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再思考
时间:2022-05-18 10:12:05
导语: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再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第四代评价理论主张全面参与的原则,关注价值多元,强调心理建构以及其提出的“回应-协商-共识”的建构性方法论,指导了国际上众多的评价实践。第四代评价的实践表明其意义和优势在于给利益相关者赋权,走共同构建的途径,同时显露出的操作性困难问题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改革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第四代评价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从第四代评价理论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教育评价领域纷纷将这一评价方法运用于评价实践中。我国对第四代评价的研究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刚起步。借鉴国外将第四代评价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优势以及局限性,对反思和解决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面临的问题,对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以及构建其操作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1第四代评价理论及其实践分析
1.1第四代评价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四代评价》(FourthGenerationEvaluation)一书由美国著名的评价专家库巴(EgongGuba)和林肯(YvonnaS.Lincoln)于1989年合作出版,这本书在反思和批判前三代评价理论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第四代评价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框架。首先是主张全面参与的原则。第四代评价关注价值多元,反对把评价对象或其他弱势的利益相关方排除在外,主张把评价的主体扩展到“参与活动的所有人”,而不是仅限于“评价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次,该理论认为评价本身是一种心理建构的过程。第四代评价指出评价者的任务就是充分听取来自不同背景的不同人的意见,通过协调各种价值标准之间的意见分歧,逐步缩短各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主观性认识间距离,最终达成共识。再者,该理论提出“回应-协商-共识”的建构型方法论。评价强调对利益相关者的“宣称”(claims)、“担心”(concerns)和“问题”(issues)做出“回应”,以“协商”为共同建构的途径,主张在平等的状态下,各利益相关方,包括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本着“发展”为评价的目的,通过不断地讨论、协商来建构共识。该理论的倡导者认为,第四代评价的这些特征和观点能解决历代评价长期未能解决的,比如“管理主义倾向太浓”、“对价值多元化排斥”、“对已有科学范式过度推崇”等问题。[1]
1.2实践案例及分析
第四代评价理论提出以来,校本评价、参与式评价、发展性评价等新的评价模式如同雨后春笋般在世界范围内涌现。颇具代表性的有:GlennFinger和NeilRussell在澳大利亚开展的校本评价,把第四代评价作为后现代范例运用到实践中;Mar-garetLay和IrenaPapadopoulos在对英国的“良好开端”(SureStart)项目的评价就用的是第四代评价方法;AngelaJ.Huebner和SherryC.Betts.从建构主义哲学出发,在社区与大学的合作的“正向的青少年发展”(PositiveYouthdevelopment)项目中进行了第四代评价的实践;TomO’Neil对南非德班的科学教育项目的评价也是运用了第四代评价方法。此外,第四代评价还运用到教育评价之外的领域,比如英国埃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ofEssex)的RichardLaughlin和JaneBroadben依据第四代评价理论设计了针对英国公共部门改革的评价体系。[2]研究以上实践案例的相关材料,我们不难看到:利益相关者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能提高评价效用,协商机制的建立能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分歧和冲突,并能及时有效地反馈评价信息,从而调动各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有效提高评价认同度,促进评价对象发展。如在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作项目案例中,充分尊重了影响力相对较小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价值主张,由各利益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认同后,再对有关“正向的青少年发展”这一问题进行界定,这就保证了各利益方的参与价值,他们对项目的必要支持和可持续发展获得了必要的保障,利益相关者自身变成了此项目的积极倡导者,增强了项目的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再如澳大利亚校本评价中,教育部门的官员、学校教师、学校工作人员和学生都作为利益相关者参与了评价的全过程,包括形成评价方案、参与确定评价问题、采用多样化数据的程序和使用多种来源的信息资料等。通过参与评价,学生一方面能得到改善学校教学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还能丰富学习经验;教师不仅从评价中获得鼓励和指导,还可借此机会与其他成员协商或进行合作,获得发展新的专业技能的机会和可能,并由此不断改进教学;而学校、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也可从的评价结果中获得行动建议。评价报告的和反馈都与所有利益相关者,即评价主体之间进行充分地协商。协商和反馈具有持续性,贯穿于评价过程的各个环节。每次反馈会产生新的行动方案,而行动方案实施后又带来新的评价和反馈,反馈和行动步步相扣,直至达成共识。第四代评价解决了影响力相对较小的第三方(独立于教育主管方、教育举办者之外的行业组织、企业、学生及家长等)不积极参与评价的问题。
2第四代评价实践之于我国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第四代评价的实践表明其意义和优势在于:给利益相关者赋权,走共同构建的途径,即通过协商达到共识谋求发展的原则。同时在评价实施中也体现出第四代评价的局限性:鉴定利益相关者存在一定困难;对利益相关者授权尚缺少具体操作性指导措施;一些理念操作起来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如TomO’Nei在南非德班的科学教育项目评价实践中发现该理论所倡导的“全面参与”的原则可能是个不现实的假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各高校“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3]的要求,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中,明确规定“评估专家组应由熟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组成,其中必须包括行业企业人员和一线任教教师。”[4]这些要求体现出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已考虑价值的多元化,与第四代评价“关注价值多元”的理念相契合。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由于时间和经费的局限或其它难以启齿的潜规则,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方之外的,由行业组织、企业、学生及家长等构成的第三方难以真正获权,而在评价中形同虚设。此外,期望评价能够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也是不切实际的。所以研究给利益相关者赋权策略,包括寻求优化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价是目前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改革的关键。建议国家制定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引导并建立一批规范的、独立的、非营利的社会评估机构;可根据利益相关者在评价活动推进中显示的作用力的大小和影响程度的不同,而考虑对其进行分类、排序,再依此分配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此项工作的实施并非易事,我国现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仍是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很少考虑弱势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以及教育情景的特殊性,所以我们必须事先明确规定多元利益主体参与评价的方法、方式,完成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在评价进行中,并不会因为评价所承诺的对广大利益相关者授权而能自动消除权力不平衡,毕竟在现实的高等职业教育权力系统内,当权团体不愿削弱自身的权力转赋予其他团体,所以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寻求建立对利益相关者赋权的有效机制,以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在避免权力失衡的同时,防止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被失衡的权力所支配或扭曲。此外,社会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也决定了评价者会因价值取向不同而有争议,评价结果具有不唯一性和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第四代评价实践案例表明,协商会议是能够代表各相关利益方形成考虑和展示各方价值的有效机制。鉴于当下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中存在的管理主义倾向太浓的问题,协商文化的培育尤显重要。通过协商,完成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并建立沟通规范,在协商的过程中,各方增加了解和信任,关系会亲近,当评价各方建立了融洽关系时,实现平等和共同决策成为可能,当达到默契阶段时,协商会比较有成效。
3结语
给利益相关者赋权、坚持协商达成共识,是第四代评价的真正意义和优势所在。它解决了以往评价方式中影响力相对较小的利益相关者不仅得不到机会去表达自己诉求,还不得不服从于强势主体的意见,从而导致缺乏参与的积极性这一问题,使得评价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可,同时人们也发现其应用是极其复杂的。第四代评价实践中出现的操作性难题,如鉴定利益相关者、出台协商以及授权机制等,为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引入第三方评价,提供思考借鉴。
作者:袁媛 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MargaretLayandIrenaPapadopoulos.AnExplorationofFourthGenerationEvaluationinPractice[J].Evaluation,Vol.13(4):495-504.
[2]杜瑛.协商与共识:提高评价效用的现实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0.17.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4]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
- 上一篇:商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初探
- 下一篇:当归质量安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