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教育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8 12:57: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绿色教育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学语文绿色教育论文
摘要: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绿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由于其与现代化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契合,并且满足了学生发展的要求,故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课堂教学中。而本文就以小学语文为例,从绿色教育的优势出发,对绿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的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绿色教育;实施策略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仍延续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教师占据着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灌输、被动学习的地位,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1]。而在素质教学改革下衍生的绿色教育,其指的是遵循科学规律、对学生思维进行合理开发,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乐于学习,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2]。换言之,绿色教育讲究的是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提升其自我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绿色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小学语文课堂实施绿色教育的优势
将绿色教育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其最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课堂氛围方面。小学生成长阶段其思维活跃、好奇心重而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传统的教学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而绿色教育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以及愉快的教学课堂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故而能够具有活化小学语文课堂的效果[3]。其次,学生素质提升方面。绿色教育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引导,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与班级凝聚力,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进步。再者就是师生关系方面。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绿色教育,打破了传统教师作为课堂主导的局面,从而拉近学生与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终能够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此打造高效课堂。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绿色教育的实施策略
民族地区英语教师发展论文
论文关键词:外语教师教育民族地区英语教师素质发展建议
论文摘要:对国内外近三年外语教师教育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笔者发现,语界同行对“中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课题研究的广度和力度都不够,对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的专题研究甚至为空白。研究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发展,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一、前期基础调研
二00一七年,笔者深人都匀市周边20多所乡镇中学的英语课堂,听了二十多位教师的课。在贵州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笔者发现:无论教材、教法、教学设施怎么先进,如果不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无从谈起。在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发展状况是怎样的?本着这一问题,笔者对国内近3年的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旨在于对研究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发展提供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对国外研究的描述
中学一级教师职称述职报告
本人2000年6月毕业于常州技术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2000年8月分配至无锡市河埒中学6年来,一直从事中学计算机的教学工作。2001年8月被评为中学计算机二级教师职称,聘任期将近五年,符合申报中学一级教师的条件,下面将本人任现职以来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和组织纪律
思想政治上积极向上。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在此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坚持"思、识、行"相统一,提高坚持"三个代表"的素质、能力。
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制度。尊敬师长,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努力以良好的师德修养影响学生。以总书记的“八荣八耻”时刻警示自己,为创建新时期和谐社会作出努力。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我能虚心主动地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专业技能和教学方法,培养自己严谨的教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体会教学方法。坚持运用电子教案及电教手段,教学目的明确。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我注意巡视,耐心主动辅导学生,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教学中注重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灵活创新的学习意识,使他们保持积极努力求知的心态,因此教学效果较好,顺利通过了青年教师业务达标活动的考核。
CAI课件设计管理论文
CAI课件的设计_化学论文简介: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教师已经尝试计算机辅助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CAI软件一般由教师自己设计、编制,编制时必须遵循教学原则,要符合科学性、艺术性,同时还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工作。◆课件结构课件结构应采用超...
文摘首页教学论文实用文档个人简历论文中心演讲范文英语学习党团社会职场技巧作文园地法律文书幼儿教育故事大王教育论文高考专题节日庆典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中国教育文摘>化学论文>教学内容CAI课件的设计_化学论文作者:佚名来源:不详时间:2006-12-1410:24:06人:yujklj68kfg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教师已经尝试计算机辅助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CAI软件一般由教师自己设计、编制,编制时必须遵循教学原则,要符合科学性、艺术性,同时还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工作。
◆课件结构
课件结构应采用超媒体结构。超媒体是基于超文本支持的多媒体,多媒体的表现可使超文本的交互界面更为丰富,由多媒体和超文本结合发展而成的超媒体系统目前已成为一种理想的知识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CAI设计采用超媒体结构,既方便了教师操作,又可以使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自由选择和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生态型高校建设与绿色教育研究
近年来,绿色发展已成为中国发展战略与政策的主线,绿色教育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生态型高校是在绿色教育基础上提出来的,以实施绿色教育、完善生态学科、推动绿色科技发展为基本内容。生态型高校主要是在高校教育中贯彻落实绿色教育的经验和教育模式,形成新型的高校建设模式。
一、生态型高校与绿色教育的内涵
(一)生态型高校与生态校园。作为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结果,生态文明旨在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等的互惠关系,这是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生存理念。狭义的生态文明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总结的方法和理念,用于指导人类社会其他领域的问题。比如在科技、教育、文化领域中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8年,在贵阳国际论坛年会开幕式的贺词中就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他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未来发展密切相关,要将建设绿色家园作为各国人民的共同目标。而生态型高校就是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绿色教育为内容,形成绿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一体化的生态型教育模式。生态型高校基于开展生态教育并完备生态学科的目的,进而促进生态科技的进步,建设生态型教育模式的高校教育[1]。生态型校园是指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丰富的个性,形成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育人空间。生态型校园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它包括校园美丽的自然环境系统、和谐的建筑系统和教育管理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绿的和谐美丽环境。生态型校园应该是一个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的空间。优美的生态校园,应对学生的道德、修养具有启迪作用,对学生的品格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二)绿色发展与绿色教育。绿色发展是一整套全新的体系和价值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它是指要建立在强调保护环境、节约能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绿色发展要求提高资源利用率,即源头上尽量少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并且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绿色发展更加注重环境的承载力,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要以维持环境的健康发展和实现生态和谐为宗旨。绿色教育是指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融入大学教学和实践中的素质教育。绿色教育的核心不仅在于传播绿色科学文化知识,还在于引导高校学生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和谐相处的理念,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在高校中向大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培养综合素质于一体的教育体系[2]。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开展绿色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绿色教育。生态型高校是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为原则,从生态文明的高度来建设大学,以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为重点,强调生态化的大学发展方式;要围绕大学教育的互动开放、和谐共生、自我修正以及纯正朴实的准则,推行生态化的大学教育理念,并将生态型高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质量发展、和谐发展作为大学教育的主题。
二、生态型高校与绿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生态型高校建设宣传不够。生态型高校建设过程存在着宣传不够的问题。首先,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部分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不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论新知识关注不够,指导生态型高校建设的理论基础薄弱。其次,全局意识不强。在生态文明教育宣传过程中,仅仅满足于绿色教育,缺乏系统性。在绿色科技、绿色文明、绿色生产等方面不能充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次,生态文明教育组织指导不足,缺乏统一的规划。必须在学校统一指导下,建构一体化的组织机构,逐渐将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完备化,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伟大蓝图,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课程体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形成新型的环境治理体系,并努力打造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高校师生和广大公众协同实践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模式[3]。(二)绿色教育体系不完善。报告明确提出,为确保形成完善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发展体系,必须推行绿色发展的理念,这就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人才。但是,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绿色教育体系缺位,在传统的专业分类中缺少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专业,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不足。高校人才培养中生态文明教育理论、案例及知识体系不完善,大学生绿色教育尚未在所有高校开展。除了在资源与环境类相关的学院开设绿色教育、环境类课程以外,大学中的很多学院并没有完备的与绿色教育相关的课程体系。因此,高校教育人员要完善大学绿色教育课程体系,将绿色教育、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教育理念中,引导大学生自觉形成生态文明意识,形成正确的环境观、绿色教育观。(三)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薄弱。生态文明建设在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薄弱环节,存在着校园文化与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实践不协调的现象,绿色教育与文化建设脱节。校园建筑呆板,缺乏生态性,存在有生态没有文化,或者有文化没生态的现象,文化、生态与校园景观不相称,文化缺失。(四)开展绿色实践活动不足。绿色教育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完成,更多的绿色实践机会和条件不够,学生参加绿色实践活动、专题讲座不足。社团活动方面,组织协会、学会、新闻媒介宣传较少。只有通过开展绿色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深刻认识到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保护生物多样性网络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国土绿化行动,参与到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及湿地保护和恢复的实践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生态型高校绿色教育体系的构建
德育思想现代化分析论文
一、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理论的著述
现代德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有关著述中。由于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在德育思想建设方面冲破了原来的“封闭”状态,出版了一批西方国家德育理论的译著和国内学者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的编著,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翻译出版了当代西方德育论著作,除80年代初傅统先、陆有铨翻译出版了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1984)外,有陈欣银、李伯黍翻译出版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989),博维利翻译出版了美国哈什的《道德教育模式》(1989)等;此外还有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学文集》(1989)的第二、第七卷均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德育译著。我们不敢说翻译出版的这些著作一定都是符合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德育思想,但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的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论成果,然后才谈得上对其进行分析。第二,许多学者出版了介绍西方德育思想理论的著作,如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1993),魏贤超的《现代德育原理》(1993)、《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1994)、《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1995),戚万学的《冲击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詹万生主编的《中国德育全书》(1996)中也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国内学者还编著了一定数量的有关现代德育论的著作和教材,如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张志勇著《情感教育论》(1993),戚万学著《活动道德教育论》(1994),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1994),班华主编的《心育论》(1994),詹万生著《德育新论》(1996),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1996),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1997)等。这些编著是近五年来的成果。
二、现代德育思想的精髓
我对德育思想现代化或现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德育论》“绪论”和拙文《世界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已有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强调了“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但未拓宽到生态空间考虑,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性德育。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性德育”。相对于无视儿童自己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性”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是德育观上的飞跃。但忽视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问题,“认知—发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现代道德主体,发展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主体—发展性”可以看作是现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体现了现代德育目标要求,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促使其德性的现代化发展;2、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亦即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3、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说,“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
三、关于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的探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对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德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德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王逢贤教授对德育本质属性、德育实体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统论述。德育本质是德育理论的最高问题,多年来的一种观点即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与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德育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认识。现代德育性质是德育本质在现时代的具体展现。在认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我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把德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即始终联系社会与人的发展认识德育,而不是脱离社会与人孤立地就德育论德育。二是动态地即在德育、社会、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析三者关系,阐明德育现代化问题。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发生、发展,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们没有把自然生态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易连云提交了关于德育生态环境的论文,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社会、自然广阔的背景上思考德育问题,才是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思想的。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定位不明,地位低下,教学内容繁杂、难易程度不合理,教学理念缺失,教学方法单一,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师资单薄,很多是思政、历史、新闻等专业出身的兼职老师教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少之又少。能够讲出经典国学、传统素养的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样有限的师资中,更新教学理念不及时,对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当下最新教学理念极度匮乏。高职院校创新课程舍本逐末。针对这些弊端,笔者试提出以下几点措施: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关注力度;大学语文课程师资、教学水平全面提升;教育主管部门开展教育论坛、教学会议;课程创新性开发。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程自开设以来,历史悠久,但是近年来,对语文课程的关注点多放在中学语文课程上,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思考浅尝辄止。然而,大学语文旨在面对普通高校,对文(汉语言文学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专业学生开设的素质教育课,大部分高校的名称设置为传统文化素养课,在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表达能力尤为重要。然其地位却极其低下,更没有发挥其作用。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定位不明,地位低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和本科大学语文不同,在重视程度上明显不足,多被“演讲与口才”“文学欣赏”“电影艺术赏析”等选修课所替代,或者是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特点所编撰的课程所取代,如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的航海人文素养选修课。更有甚者,大学语文完全被泯灭,连替代者都不见身影,已然分不清楚是思政课还是文化素养课。(二)教学内容繁杂、难易程度不合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与本科大学语文在教学内容选择和难易程度、教学方法上都应有所区别,但是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标准过高或过低。过高在于向本科看齐,不考虑学生实际接受能力;过低在于跟中学传统语文课程没有太大差别。例如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以下简称青船院)的演讲与口才、文学欣赏等课程,近10年教学内容不变,在信息化课程建设下未见课程开发,但是学生的入学成绩已经远远不及以前,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方法单一,不足以吸引学生。而部分以阅读课为主的选修课,教学目标设定太过简单,学生蜻蜓点水般地阅读就结束了。因此,这些“替代课”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教学理念缺失,教学方法单一。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师资单薄,很多是思政、历史、新闻等专业出身的兼职老师教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少之又少。能够讲出经典国学、传统素养的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样有限的师资中,更新教学理念不及时,对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当下最新教学理念极度匮乏,属于闭着眼睛教。教学方法单一,仅用讲授法灌输整堂课,学生最后都昏昏欲睡。不了解学生的学情,不能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媒体手段调动课堂积极性。从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也可以看出,大学语文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还不够普遍和全面,甚至有的老师连最基本的说课也不会,整个教学步骤随心所欲地设定,更不清楚导语、结语,分不清教学重点和难点,等等。(四)高职院校创新课程舍本逐末。很多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完全被取代,但是此类课程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不得已被“创新”课程取代。例如青船院的航海人文素养课,教材由本院自编,模块化明显,体系不够严谨,没有以大学语文课程为基础,并且只在航海专业中授课,没有在全院普及。作为部分专业的选修课,航海人文素养具有鲜明的专业特征,但是它不可以完全替代大学语文课,只追求创新课程而忽略原本大学语文基础课,是舍本逐末。
二、针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实践过程中突出问题的措施
老师任职期专业技术总结
一、任职期间的工作任务:
本人在任职的近几年里,一直担任中高年级的班主任和教学工作。先后两次从四年级接班带到六年级毕业。两个循环中,既任班主任工作又在四年级期间教语文数学双科,五年级六年级教数学课。这六年时间里一直保持出全勤、勤奋工作、努力进取、成绩出色,在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下圆满的完成了上述工作任务。
二、热爱教育事业,自强不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世纪之交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的新型人才是对我们小学教师的新的挑战和考验。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需要,我自中师毕业的同时先后进修北大心理学、教育学院英语专科,目前还在进修中文本科学历,充实全面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在工作实践中自己特别注重向身边的老师学习经验,探讨教书育人的道理和方法,同时又根据本班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去探索、体验,出于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心理,大胆的应用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和素质教育的精神指导自己的工作,以执着、热情、无私奉献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领导和家长及老师们的认可,于2000年至2001年和2001年至2002年连续两年荣获区先进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奖励称号。
3、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写作水平。根据各阶段教育教学中的任务和实践情况,不断的总结经验、,争取得到各级领导、专家们的指导,从中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水平。如1999年12月写《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研究优秀论文,并收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论丛》中;2000年6月撰写《浅谈小学作业的强化管理》论文获全国中小学教育论文三等奖;2004年2月写《操行评语改革中怎样评价学生》论文获市小学素质综合评价优秀论文三等奖;2004年8月写《浅谈小学数学与素质教育》获市“走进新课程”优秀论文三等奖;2005年4月写《素质教育必须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论文获中华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
小学教师任职工作总结
一、任职期间的工作任务:
本人在任职的近几年里,一直担任中高年级的班主任和教学工作。先后两次从四年级接班带到六年级毕业。两个循环中,既任班主任工作又在四年级期间教语文数学双科,五年级六年级教数学课。这六年时间里一直保持出全勤、勤奋工作、努力进取、成绩出色,在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下圆满的完成了上述工作任务。
二、热爱教育事业,自强不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世纪之交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的新型人才是对我们小学教师的新的挑战和考验。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需要,我自中师毕业的同时先后进修北大心理学、教育学院英语专科,目前还在进修中文本科学历,充实全面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在工作实践中自己特别注重向身边的老师学习经验,探讨教书育人的道理和方法,同时又根据本班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去探索、体验,出于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心理,大胆的应用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和素质教育的精神指导自己的工作,以执着、热情、无私奉献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领导和家长及老师们的认可,于2000年至2001年和2001年至2002年连续两年荣获区先进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奖励称号。
3、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写作水平。根据各阶段教育教学中的任务和实践情况,不断的总结经验、,争取得到各级领导、专家们的指导,从中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水平。如1999年12月写《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研究优秀论文,并收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论丛》中;2000年6月撰写《浅谈小学作业的强化管理》论文获全国中小学教育论文三等奖;2004年2月写《操行评语改革中怎样评价学生》论文获市小学素质综合评价优秀论文三等奖;2004年8月写《浅谈小学数学与素质教育》获市“走进新课程”优秀论文三等奖;2005年4月写《素质教育必须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论文获中华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
市妇联下半年工作汇报
七月
1、7月2日,宝韵音乐幼儿园成立十五周年庆典活动在邵逸夫艺术剧院举行。活动由市妇联副主席杨建军主持,副主席张慧珍致开幕词;市委副书记郁义康、政协副主席李秀琍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名领导出席了活动;捐资发起建造幼儿园的港胞孔爱菊女士的女儿也参加了活动。
2、7月10日下午,召开知音心理咨询热线咨询师会议。
3、7月15日—17日,副主席杨小朵等同志参加省“十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评估暨“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
4、7月16日,赴象山举办“海港之夜”军民联谊会。
5、7月19日,与市文明办和生态办联合,在慈溪市召开文明家庭创建暨妇女参与生态市建设工作现场会。会议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卓祥騋主持,市妇联副主席张慧珍作工作报告,市委副书记、市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协调小组组长郁义康作重要讲话。会议总结回顾了2002年以来的工作情况,部署了下一阶段文明家庭创建和妇女参与生态市建设工作;表彰了800户市级文明家庭,3个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协调组织和50户绿色家庭,认定了30个市级绿色家庭创建活动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