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对策

时间:2022-12-27 09:37:20

导语: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对策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企业行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标准更加严格,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与时俱进,改革教育体制和理念,不断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学保证,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推动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创新,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本文结合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指出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困境;对策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不断完善是高职院校整体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保证高职教育专业高质量建设,推动专业教学高水平发展的重要环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职教育主体要积极探索,创新理念,构建规范合理、可执行、高效率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推动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主要是指高职院校通过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思政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体系,形成学以致用的职业技能。教学质量体现为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快速吸收学术理论,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高效掌握专业知识[1]。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学前的计划。提前针对可能出现的教学问题通过方式方法的创新运用进行预防。第二部分为教学中的评估。对教师在教学中展现的水平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测。第三部分为教学后的分析。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并及时进行反馈。教学质量保证体系需要高职院校各部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要确保每一处工作细节和流程环节都能够以塑造市场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构建高水平综合教育为宗旨,确保在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创业就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领域进行教学质量的精细化监控与考核,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高效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质量有高低之分。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客观精确的分析,才能够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从而促进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影响教学质量高低的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是向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引领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塑造的重要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水平包含教学能力的强弱、学术涵养的高低、教学方法的先进与否、教学态度的积极与消极等,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对整个教学质量形成较大的影响。目前,高职教育对教师的教学已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从传统的课堂知识讲授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交流,去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分析,具备创新精神的综合性教学。对此,构建学缘结构合理、学科专业交叉、年龄结构适中,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在教学中具备丰富经验的师资团队,是高职院校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

(二)学生的学习意识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者,是教学质量的最终体现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学模式的改进,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从学生角度看,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为教学活动是否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教学客观条件

教学客观条件包含软性条件和硬性条件两个方面,其中软性条件又称为软环境,主要是指学校校园文化、学习氛围、治学精神、学术环境等;硬性条件又称为硬环境,主要包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学习配套空间,比如教学设备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的教学客观条件是高职教育大众化形势下,保证每个学生能够公平公正、全面充分地得到学习保障的重要支撑[2]。

(四)学校的管理水平

管理的本质是一种执行力,验证其效果的唯一标准就是价值成就。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是人才培养目标方向的落实,是教学工作目标的达成,是专业发展目标的塑造,它包含教学工作规划、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践教学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制度建设等,对整个学校教学活动起着计划、组织、协调和激励等方面的作用。教学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必须抓紧抓实的首要工作,是确保教学质量的直接因素。教学管理的高水平能够直接带动教学质量的高水平,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管理育人的作用,要加强管理质量建设,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激励机制,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和校园秩序,最终促使学校教育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状态。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解析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高职院校为了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已经构建覆盖学校、教师、学生、专业等立体式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整个教学能够始终保持在高水平状态之中。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执行者为学校。学校从专业课程学习、日常生活管理、实训实习安排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重要支持者为政府。政府通过开展常态化的教育教学水平评估,发挥积极监督作用。积极推动者为社会企业。企业通过校企之间产学研合作提供岗位实习平台和职位,进行人才需求和行业动态交流互动,对学校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无缝对接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家积极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支持鼓励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大力推行“放管服”政策。高职院校在自身可持续发展中探索借鉴“PDCA”、“ISO9001”等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来打造质效平衡发展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如今已经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达到了应有的效果。但是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还处在质量提升阶段,相关管理理念还没有成型,管理经验还不够深入,因此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一)体系不全面

保证体系的覆盖面、系统性、全面性不够。重视课堂教学环节过程中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状态的监控,却忽略了对其他环节的管理;重视理论知识的课堂灌输,却忽略了学生在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训实习的有效督导;重视学校质量保证制度的创建,却忽略了具体内容环节的执行监管,导致保证体系的不完整、不系统。

(二)评价不客观

虽然当前全国教育在信息化、智能化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这只局限于课堂教学环节,比如信息化教学,互联网+智慧教育形势下的网络直播教学[3]。但是在教学质量评价领域内存在重视考试成绩而轻视综合能力,重视学生表现而轻视长期考察的评估问题。在评估过程中人为因素比重过大,常常用教师个人评价代替团队集体评价,尤其是人情因素和主观因素夹在其间,使得评价导向不够客观公正。

(三)监管不及时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以知识教学效果为指标,以提前预防为主,实行全程有效监督。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与教学执行都是一套班子,其教学质量信息的采集、分析、反馈并不是由第三方平台真正客观地完成,向社会、家长、学生传递的教育质量信息存在报喜不报忧的情况,信息中正面内容的比例要远高于负面内容。高职院校不能客观认清自我状态,不能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社会舆论也会被学校提供的不实信息误导,不能发挥及时有效的监督引导作用。另外高职院校往往采取相对独立的封闭式管理模式,教育主管部门随机抽查、定期考察的监督方式属于被动监管的方法,并不能达到全程监管的效果。

(四)学校不重视

教学质量管理属于立体式、全面性、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学校全体上下都具备质量意识,让质量行为每时每刻都在每一处的教学环节中体现出来。但是当前一些高职院校除教学管理工作外,还有其他方面的管理任务,比如校园安全管理、学生日常管理、校务管理等等,而且每一项管理内容都对学校的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影响,使得学校的管理精力常常分散,不能集中于教学质量管理之中[4]。另外教学质量管理的衡量标准采用的是“优、良、差”模糊性的评价方法,因此可操作性空间很大,只需要短时间突击应对就能够完成。学校对质量工作的认识态度不够端正,在上级开展质量督查的时候做做表面文章,平时则松懈放任,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管理形态是当前高职院校管理的最大症结。

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分析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应该集教学内容实施、教学环节监控、教学效果反馈、教学改进督导等内容于一体,实现学校企业、学校家长之间全方位、立体式的运作。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学管理系统

教学管理系统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领导组织,要有集质量监控和质量保障于一体的领导班子根据质量教学要求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管理班子要形成以院校长为组长,各部门、机构负责人为管理层的组织形式,形成学校整体和教学单位专业教学质量管理、校务后勤与综合行政质量管理和学生就业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工作内容,从严从紧,常态化、高强度地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二)质量评价系统

质量评价系统能够为教学质量效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是改进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在该系统创建中,一方面要集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制定公正客观、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配之以集约束性与激励性于一体的评价制度。另一方面要通过人力、财力的投入,尤其是加强监管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全程质量监控,并能够提炼归纳出成体系的评价信息,为下一步工作提供详实的参考指导。

(三)监督与保证系统

教学质量监督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课堂知识传授方式方法、水平效果进行合理分析和对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知识吸收情况、师生互动情况以及课外自学、专业实践等内容进行全面跟进与掌控。教学质量监督需要学校教务处、教师、学生、企业、家长等能够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要素都参与其中,全面涵盖,不留死角地开展教务活动监督管理。而保证系统则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运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为教学质量工作人员提供推进工作的动力;二是利用社会舆论宣传推动社会各界关注学校教学质量建设,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三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带来的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分析与统计技术和智能化教育技术打造全程监控与数据信息提炼于一体的技术保证体系。

(四)教学质量评估系统

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包含校园软硬件环境、教学组织领导、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与发展和校企合作行业服务等内容。分为外部评估系统和内部评估系统两个方面,其中外部评估系统主要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社会教育事业机构和第三方质量评估单位通过组建专家评估队伍,成立质量评估协会对高职院校开展办学条件是否合格达标的评估,教育质量是否满足社会企业需求的评估。内部评估系统又分为学生对学校的学习反馈和学校开展的自我评估。

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一)学校要树立教学质量观念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树立质量管理理念,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关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兴衰,关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各行各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重担,教学质量决定着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效果,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将教学质量放在学校整体管理的首要位置,不断改善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各方面内外因素,让老师有一个充分发挥自己教学水平,学生充分享受高质量学习的校园体制机制和文化氛围。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标准

高职院校要清楚知道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是贯穿于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最重要准则,对学校教学管理、教学行为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标准需要以当前高职教育大众化为前提,以满足质量标准的多样化为目的,以与学生学习实际需求、社会人才需求相符合为宗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进行政策引导,学校要积极开展标准体系的应用创新。

(三)完善教学质量课程体系内容

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教学授课要实现课堂知识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活动教学与顶岗实习相结合、专业知识塑造的智育与思想素养的德育相结合,在符合教学质量评估标准的前提下开设具有理论性、实用性,能够推动学生实现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并坚持以国家政策为指导,不断结合行业对人才岗位的需求变化,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让人才培养始终能够与就业市场实际相符合。

五、结语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发展的永恒主题。高职院校要遵循教学客观规律,结合专业发展方向,做好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和科学把控,带动全校各个部门和所有人员参与到教学质量建设中来,方能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推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许芳奎,李平.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21(06):13-16,27.

[2]陈益飞.教育供给侧改革视阈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12):185-187.

[3]陆炳坚,谭惠坤,蒙逸云.从ISO9OO0理论看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12):41-43.

[4]许俊生.基于绩效管理理念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2):23-26.

[5]岳刚,陈明蔚.质量文化视阈下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19(11):53-57.

作者:刘明 单位: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