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监督研究

时间:2022-03-29 08:26:31

导语: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监督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监督研究

随着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向纵深推进,军事代表职能定位向以装备采购合同履行监管为主转变,使得质量监督主业更加聚焦。军事代表作为一线质量监督力量,可以有效降低、规避各种风险,加快实现从基于问题的救火式被动监督向基于风险的预防式主动监督转变[1],这也是装备项目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军事代表工作,提出了基于风险的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监督,对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风险管控各个环节进行研究探讨,以提升军事代表事前监督效能。

1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风险管理流程框架

风险管理是装备采购合同履行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通常把风险管理划分为: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2],依据装备采购合同监管运行机制,结合军事代表工作的实际,将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风险管理流程进行了归纳(图1),以便军事代表在装备采购合同履行监管中对质量风险实施管控,提升质量监督工作效益,解决人少事多等矛盾问题。1.1风险规划。风险规划是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风险监督的初始工作,是对风险实施有效管控的核心。合同监管部门、军事代表机构主要是根据合同信息、合同监管协议,涉及的型号标准和经验,组织质量风险规划。1.2风险识别。军事代表依据风险规划组织发起风险识别,这一阶段是风险监管的重要环节,需要对潜在质量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形成对应的风险因素清单或列表,主要包括各阶段(工序)的人因风险、机(机器)因风险、料因风险、法(制度)因风险、环境风险的识别。1.3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对象是风险列表里的单个质量风险,军事代表在形成风险识别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风险评价方法和手段,综合衡量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分析评估风险的影响程度及其级别高低,并对风险等级加以排序,为后续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1.4风险应对。军事代表在风险识别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装备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对于评价出的重大风险因素上报上级军事代表局,由总体军事代表机构牵头组织制定应对策略和管控计划,待合同监管部门批准后,军事代表室组织实施应对策略。通常,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风险应对策略可具体划分为风险预防、风险减轻、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接受、风险后备措施6种,军事代表主要依据风险等级和影响选择对应策略。1.5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依据上一流程制订的风险应对计划,对风险识别结果、风险应对策略效果和危机现象进行持续监测、预防、控制的动态过程。通过对风险应对策略效果的评估来判断应对策略是否有效或满意。如果有效或满意,则监控结束;否则返回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风险管理流程的相应阶段。

2装备采购合同履行监督质量风险识别

风险管理是否取得实效的核心在于积极主动地提前规划。在风险管理的最初环节,发现风险的时间越早,发现风险因素越全面,越能给后期的风险管理提供有利条件,越能消除或减少风险带来的影响。因此,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早期的风险识别显得尤为重要。在装备采购合同监管中,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主要包括:模糊识别、敏感性分析、故障树、SWOT分析、流程图、影响图、工作分解结构、因果图、假设分析、核对表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文档审查、情景分析法等。在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监督过程中,各个阶段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不同阶段运用的风险识别方法也不一样。通过对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监督风险识别方法的全面比较判断,在预先研究阶段,军事代表的主要工作是跟踪技术攻关情况、参与重要技术节点技术评审、参加重大实验验证活动及样机功能性测试,参与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能力素质的高低决定了风险的高低,所以预研过程风险识别方法主要采用专家判断法和头脑风暴法。在研制阶段,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技术风险,宜采用SWOT分析、过程流程图、核对表等方法。上述各种风险识别方法均有优点,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当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才能使风险识别结果全面、系统地反映装备采购合同履行的质量风险情况。

3装备采购合同履行监督各阶段质量风险

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监督内容包括:预研过程质量监督、研制过程质量监督、生产过程质量监督、维修过程质量监督。虽然风险因素存在于装备项目全生命周期,但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监督各阶段的特点和监督内容不同,其风险因素及风险等级也有不小的差异。表1为基于4M1E的装备采购合同履行监督质量风险因素识别的对照分析。4M1E是产品质量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应用非常成熟的方法,分别指人员(Man)、机器或设备(Machine)、料或零件(Material)、法或制度(Method)、环境(Environment),简称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1)预先研究(预研)阶段,军事代表主要是参与演示验证项目预先研究过程质量管控,监督装备承制单位制订质量管控计划。具体监督工作主要是:跟踪关键技术的攻关情况,参与重要阶段及重要节点的技术评审活动,参加重大实验验证活动及样机功能性能测试,对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实时提出意见,并监督重大技术质量问题的整改。这一阶段主要是计划风险,风险等级相对较低。(2)研制阶段,难度高、规模大、范围广,风险增加比较明显,主要是各类技术风险。例如,技术文件不完善、相关论证不充分、新技术和新工艺没有经过验证,导致目标不能按时完成或不能完成的风险。(3)生产阶段,主要包括从外购器材入厂、投料加工、产品总装调试、检验直至包装出厂全过程。军事代表主要针对生产准备环节、外购(协)器材管理、工序管理环节、产品标识管理环节、计量测试环节、不合格管控环节、质量记录控制环节进行质量监督。这一阶段涉及市场、生产、技术、管理,甚至还有银行和地方行政管理部门,投入的资金较大、工作量庞杂、牵扯范围较广。有时还会受到外界相关政策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这就导致此阶段风险因素显著提高,是军事代表质量监督的重要环节。(4)维修阶段,随着装备的交付使用趋于稳定,风险因素大幅减少。主要是存在围绕维修过程中的相关保障性风险,例如,售后维修人员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或能力素质不够、装备维修器材目录未编制、配套产品不能满足要求、未编制装备维修验收规范等风险影响。

4装备采购合同履行监督质量风险评价

从风险评价结果来看,装备采购合同质量风险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定量和半定性三类[3]。(1)定性风险评价是以相关专家和风险管理人员获取的信息为基础,对风险进行打分或直接判断,形成风险评价结果,进而划分出风险等级。(2)定量风险评价需要获得大量的基础资料,并结合相关分析方法,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造成的后果进行量化,从而获得风险程度的具体值,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风险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有:控制区间记忆模型、影响图、风险矩阵、灰色理论、数据包络分析法。(3)半定性风险评价是根据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风险涉及因素较为复杂的特点,将定量风险评价与定性风险评价相结合,对质量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例如,层次分析法、神经网络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一般来讲,大型复杂装备质量监督,采用半定性的风险评价方法更为合适,但对于具有大量基础资料和对风险评价精度有较高要求的项目,则应使用定量风险评价法,进行准确的综合风险评价[4]。

5结语

本文提出的基于风险的装备采购合同履行质量监督研究,依据装备采购合同监管运行机制,就装备采购合同质量风险管理流程框架、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但在军事代表实践中,只有结合装备项目实际选择花费较少、效果最好的风险管理方法,并合理运用,制定有效应对策略,才能为装备采购合同质量监督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何泓武.军事代表在装备采购风险管理上的作用探讨[J].中国军转民,2015(4):51-56.

[2]田斌,冯冰,马哲.航空武器装备研制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5):13-14,100.

[3]张傲.广西合山煤矿采空塌陷风险评价[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5.

[4]汪送.大型复杂装备研制项目群风险管理研究[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7(2):6-10.

作者:李正映 张桦 高铁路 陈晓 宋星 单位: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