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探索

时间:2022-02-18 09:10:10

导语: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探索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乎民生大计的重点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由于种植户在农业生产中安全生产意识缺乏、农产品质量检测不严格、种植人员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遭到了极大威胁。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制度体系、规范标准、机制完善3个方面采取有效地管控措施,从而提升农产品生产监管实效,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各领域均取得了一定进步,尤其是我国的种植业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然而,随着农作物产量的不断增加,其质量方面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农产品的后续销售产生了不良影响。农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农产品在生产环节出现问题,会对我国人们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1-2]。因此,必须从根本上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可靠保障。这也是我国目前农产品生产领域至关重要的一环。如今,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分析当前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十分必要。

1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

1.1农民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安全意识不足

当前,许多农业生产活动均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但很多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并不成熟,应用的范围比较有限,并不能完全达到生产要求。因此,要想保证科学生产,还是要靠农民[3]。但是,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不足,尚未形成关于质量安全的正确认知,无法满足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大部分农民没有学习专业种植技术的机会,往往依靠上一辈传下来的经验开展种植工作,对相关种植技术掌握得不够牢固,使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有力保障。此外,部分农民把种植重心放在产量上,想尽一切办法提高作物产量,而对于农产品安全则不重视,常常盲目使用一些违禁农药等,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不重视对于农药种类、使用剂量、时间及频率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最终导致农产品安全性逐渐下降。

1.2相关部门对农业投入品生产厂家监管不足

农业投入品在种植业中占有很大比例,但是,不少农业投入品生产厂家生产出的农业投入品不合格。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有以下2个原因:首先,一些厂家的专业程度未能达到要求,对相应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其次,部分农业投入品厂家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导致农业投入品不符合规定,使用严重不达标的农业投入品,如农药,进而导致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部分生产厂家的经营理念较差,道德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加之相关部门对相关生产厂家监管不严,致使假冒伪劣的农业投入品进入市场,极大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4]。

1.3相关法律法规和农产品质量检测有待完善

尽管当前我国已经制定与农产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在执行力度方面仍有欠缺,执行方法、执行队伍也不够成熟,且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施行的时间较短,仍有待完善。另外,在人员安排、资金支持方面也均存在许多不足。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首先,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培训,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5];其次,资金不充足,相关措施落实不到位;最后,相关的政策法规细节还不够完善,存在许多漏洞和缺失,在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无法有效解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农产品质量检测方面稍显不足,农产品产前、产地、产中的检测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检测的准确度还有待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随机抽取样品检测,并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甚至会出现检测漏洞。当前大部分检测都是粗略检查,尤其是对于蔬菜水果的检查,均比较简单快速,质量问题不能被及时检测到,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1.4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待完善,种植业生产主体水平待提升

不同农作物对种植地区、种植方法、土壤、气候等条件的要求均不相同。同时,农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监管起来比较困难,想要做到标准化生产,难度较大,农作物的种植标准很难统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较快,往往刚制定的标准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新的种植技术就又出现,加之部分地区农作物种植方法不够科学,无法保证农产品生产活动有效地进行,最终导致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受到影响[6]。在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发展背景下,实现农业生产向现代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成为必然,但部分地区并未实现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有效建设。不仅如此,多数种植生产主体相对而言文化水平较低,对于科学种植、信息化技术等的了解不深入,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无法及时掌握新的种植技术来实现农业科学化发展。

1.5投入品使用标准待规范,监管存在漏洞

当前,我国在种植业的监管方面还存在漏洞,相关部门对种植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在种植业方面出台的政策存在一定缺陷,在落实方面也有不足,使得我国农产品质量存在的安全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对农产品生产质量现状的改善程度不理想。另外,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存在监查制度待完善、执行力不足的问题,致使农产品质量标准下降,不具备生产资质的黑心厂家涌入市场,不合格的农产品数量越来越多,最终给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阻碍。

2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策略

2.1增强农民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做好对农产品安全质量管理的普法宣传,逐渐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影响,使种植户能够意识到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要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技术,提升无公害技术的应用力度,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打好基础。要充分发挥好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人员的带头作用,及时传递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相关信息,消除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引导农民严格把控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是指最后一次施药与收获农产品质检的间隔时间,其能够衡量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是否超过国家允许的标准。不同的农药种类,其安全间隔期时长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农药前,种植户必须了解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严禁随意加大药量、增加用药次数、超标使用农药,严厉打击一味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的行为。

2.2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做好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认定和认证

为了保证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应当规范农产品安全生产活动,推动监管执法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化方向发展。做好关于农产品的生产市场调研,重点关注高风险、大隐患农产品,依法规范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做好监测管理工作,提高农业投入品生产厂家的责任意识与法律意识,定期抽查农业投入品质量,加大对严重不达标的农业投入品生产厂家的惩罚力度。将风险管控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最大限度地降低瓜果蔬菜上的农药残留,认真整治高残留药物问题[7]。做好对无公害绿色产品的认定,严格把控绿色产品的准入原则,创建具有地方品牌特色的产品。做好对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宣传,逐渐扩大无公害产品的生产量,刺激农户种植高质量农产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制订一套完整的农产品生产标准,使其能够结合不同农产品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知识手册的形式,将具体操作方法教给农业生产者,让每一位农业生产者均能对无公害农产品有清晰的认识。

2.3健全各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形成农产品安全预警的应急管理体系

做好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是保证流通农产品质量的关键,要及时处理不合格的农产品。针对当前检测工作存在的不足,如检测技术水平不高、检测不到位等,要健全检测技术,做好网络安全建设工作,引入准确度较高、敏感性较强的现代检测设备,引入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比较强的人才开展质量检测工作,构建布局合理、职责明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要加大对示范区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保护好农业生产用地的生态平衡,从产地到餐桌进行全方位管控。农产品投入市场前,要检测种植农产品的土壤与水源,检验土壤中是否含有铅、汞等污染物质,水源中是否含有工业排放污染物。同时,还要检测农药质量,避免使用浓度过高的农药、违禁农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过关,会直接影响地方公共卫生安全,因此,必须形成农产品安全预警体系。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定期开展质量检测工作,根据实际安全危害标准的等级,及时向上级部门做好汇报工作,实现各部门之间食品安全信息的流通,维护好当地公共卫生安全。

2.4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主体教育培训

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必须要做好农业生产标准技术的推广。要以地方特色为依据,划分种植区域,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开展专业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与交流活动,传授给农民正确的施肥知识。另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农业信息化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因此,要完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不断完善农村现有的网络设置、通信系统,做好各村庄之间的互联网连接,帮助村民利用广播、电话、网络等多种渠道,及时学习科学的农作物种植方法。建立标准化的生产体系、重视种植业主体教育同样关键。首先,在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标准方面,相关部门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形特征的种植业各具特色,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种植业分布特征,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对不同区域内的种植业生产主体进行引导,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农业生产技术培训,要求所有农户对农业政策、农产品质量等内容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同时对农药、化肥的使用知识要有充足的了解和掌握。相关部门要对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对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内容为综合防控技术、无公害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有效地维护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其次,要从农产品的认证层面进行把控。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已全面实行无公害农产品计划,绿色、环保、无公害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定的重要标准。在此情况下,要不断对农产品生产领域的市场准入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打造最符合当地市场的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效应扩大农产品的生产面,将品牌与生产环节嵌入良性循环中,从而充分调动相关农产品生产主体的积极性,可以更好地保障农产品品质,提升生产效益。再次,做好农产品质量检测。当前我国的农产品质检工作在技术和设备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必须不断完善农产品质检体系,通过对农产品质检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驾护航。最后,要从安全管理层面进行把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民生息息相关,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地区的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质量不达标的农产品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伤害,相关部门要对农产品的安全监管和预警机制进行完善和优化。对农产品的安全危害等级进行细分和明确,并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安全预警机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作用。

2.5规范投入品使用标准,把好源头管控关

基于《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要求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以农产品收获时间节点为基准,确保农业生产者严格把控好农药施用日期,严格遵循安全间隔期标准,避免在农产品收获环节出现农药残留量超标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和作用的农药在安全间隔期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农户在使用农药时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明确把握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严禁出现为提高产量随意增加药量,更改用药频次的问题,从而有效降低农产品的药物残留量,提高农产品安全性。

3结语

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先从全面的角度出发,再从具体的细节入手,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策略。必须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多方协调配合:政府要宏观调控,民众要提高意识,社会要共同关注,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绿色、安全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水平,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慧,赵洁,刘雯雯,等.粤港澳大湾区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分析与衔接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20(11):252-256.

[2]佚名.农业农村部公布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产销秩序问题受理电话[J].北方牧业,2020(5):18.

[3]邹彬,陈晖,余文进,等.浅谈基层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的优异性[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4):143.

[4]阴少锋,白亚峰,荣园.影响种植业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结果的因素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9(4):29.

[5]杨博文.长沙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现状与质量保障体系评估及探讨[J].长江蔬菜,2018(16):71-75.

[6]王晓莉,王浩,吴林海,等.金砖国家间合作机制下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可以环境成本内部化吗?[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8(4):150-172.

[7]庞荣丽,王瑞萍,郭琳琳,等.中国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42-147.

作者:由志刚 单位:胶州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