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论文4篇
时间:2022-12-30 09:49:57
导语: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论文4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脆弱性评价的概念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脆弱性研究的雏形在自然灾害领域中开始出现,之后逐渐在粮食安全、饥荒等社会系统中应用。进入21世纪后,脆弱性“元素”由“暴露、损伤、风险”等逐渐延伸为“敏感性、应对力、恢复力”,但不同学者对脆弱性本质认识上仍存在分歧。MitchellJK等认为脆弱性包含内、外部两方面,即系统对扰动的应对能力和暴露;但GallopinGC认为脆弱性是由系统面对扰动的敏感性和反应能力构成,是系统的属性,而暴露并不是脆弱性的构成要素。不同领域对脆弱性评价的定义也不同。灾害脆弱性评价是指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对致灾因子敏感程度的评价;气候变化领域中,脆弱性评价是对系统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综合评价;社会系统领域强调把社会、经济、制度等文因素及恢复力机制纳入脆弱性评价中;人文科学领域认为脆弱性评价是对系统内部特征(如贫穷、不平等、边缘化、居住条件、社会保障等因素)与外部扰动及相互作用的评价。因此,可以将脆弱性评价的理论应用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领域,实现对农产品自身特性、外部因素、产业效益及消费者健康等的综合评价。
2脆弱性评价方法
目前,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领域已较为成熟,呈现逐渐由定性向定量或半定量发展的趋势。根据不同的评价思路,脆弱性评价方法主要分为脆弱度指数评价、模糊物元模型和函数模型3大类,针对不同系统的敏感性、适应性、恢复能力等信息而被广泛应用。脆弱度指数评价法又称指标评价法,该法的关键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再利用统计学方法综合成脆弱性指数,或通过脆弱度指数公式和指数值区间来表示评价单元脆弱性程度的相对大小,具有简单、易操作、使用广泛等优点。如RygelL等通过建立各指标脆弱性指数,评价当地飓风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但该法缺乏系统性的评价观点,且在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确定上缺乏有效方法,需建立更客观、统一的方法。目前主要采用平均权重法、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主成分分析法等计算权重。模糊物元模型评价法是在指标评价法的基础上利用模糊集合理论,充分利用各指标的原始信息,选定某参照状态后计算两两相似程度,从而判别相对脆弱度,大大减少了主观权重对脆弱性大小的影响。研究者在模糊物元模型的基础上又引入新理论,建立了基于欧式贴近度、熵权概念的模糊物元模型,如陈鸿起等利用基于欧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模型评价水安全;王力等利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评价地下水水质。该方法充分利用原始数据,避免了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问题,但对参照单元的选择缺乏科学性,只能反应各研究系统脆弱性的相对大小。函数模型评价法是对脆弱性各构成要素进行定量评价后建立脆弱性评价模型,充分考虑了各要素间的作用关系,能全面地反映系统的脆弱程度。史培军提出了广义和狭义上的灾害脆弱性评估模型,并建立了脆弱性函数模型,其中广义脆弱性函数模型由区域时空脆弱性、孕灾环境脆弱性及承灾体脆弱性组成,狭义脆弱性函数模型由经济脆弱性、社会与人文脆弱性及政治脆弱性组成。郝璐等通过建立各指标体系及函数模型,评价了内蒙古畜牧业雪灾脆弱性。此外,在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评估中也常采用危险度分析法和基于GIS技术的图层叠置法。
3脆弱性评价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3.1内涵
基于脆弱性评价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是指以脆弱性理论为基础,对各类植物、畜牧、渔业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相关的农业产业进行探讨,预测和评价生产、采收、初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中出现的各类危害因子和外部因素(自然的和人为的)对食用农产品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评估食用农产品自身对危害因子和外部因素的抵抗力,其目的是减轻危害因子对农产品的不利影响,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同时也为科学监管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维护农产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食用农产品脆弱性评价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危害因子和各类外部因素;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脆弱性较高(低)的单元的典型特征;易形成食用农产品安全脆弱性的环节;决定脆弱性环节格局的因素;降低食用农产品脆弱性的方法。
3.2应用
自20世纪90年代,研究工作者尝试将脆弱性概念应用于粮食安全和饥荒的评估领域中,并开展了研究脆弱性定量评价方法的工作,如MaxxDilley等辩证分析了粮食安全背景下的脆弱性与气候影响分析、灾难管理等成熟领域中脆弱性内涵的区别,认为在粮食安全领域中脆弱性是一种消极结果,如粮食不安全、饥荒等。脆弱性评价理论在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较少,但类似的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的应用较为广泛,如表2所示,主要集中于建立以食品及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为基础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评估各环节的风险;或建立如肉食品、水产品、稻米等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安全预警模型,从产品与环境角度评价残留风险,便于减轻危害因子造成的不利影响,维护消费者健康。近年来,农业部组织13个部级农产品贮藏保鲜(或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开展了农产品采收、贮藏、运输环节护色剂、染色剂、杀菌剂等专项评估,研究者参考国内外体系较成熟的评估手段与方法,结合调研、分析验证、模拟实验得出农产品收贮运环节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的因素及发生情况,利用脆弱度综合指数法从危害表现特征、发生可能性、产业效益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进行权重的确定,形成了一套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排序体系。根据危害指数和分级结果,综合评价了食用农产品中各类护色剂、染色剂和杀菌剂的危害大小。此外,脆弱性评价方法的应用实现了同时对护色剂、染色剂和杀菌剂对人群健康危害及其对农业产业经济效益影响的双重评价,为制定相关管控措施提供了依据。
4展望
传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遵循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四步骤,利用了概率暴露评估模型、蒙特卡罗数学概率模型及随机模拟模型等模型,对食品添加剂中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估,但仍受到危害物毒理学和人群膳食暴露数据资料的限制。脆弱性评价方法的应用不但可以弥补传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不足,还综合考虑了食用农产品中各危害物内在作用和生产、监管、消费等环节中各项外部因素对食用农产品安全性产生的影响。根据“建立指标体系———确定权重———计算脆弱度———风险排序”程序,在原有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基础上,融入脆弱性评价的理论,可建立有效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模型,用于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实现对食用农产品安全性、消费者健康效益和农业产业经济效益的多重评价,具有良好的前景。但是,脆弱性评价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仍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食用农产品安全性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生产、采收、初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等复杂环节,影响因素较多,因此面向多重扰动的脆弱性评价有待研究;其次,已有研究通常采用专家意见法和统计学方法进行脆弱度或危害分级,这两类方法尚不能明确脆弱性阈值,因此实现脆弱性指数统一分级并对脆弱性评价结果准确而非相对估测是脆弱性评价研究的新挑战;最后,食用农产品脆弱性评价研究中可以尝试验证评价方法或模型的准确度、精确度。
作者:楼甜甜 陆柏益 张星联 单位: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第二篇: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样规范探讨
一、监督抽查前的预备工作
农产品例行监测抽查工作开展前,抽查人员要经过抽样培训,了解熟悉抽检农产品的抽样计划、抽样方法、产品标准,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监督抽查通知书》和牵头单位制定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农产品的特点,制定本单位具体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取样设备、处理和保存样品工具的准备
根据文件、标准和规范要求,对样品的抽取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首先需要抽样人员准备好抽样设备、农产品样品存储器和处理工具。对于没有任何包装的裸露蔬菜、蛋、禽、鱼、肉等来说,在例行监测抽查的过程中必须准备好不影响检测结果且满足检测要求的存储器来存放样品,有特殊要求的样品如需冷藏、冷冻或者避光的样品,则需要相应符合要求的存储器。
(二)样品标识的准备
样品的标识,包括样品的名称、样品的唯一识别号、样品的状态和样品的采集日期、保存方式,样品一旦抽取,进入处理程序就确定其“唯一的识别号”,这其中需要打印“唯一的识别号”标签,在后续过程根据样品的状态、采集日期、保存方式,认真如实、客观填写。
(三)监督抽样调查抽样单的准备
监督抽样单有关抽样单位的信息要提前录入,有关抽检单位的固有信息提前盖章或者录入。在开始抽样时,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要区分开,信息要认真详细填写,如取样数量、名称、编号、地点、产地、种植面积、受检人养殖数量等。抽样完毕,要经过生产企业、市场管理者等签字盖章确认等。在不确定抽样地点等相关信息时,切记一切需核实、校准方可录入信息,以便发现问题可溯源。
(四)监督抽查样品的处理
抽样完成后,立即回到协助单位或者硬件条件具备的实验室处理。将样品采用四分法的方式分样,切碎混匀打浆,将浆装入有唯一标识的正副样的存储器中,放入冰柜,以便快捷无损运回承检单位的实验室进行检测。要采取适宜的标签,以防唯一标识在流转过程中脱落和模糊不清。
(五)运输过程中的准备
一般情况下,农产品样品,经过分取打浆处理,体积不大,但是由于农产品样品有自身特点,因而在保存上要求与一般样品区分开,要求冷冻防溢、防腐。根据监督抽查计划,准备适合抽样工作的运输工具,所抽样的地方远离检测室,需要长途运输(汽车、火车、飞机),这样就需要准备保鲜的冷藏、冷冻设备,防止所采集的样品在运输途中腐烂、变质。从上述农产品的取样、处理保存、运输等环节总结分析得出,农产品样品抽取后要根据抽取样品的特点和性质,妥善地处理好样品。首先从保存器皿上看,所用的存储器要注意放正,不能倒置,以防在运输中样品倒置溢出,以致影响测定结果。其次,根据样品的特点,如肉类、奶类、畜禽尿等样品。经处理后,可分别装入食品封口袋中或盒中,经冷冻后以便运输,这样就可以保证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公正性。从时间上考虑,只要条件容许,应尽快将农产品抽检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
二、农产品样品的确认
(一)样品的确认
样品入库时要认真核查数量,核对抽取的样品总批次与抽样单总数是否符合,核对抽取的样品数量与抽样单所填写的抽样数量(检测用样品数量与备份样品数量)是否一致,并对所抽样不同类包装分类放置于冰柜中待检。样品抽取的数量应满足检测、复检和留存所需数量。确认特殊抽检的样品是否符合抽样要求,有特殊储存要求的样品要按要求储存,避免流转过程中的损坏。
(二)样品的标识
样品的唯一识别号就是在实验室的唯一代码。其检验、保存处理、报告等任何状态都是这唯一的代码。一方面有助于样品间的区分,以免混淆,便于查找;另一方面,使得被抽样单位的信息与样品分离,样品在检测过程中,处于盲样状态,排除了实验数据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了监督抽查的公正性。样品标识状态有待检、已检和备检3种,样品接收后,就必须将样品在唯一标识状态中选好,样品到样品保存的地方,就等于到了实验室,它标志着监督抽查采样结束,监督检验的开始。
(三)样品的保管
一个是检测用样的保管,一个是对备份样及具有可复现性状的余样进行保管。监督抽查的样品要有符合农产品要求存放的冰柜,不能与非入口食品混合放置,以免二次污染,做到安全。在样品保管中要做好环境记录、入库记录、领样记录、归还记录。三、抽样应注意问题在农产品例行监督抽查样品的过程中,样品的抽查取样和管理工作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要保证检测数据真实可靠,做到监督检查科学公正,从开始监督抽样准备和样品入库管理,就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这样才能确保检测结果正确。样品的抽检和管理是一个技术含金量不高,但又繁杂琐碎的工作,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抽样过程一定要规范操作,所抽的样品要有代表性、科学性和真实性。抽样人员需要高度的责任心,且人员不得少于2人,特别是样品抽取和保管人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项涉及样品的细小工作。对抽查样品状态、储存及其他可能影响抽查结果的情况,应采取拍照或者录像等方式进行现场取证。要有科学的操作程序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办事,这样既能提高监督抽查的工作效率,也能有效地避免监督抽查中程序错误的风险。抽样后,样品制样封存,并由相关部门或受检单位确认。要有样品运输保管的硬件条件,从硬件条件上保障样品的可追溯性。抽取的农产品样品信息采集、处理、标识、运输、确认、保管等方面的每项细微工作,不仅要做到数据可靠,也要做到程序合法,有效地保障监督抽查工作的科学公正。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我国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大力倡导依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完善健全县(区)级农业检测中心,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建立速测站,广泛开展自律性检测,加大农产品抽检力度,提高农产品合格率。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法规,加快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尝试建立可追溯体系,可从统一标识编码和规范信息采集入手。其中在农产品流通方面也存在着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问题,批发市场等公益性职能没有发挥,流通环节多,组织化程度低,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从根本上得到保证。因此应通过发展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及加强信息追溯技术等予以解决。在加快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配套法规,进一步明确各级农业行政部门是农业的监管主体,从而充分发挥检测手段的监测作用。其次,鼓励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中介性检测中心,确保农产品加工环节符合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建立一套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防控管理体系对全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晓倩 赵子刚 尼罗帕尔 赵多勇 谢新民 王成 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第三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推广
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必要性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病、虫害是经常发生的,面对这种情况农药的投入也是必然的。农药的大面积使用成了普遍现象,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创新,各种有效农药的上市,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农业产量得到大幅提高,可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病毒和耐药性强的农业害虫也不断进化,这就造成原有的药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新的农药又随之产生,这种现象就是农业生产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恶性循环。而这其中使用的绝大多数农药都是高毒、高残留农药药,这些农药正通过日常的饮食转移到我们普遍的消费人群中来,也就造成现在社会上各种癌症,绝症的高爆发率。国家针对这种现象建立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在这个检测体系中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成为了最基础的检测机构,针对上市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的检验检测工作其主要目的就是从源头上开始控制高毒、高残留的农产品上市流通,以达到保证市民“绿色菜篮子”的最终目的。
2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监管制度制定不合理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中,要求每月进行一次对产地成熟和即将上市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这就造成监管空白期出现。有些农产品的上市流通并不是一次性全部成熟、采摘、上市,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有些地产农产品成熟期特别短,上市时间也不集中。这就造成一种现象,在抽样时抽取的样品检测结果是合格的,可在检测之后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者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而在这个期间正是我们两个月采样的空白期,而这中间成熟并采摘的农产品没有经过检测到就流入市场。
2.2监管工作任务交接繁琐,而且有交叉
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中,对上市之前到农产品产地进行抽样检测,在检测结果出来后发现有农药残留超标的样品要上报到上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对样品进行进一步检测,在确认农药残留超标后,通知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再由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上报到农业执法大队,由农业执法大队根据法律法规对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进行相关处理,在这过程中就出现监管的空白期,造成超标农产品偷偷流入市场,而且后期取证也造成极大困难。在检测过程中有些检测工作和质量监督局的检测工作造成工作交叉,出现重检现象。
2.3监管主体与监管措施有空白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检测主体是,本地地产农产品对批发市场进行的检测是每季度抽检一次。地产主要是指当地县域露地和大棚生产。在现今这个交通便利,物流产业高度发达的社会,农产品跨地域的流通已经非常常见,县域各大批发市场每日的交易量已经大大超出了地产农产品,而这些农产品可能有未经过相关检测的农产品,一旦有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造成相当大的危害,这就造成了监管主体和监管期的空白。
3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改进措施
3.1地产农产品检测上要改变检测方式
由现有的每月到产地去抽样检测,变成让农户提前带样品到检测中心来检测,抽样单由生产者自己填写,要注明待检样品所代表的农产品数量,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投入品等相关信息,在样品检测合格后发放合格证书才能上市销售,没有合格证书的不允许上市销售。不定期对市场蔬菜进行抽检不合格农产品停止销售,并追溯源头。
3.2工作流程化、合理化
在现有的工作交接上做出改进,应该由基层检测中心对样品进行检测,检出不合格样品直接上报到执法大队,由执法大队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封存,之后由基层检测中心上报到上级检测中心进行复检,复检合格样品由执法大队进行解封并允许上市销售,复检不合格样品由执法大队负责处理。在企业化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在质量监督局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一方检测合格的产品不需要重复检查,造成检测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3.3加强批发市场管理
加强批发市场的管理工作,外来农产品没有明确来源和合格证的不得上市销售,必须带产地检测合格证书和样品到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进行检测,在检测合格并发放合格证书才能上市销售。现今社会,一切都在告诉发展,每天都有不同的事物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小视,保证是品安全没有完美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天衣无缝的控制手段,只能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改进,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中的基础,基础打不好一切都是空话,所以基层检测工作一定要抓紧、抓严,尽最大努力把食品安全控制在源头,让广大市民吃上放心菜。
作者:邵福君 单位:辽宁宽甸县青椅山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第四篇: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外部环境探讨
一、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原因系统性分析
(一)经济水平提升促使公众食用农产品消费需求嬗变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居民年人均消费水平增加几十倍,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近一半,公众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公众对食用农产品“填饱肚子式”的数量需求转变为对食用农产品营养、卫生的质量安全需求,即实现从生理需求到安全需求的转变。这一市场需求的嬗变,公众对食用农产品安全的认知又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就为违法添加、以次充好等劣质食用农产品的“优价”出售提供市场盈利可能。例如,2011年发生的“健美猪”事件,精纯瘦肉在市场上有效需求量大而供给量不足,饲养户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用添加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药物成分(瘦肉精)的饲料长期喂养肉猪。如果消费者长期食用此类瘦肉会引起人体恶心、血压升高等急性亚急性病症,而这一市场发展趋向是由消费者不科学的消费需求所诱发。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知,生理需求是人的初层次需求,安全需求是人的高层次需求。对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来讲,第一层涵义是食用农产品总供给量要至少等于总需求量,即满足人对食物基本的数量需求;第二层涵义是食用农产品质量符合食用农产品质量、营养、卫生标准,即满足人对食物基本的质量需求。当公众满足第一层次需求后必然会转向第二层次需求。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有些在自然条件下或是正常情况下是无法实现的“畸形需求”,而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以需求为导向的市场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势必会通过不合理手段以迎合这些“畸形需求”,最终造成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也正所谓“伤害源自于买卖”。
(二)部分人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缺失成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滋生的温床
1.部分人社会核心价值缺失引发利益本位的市场败德主义盛行。在传统乡土社会中,在思想观念单一而封闭情况下,“差序格局”中的人与人之间,具有一整套完整的、根植于民心并被公众“奉若神灵”的处世准则,而“差序格局”的维系靠的是一种对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即社会信用,而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持靠的是契约。这种信用在世代传承中成为乡土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或是核心价值,在共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人们的行为选择在无形中受到该文化的影响或是支配。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种植、经营等活动,也会在社会共同核心价值框架之下有序进行,制假卖假的意识缺乏滋生的土壤,投机取巧的可能性较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微小。而当今社会经济在变革发展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公众对传统社会价值观念逐渐淡化,社会文化系统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对构建于西方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的自由思想进行盲目宣传,致使当前国内社会价值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具有本土气息的核心和灵魂,根植于公众心底的传统价值理念逐渐被摒弃,而新的价值理念一时不能被吸收接纳。面对核心价值观的缺失、现实利益的诱惑,市场经济人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意识与讲求信用的价值理念产生剧烈碰撞之时,唯利是图、拜金主义便可能占上风,使得部分市场经济人在利益面前甘愿俯首。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有50%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从资本逐利性的角度看,当今国内食用农产品市场上因利益诱惑而制假卖假、违法添加所导致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究其背后原因,一部分人社会核心价值缺失所造成利益至上的败德主义横行不失为问题频发的根源。
2.个体社会关系淡漠为问题的发生提供环境可能。在乡土社会当中,由于人、物流通性较小,在长期生活中,人、物、环境3者之间“相知相熟”,在局部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熟人关系,推及整个社会,则是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即便在法制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单靠熟人社会中“人情”道德约束,所食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依然有较强保障。但是,随着社会的激速变迁,从乡土社会进入到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人、物的强流动性,导致人、物与环境3者之间相互熟悉的机会减少,由过去熟人的人情关系变为当今陌生人的契约关系。契约关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变得陌生及淡化,而这恰恰为利益本位的败德者冲破社会应有的“社会人情”道德约束,置公众身体健康于不顾,为“唯利是图”获取“超额利润”的行为提供环境可能。比如地沟油,从2008年被曝光至今,屡禁不止。因为成本低、销路广、价格廉的地沟油,对不法生产者亦或是无良经营者来讲,他们都是利润的赢家,最后受伤的却是对己毫无“人情”关系、对此完全不知情的消费者。
(三)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1.科学技术具有“双刃性”。随着时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突破、新的化学合成物质层出不穷,其中用于食用农产品生产加工的生物技术、添加剂等有增无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食用农产品单位产量,改善了食用农产品质感、美感、口感。但科技发展的无止性,让科技成果的发明和运用在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科技不可知性所引发的社会风险。例如,农药本是为了节省劳力、提升产品质量而发明,但是,早年国内使用含有六六六、DDT成分的农药喷洒量,每年基本保持在130万t以上,按农药30%被农作物吸附、70%被土壤吸附的比例计算,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933.33万hm2,加上农药中有机氯等有害成分具有大气迁移转化性,对大气、水体等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无法估算;在化肥、激素、投入品等方面,均使我国食用农产品生长的自然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加大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科技、经济发展处于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然而,科技创新的同时,也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问题敲响警钟,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自我修复能力在社会无节制的发展面前,显得十分有限。
2.科学技术评估体系不健全。面对科技产品或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刃性”,如果有较为完善的科学技术风险评估体系,则科技引发的风险将可控;不然,则科技引发的风险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快、科技成果转化率高,以至于现代科技发展及应用过程的自我评估矫正功能减退;社会部门分工精细化使得科技成果种类繁多,社会对科技成果可选择空间增大,降低了科技风险的可控性、增加了科技风险的不确定性,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埋下隐患。以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例,欧洲很多国家重视有机农业的发展,对调节剂等化学合成品的使用实行严格评审制度。在美国,只有联邦农业部和州农业部门等相关机构联合评估认证以后才予以批准使用,并且适用范围集中于大型农场。在日本,首先是国内调节剂残留标准比世界标准要高数倍,其次用高达50亿~100亿日元的财政资金对新科技产品安全性调查评估。总之,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因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科技风险评估措施,而使本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有较强保障。因此,当今科学技术风险评估体系健全与否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紧密相关。
(四)社会认知理性匮乏助燃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1.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观念不成熟。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相关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分析,不难发现有些事件确实是由产品本身质量安全问题引发,还有一部分事件是源于人为炒作,其中因检测标准设值不同而引发的虚假事件不在少数。如近两年频发的茶叶稀土超标事件,目前茶叶稀土含量检测主要依据国家标准《植物性食用农产品中稀土元素的测定》,此项国家标准适用于蔬菜、小麦、茶叶等食用农产品。茶叶多用于冲泡后饮用茶水,而蔬菜、小麦等基本被完全食用进入人体,由于茶叶中的稀土金属3/4以上难溶于热水而残存于茶渣,因而茶水中稀土金属含量低于总量的1/4。不同食用农产品的食用方式不同,但稀土金属检测限量标准相同而引起争议,进而酿成质量安全事件。由此可知,在标准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同一时期不同群体对同一问题的认识不同,同一群体在不同时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不同,同一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判定所遵循的标准不同,但是,如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观念不成熟,对问题产生片面理解,即可酿成人为炒作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2.社会舆论中道理性匮乏。微博、微信等网络自媒体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爆料的威力逐渐凸显,其信息传播方式得到大众追捧而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当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爆发时,假如公众难以获取官方对于相关事件的适时回应,则容易对政府产生误解或质疑。此时,部分缺乏道理性思考的媒体、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网络意见领袖”依靠自媒体的灵活性,会第一时间抛出有关事件的各种臆测言论,这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信息通过“两级传播”继而对公众的判断产生影响。更多不知真相的网民则是听一半、理解1/4、零思考,却做出双倍反应,将网络当成他们对国内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不满的出气孔,用虚拟世界中形成的强大舆论冲击力影响现实社会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造成公众心理恐慌,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产生恶劣影响。例如,面对新闻媒体报道的“蛆虫柑橘”事件,公众首先表现出谈橘色变、“同仇敌忾”的情感偏激,导致我国柑橘主产区柑橘大面积滞销,最终酿成非实质性的质量安全事件,为社会各方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通过对“蛆虫柑橘”事件进一步分析可知,柑橘蛆虫是一种病虫害,公众可以根据病发情况,对问题柑橘予以剔除,因此其安全风险可降低为零。面对如此事件,信息报道人及受众只要具备相关知识,或是稍微对相关事件进行实地调查,即不会在网上抛出各种臆测言论,从而也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五)公众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敏感性和低容忍度
由积累效应可知,对有机体多次作用会产生心理的相乘效应,即通过多次连续作用所产生的效应比单次作用产生后果的加和更为严重。由此可知,近几年社会上各种新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旧有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持续发酵,公众在多次事件连续冲击下,会产生心理的相乘效应,以至于公众“谈食色变”,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和低容忍度。例如,2011年CCTV《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的“爆炸西瓜”事件,相关事件一经报道,公众立刻产生西瓜炸裂是膨大剂超标所致的心理预判,一时对西瓜望而却步。实质上西瓜炸裂可能与种植的西瓜品种有关,可能是天气原因和西瓜生长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可能与膨大剂使用时期不当有关。但是,公众就是认为西瓜炸裂是膨大剂超标所致,进而认为西瓜富含激素而不能食用。通过该事例可说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造成公众心理恐慌,且与公众日常生活越紧密的食用农产品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对公众心灵伤害程度越大,以至于公众对新面市的食用农产品,均会产生质量安全质疑,被报道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食用农产品,均会遭到大范围抵制,并且可能持续发酵。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公众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敏感性和低容忍度无疑会降低事件发生的燃点。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食用农产品因质量安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即是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而食用农产品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共同作用的结果,公众又生活在自然系统和人类创造的社会当中。由此可知,同一食用农产品可能对不同人群造成危害的概率不同,同一食用农产品在不同质量安全标准下被判定所存在风险的等级也会不同,即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具有相对性;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不同,判断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否的标准也会有相应变化,公众对同一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容忍度会有不同,进而表现出问题的动态性;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其本身质量及公众有关,又与客观环境及主观环境有关,进而表现出问题的复杂系统性。因此,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具有相对性、动态性、复杂系统性3大特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含义。此外,结合社会规制(运行规律)的外部环境因素对问题再认识,不难发现当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实质性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对质量安全认知的偏差和恶意炒作,此类事件多是事前行为,风险可控且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实质性的危害;另一类是实质性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是生产经营主体故意制造、人为污染、潜在的安全风险不确定性所致,此类事件多是事中、事后行为,风险可控难度较大,对人体健康已经造成实质性危害或者正在造成实质性危害。总之,在查找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病因时,在反思自身及制度等内部环境可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视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以理性、系统、发展的眼光对待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显得现实而必要。
二、政策启示
目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在国内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该问题的解决,除了依靠生产经营主体自身素质及生产水平提高外,还要从“外围着手”破解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困境。
(一)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提高质量安全意识
食用农产品生产的主体是农民,只有让广大农民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提高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义,树立以质量求效益、求发展的观念,才能调动他们自觉参与安全食用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提高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的质量安全意识,政府必须加大宣传,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大讲国家产业政策,大讲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大讲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大讲无公害生产的高效典型,引用现实生活中因质量安全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而遭受到的直接或间接损失,以及因质量问题造成对人身、财产安全所带来的危害等事例,引导、说服农民,让农民从根本上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二)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完善检验检测体系
判断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近年来国家农业行政部门不断出台食用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的前期规划,但是由于后期运行的人员、经费等等问题,使得体系建设大打折扣,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检验检测体系本应发挥的作用。
(三)强化监管措施,加强执法体系建设
面对食用农产品现行的生产经营体制下,农业部门必须采取措施对每个生产经营的用户进行有效的监管,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对农资生产经营实行无缝隙监管,鼓励研制和生产安全、高效、经济的新品种,发展生物农药,尽快淘汰和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从而彻底斩断国家明令禁止的剧毒高毒农药的生产销售链条,把好农产品质量监管“源头”关。同时明确各执法部门的职责,坚持定期不定期地对基地、农贸市场和超市农产品进行抽检,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不合格产品追根溯源,彻底清查不安全隐患,从而健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关键作用。(四)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我国虽已形成了基本的法律法规框架,但必须制定具有操作性强、明确的法律规范,并且出台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从而为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如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适用范围,对与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等环节,以法律制度形式保障其安全建设。同时,建议借鉴国外的先进立法制度经验等。
作者:王国强 梅星星 单位:湖北省黄冈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上一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情况汇报
- 下一篇:妇联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