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三院校测量实践教学质量研究

时间:2022-05-18 03:02:08

导语:本三院校测量实践教学质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本三院校测量实践教学质量研究

1概述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始于一域却剑指全局,产业转移同时也带来了教育的新格局,河北省打破常规,提出了紧贴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要求,探索应用科技型大学建设。而以本科三批院校为代表的独立学院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不同,本三院校培养的仍然是本科层次的学生,要求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可为继续深造和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又要着重强调工程实践的能力,能在实践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强其创新精神,以期达到学生到工作岗位后能更快上手,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育必须理论基础和实践教学并举,积极与市场接轨。所以在学校整体改革的过程中,作为工科院校的测量学课程本身就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须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革,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测量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理论与学生基础不匹配。本三院校历史短,发展快,教学资源与教学设施基本上是与母体院校资源共享,其教学模式往往依附于母体院校,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沿用同样教学方法,并没有考虑到本三学生的特点,主要强调学生以课堂教学为主,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突出。但本三生源底子薄、基础差,最终导致对课程的理解、接受能力与本一、本二学生有天壤之别,直接导致适合于母体院校的培养方式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2.2教材内容与教学设备与现展不匹配。测量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测量仪器、测量手段不断涌现,而现行教材大多数却仍然以讲述基本的光学仪器的测量方法为主,对于新仪器、新技术的介绍严重不足。同时由于经费短缺问题导致教学仪器更新换代的速度较慢,对于现在工地上广泛应用的电子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GPS等先进的仪器配备很少,甚至没有,如果按现有教材和设备进行讲解和实践,势必会导致学生学习内容与工作单位需求脱钩。2.3实训基地建设与实际要求不匹配。目前,实训基地建设没有强制性标准,通常是在校园内部的临时场地进行的,因场地没有固定的标准数据,所以实验、实习存在一定随意性,教师给的前提条件属于假设的虚拟数据,对学生的测量成果质量没有检核条件,不能很好确保精度要求,学生在测量过程中体会不到真实性,认为即使做错也不会有问题,使得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不到有效锻炼。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对于测量这样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测量课程来说,是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的。

3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途径

3.1优化整合基础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传统的教学内容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进行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应把传统知识与先进知识融合到一起进行讲解。比如,水准测量和角度测量的原理是测量学的基础,水准仪、经纬仪是测量仪器中最基本的仪器,也是认识先进设备的基础,这部分内容一定要讲细、讲透,误差分析、罗盘仪、小三角测量等平时应用较少的知识可不必在课堂上深入展开,同时应留出一部分时间来补充介绍书本上没涉及的现阶段测量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等,这样可保证学生在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的同时,也能对新技术有所了解,实际工作后能尽快上手。3.2完善实训教学基地,将测量实习转化为实战演习。针对校园实习基地不规范的情况,采用了如下措施进行完善,利用校园内的布局和结构设施,创造实习条件,并将学校周边现有控制点引测进校园,进行高精度测定,设立永久专用的实习场地,基地应埋设控制点,并确定出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存档保存,作为考核学生实习成果的标准,增强了测量实习教学的真实性,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得到全面、真实的实战。就学生来说,实训基地的完善会增强学生对水准点、导线点等一系列测量标志的认识和理解。其次,会从思想上对有标准数据的场地实习给予足够重视,并有意识地控制测量精度,由于数据的真实性,容易让学生在自己的测量成果中体会到成就感,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就教师来说,场地布设已测出的点、边、角的数据,可以帮助教师随时检验学生的测量成果的正确性和精度,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根据精度评定标准,合理地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进一步保证测量实训质量。3.3完善考核机制,体现评价的客观性。测量实践的考核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测量质量的提高,理论考试直接通过分数来进行评价,但是测量实习因为是分组进行,所有导致部分同学会出现倦怠,而不愿意亲自动手,坐享其成,为了杜绝此类情况发生,在实践考核环节,除了常规的外业数据、内业计算、图纸等条件外,又设立道德考核,组长根据每个组员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进行打分,教师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应系数折减。另外,在实践教学中还增加测量实习操作技能的考核,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水准仪、经纬仪进行一整套操作,并按照用时多少进行打分。这是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补充,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手段。3.4鼓励参加测量大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测量技能大赛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测量技能的有效手段,本着选拔筛选的目的,首先在学校内部举行小规模的测量比赛,鼓励对测量有兴趣的同学提前报名,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指导实习过程中同时也兼顾比赛项目的指导,最后评分的同时也评出比赛名次,并颁发获奖证书,随之涌现的测量尖子可为周围的同学树立榜样,普遍提高了学生学习动力和测量的操作技能,再将真正对测量有兴趣的、并具备高水平的测量技能的学生推选到每年一届的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中,在提升自己的外业数据收集及内业数据处理等方面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增进了全国高校大学生之间的实践技能交流,找出自己的不足,迎头改进,鼓励学生去考取测量执业资格证书。为以后工作中从事测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5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虽然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了结合新技术的发展的方法,着重介绍目前测量仪器的数字化、多功能化及自动化的方向,但由于经费紧张,学校设备的配备不能及时跟进,导致学生对这些新技术、新设备仅仅停留在理论的理解上,纸上谈兵终觉浅,而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走出去,把专家请进来,多方式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达到即能看得见,也能摸得着的目的,来缓解教学资源匮乏的弊端,比如,学校和多家单位达成协议,每年都安排学生去施工现场进行测量实习,平时如果有项目,也可以和学校一块合作,这样学生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也学到了知识,企业也节省了部分费用,达到双赢;由于涉及到学生在企业的吃、住、安全等相关问题,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但事实证明效果很好,同时学生也能够学习到其他相关工程知识,同时增强了教师工程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会不定期请企业专家来学校讲座,学生可更多地了解企业实际运行状况,以及目前的测量发展趋势及企业的需求情况,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奠定基础,这些措施是丰富教学资源、培养职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4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发展大趋势下的本三院校所处的环境,以测量学这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出发,提出目前本三院校在测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适合自身情况的解决方案,事实证明,效果良好。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希望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改进,通过抓好这个关键环节,在新的形势下推进测量教学实习和整个测量课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样才能使本三的教育走出一条特色的、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作者:高玲玲 刘泮森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海岩.在公路测量课教学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09.

[2]谢春萍.论土建工程测量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J].莆田学院学报,2005,12(2):85-87.

[3]冉启兵.非测绘专业的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128-130.

[4]刘昌华,王少安,王庆林,王宝山,卢小平.测量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62-65.

[5]翟翊.提高“现代测量学”实践教学质量的研究[J].测绘通报,2012(2):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