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分析
时间:2022-09-19 03:32:00
导语: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的对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进行质量控制,并分析其输血安全性。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前的血液样品400份作为对照组,进行质量控制后的400份血液样品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样品的合格率和其输血的安全性。结果对照组血液样品不合格率19.5%,观察组血液样品不合格率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输血后,对照组4%的患者出现了输血事故,而观察组的事故率为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进行质量控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不合格率;输血事故;输血安全性
临床有多种情况需要进行输血以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而许多疾病可通过血液进行传播[1]。因此,对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进行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商丘市中心血站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进行质量控制前的血液样品400份作为对照组,进行质量控制后的血液样品400份作为观察组。排除记录有差错的样品。两组血液样品来源和其他各相关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申请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800例,分别对应上述血液800份,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其他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所有申请输血治疗的患者应用MGT配血系统进行血液的匹配分析,一一对应两组血液样品。对血液样品进行假阳性、DAT、青霉素试验检验,判定为阳性的为不合格血液样品。输血中发生的血液传染、采血后装瓶时发生错误、发错血与输血时不符等情况均被判定为输血安全事故。根据医院规定的输血检验所需要求,对观察组的血液样品实施严格质量控制措施。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液样品情况见表1。2.2两组患者输血后发生输血安全事故情况见表2。
3讨论
病原体HIV、HBV等可通过血液进行传播,且可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输血时控制血液的质量和安全十分必要[3]。输血前,患者需要提供自身的血液样品供医院与输血样品匹配核对,以便找到适合的血液样品。同时,输血过程还要求血样的绝对安全。因此,医院需要制定严格的血样检测系统并实施检测。质量控制主要包括:①血液血型的检查确定。②Rh血型的准确鉴定。③血液中感染性病原体筛查,避免血液样品污染。同时,将血液样品与接受输血的患者进行严格血液匹配检查,避免血液输送错误发生。一旦输血样品与患者血型不匹配,将会造成溶血或是排异等严重后果[4-5]。对照组400份血液样品没有按照输血样品检测要求实行严密的质量控制,不合格率高达19.5%,其中,检出假阳性(未被检测的其他特异性)40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irectantiglobulintest,DAT)阳性15例,青霉素试验阳性23例,共78例不合格的血液样品;观察组400份血液样品按照输血样品检测要求实行严密的质量控制,不合格率只有3%,其中,检出假阳性4例,DAT阳性4例,青霉素试验阳性4例,共12例不合格的血液样品,观察组血液样品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液样品。对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明显提高血液样品的合格率。本实验中,对照组在假阳性、DAT阳性、青霉素试验阳性等方面高于观察组,不合格例数和不合格率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实验组;观察组由于实施了严格质量控制措施,患者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因此加强对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可增强输血安全性。经过对患者进行血液匹配,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输血后发生输血安全事故24例,发生率4%,观察组患者进行输血后发生输血安全事故0例,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对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明显提高输血安全性。
作者:贾一宾 单位:商丘市中心血站检验科
参考文献
[1]闵望先.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0):141.
[2]刘锴.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探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5):101.
[3]闫晓芳.质量控制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运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0):190-192.
[4]张辉.血型研究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的影响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143.
[5]刘杨.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5):254-255.
- 上一篇:屋面渗漏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 下一篇:建筑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