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时间:2022-11-18 03:56:05

导语: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摘要:构建适应高校中外合作特色化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本文从构建逻辑的起点是为什么做,逻辑过程是如何做,逻辑结果是做什么。从体系建立的框架结构,即管理体制、指标体系进行阐述,提出管理体制创新,指标体系综合的观点。从实现方式上,提出中外合作体育教学既有普通体育教学的普适性规律,也存在其自身特点,评价内容、方式、反馈也要遵循其自身规律。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随着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得到快速发展,不仅规模不断扩大,合作方式也呈现灵活与多样,如学制划分的2+2、3+1,文凭认证方式、学分互认(部分学科或全部学科)等等。可以说,中外合作模式正成为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引擎。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全面型人才”培养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而中外合作项目体育教学既有泛体育教育普遍规律,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教学质量提高不仅能推动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中外体育文化交流,推进教育国际化步伐。基于此,建立适应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化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反馈等多方位入手,不断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对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逻辑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不仅适用有形产品,也适用教学这种无形过程。教学质量保证是促进这种无形产品持续保持生命力的前提。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就是要保持教学过程始终处在高质量运行状态,其首要解决的就是为什么做、做什么及如何做的问题,也就是其逻辑起点、过程以及结果。从逻辑起点来讲,教育首先是“培养人的社会现象,它通过传递精神,传递知识将自然人变成社会人”。“评价”就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评判活动,而客观、真实、科学的评价才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评价是基础,由多个评价通过系统化组合与运行,通过科学化权重分配,通过综合性的要素集合并赋予其固有的职责就形成了体系。然而在一段时间内,缺乏对教育或者教学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引导,凭感官印象,唯客体成绩,重结果而轻过程等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如在体育教学方面只注重外表的整齐划一,不注重个性发展;用一把尺子衡量不同资质的学生;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得不到发挥等等问题,都促使我们必须要建立一套适用体育教学或者更为有特点的中外合作项目特殊性的质量监控体系。在构建逻辑过程中,其目标是什么,内容指标如何确立才是科学合理的;如何实施才能科学、客观、有效都是我们在实践中应当回答的问题。美国教育家泰勒的行为目标理指出:“从事课程编制活动必须要回答这种活动应当达到的教育目标,也就是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哪些内容从而实现目标,并引导学生发展哪部分思维,提升哪方面本体感觉,提升那部分能力以及行为方式”。而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理论则把教育目标归结于认知、情感、操作三个层面,更加丰富与完善了我们在教学目标确立以及实际操作层面的理论体系。教学目标是核心,教学环节都要围绕这个核心来完成。在中外合作办学这个特征明显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既要完成国内体育课程要求,又要促进我国体育文化传统与国外体育文化交流与融合,并把握其内在规律。在内容上既要保留现有体育课程的“三基”,又要突出中华文化的特色传承。在构建体系上注重多方位、宽视角、长流程。不仅从管理者、督导者的角度评判质量,还要从同行教师的视角以及学生感受的视角来看待,增加教学监控的时间跨度,重视过程性评判,重视潜移默化的教育。在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学质量监控实现方式上,要实现多方监控与督导,即中方、外方、专家组、同行教师、学生等等。要根据不同视角来设计不同层面的监控方案,并遵照各自方案进行质量的保障体系构建,来实现多角度客观、科学化评估与监督。对于具体方法可以在现有纸质化评估监察量表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网络化、移动终端、质量监控APP软件等信息化实现方式,并设计其无效测评结果错误未完成及账户反馈信息通报控制程序,以保障测评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从而防止其出现测评态度消极以及人为捏造数据现象。

2.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体制与指标体系

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每个要素都起着特定的作用。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也是一个复杂系统,是各个因素通过一定组织构架建立的。它既包括管理体制也包括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也要形成合理高效的运行方式,而首先就要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2.1教学质量管理体制。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是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总框架内对教学质量进行统筹和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职责就是实施教学质量的管理并统筹与控制教学过程当中的各个环节,使教学沿着既定目标进行合理运行。从目前教学管理实践当中,教学管理部门是教学管理的主导,其主要负责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管理。而在实践中单纯依靠一个部门管理数量庞大的教学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更要多方参与、各部门联动、上下级配合才能共同完成教学质量的管理工作,比如教务处委派的教学督导,邀请有影响力的同行专家,各个院系的分管领导以及教研室的负责人等等,都要参与其中。而在中外合作的特殊背景下,还要将外方的教学质量监督纳入其中,才组成其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子系统的合作机制的组织架构。2.2质量监控指标体系。教学质量监控内容的构建原则上,应注重客观性、可行性、科学性、可比性、全面性及导向性等,应准确把握监控指标选取。应从三个方面进行评判,即学生、教师、管理者。与以往不同的是管理者也进入评判。这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注重对教师、学生的评价与监控,而往往忽略对管理过程的质量评价,而管理过程的评价与质量监控是保障以上二者是否科学、规范、客观的重要条件。忽略这个条件,势必造成其他两个因素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2.2.1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学习态度是学生对课程认同能起到关键作用的指标,“态度决定成就”。(见图1-1)其指标注重参与动机、兴趣度、相互合作、彼此帮助、学习情绪等,可以直观其对于课程的主动参与倾向以及投入精力的大小。而对于其技能、技术、学习质量的指标的认知与分析,则是课程在实施当中学生较为直观的学习镜像,技能掌握情况怎样,一堂课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怎样,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则是反映了学生在一段时期,一个阶段、一堂课甚至是一个技术动作学习的实际效果反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身体形态与体质状态指标对体育成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是因为身体素质的基础具有明显个性特征,不能以一把尺子来衡量不同的个体,也就是说以往我们以一种标准来衡量与评价不同基础个体,是缺乏科学性的。从体育知识掌握的角度来看,体育学习不仅是技能掌握的过程,其知识性与技能型同样不可或缺,甚至是对技能掌握具有促进作用。对于这项指标的评价,能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学习的状态,以及理解体育课程甚至是体育的内涵,从而建立终身体育理念打下基础,同时对于中外合作学生加强传统体育文化知识的学习,对于弘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发展意义重大。2.2.2教师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教师对教学的重要性作用已毋容置疑,对教师教学的客观、科学的评价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在教学实践中,基本从教学准备、效果、过程、评价四个方面来看待教师的教学。教学准备过程要从教学理念、学生水平、教学文件以及教学基础设施与条件等进行评价与分析,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也是判断其是否应对教学工作取得成功的首要指标。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主要是教学设计的目标能否达成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水平能否提高,促进技术与知识掌握,学生学习满意度等来考量。教学过程的指标评价是教师评价的核心,其利用教学方法、目标设计、组织形式、内容选择等指标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可以较为全面评价其教学实施当中实际达到的目标。最后以教学评价作为教师教学评价指标是一个结果,但并不是说以成绩来考核教师教学,只是判断在一段时间内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效,不仅是评价教师教学成效,更重要的是教师也能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通过即时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来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2.2.3教学管理过程评价指标。教学质量管理过程评价指标体系也是整个教学质量监控的“三驾马车”之一,其重要性不亚于以上两个方面。其过程的评价指标要从管理队伍、管理制度、监控实施、效果与反馈四个方面入手,使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建立在科学规范、标准公平、数据可靠的基础上运行。2.2.4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最大隶属度原则对各因子进行权重评判。其步骤:1.建立权重集A=(a1,a2,…am)→。2.建立评价集V=(v1,v2,…vm)→。3.单因素评判。4.综合评判(最大隶属度原则)。5.组织相关管理人员、专家、教师进行体育教学质量预评估,以获得检验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找出需改进之处。

3.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方式

在监控指标体系建立以后,其重点是解决如何运行,即如何实施监控。在实践中,既要把握实现客观、公正、及时、可靠的评价体育教学工作的既定目标,又要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准确的信息。其运行方式就是评定者依据评定指标体系对被评定者通过观察、测量、测验、问卷、访谈、记录等方法并经过一定步骤获得被评定者准确信息,再将这些信息进行量化统计计算,以指标形式展现,从而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需要指出的是对教师的评定,评定者不仅限于管理者、专家、学生,还要有同行以及本人,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从不同层面反映教学实际情况,而防止评定的片面性,局限性。教学质量监控的系统化特征表明了其在运行当中要划分为几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反馈阶段以及再修正阶段。这几个阶段要相互衔接,每个阶段要有不同的任务与目标。准备阶段主要从人员、设施、文件(大纲、教案、日志等)、制度(教学管理与规范要求等)入手,监控与检查这些基本要素。人员配备是否准确到位,人员队伍建设是否符合要求,责任心具备情况等等。设施准备能否符合体育教学的要求,能否满足在教学中学生按照一定比例使用体育设施,这种比例是否符合上级文件要求的规范,防止学生课上练习次数与频度的减少。教学文件的规范是教学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教学大纲是否符合当前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教案能否按照学生学习进度施行,教学日志反映学生在平时学习基本情况。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要做到健全、合理、可操作性等等。在实施阶段要从有效的组织实施入手,对教学人员进行考核,通过对被考核者的观察,发现其在教学过程当中是否按照体育教学基本操作规范进行教学实施,如教学队形的方位符合以学生学习需要,其运转变换的合理性,其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是否适当等等。运用测量方式获得有效数据。利用一定数量的测量仪器,如心率、血压、计步器、遥感测量仪等现代化仪器获取数据资料,来感知体育教学所需要达到的运动量以及运动强度。教学质量的优劣不仅是我们在教学中看待的表象过程,同时还要从实际效果来评判。在体育教学中,一个直观的标准就是运动成绩的提高。通过体育教学过程,经过对学生运动成绩、身体素质、各种能力进行量化评价,获得其各项水平的变化,从而发现教学当中的有效手段,也是评判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部分,应引起足够重视。采用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等监控教学是经常采用的方法。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的评判就是要深入到教师当中、学生当中、相关因素当中去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我们在实践中不但要在正式场景当中评判教学,还要在非正式场景当中去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获得第一手资料,避免“检查紧、平时松”的“两张皮”现象,使教学整个过程始终如一的高质量运行。教学反馈阶段也叫做“回授”阶段,是将系统输出结果反作用于系统从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而教学反馈的主要功能就是把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对,发现其存在问题,进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在以往教学监控当中往往只重视监控过程,忽视反馈与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当中实施反馈,将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将教学过程进行重新研判,把存在的教学质量问题呈现出来,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实现了教学反馈应当达到的目标。具体操作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获取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定结果。第二对这些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第三经这些问题反馈于任课教师,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方案。第四进行再评价、再反馈、再解决问题的实施。需要指出的是,一般意义体育教学与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学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这里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以及外方的特殊化要求进行有效的变化,使中外合作办学既具有我国长期积累的符合本国实际教学经验,又按照当今国外对体育教学的不同理念进行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应当保障“三基”需要基础上,倾斜对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学习与掌握,比如中华武术、气功等。在教学方式上,不要过分突出整齐划一模式,尽可能使得教学方式灵活,如草地围坐讲解、俱乐部形式课堂、社团模式课余锻炼等。满足外方特殊体育课程方面,强调团队思维,如协作、团结、互助,建立快乐氛围课堂,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促进运动成为其终身技能与生活方式。由于外方对于体育成绩的关注程度要高于国内,因此提高这部分学生的体育成绩水平至关重要。而我们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当中要将这些因素一并考虑。

4.结束语

中外合作体育教学质量监控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遵循体育教学普适性规律,又要创新思维,总结实践经验与教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借鉴已有成果,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势,不断推进此项研究,为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目标与任务尽微薄之力。

作者:蔡磊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