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3篇

时间:2022-06-14 08:51:19

导语: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3篇

第一篇

摘要: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健康、安全、无污染食品的需求更加迫切,文章指出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策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因此,对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的迫切需求,同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环境被污染,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这些污染主要由工业随意排放出的废气、废水和废渣造成,而农产品的生长发育离不开产地环境,因此,环境污染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生长。(二)农业投入品的不当使用,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一些农业生产者为了提高产品的产量,追求产品的品相,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大量、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从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三)标准体系不完善,检测手段落后。近年来,我们的检测设备和手段在不断提升,但整体而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仍不够健全,存在经费不足、检测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检测能力不能适应新的检测要求,部分的农产品不能得到有效的质量安全检测,加之监管制度的不健全,在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时候,也会有不合格产品混入其中。(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缓慢,规模化生产水平较低以临洮县为例,由于临洮县农产品种植基地比较分散,种植随意性较大,生产规模较小,从而无法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县级农业技术指导人员也无法每家每户的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培训,生产过程中也缺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难以得到保障。

二、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宣传培训,规范生产经营。一是每年临洮县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和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二是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对农产品生产者做好现场技术指导服务,主要针对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安全使用农业投入品,购买农资时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农资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指导培训,努力营造安全生产,放心消费的良好社会氛围。(二)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确保质量安全。临洮县充分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项目在各乡镇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站,配备农残速测仪等相应的检测设备,并确立1到2名专门的监管检测人员负责本辖区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工作;同时,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项目以及其他相关项目在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批发市场和超市等地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配备农残速测仪等相应的农残检测设备,并确定1到2名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负责农残自检工作,从而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打造农业品牌,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等工作,努力打造名牌农产品,不断扩大“三品一标”生产基地规模,加大产品营销推介力度,提高市场影响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农产品,依法保护农产品的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和知名品牌,全面提升农产品的档次,同时,积极鼓励龙头加工企业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产品,全方位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四)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的源头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每年临洮县农牧局会同县农产品质监站、县园艺站、县种子站、县农技中心植保站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农业投入品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对全县范围内的农资经营门店和生产企业不定期的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检查工作。对农资市场主要检查其是否存在违规违法经营销售高剧毒、过期、标签不明、假冒伪劣等农药、化肥等现象,索证索票是否齐全,进销货台账是否健全,对一些违规经营销售的农资经营企业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惩处,坚决杜绝高剧毒、过期、标签不明、假冒伪劣等农资进入生产企业,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进一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五)逐步推行产地准出制度,确保上市产品质量安全。结合已建立的监管监测网络,制定产地准出制度和产地准出证明,完善各生产基地生产记录档案,开展质量安全检测、规范包装标识的使用,逐步推进农产品生产产地准出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作者:尚成柏 单位:甘肃省临洮县农牧局

第二篇

1天津市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现状

1.1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天津大港近岸海域生物体富集Cu、Hg、As能力强弱次序分别是甲壳类>软体动物类>鱼类,富集Pb、Cd、Zu能力强弱次序分别是软体动物类>甲壳类>鱼类,富集石油烃能力强弱次序分别是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类。毛蚶的金属富集能力最大,之后就是扁玉螺、口虾姑和虾,鱼类对金属的富集能力较差。各类生物体污染物中基本上存在32.65%是在正常水平的层次上,38.78%是轻度污染水平,6.12%是中度污染水平,22.45%是重度污染水平,其中毛蚶中Ph、Cd和口虾姑中Cd超标率超过3倍,鉴于此能够得出结论,本区域生物体污染主要是Ph、Cd,一些海生物产品中Ph、Cd大幅度超标,并且海产品的食用安全相对较低,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消费人群的健康及安全[1]。1.2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监管环节还应细化、日程化。目前,天津市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的相关机制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在实际实施的时候,一些农户还是坚持运用传统经验进行农作,这就会使得食用农产品生产阶段的监管力度相对较低。此外,标准化生产意识的缺乏也是天津市食用农产品生产水平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这就使得一些农户并未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落实生产,并且不会基于农药安全间隔期进行农药的施作,甚至会出现过量的现象,超范围进行农药的施作并不少见[2]。

2对策建议

2.1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强化依法监管。加大农药、畜禽屠宰等政策法规的修订力度,切实落实和《标准化法》等相关的配套政策,主管部门及责任分工能够存在差异,可是监管制度应该保持相同。站在国家的角度上,切实实现食用农产品含义的统一,并且有效完善食用农产品生产的界定,切实进行加工阶段的监管及职责分工制度。不断优化农产品生产区域分类管理工作,并且清晰地设定产地类型划分的指标与相关权限;不断优化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并且针对投入品的实际运用进行规范。不断优化农产品生产档案及相关的追溯机制,规范农产品生产阶段中的管理工作。国家应该编制完善的安全标准,并且社会领域及相关机构应该基于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非强制性规范及标准,这就能够使得标准可行性较低并且标准缺失的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处理。2.2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十三五”规划,加强科技支撑和基层监管能力建设。在民生问题中,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尤为重要,一定要成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建设内容,切实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当成是各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并且一定要始终秉承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重基层的根本准则,切实处理欠发达区域农村基础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真正促进县乡两级监管机构的管理及工作,真正使得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能够实现全覆盖、均等化的根本目标。此外,应该切实完善人才及设备等资源的配置,促进共建共享的实现,确定各级安全监管的工作重点,并且相关人员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避免出现上下一般粗的现象,不能出现监测指标、监测对象重复的现象,一定要不断提升安全监管的效率。2.3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促进监管体制机制创新。就短期而言,国内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分段监管、分层负责的制度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现今,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使得社会各大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创新及变革,信息措施的成本相对较低,但是效率却非常高,这就使得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创新及变革具备坚实的技术基础。此外,农业领域的发展在数字化、便捷化、智能化等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鉴于此,应该切实进行各层次、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的资源整合,切实完善统筹协调及分工协作,不断加强各环节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已改促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进程[3]。

3结语

今后农产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该重视开发及研发、推广等各个阶段的安全生产技术,对农产品从品种优质化、生产无害化、环境安全化,乃至加工、包装、贮运等全程生产实施综合、协调、配套的安全技术,进而使得天津市农产品领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也能够为国内食用农产品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作者简介:韩雪梅,1975年生,女,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小麦,玉米,土壤肥料。

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李向丽通讯员张丽萍.全面提升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N].张家口日报,2018-04-04(008).

[2]边红彪,于奇莹.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J].标准科学,2018,(02):107-111.

[3]李硕,田晶,曹进.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02):452-458.

作者:韩雪梅 单位:天津市宝坻区朝霞街道办事处

第三篇

摘要:毒菜、毒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多次发生,受到人们关注,这是摆在农产品安检工作中的一道难题。要加强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大监督与管理的力度,为安检机构提供充足人力及技术保障,促使农业标准化发展,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针对南涧县农产品安全问题,提出构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措施,以此保障农产品安全。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以国家相关法律及法规为依据,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担负着多项重要责任,在多个层面上起到重要作用,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产品消费安全等[1],对农产品由田头至餐桌进行全程质量监管。检验检测体系的使用可以维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前搞好防范工作,做好基础工作,这是摆在所有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一、南涧县农产品安全现状

1、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不足。一般初级农产品生产多为“一家一户分散型”生产方式,许多生产者缺少强烈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意识,受保产量保效益的影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无法确保质量安全。此外,农业生产涉及了诸多流程,产业链长,农产品种类庞杂,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经营方式滞后,农民缺少强烈的质量意识。从行政职能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缺少足够重视,机构设置停留于表面。2、基层质检机构运行经费欠缺,技术人员匮乏。基层质检机构缺少经费支持,人员配置匮乏,尤其是质检机构保障经费不足,检测经费少,缺少良好的运行条件,工资水平低,很难吸引专业的检测人员,也就无法发挥基层质检站的作用。3、农产品质检力量薄弱。农产品质检力量薄弱,这和农业生产的主体数量多,畜牧水产与粮油果蔬等农产品品种多且杂产生了矛盾,存在诸多质量安全隐患,不符合依法监管的需求。受传统观念影响,资金投入少,农产品质检设施达不到条件要求,技术力量不足,结构布局缺少合理性,整体检验检测能力和常规监管需求不相符。4、农产品基层检测能力弱。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主要在基层,不符合现代农业对农产品生产的规范要求,达不到市场准入执行的实际结果。质检机构缺少完善的实验室条件,仪器设备供应不足,检测能力不能满足安检需求。另外,南涧县虽然已建立农产品质检中心,但因种种原因尚未通过实验室认证,检测体系不健全,不能切实开展检测工作,无疑削弱了监督指导生产能力。

二、强化南涧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构建的方案

1、强化领导,确定责任。行政主管部门应认清自身职责,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等级,真正做到强化领导,执行责任,有效监管,保证工作落实到位,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年终综合考评当中。发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农业局的行政作用,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形成综合合力,配合搞好具体工作。提高生产者的责任感,让生产者树立强烈的法律法规意识和农产品安全意识,规范合理使用农药与化肥等,按照规范,开展标准化农业生产,促进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2、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能力,有效协同各环节检测。基层公共资源需要优化配置,将农牧渔不同行业中的检验检测资源集中起来,让完善高效运行的农产品质检体系于基层成立,实现现场快速检测,引导地方农业生产,提供产品安全检测与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不可缺少的基本设备。对农、牧、渔业条件较好的质检站,需要将有害物质快速检测与采样等问题考虑在内,增添所需的交通工具与仪器设备,使监测范围覆盖产地生态环境与生产全过程,满足消费需求。3、加强培训,认真践行农产品质检标准检测检验机构需要强化质检项目,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综合素养,掌握良好的业务能力,改变以往单纯的定性分析的监测方式,逐渐向定量结合定性分析的监测方式发展,高效检测。拓宽检测范围,逐渐向种养殖各类农产品靠拢,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示范,让农民了解农产品质检标准,普及农产品质检标准相关知识,提高农产品质检综合水平及质量,防止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促进监管体系构建[2]。4、加强风险监测,提升预警能力。与上级监测机构联合,迅速进行产地检测,掌握产地检测反应能力,收集并整理农产品风险监测信息及数据,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及预警网络体系,将主要产区与关键危害因子等涵盖在该体系当中。和国内预警平台联网进行共享,实时监测农产品质量,分析存在的安全危害因素及其程度。严厉打击在禽类养殖上非法使用利巴韦林及金刚烷胺等行为,有效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在国家构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上传和查询农产品追溯信息,把监管信息、预警信息等纳入该平台中,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大力推进农业农村部提出的“两药”残留的农业标准化;产品上做好“三品一标”,突出“三品一标”的制度、体系及品牌优势。

三、结语

为推动农业更好发展,需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从质量检测设备、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人员以及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与质量检测设备等多个层面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维持人民消费安全,推动农业稳定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兴华.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1(9):87-88.

[2]苟龙,周开拓.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思考[J].农技服务,2016,33(3):35-35.

作者:何玉萍 单位: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