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药用植物质量评价研究

时间:2022-06-12 10:01:50

导语:甘草药用植物质量评价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甘草药用植物质量评价研究

[摘要]为了对我国当前甘草药用植物的分布和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进行了解,并对不同甘草种植区域中植物的不同成分进行对比,本文在研究中使用了走访调查以及田间洋房取样测定等实验方法,对甘草药用植物的分布情况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

[关键词]甘草;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质量评价

甘草是我国在传统医学之中使用较多的药用植物,在以往的使用中由于过度开发现象的出现使得野生甘草区域的储量不断减少,当前人工种植区和野生甘草区的面积和密集程度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甘草药用植物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可以优化当前甘草种植行业的发展,提升人工甘草药材的质量,实现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1调查方法简述

1.1走访调查。在本文的研究之中,使用较多的一种调查方法就是走访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对甘草种植产区的政府、科技站、林业局等国家机构进行调查走访,对该区域的甘草种植情况有较为充分的了解。之后调查人员会对药物公司和药材商人进行走访,对野生和人工种植甘草的种植面积、质量和市场环境等进行了解。并在走访过程中对甘草药材的种植方式、种植产量等细节进行了解。1.2样方调查。完成走访调查之后,调查人员可以根据获得的资源分布信息在周边分别寻找野生甘草生长区域和人工种植区域,样地应当按照实验规定进行选取,并使用GPS等技术来辅助调查样区的选择。在设定腕臂调查区域之后,调查人员可以对样地之中的甘草数量、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记录,并采摘样品在实验室之中测定甘草中成分含量。1.3甘草中的成分测定。在实验室之中,实验人员可以对采集的甘草植物成分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实验人员会使用HPLC方法来对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在实验中将两种成分的平均值作为对比,对样区之中甘草的生长情况进行判断。1.4调查路线的设计。我国的甘草分布区之中均存在人工种植和野生并存的现象,在本文的调查之中,重点针对我国的传统甘草产区,包括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以及新疆地区等,在这些地区分别设置了40个调查样地,对这些产区中人工种植甘草和野生甘草进行了采集,并对这些区域的甘草种植情况和市场进行了走访。

2调查结果和分析

2.1野生甘草的资源分布。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我国当前的野生甘草资源主要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有分布,野生甘草生长区域的跨度较广,其分布范围和以往的文献之中的记载没有发生较大的出入。但是在调查之中发现,野生甘草的种群密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东北地区和西北的野生甘草群落没有出现连续成片的现象,出现野生甘草连续生长的区域只有华北的三边地区和甘肃一带。2.2野生甘草的蕴藏量。野生甘草的蕴藏量一般是根据公式蕴藏量=单位面积*总分布面积来进行计算,在实际估算过程中由于野生甘草的分布范围分散且生长密度不均匀,因此,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实验勘测人员可以使用如下的措施来提升准确性:首先,实验人员应当在野生甘草的分布区域设置范围较大的样地,其次,增加样方的规格种类和数量,在计算中使用官方数据和地方统计数据,增加计算结果的可信度。根据实验数据进行估算,可以得知东北地区的野生甘草的蕴藏量在5万左右,中西部地区的野生甘草蕴藏量约为24.6万,新疆地区的野生甘草蕴藏量约为18.6万,其中,东北地区的野生甘草蕴藏量最少。根据几个主要产区的甘草蕴藏量进行估计,当前我国全国野生甘草蕴藏量应当在50万左右,大部分野生甘草在内蒙古中西部和新疆北部,这些地区仍然是我国甘草的主要产区。2.3野生甘草的生长环境和种群特征。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野生甘草主要分布在降水量较少、冬夏温差大的地区,这些低哦区大都是温带干旱气候,其土壤一般是碳酸盐黑土型。在本文调查的40个样地之中,研究人员对区域中野生甘草的株高、地茎个群落类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和样地类型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甘草的主要生长土地类型是草甸和岗子,在甘草的生长区域一般伴有芦苇、沙蒿等植物。野生甘草在我国分布较广,且其生长区域不存在人类的干扰,这也就造成了甘草种群结构特点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新疆地区的甘草株高以及生长密度要高于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甘草生长密度小,生长状况较之新疆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交叉、中西部地区是我国传统药材的产地,但是,在近年来的开发中使得野生甘草的生长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影响了野生甘草的种群密度。

3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分析

实验人员对调查样地之中的野生甘草进行了分析,对植物中甘草酸以及甘草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就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在99份野生甘草之中甘草酸的质量分数在0.67%到5.31%之间,新疆地区的甘草中甘草酸含量最高。甘草苷含量在0.42%到3.7%之间,同样是新疆地区甘草质量最佳。本研究对我国当前甘草资源的种植现状进行了调查,从甘草的分布区域、生长情况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实验,对不同区域甘草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未来甘草种植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一部[S].2005:59.

[2]段天璇,于密密,刘春生,等.HPLC法同时测定甘草指纹图谱暨甘草苷、甘草酸含量[J].中成药,2006,28(2):161.

[3]王继永,刘春生,王文全.中国东北地区甘草资源考察报告[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4):308.

[4]魏胜利,王文全,王海.我国中西部地区甘草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3):202.

作者:宋辞 单位: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