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疼痛护理质量评价研究
时间:2022-09-02 09:03:16
导语:骨科疼痛护理质量评价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外伤事故造成的骨伤患者呈增加的趋势。伴随而至的疼痛通常与骨伤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病情康复关系密切,对临床诊疗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征作用[1]。疼痛困扰着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也影响患者预后恢复水平。国内外多家医疗机构已将疼痛指标纳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内,但系统全面的疼痛指标管理处于起步阶段,未缓解的疼痛仍为困扰医疗管理者的难题。我国卫生管理部门也已将术后疼痛治疗管理纳入“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本研究于2017年1月起实施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管理,通过对比实施前后患者入院疼痛情况评估、健康宣教知晓、术后镇痛效果评价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肯定了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管理在骨科疼痛管理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入院手术患者436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8例。对照组患者(2016年1月-2016年12月),男性132例、女性86例;年龄21~79岁,平均(53.9±9.2)岁;疾病类型:股骨头坏死34例、腰椎骨折52例、胫腓骨骨折4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12例,股骨颈、粗隆等其他部位骨折76例。观察组患者(2017年1月-2017年12月),男性127例、女性91例;年龄21~78.5岁,平均(52.4.9±10.6)岁;疾病类型:股骨头坏死39例、腰椎骨折49例、胫腓骨骨折42例、髋关节置换术后17例,股骨颈、粗隆等其他部位骨折71例。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骨科共设有常规床位58张,配备护理人员19名,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8人;年龄22~39岁;职称情况:主管护师、护师和护士分别为6人、7人、6人。纳入标准:患者本人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上报护理部及院伦理委员会备案。1.2研究方法。所有纳入对象均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具体包括患者健康宣教、术前心理疏导、病房环境整洁舒适、术后疼痛管理、生命体征监护、营养支持及其他遵医嘱护理举措、术后康复等内容。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外加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管理,详细如下:①组织架构:由护理部分管领导牵头,以骨科护士长为组长,骨干护理人员为组员组成骨科疼痛护理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参阅学科文献、国内外前沿指南及卫生主管部门的政策法规,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针对已搜集的骨科疼痛评价指标不断讨论精简细化,初步建立多维度骨科疼痛评价体系。②学习培训:全部护理人员均参与院、科两级定期举行的业务学习和培训,持续提高知晓率和服务意识,针对薄弱环节和短板不定期的邀请学术专家亲临指导项目内容的实施。③已建立的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方法包含疼痛评估合格率、健康宣教合格率、镇痛效果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满意度共五项内容。患者首次入院时,进行三方面内容评估:包括进行患者疼痛人数评估、合理运用评估工具进行疼痛评估及参照医院已制定医疗文书规范进行疼痛记录;按照入院后、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时四个时间节点进行健康宣教;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镇痛效果评价。④定期召开骨科疼痛护理管理小组会议,公布上述指标的记录结果,并进行检查结果的分析评价,针对反馈意见进行定期针对性学习再培训、调整实施方案等改进措施,保证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持续改进效果明显。1.3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院疼痛情况评估、健康宣教知晓、术后镇痛效果评价及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满意度等指标。疼痛记录合格率:根据医疗文书规范进行正确疼痛记录比例大于80%者占全部患者的比率;护理人员正确选择使用评估工具的比率;健康宣教知晓完成调查比例大于80%者占全部患者的比率;术后镇痛效果评价调查表中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好;满意度调查均以自制调查问卷表进行;委托护理部对出院患者及本科室护理人员发放满意度调查表。两份问卷均以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填写,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全部×100%。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22.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入院疼痛情况评估、健康宣教及疼痛护理。记录合格率对比实施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管理后,观察组入院疼痛情况评估、健康宣教及疼痛护理记录合格率分别为92.66%、89.45%、91.2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1.10%、61.47%、66.97%(均P<0.01),见表1。2.2两组患者护理人员疼痛评估合格率及护理人员满意度对比。实施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管理后,护理人员疼痛评估合格率为89.47%较实施前52.63%提升明显(P<0.05);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表发放、回收率均为100%。观察组科室护理人员满意者12人、基本满意6人、不满意1人,满意度为94.74%;对照组满意者6人、基本满意6人、不满意7人,满意度为63.1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镇痛效果满意度评分对比。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发放、回收率均为100%。实施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管理后护理满意度满意者159人、基本满意50人,不满意9人,满意度为95.87%;实施前满意者72人、基本满意101人,不满意45人,满意度为79.36%;观察组疼痛满意度(9.135±0.324)分相比于对照组(7.031±0.415)分改善明显(t=119.518,P<0.01),见表3。
3讨论
当前,国内外权威机构已将疼痛纳为第五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并初步制定护理管理标准。护理疼痛指标体系管理是优质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持续的质量改进不仅能够反映当前临床疼痛护理中的短板和不足,更能够从多方面进行管理行为改进,以提高疼痛护理质量为最终目的。明确疼痛管理的范围、规范系统的评估和记录并指导临床实际诊疗活动,重点把控医护人员资质和相关业务培训,以科室质量与安全小组为基础组织架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并定期监控评价管理质量,构建合理可行的疼痛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传统护理疼痛指标管理体系多以终末疼痛护理管理为主要评价指标,而忽视指标体系构建和实际运行环节的质量把控,致使疼痛护理管理工作欠系统、规范,不能够及时排除缺陷和差错事件。多数学者研究证实[2-3]:规范有序的疼痛指标管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医患关系的缓和及满意度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比实施前后患者入院疼痛情况评估、健康宣教知晓、术后镇痛效果评价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显示:患者入院疼痛情况评估、健康宣教及疼痛护理记录合格率在实施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管理后均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护理人员运用正确工具进行疼痛评估合格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表明实施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管理不仅有效减轻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提升镇痛效果,更提高了护理人员在疼痛指标管理体系中的积极、主动、有效的作用;黄天雯等[4]得到一致的研究结果。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人员满意度的提高作为终末质量评价肯定了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管理在骨科疼痛管理的应用价值,护理人员主动提升自身业务技能和疼痛管理技能,余婕等[5]通过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运用质量评价指标不仅提升了疼痛护理管理,改善患者体验,更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自身荣誉感。综上所述: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中实施科学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规范护理服务流程,提升骨科患者疼痛管理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主动性,有效促进骨科疼痛护理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王伟,吴清霞.临床疼痛管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6,31(4):101-103.
[3]张亚辉,李秀婷,闫晓丽.规范化、个体化疼痛管理模式在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北医药,2015,37(14):2208-2210.
[4]黄天雯,陈晓玲,谭运娟,等.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在骨科病房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148-151.
[5]余婕,贺连香,周阳,等.质量评价指标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6):548-550.
作者:李娇丽 苏智慧 韩梅 耿婷婷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上一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检测研究
- 下一篇:大中小学教材质量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