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一体化课堂中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探讨

时间:2022-03-14 03:19:30

导语:技校一体化课堂中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技校一体化课堂中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探讨

摘要:针对一体化课堂教学实施中,传统评价方式遭遇评价内容偏离工作任务、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忽视培养过程等问题。本文提出一体化课堂中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应从评价内容围绕工作过程和内容开展、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以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等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改革后评价方式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性,显著地提高了学习质量。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课堂评价;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

一体化课程是指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体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启动技校系统一体化课程改革工作以来,在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等学校的引领下,各地技师学院在一体化课程开发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完成了不同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架,开发了一批工作页等教学文件。目前,各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迈入课程实施和教学试点阶段,遇到了更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一体化课堂评价方式急需改革

一体化课程既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一体化、学生学习内容和工作内容的一体化、学生评价标准和工作标准的一体化。在当前的教学试点中,教师在使用传统课堂评价方式和方法对一体化课堂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常常遇到评价结果偏离、无法有效指导教学工作进一步开展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内容偏重理论知识或者操作技能,忽视工作内容和过程

在传统的课堂评价中,教师在制定评价标准和实施评价时,习惯性通过口答、笔答、课堂作业等形式对理论知识点进行重点“考评”,部分还以问答操作步骤、叙述主要流程等形式对技能操作考核进行辅助性考评。为应付这类评价,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点或者操作步骤、操作流程,便可在课堂的考评中取得较高评价。但这类评价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导致学生在实施真实工作任务、遇到实际问题时,只会机械地引用理论知识、重复操作步骤或流程,暴露出工作能力缺乏、不能胜任岗位等问题。

2.评价主体单一,忽视学生参与

一体化教学注重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要求学生具有沟通、协商、合作等社会能力。因此,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常常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作为唯一评价主体时,通常以小组展示、小组提问等形式进行评价,往往仅能观察到小组内优等生的表现情况,忽视大多数沉默学生或内向学生的表现。

3.评价方式过于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评价

一体化课程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思维,鼓励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而传统课堂评价过于注重结果,常根据学习任务最终完成情况,判定学生课堂学习是否合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定论。这一评价结果不利于教师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也不利于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一体化课程教学注重对学生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隐形职业素养的培养。这些素养的培养质量既不能依靠一次或者两次的教学、训练形成,更不能通过传统的一次性考试或考核进行量化评估。综上所述,从评价内容、主体、方式三个方面看,传统的课堂评价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一体化课程教学的要求,亟待进行变革。

二、一体化课堂评价方式改革策略

针对上述的情况,以水质重金属离子指标检测课程教学为例,笔者尝试围绕学习活动的主要环节,围绕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依据工作标准,以多元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课堂学习质量进行考评,具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评价内容围绕工作过程展开,覆盖知识、技能和素养多个领域

以水质重金属离子指标检测课程中“生活污水中铅含量的分析”学习任务为例,这类任务在开展过程依据接受任务、制订方案、实施检测、验收交付、工作总结5个环节开展。在制订方案环节,学习者需依次对工作流程、试剂清单、仪器清单、人员分工等4个工作步骤进行深入学习和了解。因此,在进行课堂评价设计时,笔者针对这4个方面进行了评价设计,如表1所示。由表1看出,在评价过程中,笔者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每个环节提出了评价要求,且评价点覆盖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两大方面。职业素养评价,主要依据企业岗位要求,着重训练、考察学生的纪律、沟通、合作能力、策划和创新意识等。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多次、有意识的训练、强化,将职业素养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学习过程或生活中,避免空谈素养,体现了一体化教学在培养学生素养方面的优势。职业能力评价,紧密结合学习、工作步骤,体现在每一个环节。通过对学生学习各个环节的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遇到的个性和共性问题,并依据评价结果对集体或者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能够掌握每一项操作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工作岗位中“效率意识”和“安全意识”是各企事业单位的共性要求,是企业对员工整个职业生涯、工作始终的基本要求。所以,在职业能力评价维度,笔者还关注了“时间意识”和“安全防护意识”两方面。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任务为载体,教师反复考核、评价,强化学生“效率意识”和“安全防护意识”。

2.形成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的多元评价

由表1得出,评价过程包含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包含学生本人、同学和教师三个维度。这种评价方式形成了学生老师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多元评价有效共同体,有助于准确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技能。以“人员分工”步骤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通过学生自评,可以了解该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的自我认知程度;依据互评结果,可以认知该名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处地位;依据教师评价的结果,可掌握该名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将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个结果综合,便可以准确得出该名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贡献,避免了小组活动中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也避免了教师仅凭借笼统印象和感觉打分的现象。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相互印证,可发现学生隐藏在行为之下的心理状态。对于自评较低的学生,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使用表扬、鼓励等手段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满足感;对于自评严重偏离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学生,教师应当引导这类学生认知合作、沟通的重要性,有意识地训练他们的领导、交流能力,让他们摆脱孤芳自赏的境地;对于互评较差但教师评价较好的学生,教师应深入分析小组合作过程中是否存在矛盾,及时地对小组组成、人员结构进行调整,改善小组合作状况。通过不同主体的多元评价,教师可以游刃有余地对小组学习、个人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追踪和分析,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习行为的顺利开展。

3.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

一体化课程教学不仅关注学生对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关注对学生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职业素养的培养。这些素养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无法通过一两次课程的教学实现,只能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工作实施环节不断训练、强化。因此,评价学生职业素养,需要在每个工作环节开展。每个环节对学生职业素养过程性的评价,都能够反映出学生素养培养的成效,也能对下一阶段培养方向和内容做出指导。以“生活污水中铅含量的分析”学习任务为例,笔者在“接受任务”环节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发现学生“工作纪律”方面评价持续达到要求,但在“策划能力”方面表现较差。因此,在后续的“制订方案”“实施分析”环节,着重对“策划能力”进行引导、讲解、示例和训练,并在各工作环节的评价中持续进行追踪。实践表明,只有通过这种过程性的评价引导和针对性训练,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才能取得成效。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后,笔者依据企业考核形式组织了项目考核,并在最终评价中,按照表2所示比例,根据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结果,综合给出了学习任务总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中各环节的权重依据在学习过程中所占的时间比例进行分配。“制订方案”和“实施分析”两个环节在“生活污水中铅含量的分析”任务的学习过程中占用了超过60%的课时,因此在过程性评价中,这两个环节的权重之和也超过60%;相应的,“接受任务”环节在学习过程中占用较少课时,在评价中的权重也仅有10%。这一分配原则体现了对工作要点和重点的关注,符合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一体化的要求。

三、一体化课堂评价方式改革带动了培养质量的提升

从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三个角度入手,笔者在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对课堂评价方式进行了试点和探索。经过两个学期对3个高级工平行班级的观察,笔者发现改革后的课堂评价方式有效地带动了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边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明显提高

在以往的课堂中,“三无一有”学生占据相当一部分比例,这部分学生常常沉溺于手机之中,游离于课堂学习之外,成为课堂教学的钉子户。在开展一体化教学和变革评价方式后,真实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充满好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及时关注和指导下,学生们能够完成工作任务,增加了学习效能感。实践发现,“三无一有”学生减少30%以上,其他学生基本都能做到“三有一无”,整个班级和课堂的学习氛围有明显改善。

2.学生独立性显著增强,学习成效明显提升

作业雷同也是技校学生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通常班级30人中,10~15人的作业属于严重雷同,这种情况体现了学生独立性较差、依赖性较强的特质。在一体化课程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接到独立的任务,完成过程和任务成果也是彼此独立的,而且针对任务的每一个学习环节有完整的过程性评价,迫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学习和操作,逐渐摆脱了依赖别人的坏习惯。同时,引入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学生为避免在互评和教师评价中被给予较低评价,在小组活动中争相表现,形成小组内部良性竞争的态势,推动了学习活动的开展。笔者通过项目考核发现,30人班级的项目考核试卷中雷同比例不到5%,大部分学生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数据表明学生普遍具备了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学习成效得到提升。一体化课程改革不仅需要做好课程设计、教学文件开发,还需要在教学实施中不断创新,尤其是在课堂评价中勇于开拓、探索。基于工作过程,面向工作内容,采取多元化、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一体化课堂学习质量评价模式,是符合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的,是准确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模式,更是评价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为一体化课程实施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程华 李可敬 单位: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