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时间:2022-03-13 08:36:22

导语: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提要]本文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主成分及系统聚类后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和评价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质量。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在强盛创新性建设方面差异较大;各省市经济发展质量可分为六个梯队,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效应,总体呈现由低到高的阶梯状分布。

关键词: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

党的报告指出,我国正面临经济转型时期,以经济质量出发的发展目标更强调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性。然而,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差异问题突出,如何建立一种科学的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各省市间的经济发展质量,从而更加有效且有针对性地提高各省市经济发展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发展质量指标的构建

根据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及内涵的界定,从强盛性、创新性、协调稳定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及开放性六个方面构建一组具体评价指标(其中包含6个一级指标及13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表1)

二、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经济发展质量评价

(一)各省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及分析。1、主成分模型KMO检验及Bartlett球性检验。通过KMO检验及Bartlett球性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7849,大于0.6,Bartlett检验统计量为322.0814,相应的概率值为2.0978×10-31,接近于0,检验结果表明指标间存在高度相关性,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2、经济发展质量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提取主成分因子,其具体信息如表2所示。可知,前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85.17%,大于80%,即前5个主成分便已经包含有原始指标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表2)为确定每个主成分所代表的实际意义,计算前5个主成分旋转后的成分载荷矩阵,根据载荷系数大小、符号来对每个主成分进行分析,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表3)根据表3结果,依据各主成分所包含的各指标载荷系数进行命名。第一主成分PC1主要综合了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万人专利授权量、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人数及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5个指标的信息,每个指标的载荷系数均在0.3~0.4之间,且均成正向分布,均为为强盛性和创新性指标,故PC1可命名为强盛创新性因子。依次可继续将PC2、PC3、PC4、PC5可命名为包容性因子、可持续性因子、开放性因子、协调性因子。通过主成分载荷矩阵对前5个主成分的实际意义解释可发现,除了PC1是综合了强盛性及创新型2个一级指标外,其他4个主成分均对应剩余的4个一级指标,一方面体现出本文一级指标界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验证了主成分分析的正确性。进一步的计算我国31个省市综合得分及各个主成分得分的排名,结果如表4所示。(表4)由表4可知,从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得分上看,最高分为北京的3.923分,最低为西藏的-1.349分,跨度5.272分,体现出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质量差异较大,省市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综合得分达到1分以上的共有6个省市,且得分远高于其他省市,表明该6个省市的经济发展质量非常高,而低于-1分的分别是贵州、新疆、甘肃、青海及西藏,该5个省区经济发展质量最低;从主成分的得分及排名看,强盛创新因子PC1的排名与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得分排名均较为接近,这也验证了前文中提到的强盛创新因子PC1的贡献率最高,所包含的信息量最大,在所有主成分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结论,同时也可发现,经济发展质量排名第2位至第8位的省市在可持续性因子PC3的得分排名上普遍较低,这可能是近些年经济粗犷式发展留下的后遗症,应予以重视。(二)经济发展质量聚类及空间分布分析。通过系统聚类理论,对我国31省市的5个主成分得分进行聚类,聚类结果如图1所示。(图1)由图1知,当类高度值定为0.78时,我国31个省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可分为六个梯队:北京第一梯队,上海第二梯队,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第三梯队,福建、山东第四梯队,河北、山西、内蒙古、辽林、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重庆、四川、陕西、青海、新疆第五梯队,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宁夏第六梯队。可以看出,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质量差异较大,且呈现空间集聚效应,前四梯队所有省市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前三梯队集中在首都北京、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前四梯队与后两梯队界限明显,经济发展质量从西部往东部总体呈阶明显的梯状分布。因此,中西部地区的省份应加强强盛创新性方面的建设,加大创新研发的投资,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在注重可持续性及分享性方面建设的同时,努力减少与东部地区省市的差距;东部地区省市则需注重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并继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核心技术研发,实现更大的突破。同时,前三梯队的省市也要努力发挥“以点带面”的联动效应,积极带动中西部省份的发展。

三、结论

对我国31个省市的经济发展质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从主成分分析以及系统聚类后的空间分布特征三个角度对我国各省市的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及评价,具体结论如下:(一)对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人均GDP等13个二级指标共提取了5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强盛创新性因子、包容性因子、可持续性因子、开放性因子及协调性因子。(二)经济发展质量综合得分排名前6的省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天津及浙江,该6个省市得分远远高于其他省市,得分最低省份为西藏。(三)通过系统聚类法将我国各省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分为六个梯队,前四梯队的所有省市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而前三梯队的所有省市又分别集中于首都北京地区、长三角地区及珠三角地区。(四)通过经济发展质量空间分布图发现,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质量差异较大,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效应,经济发展质量较高的聚集地为首都地区、长三角地区及珠三角地区,且经济发展质量从西部往东部总体呈由低到高的阶梯状分布。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17.11.

[2]魏博通,王圣云.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12.

[3]范金,万伟,袁小慧.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的演化趋势与对策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49(13).

作者:唐婉香 杨华 单位: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