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原则
时间:2022-11-11 08:52:12
导语:电子信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原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电子信息行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新技术行业。21世纪以来,国内电子信息企业快速发展,在企业数量和发展质量方面都实现了跨越,而同期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却相对滞后,存在量大面广、复杂多变的安全生产隐患,面临日益紧迫的安全生产隐患治理难题。笔者作为国内大型电子信息集团的安全生产督查专员,长期参与督查指导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及子公司隐患排查治理,以此提出隐患治理的建设性综合举措。
电子信息企业高风险性
电子信息行业庞大、复杂、多维度跨界融合,企业安全风险呈现显著的“五新”“五多”特点。“五新”即电子信息工程采用新系统、新平台、新装备、新技术、新网络,既涉及新型电子信息系统的研发、制造和总装集成,又涉及新型平台载体和元器件、装备的设计建造、长期运行维护和改进升级,综合运用网络技术群、装备技术群、认知技术群、应用技术群四大类高新技术系统。“五多”即电子信息工程涉及多领域跨界融合、多单位联合施工、多地区统筹管理、多环境因素影响、多类型危险作业。以中国电科集团下属50多家二级科研院所及子公司为例,科研生产跨界融合了电子信息、基建施工和武器装备承制三大行业领域,涵盖大型电子装备总装、火工品科研生产、架设安装工程、海洋电子工程、航空电子工程等,跨越“天、空、岸、海、潜(水下)”五个维度及多个地区,生产类型多样化、工艺流程长、设备大型化、操作复杂、连续作业,风险点多,隐患量大面广。具体到单个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一般涵盖洁净厂房、微波暗室、信号方舱等的运行,可燃气体生产、运输、贮存、分配、使用,危险化学品运输、存储、使用、废弃,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维保,电磁辐射、危险化学品腐蚀、噪声干扰等职业健康防护,承包商、供应商、协作单位、外来人员等多单位联合施工管理;涉及电镀及印制板作业、涂装作业、动火作业、登高作业、吊装作业、涉水作业、有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一系列危险作业,尤其外场试验受台风、暴雨、气温、海况等自然环境影响而风险更大。
电子信息企业隐患分析
根据中国电科集团安全生产督查专家组近年来对集团下属二级科研院所及子公司的督查指导,检查区域包括厂区生产车间(机械加工车间、电镀车间、清洗车间、涂装车间、电装车间、火工车间、气体站、危险化学品库、微波暗室、联试联调区、洁净厂房等),厂区辅助单元(配电室、中控室、监控室、机房、涉密区间、食堂等),外场试验基地(总装集成工场、海陆试验场站、雷达方舱、试验飞机车船等),基建工地等,梳理形成系统综合的隐患数据库。数据库共有98项安全生产隐患,其中涉及常见隐患18项、重大隐患29项,涉及常见重大隐患5项。电子信息企业隐患特点从全部隐患的构成要素和分布区域来看,厂区生产车间的隐患数量占比43%,是隐患治理的主要区域;而涉及“管理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隐患占比偏高,凸显了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亟需优化,隐患治理绩效有待提高。从常见隐患和重大隐患的构成要素和分布区域来看,两者的主要构成要素和分布区域均较一致,即按照构成要素,均主要涉及“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按照分布区域,均集中于厂区生产车间和外场试验基地。从常见重大隐患的构成要素和分布区域来看,主要涉及“管理缺陷”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本质安全),主要集中于外场试验基地和基建工地,亟需立即开展科学的治理。电子信息企业隐患成因电子信息企业存在诸多常见隐患、重大隐患以及一些紧迫的常见重大隐患,安全隐患构成中“管理缺陷”要素偏高等问题,凸显了部分企业仍然存在重发展、轻安全的思想,安全投入不足,本质安全水平低,隐患治理效率低。归根结底,企业对安全生产的科学规律、方法等研究不足,管理制度低效,工作缺乏创新,隐患排查治理手段、技术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很多电子信息企业往往属于中央企业,业务归口国家国防科工局管理,科研生产涉密且场地分散,属地政府往往难以对其开展有效的督查监管和指导支持。现阶段亟需企业主动对接属地政府应急、卫生、环保等部门,接受政府的督查和支持,合力治理隐患。
电子信息企业隐患治理原则
围绕电子信息工程“五新”“五多”特点,隐患治理需遵循前瞻性、闭环性、适用性、系统性原则,把握好相关要点。前瞻性——基于风险的思考电子信息企业自身首先要具备前瞻性的“风险”意识,遵循PDCA动态循环模式,在进行战略规划、项目投资、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外部合作等的决策时,同步考虑到各种潜在风险隐患,准确评估隐患的危害度和可控度,从源头控制隐患。闭环性——覆盖全生命周期电子信息企业科研生产的生命周期包括产品设计、生产、交付、使用、维护、报废等阶段。隐患治理要贯彻全生命周期,排查各阶段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风险隐患,确保治理的闭环。适用性——融合经营经济合理电子信息企业隐患治理要立足企业实际,遵循适用性原则。一方面要有机融合于市场营销、项目建设、质量监督以及人力、财务、后勤等企业经营活动,提高隐患治理的整体效益。另一方面也要避免隐患治理过度而浪费资源,既要保证安全又要经济合理,盲目、过度投入往往事倍功半。系统性——统筹实施持续改进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实施和持续改进,确保治理成果长效化。一方面,按照“常见重大隐患>重大隐患>常见隐患>一般隐患”和“厂区生产车间>外场试验基地>基建工地>厂区辅助单元”的优先级,统筹开展隐患治理;另一方面,灵活采用“消除、替代、工程控制措施、人工管理、个体防护”等措施,开拓创新,持续改进治理措施。
电子信息企业隐患治理措施
落实主体责任
厘清企业厂区生产车间、厂区辅助单元、外场试验基地、基建工地、相关方区域等各区域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以厂区生产车间为例,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部门应细化到下属的机械加工车间、电镀车间、危险化学品库、微波暗室等各生产车间及车间负责人。相关方区域的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是具体的相关方单位,电子信息企业为相关方的履职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予以督促检查。
实施分级治理
按照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对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进行登记建档、分级治理。发现一般隐患要立查立改;重大隐患则制定整改方案限期完成整改。隐患整改方案内容应包括隐患治理目标、责任单位和人员、治理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保障、治理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务求查根治本深入挖掘导致隐患产生的各种因素,从设计、工艺、技术、认知方法、能力上分析隐患产生的根本原因,从管理和技术上采取纠正措施,务求根治隐患。尤其在重大隐患治理完成后,应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和安全专家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验收,确保治理效果。做好举一反三每一个隐患的成因和治理措施都有一定的规律和共同之处,不同企业、不同车间也普遍存在着同类隐患。因此要做好举一反三,开展专项检查和整治,消除同类型隐患并防止在其他作业场所和作业活动中重复发生,做到“一处有隐患,处处受警示”。
强化过程管理
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到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止作业或停止使用设备;对暂时难以停止使用的设备设施,应当采取有效的管理、技术措施,加强监控,做好应急准备,确保隐患治理过程安全。
作者:何正标 单位:中国电科集团
- 上一篇: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运行改善对策
- 下一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