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论文10篇

时间:2022-03-15 10:47:11

导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论文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觉成为学习主人的过程,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式是转变传统的“教师要学生学”为学生主动的“我要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主体,是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对小学语文产生学习兴趣。为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课堂给学生发挥的充足空间

新课改一再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记住给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教师要多引导,多放手,让学生能自由发挥。教师只要做课堂学习的领跑者,没必要给学生固定化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教师设置好的圈内学习。课堂提倡生成性,课堂生成的东西越多,说明教学越有成效。只要教师具备一定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突发问题,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就能达到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的目的,最终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度。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质疑课题,学生通过质疑发问,培养了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时间像飞箭……吹鼓了杏树的花苞”这个自然段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仿写题:“时间像(),转眼又是(),春风,吹,吹,吹。”用填空的方式进行仿写,可以让班上的大多数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仿写中,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发散自己的思维,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比单纯依靠教师一味地强调怎么写,在教学效果上要好得多,学生在仿写中亲身感受到语言的美,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感情。

二、自主探究中的自主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步伐,各种新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是其中之一,探究式学习方式中,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引导者,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自主探究,最终获取新知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转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到了相当的高度,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最大限度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教学《生命的壮歌》中的“蚁国英雄”这一课时,我给学生提的问题是:“从小蚂蚁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让学生根据问题自主认真研读课文,把这个问题在班上互动交流,在交流中达到共同优化,最后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结论。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合作学习中的自主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由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习中,学生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交流与合作,不但能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意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学习,比灌输式学习效果要好得多。例如,《学会合作》这一课,在教学时,我就结合课题,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的合作与探究进行学习。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教师不是一开始就对生字、新词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探讨生字的读法写法,新词的读法词义。然后教师让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采用小组轮读生字、新词的方式对生字进行教学。

2.小组合作讨论:“什么是合作?成功的合作是什么样的?”学生对课文熟读,在熟读的基础上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再在班上进行交流,最后教师小结,得出结论。本篇课文的课题就是“学会合作”,教师又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除了对课文中的合作进行掌握外,还能通过自己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合作有亲身的体会。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就是让小学生成为小学语文学习的主人,这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充满快乐的,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的目的,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变得相对容易,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

作者:刘莹娜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梦溪小学

第二篇:利用差异化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平等教学的教育理念,同时结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利用学生之间的性格差异性来当作语文的课程教学资源,来有效的统一个性的差异和共性。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得差异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科学规范。

一、差异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结合小学生自身的个性差异以及知识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中将差异化教学进一步的实施,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明确,正确积极的引导了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产生,同时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1.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其“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过于呆板,使得学生长期性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差异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尴尬现状,从而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全面的参与到语文的教学课程中,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明确,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进一步提升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由于小学生的自制能力等方面有所缺乏,所以极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每个学生都具备不同的性格以及认知水平、模仿水平,因此“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将每一位学生的具体需求以及性格特点等全面的满足;对差异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结合每一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色来展开教学,使得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都可以得到明确,教师方面对学生的认知也可以更加全面具体,在这一过程中将教学措施实时的转变,从而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同时学生语文方面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得到提高。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差异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1.针对小学生的独特个性展开差异化教学。教师方面必须要提高学生之间个体差异的重视程度,不可以将学生鲜明的性格特点视为教学过程中的压力和制约因素,而对其极力的抑制。所以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必须要充分的结合学生自身的个性差异,使得学生可以在差异化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使得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能力可以全面的提升,使得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目标得以高效实现。在差异化教学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方面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使得学生可以在原有学习基础之上进一步的展开学习,使得学生之间的个性和共性都可以得到统一。另一方面,教师也要严格遵循平等教学的教育方法,对学习能力高的学生和学习能力低的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可以只单一的看到学生的缺点所在,却忽视了其本身所蕴含的的闪光点,要使得学生的鲜明性格特点得以充分的发挥,使得差异教学模式得以成功运行,从而凸显了差异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意义。

2.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来开展差异化教学。过渡指导主要是教师在将教学目标提出之后,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快速的将这一目标完成,但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却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解决,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其时间就出现过多的消耗,在这一背景因素下教师需要进行过渡性的指导,及时的提出其他方面的问题,使得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同步对其他问题展开思考;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得到拓展,其知识理论也可以得到丰富。分类指导指的则是学生在教学课堂中面临的各方面教师都会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教师方面需要提出针对性的意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引导教学方式。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差异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预习状况,对教学课程进行科学合理化的安排,使得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优势都可以得到发挥。从而使得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面临各个因素的挑战,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语文学习的预习状况,来选择其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更深层次的拓展了学生自身的思维空间。在实施差异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最大程度的满足。要严格遵守新课程标准来制定丰富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4.针对组织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弹性管理。只有全面的利用差异化的教学模式,才能对每一位学生展开全方位的管理。尤其是在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安置工作、方式策略等各方面都要展开精细的选择,将弹性管理充分应用在其中,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其积极性可以得到提高,对课堂教学氛围展开科学有效的控制管理;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可以得到培养提升。

三、总结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将差异化教学应用在其中,可以将学生之间的个性和共性进行有效的统一。同时差异化教学秉承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了解,结合其个性特点以及学习状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在这一因素下,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其积极性都得到提高,使得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得以实现,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前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波 单位:吉林市昌邑区孤店子镇中心小学

第三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点,而语文又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起点,可以说,没有语文教学,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也是无法开展的,这也就是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的原因之一。虽然新课改已经开始实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旧是不可忽略的,必须要采取向印度各措施加以解决。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相对比较缺乏,所以语文教师需要投入更多。但是,目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单向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就算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知识,但是,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征,这些知识也会很快被其忘记,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并且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非常不适用于小学班级教学的,因为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这种统一式的教学方法并不能照顾到大部分同学,就很有可能形成“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这样一种效应,长期看来,对学生的发展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1.2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太过依赖课本和课件,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而正是教师的这种不主动,使得课堂氛围变得异常沉闷。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比较爱玩、爱动,但是教师的不苟言笑却让这些学生产生了心里的恐惧感,在课堂上通常都不敢将自己的本性表现出来。久而久之,学生就变得越来越害怕教师,教师也越来越不了解学生,教学质量便一直不能得到提升。

1.3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小学生大多比较贪玩,对学习的热情并不够,即便是在课堂上,学生也没有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兴趣。相关调查显示,如果不是课堂教学纪律的要求,大部分小学生都不愿意选择上课。再加之小学语文教材中以文字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内容又比较枯燥无聊,不能满足小学生爱玩、爱动的心理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变得更低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2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2.1合理运用课程导入,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课程导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太唐突或者太拖沓的课堂导入都是不好的。当然,课程导入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必须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并且还要做到方法的创新,利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课程导入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式。例如,在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文”板块中《静夜思》进行教学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告诉同学们:“同学们,我们今天要用不同的方式来上课,这个方式就是大家非常喜欢的———做游戏”。然后,教师便可将制作好的20张卡片(每张卡片写一句诗,一句诗5张)分发至学生当中,学生以诗为标准“找朋友”,自由组合,直至诗句找全,学生在按照诗的顺序站立,并背诵出来。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2.2培养小学生的学生兴趣,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多样化课堂教学方式能够营造出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范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师生之间的课堂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小学生都很喜欢和自己的朋友一起玩,教师便可利用好这一点,用自由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工作。例如,在学习《小马过河》一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同学们自己自由组合,自行分配好自己的角色,当然也可适当加入一些小组成员自己的看法,但是不能脱离课文的主题,编排一个话剧。在上课时,每一组同学都上台表演,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还能够使课堂更加活跃,而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所编排的话剧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这样一来,教学质量自然就会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慢慢得到提升。

2.3把教学工作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但又是语文考试的重点考查内容,直接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如果习作教学的内容太难,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更加困难,学生也没有办法准确把握习作教学内容的中心思想,有的时候甚至会使学生的习作积极性被挫伤,产生心理阴影。但是如果习作教学内容过于简单的话也是不好的,这不仅会使学生觉得习作完全没有挑战性,降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要求,最终使得小学生的习作能力被大大降低。所以,教师必须要准确把握好习作教学内容的难度,尽量保证这些教学内容是学生通过努力就能完全掌握的。并且,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习作教学内容的素材不能局限于课本之中,课外的素材也极为必要,这主要是因为很多课外的素材,其实更加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学生接受起来会更为容易。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延伸,通过其中一些线索找到课本内容与延伸话题的共同点,进行习作教学。例如,教材中有一篇文章是《和时间赛跑》,针对这一篇文章,教师就可以进行作文教学,读后感,记叙文等作文教学都是可以的。以记叙文写作教学为例,教师便可利用课文中“外祖母”这一人物线索进行课外延伸,将“人物”延伸至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人物”的作文,这个“人”既可以是学生喜欢的,也可以是学生敬佩的,还可以是学生难忘的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将自己生活中的所感所想通过作文体现出来,其作文所表达的感情也会更加真挚。在下一次遇到同样题材的写作时,学生便不会再苦于无话可写了,久而久之,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就会培养起语文学习的习惯,作文质量提升了,教学质量也就跟着提升了。

3结束语

语文的文字性较强,所以,大部分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非常枯燥,很难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其实,只要针对学生特点,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还是能够调动其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但是,教师们也必须要谨记,教学质量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得到提升,这就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作者:张文鹏 单位:甘肃省积石山县铺川乡湫池小学

第四篇:如何提高当代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质量

诗歌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学史中,一直是一种重要的体裁和文学表现形式,同样,也是人们教学的重点。从古到今,诗歌的演变先是从先秦开始延续到近代的古典诗歌,再到现代诗歌,历史的发展十分丰富,同样诗歌也在很大程度上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兴荣衰败,在此就不一一论述。学生能够在诗歌美好的语言里,领略到生活的美,感悟生活的真谛,教师要做的就是扮演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中,能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找到代入感。纵观现今的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尤其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教学的方法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笔者对这些现状和问题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目前小学诗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的倾向于功利化

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阻碍了诗歌的发展,虽然我国如今已经渐渐改变教育模式,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的观念对传统的诗歌教学的影响已经是根深蒂固。诗歌教学往往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多拿几分,所以教师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对备考知识点的传授与强化。而最常见的传统诗歌教学模式是“填鸭式”的背诵与默写,彻底忽略了诗歌一开始存在于课本的初衷。而且由于诗歌在语文答卷中的分值不高,学习的重心往往放在数学、英语这块所以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也不很重视。

(二)现代快餐文化冲击着传统文化

随着现今社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快餐文化”成为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的又一个新词汇。网络和媒体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与传播效率,文化种类、传播形式的多样性让当代的学生置身于多元文化的包围中,浅阅读模式时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例子。根据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性,他们在网络媒体上进行阅读活动时,往往会选择一些意义容易理解、文学形式简单的文字。然而诗歌的精悍程度,以及诗人情感与对社会感悟的高度浓缩与升华,让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望而却步。诗歌是需要耐心阅读,仔细品味其中字句以后才能渐渐领悟其神韵的,不适用浅阅读这种阅读模式。由此可知,诗歌在小学生中的流行程度比较低。

(三)诗歌教学环节的固定模式化

教学环节的固定模式化也是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引出题目、点破题意、简单介绍作者、范读、诗句解析、诗歌背诵和最后教师布置的巩固练习,这一套下来就是现今小学诗歌教学中的传统模式。原本内涵丰富、极具神韵的古典诗歌由于在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的绑定下,使得教学课堂变成了一潭死水,无意间就扼杀了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

二、提高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加强小学生对于诗歌的阅读,丰富学生的课外诗歌阅读

正如哲学的定论“量变导致质变”,学生若想要学好诗歌,是积累到一定的阅读量的。有了足够的积累量,对于诗歌的学习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在阅读新的诗歌时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诗歌积累量,仅仅靠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是不够的。教师可以借用假期来给小学生布置诗歌类的作业,例如我曾经在教学小学二年级的古诗《赠刘景》前,我会在周末假期以前布置给学生课外去阅读其他的关于送别的诗歌,并且让他们找到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在下一周的课堂上进行展示。有的同学找到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并且能在课堂上简单表述该诗的含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外诗歌的阅读量,更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人的“送别”是何种含义。

(二)通过对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诗人的情怀

诗人的身世与所处的特定的时代环境,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诗人情感的流露。学生要能真正了解一首诗的内涵,必须先了解诗人的个人经历和人生遭遇。考虑到现代人和古人的生活方式与思想感情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使学生对诗人创作情感的体会与领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且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考虑到小学较低年级同学的接受能力,讲述的语言要尽量简单。因此,在诗歌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懂得营造一种诗歌学习的氛围。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时,我会在学生默读诗歌的过程中,用较诗意的语言缓缓在学生耳边将诗歌的意义用言语表达出来,适当的配以古意的音乐让学生在阅读诗歌的过程能够比较投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小学诗歌教学

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体制中,多媒体的应用也在渐渐的普及的过程中。其实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无疑是一个十分省心省力的方法。例如我在教一年级的《鹅》这首诗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我会制作一个ppt的课件,除了基本的教学环节以外,我还会在诗歌的解读环节上配以精美的卡通画和声音,这样会使小学生很容易理解和记忆诗歌,而且最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和关注点,教学质量自然而然就有了保障提升。

三、结语

诗歌是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的艺术瑰宝,是年轻一代不应该忽视和忘却的宝藏,我们应当从小学生阶段就让学生消除对诗歌的陌生感,初步建立起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在诗歌阅读方面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应该只把教学目的局限于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不断地创新,为诗歌的教学发展的新局面努力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作者:王小平 单位:甘肃省临潭县八角乡中心小学

第五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阅读是对学生识字的必要途径,也是写作的重要前提,与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密不可分。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是整个语文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时,创设阅读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愿意读、主动学。下面,根据我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针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谈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学生只有对阅读感兴趣,把阅读当成一种喜欢的活动,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养成阅读喜欢,提高理解力和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适时施教,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树立阅读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呢?在学习一篇文章之前,教师要先将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向学生讲解清楚,将这些问题可以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能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愿意参与到读书中来。在学习一些和历史故事有关的课文时,可以将文章中的历史人物转变成一些形象具体的、富有戏剧性的电影人物形象储备在孩子脑海中。还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而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讲授《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时,我会问:“同学们,大家都听爸爸妈妈讲过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吗?”学生们立即活跃起来,纷纷举手,兴致勃勃的讲起来。讲的同学很有激情,听的同学很有兴致,同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其他同学对整篇文章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脑中再现文中的人物形象,模仿文中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等。如学习《我的战友》《小英雄雨来》几篇文章中,我都运用了这种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对文章内容印象深刻,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和感情,从而提高了阅读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分觉得朗读和觉得扮演等,教师只需要将学习目标告知学生,接下来学生自由分组进行角色分配,表演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进行,最后颁发“最佳朗读奖”和“最佳表演奖”。如《杨子荣借题发挥》和《“心正笔正”的柳公权》我就采取这种方法,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如表演天分和朗诵能力也得到展现和提高。在理解文中重点词语时,可以利用猜词游戏,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以及对词语的理解进行描述,让学生真正体会词语的意思,使抽象的文字词语活跃起来,提高阅读理解兴趣,助力阅读能力提高。

2指导学习方法,使学生快速学会阅读

课文类型不同,学习方法自然也就不同。小学古诗词的学习,在我进行具体诗词讲解之前,先让学生进行诗词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及所处时期等相关资料的查询再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进行中心思想的理解。最后提醒学生结合注释进行理解,有时还要运用字词典等工具书帮助理解,从而提高古诗词阅读能力,培养热爱诗歌的感情。学习写事的课文,先让学生通篇阅读课文,从中找出事情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事情的发展顺序,掌握作者运用的叙事方法,然后我再分段、分重点语句给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抓住主要段落去体会、去感悟,讲解完毕,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提炼本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下,使文章的学习不会枯燥,使学生愿意学,能学进去。

3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现代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丰富教学形式。信息技术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质量的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信息技术能有效获得比书本更多的知识,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阅读信息,保持阅读的新鲜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应该注意资源信息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所接触信息必须要与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这样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学生好奇心得到满足,学习效果明显增强。

4搭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阅读提供空间

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应该一味的生气、指责、批评,而是要多给与学生鼓励、表扬。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综上所述,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并且,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充足的阅读空间,加大课内外阅读量,这样学生阅读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作者:刘红梅 单位:四川省江油市四川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实验学校

第六篇:实施合作学习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之后纷纷被效仿,成为一种独具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策略。其实,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有了类似的说法,经过前人的实践证明,合作学习的确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的主动性。

一、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是各个学科的基础。它对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初期,心智还不健全,对事物缺乏理解力和判断力,他们善于模仿,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尤其是同学之间,他们更容易从同伴那里获取信息,在与同伴的相处过程中,他们从自我走向了换位思考,从独处走向了合作,学生之间相互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利用,是其他教学方式达不到的。合作学习不仅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还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个人竞争,学生之间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合作学习则是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强调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促进目标的实现。而教师在这期间,处于一个指引的位置,强调以学生为本,聆听学生的心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启发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式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与小组成员团结协作,获得了心理上的充实感。由此可见,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是必要的。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课堂教学与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而仅靠课堂教学并不能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问答法对学生提问,并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理解的误区,加以正确的引导,并从中反思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调整,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学生加强探索,思维也会有质的飞跃,张扬学生自己的个性与能力。实施课堂教学与合作学习双向联动,使学生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效率,改进课堂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轻松愉悦,使教师教学目标明确。学生们彼此交流时,也能发现自己学习中的漏洞,及时弥补,相互促进,共同学习、进步。

(二)日常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处于21世纪,个人主义极度膨胀,人人都喜欢张扬个性,追求与众不同,因此,合作学习就显得极为重要。说过:“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所以在教学中要使小学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并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如组织学生玩老鹰捉小鸡、多人办板报比赛活动等游戏,小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也利于激发他们合作的思想意识。通过这些方式使合作的意识在他们的思想里生根发芽。合作虽体现在日常的学习中,但更要了解学生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孔子曾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合作学习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启发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启发,提高他们的探索意识,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那些意境悠远、辞藻华丽的优美散文,一位读者或许不能穷尽其美,穷尽其意,而几个同学在一起,相互交流,交换彼此的意见,或许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在研究中不断碰撞,文章的大意就能了然于心,就不会觉得文章那么晦涩难懂。

(三)选取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将学生组合起来共同学习,它也需要一定的方法,不管是多人的合作学习,还是两两配对,都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选用。如在学习拼音、生字的时候,学生可以制作卡片,由一个同学提问,另一个同学默写,相互纠正,达到学习的目的;教师布置的作业,可由学生互改,在批改的过程中,既纠正了对方的错误,又能加深学生自身的印象,可谓一箭双雕;一些简单的口语练习,也可以采用两两合作法。又如遇到对课文理解的问题,可以采用多人分组讨论的方法,这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思想上的自由表达,让更多中心思想汇集,提高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合作学习对小学生语文的学习的确是有利的,然而也不乏出现学生太过自由散漫的情形。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状态并进行适时引导,使合作学习落实到实处。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合作学习时间,避免将合作学习形式化。如在合作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混乱、嘈杂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从旁提醒,控制讨论的音量,在进行答案汇总时,每组可派出一个代表,向教师反馈信息,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大体了解学生的思路,给出相应的问题指导。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多去聆听学生的心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的正确指引,能充分地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达到教学目的。

三、总结

经过多次实践,充分证明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它在当代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学语文的教学,更需要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树立团队合作意识。这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有效地贯彻执行合作学习。

作者:沈锡云 单位:江苏省灌云县朝阳实验小学

第七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路径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随着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不断创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成绩。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已经有非常大的提高,教师积极推进教改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学生学习成果进步很大,由单一、被动的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及合作式的学习,在语文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得到提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教学思想落后,沿用教学传统方式,一味“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使学生不能够从自身对知识理解的角度认识文章的内容与理解文章里的内涵,理解与分析能力较弱。有的语文教师在语文学习的评价上,仍然只强调检验、选拔功能,轻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教学只重视的是语文技能技巧的机械训练,轻视的是学生探究、发展的能力。

2.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落后。部分教师没能从教学的方法与理念上进行改善,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识字,就是基础知识训练,缺乏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教学重点。以至于教师虽认真备课讲课但其教学效果不显著。

3.对于现代的教学手段利用不当。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资源利用不当,有些教师甚至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导致许多学生的思维表达、思考及读写能力等被多媒体课件代替,这一教学现状将严重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对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善措施如下。

1.激发兴趣,营造学习氛围。语文课内容较多,知识面广,传授的信息量大,而语文课时有限,必须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教师进入课堂要以饱满的热情,将文中作者的情与自己心中的情融为一体,在讲解中处处渗透,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使这种感情流到学生心中,唤起学生情思,引发学生共鸣,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老师一起体会文章描写的意境与流露的情感。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于教材的感受和对于生活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思想与认识同生活联系在一起,产生情感共鸣,课堂教学就会激情绽放。对一些课的导语,应该像诗一样精炼、感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一节课的结束语,应在学生的心田留下情感的涟漪,达到意犹未尽的效果。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故事、巧设的问题、创设情境开展竞赛、电教手段等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好奇心,让他们带着浓厚兴趣进入学习情境中。

2.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活动。教师应制订其语文教学的工作计划,继而有计划性、有步骤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实施教学。在教学中必须因班制宜,采取适合班级学生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比较薄弱的环节,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变过多的整体回答为个别回答。课堂的教学形式本来就应该丰富,个别提问有利于检查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个别回答的机会。所谓“细微之处见教育”。而这一细微之处,正是“习惯”二字。良好的习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强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每天坚持在黑板的左上角写上“每天一句话”。选取一些励志的格言、名句,或者是大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小结出来的所感所悟,用于警醒自己的言行,同时作为积累,在写作时备用。在阅读课文后,还需在整体上要对课文自觉地进行品评鉴赏,最终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

3.加强阅读,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应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为学生创造好课外阅读条件,提升学生的阅读及写作水平。学生是学习和教学的中心,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的积极性。教师要在课堂上改讲授为引导学生读书、看书,课堂上重视学生质疑,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教育阵地,努力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而且要利用课内外,给学生出一些问题,设置一些悬念,让他们主动找书看。我们还可以定期在班里举办谈读后感、佳作欣赏会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习知识要靠平时积累,学生只有通过积累知识,才能运用知识,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教师应该在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多积累课外知识。阅读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品味、领悟。在教法上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师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我在《鸟的天堂》教学结束时,其中一位学生提出:“鸟儿每天早晨出去觅食,晚上才飞回窝里来休息,作者巴金第二次经过时是早晨,怎么能看到许多小鸟鸟飞起来的情景呢?又怎么能说这儿的确是鸟的天堂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这个问题,我让学生通过读书,查阅大量资料相互交流,最后明白其中奥秘,深化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主题。让学生多读书,能更好地达到阅读教学目的,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总之,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效,关系到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和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丁建荣 单位:廊坊市第四小学

第八篇: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教学实力的重要标准,而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保证。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忽略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没有将新课改的要求落实到基层。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从而快速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加强指导,强化课前预习

在学习一门课程前,课前预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引导。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效缩短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首先,教师要制定课前预习制度,要能总结出正确的预习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前以布置语文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重视起课前预习,教师需要巧妙设置几个语文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并且要对课文进行仔细阅读,标出课文的重点内容,要做好预习记录,这样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学生就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教师要做好预习监督及检查工作。由于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许多小学生存在畏难心理,在预习课文时只是流于形式,所以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加强监督工作,要做好课上预习检查,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塑造。

二、激发兴趣,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对于外界新鲜事物都十分好奇,教师就要有效把握住这点。教师要结合外界事物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激发。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需求的了解,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寻找情境教学的素材,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同时教师要加强对情境教学方式的创新,要有效利用身边的一切素材开展生活情境、音乐情境、问题情境等,从而让学生在真实、生动、形象的情境中掌握语文知识。另外,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产物,它的神秘性与多功能性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最好“诱饵”。通过画面和视频、音频的结合,让学生能够置身语文情境之中,为阅读教学的顺利展开提供有力的前提条件。比如在学习《龙的传人》一文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不同时期文物古迹中龙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通过图案展示把学生们带入一种神秘情境之中,以此来勾起学生们对阅读的热情和欲望。

(二)合理设计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喜爱游戏,因此教师就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加强对游戏活动的设计,让学生能在游戏中既能有效学习语文知识,又能活跃语文课堂氛围,可谓一举两得。例如在学习《狼和小羊》一文时,可通过“编童话”游戏来与课堂进行衔接,老师可准备一些卡片,在每张卡片上写一个角色名,如:小白兔、小羊、变形金刚、孙悟空等。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并从老师那里随机抽取3张卡,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角色,思考3分钟,以这些角色为主人公,构思一则有趣的童话故事,再讲给大家听,将课堂氛围演绎的更为浓烈,此时老师在将狼和小羊的故事进行穿插引导,进而步入课堂正轨来高效展开文本学习。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加强对课堂提问的精心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但是教师要加强对提问形式和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一)注意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是孕育知识、开拓思维的最佳源泉。因而在语文阅读中要把控好问题的宽度与深度,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放飞他们的想象力。比如说在学习《跳水》的时候,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试想船长逼儿子跳水的时候可能会有哪几种结果,如果换做自己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呢?通过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将自己置身于阅读的情境中并寻求最适合自己当时的处理方法,让阅读更赋予真实感和情境感,那么学生们的思维之门也会随之打开。

(二)注意问题的鼓励作用和质疑效果

孔子有“不耻下问”一说,而韩愈认为教师就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利用现有的知识来教育学生,解答他们的疑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通过提问多鼓励学生质疑,从质疑的过程中来加深对文本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先问问孩子们对中国的四大名著有了解么?孩子们可能会质疑季羡林爷爷说的那几本书有那么神奇吗?有的同学可能会说看《水浒传》还不如看《连环画》吧?这时老师不要否定孩子们的回答,并鼓励孩子们通过自己的阅读谈谈自己的收获和见解,老师在从《水浒传》中挑出几个人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分析,以此来拨动学生们的心弦,让学生主动完成文中所提及的几本书的阅读与学习,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自信心、拓展学生思维能力,还有利于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作者:韦华举 单位: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圩镇三旺中心小学

第九篇: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创建趣味课堂也是新课改提出的一个重要教学指导思想。不管从事哪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教师都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营造趣味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魅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生的诸学科中,语文是一门相对比较来说枯燥的学科,这会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如果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的话,那么无疑能够更好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的学习效率。在构建有趣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小学生的群体进行调查与研究,掌握小学生的兴趣点,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奠定基础。例如:小学生一般对动画片很感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动画片中的一些情节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将一些与动画片相关的图片结合起来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这都能使学生耳目一新,大大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所谓自主性学习,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有意义的学习目标,通过积极思考,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情感,获得内在的动力支持和情感体验,并在学习的认知活动中进行自我调整和反馈。所谓合作学习,是指一个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大家明确责任分工并互相学习,各小组成员共享目标和资源,进行直接交流,增加彼此的信息交流量,以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成员之间相互依靠、通力合作,不仅能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先从我们的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主题,并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研究的环境或氛围,让学生通过独立地实验、操作、调整、探索、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探究性学习模式与接受学习相比,它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小学生的探究精神来源于探究的环境和探究的愿望,他们通过探究过程以获得情感的体验、构建知识结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3潜心读文本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前提

学习语文离不开读书。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文本的内涵。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及课文特点等,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每节课的语言训练内容和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解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再次,课内外相结合,教师要让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教材中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学生只有经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提高语文能力。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课外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读的书籍,拓展阅读空间,让学生多阅读名家名篇、自选读物、即时读物等,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4合理利用多媒体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有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仅凭教师的嘴来讲和从字面上是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一些写景的文章,教师在那讲有多美,甚至读了一遍又一遍,可学生还是难以感受,想象不到。这时如果采用视频教学,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观的感知教学内容,帮助其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间接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小学语文教师通过不断转变思维,创新教学模式,借助各种现代化的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以及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增加小学生的课堂体验,深入到语文课程学习中去,让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必然是灵活、多样的,要求教师要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小学生不同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创新学习方法,让他们在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从而使得小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

作者:吕秋华 单位:长春市绿园区雷锋小学

第十篇: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集中、系统地讲解相关知识,以完成教学任务。小学语文课堂的形式和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均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一直是深受关注的问题。而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设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均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应从多个层面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本文主要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进行研究,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资料。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的中心是教师,教师将语文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并让学生进行记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僵化,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容易产生厌烦情绪。目前,我国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依然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且只能在限定的教材、教学时间和教学体制内进行教学,无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会主动地对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和理解,形成了不爱思考的习惯,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理念较落后

教师对小学生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忽视了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尽管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在推行重视语文教学的改革,但是,部分教师并没有深入理解和重视语文课堂教学。在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将精力放在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上,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价值,教学理念较落后。

(三)缺乏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材是教育专家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进行精心制作的,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课堂设计,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保持语文课堂的活力。但是,大部分语文教师进行课堂设计时,并不重视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只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重点、要点进行整理,教学过程单一、枯燥,且忽视了学生是否能够理解的问题,使得课堂教学质量无法提高。教师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应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易于理解。

(四)缺乏教学辅助设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种新型设备和技术出现在教学领域,尤其是多媒体的应用,有效地推动了教学的发展。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乡镇小学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较落后,部分小学依然没有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措施

(一)建立系统的教学制度

建立系统的教学制度,可以将教学任务、教学重点、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进行规范,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语文教学备课时,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任务确定每堂课的教学重点,并合理选择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科学地构建知识体系。而建立系统的教学制度,能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监督,保证学生接收知识的完整性。

(二)引入素质教育理念

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是一门启蒙课程。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能够掌握各种词汇记忆词句之间的规律,能够读懂相关知识。将素质教育理念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时,可选择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如学生在学习《植物的睡眠》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周围的植物活动进行观察,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对文章中涉及到的知识进行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进行植物观察活动中,观察学生的状态,了解学生的个性,进而展开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相关问题。

(三)引入创新教学模式

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具有较为丰富的感情色彩。教师应有效应用这一特点,引入创新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想象,增添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课堂是目前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应通过利用合理的措施,有效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作者:何艳茹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朝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