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质量标准构建思考

时间:2022-03-27 04:55:59

导语:高校教学质量标准构建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教学质量标准构建思考

1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提高质量的主渠道,其根本功能就是有效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论证和补充,处于次要和服从地位.一方面,高校在师资队伍、实践条件以及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完善,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质量标准、评价体系等教学文件不完备,随意性较大.近年来,随着“质量工程”的实施以及社会对毕业生规格的要求,高校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缺乏质量标准和规范,不能较好地激发教与学的积极性,实践教学的综合育人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2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内涵阐释

教育质量是教育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能力的程度,教学质量标准则是衡量教学过程规范化和达到目标与否而制定的准则,是实施教学过程质量评价与监控工作的标准性工具[1].教学质量标准需要由教育活动自身、人的发展和社会要求三个层面来衡量[2].实践是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实践是教学手段和形式,更是教学内容和过程.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延伸和检验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是人才培养体系中贯穿始终、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3].所以,实践教学是一种课程形态,具有完整的教学体系.笔者认为,实践教学质量满足教学质量标准的内涵要求,应包括教学过程质量、教学内容质量和教学效果质量三个方面.

2.1实践教学过程质量

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认识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过程,其环节要素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效果.实践教学过程,关注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其质量标准要素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条件配置、实践教学大纲、实践项目实施计划、实践活动组织过程安排以及教学总结与反馈等.标准要素是否周密完备、科学严谨,将影响实践教学质量.所以,无论是对于一门具体的实验课程或课程设计、实训项目、毕业论文(设计),还是实习、调查、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教学单元,其教学过程质量的高低决定教学效果的优劣.实践教学过程质量标准,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准则,用来指导和约束教师有序、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标;实践教学过程质量标准是对实践教学活动组织进行有效监控、管理和评价的工具.

2.2实践教学内容质量

教学内容是指师生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服务于教学目的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一般包括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课程内容,以及对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实践教学内容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其质量标准要素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标准(大纲)、教材等,能否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的实践教学内容,是质量标准的衡量尺度.实践教学内容质量标准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要求教师在专业培养范畴内,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实践教学目标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对教材和生产生活实际进行科学加工与提炼.与理论教学相比较,实践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多元性和指向性.因此,实践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教师的再创造过程.

2.3实践教学效果质量

教学效果是为达到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参与下的教学收获,即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探索认知、同化和迁移应用知识的结果.实践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社会适应性,其质量标准要素包括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教学效果是教学效率高低的综合反映,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很难具体化或量化.在课堂教学中,一般从学生的“所得所获”出发,兼顾“学生参与度”,综合衡量教学效果.即针对具体知识点(或教学目标)掌握或达标的程度,量化在“教学质量”上.一般认为,“教学质量高”,自然就“教学效果好”.实践教学具有内容多元、过程开放、活动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其教学效果更加难以直接考量.所以,可以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高低进行考核,也可以从单项具体质量标准达到的程度来评价.

3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的构建

3.1分类构建原则

实践教学从教学组织形式上分为课内和课外实践教学,从教学环境上亦可分为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在高校专业培养方案设置中,大凡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环节,均为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指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毕业论文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所以,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存在文理区别和专业差异,质量标准不宜一种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可以依照学校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分别制订实验课程质量标准、实训项目质量标准、实习质量标准以及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活动质量标准等.

3.2系统化设计原则

按照教学设计理论要求,在制订各类实践教学质量标准时,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系统设计,同时要兼顾教学要求、技术规范、操作技能等.要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出发,提炼和设计质量标准要素,使其系统化,而不是随意罗列的要求.

3.3可操作性原则

教学质量标准是教学活动的规范,是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的标准和尺度,也是评价管理的观测点,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所以,质量标准应以条目形式呈现,明确实践训练的内容与要求,明确培养的技能与技巧,明确达到的目标与效果,做到在教师、学生、社会岗位以及评价者和管理者面前,都是明确具体的东西.

3.4兼顾评价与监控原则

随着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对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从逻辑关系上,应该先制订质量标准,然后实施评价,这样才能保证质量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教学评价是质量监控的手段,也是对质量标准的检验过程.所以,制订实践教学质量标准要兼顾评价与监控,不能建设成两套标准(质量标准和评价标准),令教师无所适从.另外,不能“用评价标准替代质量标准”,二者内涵不同.

4结束语

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内容之一,不能一蹴而就.可以结合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来引领和推进,也可以从学校整体实践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出发.从有利于发挥实践教学综合育人功能出发,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把握好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的内涵,通过教学改革与探索,构建起一套科学完备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为完善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