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的措施
时间:2022-02-14 08:42:01
导语: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的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动物性食品又称动物源性食品是指动物的肉、蛋、奶、脏器等以及以动物产品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副食品。为了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提高动物性食品安全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一、进行健康养殖
健康养殖是提供与相应动物各生理阶段的生理特性和生长需要相一致的条件,从生理学和营养学方面为其创造较为适宜的生活环境促使其健康、快速生长,从而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动物产品及其副产品。
1、建好饲养场
饲养场应建在有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充足的优质(符合人饮用水标准)水源、交通便利、环境安静、空气新鲜(无污染、废气浓度不超标)的位置,否则不利于动物和饲料、废弃物的运入、运出以及工作人员的出入。其与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及动物诊疗场所的距离在3千米以上,与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饲养场、文化教育科研单位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的距离在1千米以上。其建筑设计必须有利于通风、采光,有利于动物装栏和出栏时的出入,有利于工作人员工作便利,有利于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有利于冬季增温保暖和夏季防暑降温。其生活办公区应与饲养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生活办公区与饲养区通道处应有消毒设施,生产区内工艺流程必须单向、防止交叉,饲料存放地应不在养殖区的上、下风向,废弃物的处理地点应远离饲养场、饲料存放处以及生活办公区。饲养场应有相应的免疫、消毒、防鸟、防虫、照明、通风换气、增温保暖及无害化处理等设施设备以及相应的防疫制度和工作人员管理、外来人员与车辆的登记、养殖档案填写等管理制度。
2、做好饲养准备
饲养动物前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饲料资源以及技术特征、市场需求的动物种类进行饲养,动物品种应生长快、抗病力强、料肉比高、产品适口性好。引进动物时应从规模大、信誉好的种畜禽场依法、依规引进。引进动物前应修复损坏的畜禽圈舍、用具、照明、通风换气、增温保暖及降温防暑等设施设备并彻底消毒,备好幼畜禽饲料,当畜禽圈舍内的温度、湿度达到相应幼畜禽生长所需的条件时开始饲养。
3、改善饲料营养
不同生理阶段的饲料一定与其生理、生长的需要相一致,饲料原料种类和含量应科学,多则浪费或者适得其反、少则营养不足,饲料添加剂应符合《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的规定,不添加“瘦肉精”、“三氯氰胺”等违禁饲料添加剂。饲料的购入应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日食料量而定,以防饲料过期或发霉、变质,过期、发霉、变质或受污染的饲料不能饲喂动物,坚决杜绝在垃圾堆里放牧生产“垃圾猪、垃圾羊”等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行为,动物饮水应清洁、充足。
4、加强饲养管理
免疫程序应科学,圈舍内温度、湿度应与相应生理阶段的动物相适应;定时、定量饲喂,每餐清理料槽中剩料、定时通风换气,每周清扫圈舍、带动物消毒3次以上;病死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污染物品应及时无害化处理。
5、注意用药
选好品种、搞好卫生、加强免疫、合理营养这些工作都是为了让动物少生病、少用药、少死亡,以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提高养殖效益,必须用药时应根据病情按药物的规定用量、疗程、途径、禁忌、休药期等合理用药。
二、提高监督队伍素质
兽医主管部门应选拔一批专业基础知识硬、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大、品学兼优的人才补充到动物疫病预防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所当中去,并为他们提供定期业务知识学习机会和有力的生活安全保障,为其工作中的纠纷做坚强后盾。
三、主管部门定期监测
动物疫病预防中心应对辖区内动物定期实施监测并记入档案,发现一类动物疫病、新发现的动物疫病或已扑灭又出现的动物疫病时应严格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规定进行隔离、采样、上报、控制、扑灭等。
四、加强检疫
动物卫生监督所及其官方兽医应在出栏、运输、屠宰、分销等环节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及相关规程加强管理、严格检疫、认真检疫,发现违法行为或不合格动物、动物产品依法、依规处理。
五、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科技下乡等机会加大对饲养场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或绿色养殖技术的培训,使养殖者学会生产无公害动物及其产品的养殖技术、知道生产不安全动物及其产品的危害和应负的法律责任。
政府部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电视平台等渠道让消费者对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简单的鉴别技能有所认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动物性食品消费的安全和有关动物性食品方面的维权意识,以达到对动物性食品安全全民监督的目的。
作者:李中习 单位:大名县畜牧水产局
-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分层教学
- 下一篇:浅谈体育教学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