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陶瓷材料课程思想政治教学与实践

时间:2022-12-02 09:19:38

导语:先进陶瓷材料课程思想政治教学与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先进陶瓷材料课程思想政治教学与实践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这就要求在高校各专业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注重课程思政的运用。“先进陶瓷材料”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教学课程,旨在通过讲授与实践课题相结合的方式,介绍陶瓷材料领域的最近研究方法、前沿进展等。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建立起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库,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探索出思想政治教育与材料类专业教学的融合路径,并从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增强学生报效祖国和人民的信念,实现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陶瓷材料;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

一、引言

当前社会办好学校思想政治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想政治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思想教育课,在其他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日常交流中,也要充分运用思想政治元素,潜移默化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3]。“先进陶瓷材料”是在学生们掌握相应的材料科学基础方面知识后,进一步讲授现代新型陶瓷科学和技术发展、应用的一门材料科学专业课程。以该课程为基础,通过强调先进陶瓷材料与高新技术的交叉与融合,探索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改革,开拓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提升整体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具有非常重要意义[4,5]。

二、“先进陶瓷材料”课程中思想政治元素的运用

针对先进陶瓷材料课程各章节、模块的知识特点和内容构成,分别从文化自信、爱岗敬业、投身报国等不同角度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探讨,探索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新模式[6,7]。

(一)陶瓷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中国陶器和瓷器的出现和发展对人类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已有0多年的悠久历史,精湛的制作技艺和丰富多彩的装饰艺术为世人所瞩目,其中“唐三彩”“青花瓷”等都是享誉中外的艺术精品。陶瓷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在本课程的绪论部分,通过图片、视频等结合的方式,介绍陶瓷材料的发展史,突出我国在陶瓷发明及各阶段发展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深度挖掘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内涵,使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刻思想内涵深入人心,潜移默化间提升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爱国情怀。此外,在其他章节的讲授过程中,也穿插介绍我国科研院所及科学家对于先进陶瓷材料发展所做出的突破性成果,在教学、研究体系中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情怀,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自豪感。在课程中宣传和践行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等方面的重要指示,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人、影响人、感召人、凝聚人,做好文化传承和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陶瓷材料的应用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先进陶瓷材料已逐步成为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许多高技术领域发展的关键材料,备受各工业发达国家的极大关注,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其他工业的发展和进步。由于先进陶瓷具有一系列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化工、冶金、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其研究、应用、开发状况是体现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8]。哈尔滨工业大学坚持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办学定位,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其中就包括以航天、国防和国民经济领域用先进陶瓷材料为代表的科研成就。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哈工大该方向创始人的高瞻远瞩,在艰难环境中科研攻关等事迹,讲述该方向对国家航空航天、国防和国民经济领域发展的重要性,唤起同学们对人生的发展思考和对专业知识探知的欲望,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结合《大国之材》《大国重器》等纪录片中与先进陶瓷材料相关的素材,宣传我国奋斗在新材料行业一线的专家、企业家、科学家乃至普通的材料人,向学生讲述新时代“一代材料一代装备一代产业”的中国制造故事,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为祖国奉献的精神。从我国在载人航天、高速铁路、5G通信、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引申出高新技术对于先进陶瓷材料的迫切需求,引导学生做好未来职业规划,树立他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的远大理想,鼓励他们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成为对国家和民族有用的栋梁之材。

(三)现代高技术陶瓷的发展

通过多年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美国、日本、德国等在先进陶瓷的研制与应用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经过老一辈科学家与新一代科技工作者不断艰苦奋斗和努力,国内的先进陶瓷材料的体系不断拓展,制备技术不断丰富与进步,应用领域也逐渐从单一的军事、航空航天推广到环保、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更为广泛的民用市场,先进陶瓷材料也从单一功能逐渐向结构/功能一体化、多用途化等方向发展。但总体上看,国内先进陶瓷材料的总体水平与美国、日本、德国等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体现在技术及新产品工程转化、高端粉体制备及分散技术、制造装备加工技术等方面。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通过向同学们介绍国内优秀材料学科方面科研团队在国内外先进陶瓷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以及在国家重点工程上的关键应用,树立榜样的力量,激发向具有开拓创新、刻苦钻研和淡泊名利精神科学家学习的工作热情,坚定投身科研报国的信念,推动我国先进陶瓷材料向规模化、应用化、高端化发展,不断地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此外,结合当前国际形势,介绍相关发达国家在高性能陶瓷纤维、半导体芯片等对我国的技术限制,通过重点介绍在先进陶瓷材料领域中的“卡脖子”关键技术,使同学们认识到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而真正的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市场换不到的,要有时代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树立同学们的危机意识和大局意识,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居安思危、自力更生、奋勇拼搏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以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践行总书记在首个“中国航天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9]。

三、“先进陶瓷材料”课程教学方式的探讨

专业类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深入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专业课程讲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以达到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课程思政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系统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实际技能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把爱国、强国、报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教师是课堂教育的引导者,推进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也在教师,需要发挥教师在专业课教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先进陶瓷材料”课程中,要针对现代材料学科注重研究各类材料及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思想价值引领。哈工大材料学科长期以来,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精神和“真材实料、工艺精湛”的学院人才培养理念,逐步形成了“材料设计开发—性能表征评价—加工工艺优化—专用装备研制—背景终端应用”为一体的全程知识和实践教学体系,为航天、航空、汽车、装备制造和通信等重要行业领域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学子。在讲授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可通过身边榜样及其先进事迹,讲述他们以国家需求为己任,顽强拼搏,献身科学的执着精神,提升学生的国家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为国家慷慨奋斗的激情,把立德与育人落实到言传身教中。学生是课堂教育的接受者,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主动性、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是决定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进而也将影响课堂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影像乃至实物演示和操作等方式,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在提升信息量的同时,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是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更有利于接受。在课程中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方式增加课堂交流,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课程考核上,注重多种考核方式的有机结合,通过课程报告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专业本领,拓展多方面的能力,全面成长成才。综上所述,课程主要关注于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创造精神、文化素质、人文与科学精神、协作精神、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引导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结语

“先进陶瓷材料”等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学,要立足于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学生的特点,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明确课程知识点中所能够延伸的思想政治元素,寻找专业知识内容与思想政治元素的“植入”点,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育人的有机统一。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相互配合的问题,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同向同行,做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融会贯通,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道德情怀、专业技能水平,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7(1):43-.

[2]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7(Z3):11-14.

[3]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8(3):64-6.

[4]朱广琴.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要素及机制探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84-87.

[5]万林艳,姚音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同向同行[J].中国大学教学,8(12):-.

[6]魏东博,孙占久,姚正军,等.“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1():5-.

[7]李发国,岳慧君,尹付成.文化素质教育课“材料科学与人类文明”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J].大学教育,0(6):123-125.

[8]李翠霞.高校专业课程“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思政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4):28-2.

[]分别对首个“中国航天日”作出指示批示[EB/OL].(6-04-24)[1-01-20].

作者:段小明 李隽 黄小萧 何培刚 黄陆军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