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5篇

时间:2022-08-10 08:39:26

导语: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5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5篇

第一篇:提升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意义

一、微公益活动对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促进作用

“志愿者”概念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大学生正处于热血年华,心系社会,比一般青少年乐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每年的三月“学雷锋活动”以及寒暑假的“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高校经典志愿项目。近年来,随着志愿服务活动在高校中的迅速发展,以志愿精神为内涵的“微公益”在高校园内逐渐风行。微公益,由传统志愿服务演化而来,强调的是从细微之事入手,“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地为社会、为人民做出无偿贡献。例如校园内义卖活动中,除了组织者外,作为卖方或买方都属于微公益活动参与者。相对于传统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微公益因具有参与门槛低、信息传播广、影响力大等优势,更易得到大学生的青睐和信任。据调查数据表明,70%以上的大学生相信微公益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的特点,社会实践活动比重较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倡导微公益活动,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和综合能力提供广阔的实战平台,弥补目前职业教育中“重技能、轻品德”的缺陷,促进高职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的提高。

1.微公益活动可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直接影响着将来从业领域和发展方向。一直以来,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仅仅聚焦于眼前的毕业就业,而忽视了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高职学生学习水平较低,一直以来处于弱势地位,自卑心理较重,缺乏全面的自我认识。职业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森(ErikH.Erikson)将人的生命期分为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必须完成。这些任务可被视为一种挑战或危机。危机解决的成功与否,对个体将来的发展及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青少年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自我认定”,即清楚解决两个重要问题———“我是谁”以及“我在哪里”。关于“我是谁”的问题,包括了兴趣、能力、价值、人格特质等重要内涵;而“我在哪里”的问题,则涉及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群体、工作世界等。微公益活动给了高职学生一个公平平等的社会实践平台,只要有善心,就可以为社会、为人民做出一点贡献。在这个宽容广阔的空间领域,高职学生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付出,收获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对自我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另一方面,近年来网络文化的迅速崛起,高职学生们可以从网络上收集所需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已越来越依赖于他人攻略而缺乏自我总结经验。在微公益活动平台中,学生们可以接触和体验不同的服务岗位,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更新原有的知识储备量,更加明确自我能力、兴趣、人格特质并有针对性地培养提高,为职业生涯发展尽早地做出规划筹备。再者,微公益活动平台也为高职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供了很好的通道,使得象牙塔中的学生们对真实的社会有更深刻的了解,在成长过程中就能更主动地去迎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增强职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客观规划职业生涯。

2.微公益活动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含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职业道德素质理论上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修养、组织纪律观念方面的素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大力宣传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薄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这26个字也是目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衡量杠杆,其中甘于奉献是职业道德素质的核心内容。然而,市场经济发展衍生的功利性、拜金性风气慢慢渗入校园,迷惑青少年尚未成熟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取向。只靠课堂口口相传不能有效对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给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带来的误导。幸运的是,新兴的具有大众化、低门槛特质的微公益平台给高职学生道德素质培养提供了一个锻炼养成的平台。微公益活动与就业活动虽然是两个概念,却也有共同之处:两者都是一种实操实践活动,过程都包含着自我发展,最终归宿都是服务社会。两者的不同点是微公益活动是属无偿贡献,而就业属有偿贡献。高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微公益平台中蕴含着的积极社会意义有利于他们耳濡目染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得他们能够养成自身的良好价值标准。通过参加微公益活动,高职学生能从中收获到奉献的快乐,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乐于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追寻和实现自我价值,并愿意将这种奉献精神作为一种内在道德标准,延续到工作岗位中去,其职业道德素质自然而然也会随之提升。

3.微公益活动可以优化高职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文明化,企业的招聘标准除了过硬的专业技能,还有应聘者良好的职业行为与习惯。从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角度看,专业技能是其硬实力,以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为核心素质的职业行为习惯是助推其走向成功事业的软实力。目前高职教育体系中,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在课堂教学及专业实训活动中对其进行训练;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以团体或个人方式自主完成各式校园文化项目,包括了文艺竞赛、体育竞赛、技能竞赛、微公益等内容,从中引导学生自觉培养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近年来微公益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各种志愿服务基地成为大学生锻炼自身职业行为习惯的广阔平台。微公益活动由于是一种无偿奉献活动,无常规关系网和利益链的支撑作用,组织者需要做好团队内的沟通协调工作,同时还需去动员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才能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宗旨,这非常锻炼人的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此外,在组织或者实施微公益活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能预料到的突发事件,而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高职学生具有追求成功的本质心理特征以及较强实践能力,会想方设法去解决困难,从而提高了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抗挫折的能力,强化了心理素质,毕业后面对工作压力也能迎难而上。

二、利用微公益活动提升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思考

微公益活动能够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产生重大的影响,其积极意义和价值值得高职教育者重视。如何借助微公益平台,切实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需要各级政府、高职院校、学生个体“三维角度”去探索共进。国家和政府部门应大力支持高校微公益活动,积极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参与到微公益活动中来,同时对微公益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政策上给予保障,物资上给予支持,精神上给予鼓励。高职院校将微公益文化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搭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意义非凡的微公益文化平台,还可以引入志愿时系统用时间量化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学生志愿服务档案,增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热情和兴趣。高职学生作为职业发展主体,要客观认识到参加微公益活动与自身职业素养提高的密切关系,借助高校微公益平台,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意识,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职业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作者:曾竞 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研究

1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

1.1有利于国家凝聚力的提高,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处于激荡的社会转型期,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变化不仅表现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更表现在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与价值观的嬗变中。青年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也随之出现了变化,甚而在某些问题上出现了根本性的偏差。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依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因为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基。我们现在大力提倡并发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扎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取精华,扬弃不合理成分,并结合现时的中国国情,才成型的。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健康发展。

1.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文化的资源支撑。在世界观方面,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传递出了一种普遍的生命意识,传达出的关怀、敬畏生命意识对于当代大学生和谐意识的培养不无助益。在人生观方面,“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完全可以成为大学生的座右铭,让他们在面对挫折与困难时以此自勉,并提高自身的耐受力,砥砺而后长成参天大树。在价值观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更能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弘扬民族精神。

1.3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职业素养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生产实践和离校走上工作岗位都应具备的工作素养,由职业价值观、通用职业素养和专业职业素养三个层次构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征、优势和社会期望,决定了职业素养教育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养教育的突出内容,这其中传统文化作为通用职业素养的一种,可以通过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与内容,通过开学典礼、军事训练、始业教育、重大节庆日纪念日教育、企业文化讲堂、日常教育管理、毕业典礼、顶岗实习、社会实践、企业调研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同时增强合作、创新、竞争等的职业能力。

2我国高职职业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迅猛,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出具备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此,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开展了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在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投入巨大,而且成效显著。当注意力放在能力培养上时,文化素质等就被有意无意地疏忽了,但这是不能轻忽的。否则,大学生很容易遗忘自身的文化之根。

2.1对传统文化知识了解的缺失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传统文化包括了以儒、释、道为核心,包括了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民族服饰、生活习俗等。了解这些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在对某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的调查问卷来看,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不仅如此,如今大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热衷远远超过了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2.2对传统节日的冷漠

每个中国传统文化节日都有着它独特的历史文化蕴意,对传承、传播中华文明,促进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全国人大代表纪宝成曾连续四年提交提案,建议将“除夕、清明、端午、中秋”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日,他的提案于2007年终被采纳实施,充分体现出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此,74%的人表示了支持,然而很多学生并未真正体会到传统节日的含义,只当成多了放假的机会。与之对比鲜明的是当代大学生对于西方节日的热衷: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无不受到青年人与商家的热捧。深究起来,舆论与教育界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3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匮乏

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在中国悠久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有的不仅是璀璨夺目的文明成果,也由屈辱的近现代史。对于这段历史,我们不能遗忘,但不是为了仇恨,而且要以史为鉴,时刻提醒我们要富强祖国,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历史教育侧重点变化了,舆论宣传导向也往往没有注意把握好历史中的重要节点,爱国主义教育没做好。

2.4消费观的扭曲

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的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人已经成为节假日境外最具奢侈品购买力的消费群体,居全球之首。暂且不提消费海外奢侈品的经济账,但消费行为并不只涉及简单的货币与商品交换,它还不经意地透露出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与生活观,甚至是个人涵养。

3加强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职业素养教育的对策及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除了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技能人才以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应做出应有的贡献。然而,填鸭式的文化知识传承和被动地接受传统文化显然成效不会显著,应在高职教育的方方面面引入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引导高职学生自觉去接受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开展内容丰富的技能文化节,提高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在培养高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大力激发、挖掘、保持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开展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技能文化节就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它能很好地展示出传统文化。可以在文化节中加入传统戏曲、茶道、古典乐器、人文类兴趣班等的传统文化项目,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这样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也能更好地宣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和做之间慢慢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3.2将传统文化引入专业课教育,在教授专业课程的同时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高职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将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首先,教师作为传授知识技能的主体,同样也可以是传统文化传播的主体,除了可以在思想、思想道德等德育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在专业课当中同样可以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化学专业,看似和传统文化不相关,我们可以在讲授化学知识的同时,引入中国古代、近代化学名家的生平事迹。

3.3营造具有一定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不仅是学校存在的载体,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展示的舞台。很多名校本身就极富文化底蕴,一栋楼一个景点背后有着不少故事。在这些方面可以下功夫挖掘,并用恰当的方式宣传,让学生增强对学校的认可,更认同故事背后的文化。而对于历史相对比较短的高职院校来说,可以在校园建筑与软装潢中下功夫,让文字、建筑风格、标语、雕塑、警示格言等都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样不仅能传递给学生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想信息,而且能催人奋进,助人自律,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者:寿海 单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小先生制下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研究

一、实施“小先生”制学习范式的基本途径

(一)确定“小先生”学习社团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本着自觉自愿、团结互助、共同目标、共同进步的原则,社团以目标驱动为宗旨,由拥有一技之长、具备一定管理经验和能力、有一定号召力的“小先生”负责组建,人数视社团的具体情况而定。选拔的“小先生”应具备以下条件:①专业技能相对突出;②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领导才能;③有很强的责任心与团队意识;④有服务同学的意识和奉献精神。社团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的教学和学习计划、可操作的管理条例及考核办法,目的是构建一个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平台,充分激发社团成员的学习驱动力和自觉自愿性。

(二)组建“小先生”为核心的学生学习社团

“小先生”选定后,社团老师对“小先生”进行培训,明确“小先生”的任务和责任,指导他们如何组建社团,如何开展教学活动,如何管理社团等。接着“,小先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院、班级及专业的实际,组建相应的学习社团。社团可分为专业技能类、课程学习类、考证类、3+2专升本考试类等不同类型。学习社团以即知即传、教学相长、合作学习、共同进步为宗旨,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详细的教学计划,完善的管理考核制度和相互合作与监督管理机制。通过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帮助促进的学习平台,使社团成员在合作中借鉴,在借鉴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以实现社团的健康发展和个体的成长进步。

(三)指导各类社团开展全方位的学习实践活动

“小先生”学习社团组建后,社团成员就分类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由于社团的性质不一,学习的形式和载体也是多样的。如专业技能类社团,需要根据社团学期初制定的学习目标和计划,由专业指导老师每周一次对社团进行集中培训辅导,“小先生”负责课后社团成员的技能训练和辅导,帮助解答学员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负责社团与指导老师之间的沟通联系工作,负责参加各类技能大赛的组织协调工作等。专业教师对此类社团的指导相对更多,特别是各类技能大赛的赛前指导,专业老师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技能特长类社团,由“小先生”根据社团制定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每周定期开展教学活动,根据社团的组织情况和学员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和技能训练,努力营造一个健康温馨大家庭的社团氛围。课程学习和考证类社团,主要是在“小先生”的带领下开展互帮互学的合作学习,如英语学习社团、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学习社团、全日制3+2专升本学习社团等,这类社团学习的目标性更强。社团学习不拘泥于形式,大家可聚集在一起就学习问题相互探讨和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同时分享学习方法、学习成果和信息资源。一般每周1-2次集中学习探讨,平时可通过电话、QQ、微信等信息平台联系和交流。学习社团一方面可以达到共同学习、交流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同时,也可发挥相互鼓励、相互监督,相互竞争的作用。这种学习模式与单枪匹马的个人学习相比,学习效率明显提升。

(四)加强辅导教师队伍对学习社团的管理指导

“小先生”学习社团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组织形式,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瓶颈,“小先生”在辅导过程中也往往会碰到很多问题和困难,除了他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外,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帮助。专业教师定期指导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学习活动,及时帮助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给学生创设取得成功的机会和阶梯,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班主任、辅导员经常与“小先生”及社团成员沟通与交流,了解社团开展活动情况,对社团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想办法解决。及时表扬和鼓励社团工作的特色和“亮点”。有老师一路的关注、鼓励和陪伴,“小先生”学习社团就能够顺利健康发展。

(五)建立和完善学习社团的考核机制

“小先生”学习社团是以自我管理为主的团队,为了加强对“小先生”社团的管理,学院出台了一整套“小先生”学习社团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在学习活动中“小先生”须按社团管理要求对社团成员的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监督、反馈和调节,对学习结果进行检查、评价和反馈。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对社团学习情况及时掌握信息,加强过程检查和指导。学院对各个学习社团按“小先生”社团有关管理规定进行考核、评比和奖励。如评选“十佳小先生”、“十佳社团”、“星级社团”等荣誉称号。通过评估考核和奖励,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小先生”学习社团成员取得长足的进步提高。

二、实施“小先生”制学习社团活动的实践成效

(一)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目标达成率

“小先生”制以“学生教学生”、“让学生影响学生”的方法因贴近学生实际,更易让学生接受和掌握。同时,它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可以在相互学习帮助中共同提高。通过“小先生”学习社团的实践活动,取得的学习成效是比较明显的。我院专业技能类学习社团,在2013-2014年全国和浙江省各类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佳绩:全国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省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学习类社团阶段性目标的达成率也非常高,如2014年全日制3+2专升本考试的学生,参加学习社团的学生升学率为100%,而学院的平均升学率为70%。

(二)为学生毕业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小先生”经过社团的锻炼,专业教学技能、组织管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综合职业素养和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升,这些能力和经验在他们的毕业实习岗位上得到了充分展示和应用,为人生第一份工作增添了不少的亮点。如钢琴社团小先生、古筝社团小先生均因在担任小先生时积累的教学和管理经验,被应聘单位看中,担任了钢琴和古筝的培训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发挥了他们的特长。钢琴小先生应聘单位的领导了解到该生在学校担任小先生时,非常赞赏这一教学模式,他在该生的实习鉴定表上写道“:该生虽然不是钢琴专业的,但是该生在校期间的社团实践(包括钢琴社团的教学)能顺利胜任钢琴老师这个职务,证明大学期间的社团活动的开展对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发展和引导是非常必要的。”最后的鉴定意见为“:工作表现优秀,顺利聘用。”因此,学习社团的开展对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参加社团的学生真切感受和体会到了这种收获。

(三)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能力

发扬“即知即传人”的“小先生”精神,既可以让学生养成“学以致用”好习惯,展现其思维和学习过程,又可以让“小先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让其他学生评判其思维过程,实现能者为师,人人有才,从而培养学生学习与发展能力、反思与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搭建让“小先生”亮相的舞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交往沟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小先生”制不仅帮助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高职学生助人自助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引入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对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开创高职教育管理的新路子,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丁水娟 刘红红 章晓凤 单位:浙江省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探析

一、加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对会计职业素养方面,高职院校已逐步认识到企业、行业和社会对职业素养的需求,但没有形成较为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内容,指向性、目的性不够强,没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近年来,以“技能”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弱,就业结构性矛盾等突出问题已开始引起教育界普遍关注,“企业招人难”和“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困境对高等教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究其原因,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对职业素养的要求,良好的职业素养已成为职业准入的通行证。在通识职业素养在这方面,诚信、严谨、敬业、责任、合作、礼仪等通识职业素养未能养成;在会计专业职业素养方面,重知识,轻审核、重业务描述,轻阅读凭证,这些种种不足,导致教学与实际工作脱离,学生在毕业后进入职场时,缺乏应对能力。

二、会计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

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是经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以及长期的练习、锻炼所养成,素养是过程,素质是结果。应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对人才需求为切入点,剖析会计职业素养的内涵,提炼会计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首先,开设通识职业素养课,使会计专业的学生养成“诚信、严谨、敬业、责任、合作、礼仪”等通识职业素养,以案例教学法为主,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法,进行反复的训练,并且把通识职业素养的养成贯穿于专业课程的实训中,养成通识职业素养。其次,以会计入门课程会计基础和职业岗位特征明显的出纳实务为切入点,系统地设计达到会计专业职业素养养成的任务,分岗位,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方法等方法展开会计职业素养训练,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进而随着专业教学的开展,在相关课程各项专业训练以形式多样的方式持续推进,在会计教学中通过实际任务训练,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职业素养。会计专业职业素养主要贯穿的课程有:会计基础、出纳实务、成本会计、纳税会计实务、企业会计核算实务。再次,会计综合实训,在实训中设立财务室,按企业的规范,明确单位的审批程序、内控制度,岗位责任。采用分岗位实训,学生6~8人为一组,分别担任单位领导、部门领导、会计主管、制证会计、审核会计、出纳。以会计相关法规为准绳,对企业发生的各类业务的会计凭证严格按照规范的审批、审核程序,及时、准确地在各个岗位之间传递、办理。会计凭证就是会计语言,通过综合实训,训练学生的六项能力,养成良好的会计专业职业素养:

(1)掌握各类会计业务的办理流程。在传统的实训中,学生一人多岗,实训中学生无法直观的了解会计业务的办理流程。采用分岗位实训,通过典型经济业务的发生,促使学生思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业务办理,掌握各类会计业务的办理流程。

(2)判断各类业务的发生和完成应产生何种原始凭证作为核算依据。传统的实训中,往往是由实训教师提供实训所有的票据,学生根据相关的票据,编制记账凭证。在分岗实训中,让学生思考,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相应会产生哪些原始凭证,是自制的还是外来的原始凭证,这些原始凭证各有多少联,哪一联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阅读会计凭证的能力(读懂会计凭证所表达的内容)。阅读会计凭证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在会计理论教学及传统的实训中,学生往往依赖业务描述,没有养成阅读会计凭证的习惯。但在实际工作中,一旦没有像课本、实训书上的业务描述,取而代之以大量的会计凭证,学生就会茫然失措。在分岗位实训中,通过培养学生阅读每一张会计凭证,使了解经济业务的发生、完成情况,正确办理相关的会计业务。

(4)审核会计凭证的能力。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一种书面证明文件。在分岗位实训中,要求学生对每一会计凭证进行认真的审核,审核会计凭证是否真实、准确,会计凭证的各要素填写是否齐全,会计凭证是否合法、合规、合理,审批手续是完善等,拒绝不合格的会计凭证进入核算流程,是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的基础。

(5)业务的处理、分析能力。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编制记账凭证(即编制会计分录)又是另一项基本功。在分岗位实训中,对于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即会计业务的确认、计量、报告,只有业务处理正确,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

(6)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核心能力之一,是指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国家的法律、规定、制度,对会计主体发生的交易和经济事项采取的方法、程序和原则等方面进行选择的能力。2006年以来,《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以及41个具体的会计准则相继出台、实施,形成我国的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在准则体系中,对会计业务的处理,只作了原则性、规范性的要求,许多内容要会计人员通过职业判断来解决具体的会计核算问题。例如,在准则中,对资产确认条件之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否流人企业或者能够流入多少,实际上带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会计人员综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及经验,对现有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据此作出职业判断,判断与该资源相关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从而确认这一项资源能否作为一项资产来核算。传统的教学中,不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在会计核算时,更多地强调应计入哪些会计科目,怎样写出正确的会计分录,忽视了对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面对现实束手无策,甚至会出现想当然的思维定势,致使会计核算错误。应通过具体的案例,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进行分析,既可以使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掌握得更扎实,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最后,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支付结算办法》等财经法规,引导学生渐进的学习,扩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广度,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关注财政、税务会计网页,及时了解会计、财税政策等信息,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在培养专业职业素养的同时,融会贯通通识职业素养的养成,如在实训中,要体现敬业、合作、礼仪、责任;会计业务的处理时,应做到诚信、严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好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考核与评价

在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考核中,不仅要考核会计专业职业素养,即会计技能、职业判断,还要考核通识职业素养,即考核学生的诚信、严谨、敬业、责任、合作、礼仪。为了能较全面的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考核,选择在会计综合实训时进行考核是较恰当的时机,从实训是否独立、如期完成,实训操作的工整、准确性,对业务的职业判断是否恰当,各岗位之间的协调,同学之间相处的融洽性,会计凭证的传递及保管等方面,进行会计职业素养的考核与评价。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具有良好会计职业素养的学生,由于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良好职业道德、较好的职业规划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重视,有效解决“企业招人难”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使学生的职业生涯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者:陈海燕 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发展对策

一、职业素养的概念

结合现代企业的岗位要求与考核标准,职业素养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职业知识与技能,表现为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二是职业意识与态度,是指员工心理上对专业和岗位的认识与关注;三是职业道德与精神,表现为员工价值观层面上,是内化了的,对岗位和企业的热爱与奉献。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建设、学生教育管理、校企合作等方面均体现着职业教育的特色。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更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关注普遍较少,在职业素养教育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关注不够。高职院校往往把人才培养定位于“关注市场需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学校的培养目标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而定,主要参照的是岗位对员工职业技能水平的要求。按此思路,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模式时自然将重点放在学生技能水平、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于是就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职业素养的提升。从2013年对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的统计与分析来看,高职院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普遍较高,但进入企业后流失率也较高,很多学生不能做到敬岗爱业,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与热情,所以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这正说明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仅重视学生职业技能,而对其职业意识与态度、职业道德与精神的关注不够。

2.课程设置偏重专业课,德育教育止于表面。目前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课程设置的依据多是学生应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应提高的技能。高职学生人才培养一般为“2+1”模式,在校时间只有两年,总课时量有限。除按照国家规定必须开设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外,高职院校往往将有限的课时量偏重于开设专业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较多,进行的专业实训较多,但人文修养类课程接触较少。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思想政治类基础课、职业道德类专业基础课,但理论性较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照本宣科,课堂上的德育教育效果有限。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难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于专业的实践,也就很难对其职业素养的提升发挥作用。

3.师资建设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对教师职业素养缺少评价。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普遍强调专业知识的讲授与职业技能的训练,在师资建设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着力构建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又有较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师选聘与考核时,多关注其专业背景、从业经历,而对其职业态度、职业精神等关注较少,对其职业素养缺少有效评价。高职院校的很多教师来自企业,专业知识丰富,专业技能水平较高,但部分教师的文化基础薄弱,人文修养不高,授课过程中不去关注学生职业态度的养成,不去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师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作用有限。有些教师虽然来自本行业,却并不热爱自己的专业,甚至在授课过程中流露出对本专业的负面情绪,反而给学生的专业认知与职业态度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4.学生管理以严为纲,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多起步于中等专业学校或职业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多沿用中专时期的模式,针对学生的纪律、卫生、出勤等方面制定了规范标准,并严格贯彻执行。由于高职学生高考分数相对较低,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而在校学习时间又较短,这种以严为纲的管理模式成为维护校园秩序、快速提升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有力保障。但我们应该看到,高职学生正处于身体与心理趋于成熟的时期,他们充满活力与激情,个性张扬,独立自主,正是其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学生过于严格的管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过分限制或约束,会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其良好的职业态度与职业精神等的养成。

5.校企合作限于技能层面,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有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校企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上岗实训,时间一般较短;二是学生完成在校的理论学习后,进入企业集中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工作;三是学生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在校内就开始接受企业培养,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专业岗位工作。虽然合作的形式不同,但均是以学生承担具体的专业工作为基础。学院采取这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企业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简单有效的实操培训,有效解决部分岗位劳动力不足的现实问题。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合作思路多限于技能层面,忽视了对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精神的培养。有些学生走上岗位后发现自己所做的工作与最初的理想相差甚远,身边又缺乏正确的引导,于是出现彷徨无助的状况;有些学生因每天从事简单而重复的工作,看不到未来与希望而对本专业心生退意。这也正是很多高职院校学生本专业内就业率不高,专业领域内发展缺乏动力的重要原因。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发展,各企业各岗位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基础上,更应关注其职业素养、综合素质的提升,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关注市场需求,以职业素养提升为人才培养导向。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满足企业需求的各行业领域内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关注市场需求,不应只着眼于有多少企业提出用人需求,学生的一次就业率有多高水平,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所学专业内的就业率,并做好就业跟踪工作,全面、深入地调研学生在其专业领域内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如果片面地以就业为导向,而不关心学生的职业发展,很难真正地满足企业不断提高的用人要求。高职教育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企业劳动力,而是培养具有职业意识与职业态度,具备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高职阶段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尤为重要。

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高职院校应以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为目标,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一方面,高职院校应邀请行业专家、企业高管,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针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从企业需求出发,从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论证,结合专业实际增加职业精神养成、人文修养提升等必修或选修课程,如职业形象塑造、服务心理学、行业发展史、历史文学赏析、音乐欣赏等课程。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思政课等德育课程作用,创新其教育模式,将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按照国家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开设一定数量的思政类基础课与职业道德等专业基础课,但这类课的教学方式往往很僵化,教学效果不明显。高职院校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德育课程教学模式。例如,将思政课课堂讲授与学生的公益活动实践相结合,把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表现记入其思政课成绩;将职业道德课理论与学生本专业的案例分析相结合,让学生在专业背景下探讨职业态度的养成与职业精神的塑造等。

3.加强师资建设,关注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师资建设是高职院校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工作,但不应只注重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专业教师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一方面,教师选聘要增加对其人文修养、职业态度等项目的考察。高职院校教师选聘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各高校符合专业要求的优秀毕业生,二是社会上本行业领域内具有专业水平的管理或工作人员。不论哪条渠道,选聘时除了考察应聘者的专业背景、技能水平外,还应对其专业认知、服务意识、团队精神、职业成熟度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另一方面,教师的任职考核应增加职业素养评价因素,引导教师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对教师进行测评与考核时,应设立专门的人文修养、职业精神等考核项目,如教师道德行为规范、敬岗爱业表现、专业指导情况等,构建完善的学生评教系统,形成更加科学严谨的教师考核机制,引导教师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4.学生管理“以人为本”,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以人为本”,不仅要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更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一是努力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校应有基于育人理念的精神与文化,各院系也应有符合各专业规范要求的特色理念与文化,共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二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如成立“社团联合会”,引导学生自主创建各具特色的社团组织,并鼓励广大学生根据个人爱好,结合专业需求有选择地加入各大社团。学生在不同的社团中各负其责而又相互协作,不断增长知识,塑造自我个性,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三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校外实践活动,如贫困小学的支教活动、保护环境的公益宣传活动等。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认识社会,感悟人生,有利于学生情商水平的提高与责任感的养成。

5.以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为目标,深化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来讲,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直接效果是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但其根本目标应是学生职业素养、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表现为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对专业岗位从了解到适应,对所在企业从陌生到信赖,对所学专业从认知到热爱。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不仅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取得进步,更要在思想上、心理上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因此,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应转变观念,争取质的突破。一是合作企业的选择应谨慎,不仅要考察其专业技能水平,更应关注专业发展背景、专业环境、专业团队建设等情况。二是合作的过程中要注重企业先进文化的导入,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可以带着先进理念与文化走进课堂,学生也可在教师带领下深入企业开展交流。三是健全校企合作的监督与考核机制,增加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效果的评价。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校企双方应共同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共同对学生职业态度、职业精神的养成负责。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应作为考核校企合作效果的重要指标,指引着校企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方向。

四、结论

中国的国民素质在提高,劳动者的人文修养与道德品质在提升。高职教育需要快速发展,但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自我沉淀,不断总结与创新。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是新时代的专业人才,不仅要求专业知识与技能过硬,更应具有符合本专业要求的、优秀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努力做好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工作,是各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也是其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

作者:宋继东 宋晓燕 单位:山东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