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教学变革计策研究
时间:2022-12-20 05:01:23
导语:药理学教学变革计策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基于教材建设的教学改革
1教学方式的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的观念逐渐加强,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在随之发生改变。但由于临床药理学学科的特点,很多学校的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我国医学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中采用的普遍模式。在此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占有主导地位,是一种单向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应用简单,但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记忆不够深刻。最初的临床药理学讲义为18课时,内容较为简单,传统的板书模式即可完成教学任务。随着教材的发展,为了适应逐渐增加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任课老师自制了教学挂图,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强度。随着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增多,任课老师携带大量的教学挂图成为负担。于是该院专门组织绘制、印刷了相关内容的彩色幻灯片,用于教学,在当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随着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增加,在编写新版教材时,在每一章节中增加了英文的Keyconcepts和课后的思考题。不但便于同学们预习和复习,也督促同学们在学习的同时对临床药理学的重大问题进行思考,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而多媒体等先进教学工具的应用,为教材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声、色、光、动”的优势,在新版教材中增加了课件光盘,使应用教材的学生可以充分消化和理解教学内容,使理论教学中的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使教材中平面的教学内容立体化和动态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促进知识的理解。
2课外科研活动增进对教材的理解
随着《临床药理学》教材内容的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难度在逐渐加大。如果在教学实践中仅仅满足于课堂教学,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只注重对教材上字句的死记硬背,而不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到了临床实习阶段发现很多知识似是而非,又重新翻书“烫剩饭”,极大影响了医学生的培养质量。为实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笔者充分利用本身的科研优势,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开展了一批高质量的业余科研项目。比如,在开展临床用药处方调查中,带领临床医学高年级学生,对4所医院的8141张门诊处方进行临床用药处方调查。通过对不合理用药处方的讨论,分析处方中的问题,使同学们从具体病例中学习和检验教材中的知识和规律。另外,笔者依靠自身优势,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近年来,共带领学生完成了100多种新药的人体生物利用度实验,参与研究的学生超过2000人次。在研究过程中,同一种药物在不同个体间的药动学差异,如:峰浓度Cmax、半衰期t1/2、曲线下面积AUC等数值的不同,详细地展示在同学们面前。学生自己作为受试者,亲身体验新药临床研究的过程,了解了不同个体的药动学差异,加深了课堂上理论知识的理解[11]。又如,在对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药动学研究发现其在人体血浆中的半衰期为15h左右,从这个角度出发,现有说明书上注明的每天三次口服的给药方法是值得商榷的。因此,笔者将结果反馈给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并建议对该药物的使用说明书进行修改。学生们也在此过程中巩固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二、结语
临床药理学是在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临床药理学》教材在国内仅有20余年历史,处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郑州大学临床药理教学起步较早,立足于国内和该校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教材改革一直是教师们的奋斗目标。经过20余年的努力,该校主编的《临床药理学》教材由最初的自编自用,发展成现在的由国内11所高校参编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临床药理学教学特点的教材建设模式,得到了国内同行的公认。临床药理学教材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立足于教材建设,郑州大学在推进教学模式改革、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值得借鉴。
作者:温强乔海灵单位:郑州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 上一篇:校内监督体系对教学质量的意义
- 下一篇:试议高中英语教育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