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论文

时间:2022-04-03 09:16:21

导语: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论文

从已有成果来看,关于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主要集中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和全要素两个方面。其一,从纵向的研究生培养过程分析,提出生源素质、培养条件、教育管理等构成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二,从横向的研究生培养全要素内容分析,认为研究生、导师、管理和条件建设等要素构建了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虽然这些研究对于分析社科类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本有一定启示,但从内容上看,上述指标多涉及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的一般情况,对于社科类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关注的很少。从结论上看,无论是全过程评价指标体系还是全要素评价指标体系都显得过于宽泛。其实,社科类研究生的——“培养结果”,即研究生人才这个最终“产品”才是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立足点和最终落脚点。同其他教育形式一样,社科类研究生培养的根本使命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人才培养结果是研究生教育过程的终点,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集中回答上述问题的体现。在培养结果形成之前的各个环节和因素,只是表明可能会影响(虽然有一定的概率,但不一定会必然发生)社科类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但其本身并不构成社科类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只有针对人才培养结果评价的内容,才能真正体现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具体而言,社科类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标性要求。指标是目标的具体化,只有明确了社科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才能设计合适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明晰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办学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入学选择的依据和个人成长的驱动力,更是培养质量评价是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程度的试金石。以全人培养为出发点,结合我国当前在推进与创新社会管理、改良公共治理密切相关的重大发展战略对高素质社科人才的需求,社科类研究生培养目标是“人格——知识——技能”的全人培养,服务于“人的终身发展”。社科类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充分地反映该目标,比如,在社科类研究生知识素养的评价体系设置学习态度和方法、专业知识、知识结构、文化素养等具体评价指标就能较好的体现社科类研究生的全人培养,服务于“人的终身发展”的目标的要求。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必须避免指标与上述社科类研究生培养目标相违背的情况出现。

第二,体系性要求。所谓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者某些意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从评价学的观点来看,评价指标是一种具体的、行为化的评价准则,是根据可测或可观察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由于每个评价指标只能反映某一方面的目标,只有系统化的,相互有密切联系的一组指标构成的指标系统才能反映被评对象的整体目标。从体系性要求看,社科类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首先包括人格品质要素。人格品质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对社会、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其次,社科类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包括知识素养要素。知识是指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素养”是指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最后,社科类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包括专业技能要素。专业能力以及作为其重要载体的就业能力是社科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从具体指标上看,专业技能标准又可以细化为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可测性要求。从评价学的观点来看,指标是一种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的评价准则,是根据可测或可观察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评估目标是通过各条指标对评估对象的实测来实现的,所以社科类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可测性一定要强。首先要求在采取测量手段时凡是能量化的指标要尽量量化,通过实际观察予以测量可获得明确的结论。其次是要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择要繁简适中,评价方法简单易行。在能够保证客观性、全面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指标体系简化,减少或去掉对评价结果影响甚微的指标。最后,选取指标时应该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计算公式中参数的实际意义及估计值,尽量选择与可查的公开统计数据相关的指标,这是因为统计数据的可靠性会比较高。按照上述要求,以“人格-知识-技能”为取向,构建起社科类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努力体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优良素质、优秀品质、精英特质”的内涵和价值要求。指标体系的内容包括:设置3个一级指标,分别是:“人格品质、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分别对应“人格-知识-技能”三位一体的人才综合素养;二级指标有:“人格品质”项下设置“政治素质、职业伦理、社会公德、品格健康等4个二级指标;“知识素养”项下设置“学习态度与方法、专业知识、知识结构、文化素养等4个二级指标;“专业技能”项下设置“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4个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在每个二级指标项下设置3—4项不等的三级指标。三级指标从“点、线、面”三个层次有序铺开,便于培养单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科学、有效的动态考察与调整,形成“模块式培养”“网格化考核”的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作者:张友连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