权益。(二)统一开发规划生态旅游资源。为实现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统一的开发规划,在旅游资源开发前,相关部门需要科学地对景区资源进行调整,保证其在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规划中,要最大化地保护地区的自然、民生及文化,在不影响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情况下减少对当地自然平衡的影响,以此为基础结合地区特殊性,科学地规划开发。制定措施时,需要有专业化的规划队伍,通过电视节目、宣传栏等方法,积极宣传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情况,利用当地居民的力量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使规划开发的水平得到提高。(三)强化生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生态旅游景区时,需要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家的旅游资源保护资金,并将其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使生态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同时,将生态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投入纳入政府投资计划中,并高效地利用政府部门的开发资金、扶贫资金及建设资源,使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资金更加充足,也使生态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效果得到提升,避免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需要不相适应。此外,生态旅游景区一般都建设在与城市较远的地方,开发生态旅游区的建设能够使周边居民的经济收入增加,并提高生活水平。还可以让周边居民投资,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使生态旅游景区的资源来源扩大,也使生态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四)提高生态旅游景区人员的水平。生态旅游景区的工作人员中,大部分都是旅游区周边的人,他们的生态旅游及管理知识等不足,所以,政府以及旅游部门需要强化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要提高工作人员对生态旅游理念的认识了解,明确生态旅游建设发展的要求与标准,让工作人员了解生态旅游景区发展的思路,使生态旅游景区的工作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此外,还可以要求生态旅游的相关专家等开展论坛与讲座等,积极教育工作人员。对于工作人员中表现良好的,可以组织其到高校进行深造,从而使生态旅游景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得到强化,为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三、结语
文化和旅游业“十四五”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和对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生态康养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挖掘文旅资源优势,释放文旅经济活力,发挥毗邻成都、重庆两大国家中心城市和天府新区、两江新区的优势,按照“12345”发展思路谋划全域旅游发展,即创响“·绿色”一个品牌,明确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两个定位,推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康旅融合三个融合,构建红色经典景区、乡村休闲旅游景区、美丽乡村旅游示范带、阳化河乡村旅游观光带四大组团,做实项目、品牌、平台、基础、人才五大支撑,突出文化生态旅游功能区建设,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打造上连成都、下接重庆的天府旅游名县,努力推动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区再上新台阶。
二、发展目标
经过5年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争创天府旅游名县。
文旅品牌进一步唱响。着力唱响“·绿色”文旅品牌,推动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名流名家不断集聚,“中国田园诗歌之乡”“成渝特色赛事之城”“中国烧烤美食之都”文化活动名片不断丰富,对外文化形象不断提升,文化旅游独特魅力更加彰显。
文旅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县文体中心,文化馆、图书馆达到一级馆标准。乡镇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域旅游格局基本构建,成功创建A级景区8个(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