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实践教学融合探析

时间:2022-05-18 02:51:19

导语:高职思政实践教学融合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思政实践教学融合探析

[摘要]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具体要求是坚持“八个相统一”。本文以高职思政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究为切入点,分析高职思政实践教学的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结合提出的“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思考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八个相统一”与高职思政实践教学紧密融合,以“互联网+”为手段,完善高职思政实践教学计划、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扩展高职思政实践教学“课堂———校园———社会”三个场域的组织架构,以期把高职思政实践教学环节落到实处。

[关键词]“八个相统一”;高职思政;实践教学;融合研究

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他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八个相统一”既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经验总结,又是新时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智慧结晶,同时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一、高职思政实践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各高校开始改变传统思政课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纷纷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创新研究。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在思政实践教学上的改革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提出的“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还有更广阔的改革创新空间。(一)对高职思政实践教学的认识亟待提升1.对高职思政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够清晰(1)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和资源共享平台,探索和尝试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使思政课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思政课教学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给思政课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于是有人认为这就是思政实践教学了。其实,有些“思政实践教学课”只不过是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填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短板,其实质还是思政课理论的讲授和传播,是“互联网+思政课理论教学”,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思政实践教学。(2)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以学生为实践主体、师生互动、感悟启发、爱国主义体验等思政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实践教学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无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学校领导,多数人认为思政实践教学有别于传统思政课的理论教学,要特别强调“实践”才能称得上“实践教学”。因而,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加之思政课时紧,教学任务重,因而,对政治理论的分析和讲解有所弱化。2.对高职思政实践教学战略高度的认识不够到位高职思政实践教学在“互联网+”背景下,将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进行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新的教学生态,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力和生命力。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新的教学手段和以学生为实践主体的新的教学方法,使青年学生耳目一新,比起传统思政理论课来,实践教学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但是,认为思政实践教学更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政治理论,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但把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等同视之,仅仅满足于教师教好政治课、学生学好政治课,认识的战略高度显然不够到位。3.对高职思政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要求的认识不够全面。很多人认为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职业型人才,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重视专业课、职业技能课而轻视公共课,因而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被边缘化的现象普遍存在。进入新时代,政治课越来越受重视,思政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究方兴未艾,很多思政课教师积极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自身要求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一是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的高校教师,在高职思政实践教学过程中对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学生的特点、高职专业的针对性认识不够;二是把自己等同于高职院校的一般任课教师,以为在思政实践教学过程中,凭着自己的政治专业知识,能运用互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能跟上实践教学改革步伐就行了。(二)具有高职特色可操作性的思政实践教学教学计划、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亟待完善由于对高职思政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够清晰、全面,认识的战略高度不够到位,目前,高职思政实践教学为了与时俱进,探索出了各种新方法和新形式,比如,在教学形式上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然后写心得体会、上交实践报告等,这种单一的、零散的、甚至是教师临时想到的教学形式,有时却无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践中去得到提高,有时难免流于形式,意义不大。因而高职思政实践教学呼唤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可操作的、科学的、完善的教学计划、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这就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实施、去完成。(三)高职思政实践教学“课堂———校园———社会”三个场域的组织架构亟待扩展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思政课教学最理想的模式;思政实践教学,需要不断拓展其实践空间,需要由课堂走向校园、走向社会,形成“课堂———校园———社会”三个场域的组织架构,从而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思政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在实践教学的开展上比其他课程难度大、困难多。在课堂实践教学方面,思政课教师基本能够组织实施,但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师资严重不足、思政资源匮乏,思政课大多采用大班教学、合班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足等,加大了拓展实践教学空间、手段以及方式方法的难度;思政课教师教学课时多,也制约了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和研究。在校园和社会思政实践教学方面,因受时间、场地、经费、学生安全等因素的制约,高职思政实践教学往往也很难顺利进行。

二、“八个相统一”与高职思政实践教学的融合

指出:“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事物发展,否则往往会出现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问题。”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在思政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还是很明显,其首要原因就是忽略了传统与改革创新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等方面的联系。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和遵循,把坚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贯穿到高职思政实践教学过程之中,不断加深对思政实践教学理论和规律的认识,才能站在新时代的战略高度,构建完善的高职思政实践教学计划、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不断扩展思政实践教学的组织架构,才能全方位地营造立德树人的“大思政”教育氛围。(一)提升新时代背景下对高职思政实践教学的认识1.提升对高职实践教学理论和规律的认识(1)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实践教学不是“互联网+思政课教学”二者的简单相加,如果仅仅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进行政治思想的灌输和教条式的说教,那只能是“新瓶装旧酒”,是传统思政课理论教学的翻版。因此,思政课教师在进行政治思想理论传播时,不能再是“假大空”的宣讲,而应按照“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要求,对政治理论和主张进行透彻的学理分析,让学生弄清政治思想背后的学理支撑,使学生从理性上真正认同我们党的政治主张、原则和观点;在讲授政治理论知识过程中,不能再是“填鸭式”的灌输,而应按照“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要求,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从传统的“唱独角戏”的辛劳中解放出来,把“传道授业”的身份重点转移到“解惑”上,将学生从单纯的听众变成教学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在与学生提问答疑互动中、在与学生反复的探究研讨中,思政课教师才能阐释清楚政治思想,才能进行有效的价值观引导,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政治思想的“亲和力”。这种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的改变,就是从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改变。(2)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显著特征是突出实践性,但强调实践并不意味着弱化理论,如果没有系统的理论学习作为基础和前提,实践就只能停留在肤浅的感受层面,因此必须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出真知”。一定要突破从狭义的实践观范围内来理解实践教学,要清晰地认识到,思政实践教学不是抛弃、替代传统思政理论课教学,而是对传统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继承、纠偏、补充和全方位的提升。思政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实践主体,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的主导地位,如果没有教师的主导,正在成长中的青年学生就不能辩证地看待问题、科学地分析问题,因此必须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具有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双重属性,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学相长”。思政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强调启发式教学,但学生很难自主选择、主动接受先进理论,需要在教师的引导、灌输,因此必须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一定要辩证地看待思政教育中的灌输与启发,列宁在谈到工人阶级的社会民主主义意识时指出,“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当然这种灌输不是强制性的、填鸭式的,而是在灌输中启发,在启发中灌输。在高职思政实践教学中,教师的“灌输”和讲解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建设性上,不愿甚至害怕学生说出错误的观点。其实,我们要敢于让学生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让学生敢于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然后在师生互动研讨中,有“破”有“立”,从而明辨是非,因此,必须“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2.从新时代的战略高度把握高职思政实践教学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显著特征是,它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功能。思政课不仅承载着宣传和灌输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任务,还具有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担负着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政课必须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上毫不动摇,在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毫不动摇。高职思政实践教学是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时效性和时代感的重要环节,既要抓住高职学生在大学时代这个信仰塑造的关键期,解决好在学校的成长问题,又要着眼于他们未来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问题;既要着眼于高职学生自身,又要着眼于整个国家与整个民族;“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作为高职思政课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担当,更应该有这样的自信。3.高职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中要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他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标准”,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既是对全体思政课教师的期待,也是从职业素质的角度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全新的要求。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要把的厚爱与勉励化为推动思政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实际行动,在思政实践教学中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主导地位,用心、用情、用力搞好思政教育教学,为培养时代新人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因此,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地区别于其他教师,不仅要在思政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还要不断加强政治修养、学术素养、人格修养等综合素质;新时代的高职思政课教师则不仅要把握思政教学的一般规律,而且要在注重多样性的前提下,“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因材、因时、因地、因势施教,要尊重高职学生个性、尊重高职学生特点,把握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思政实践教学的特殊规律,将“八个相统一”的要求融入高职思政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全过程。(二)完善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政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深认识、探索方法、总结规律,坚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思政实践教学发展新形态。通过教师的思政实践教学演练、教学观摩等活动的分析和经验总结,结合其他专家、学者及思政课教师关于思政实践教学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课题研究过程中收集的大量材料,结合学生对思政实践教学的期待、需求和意见建议,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对思政实践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设计,拟定较为详细的教学计划。坚持思政课教师的“六个标准”,认真备实践教学方案、认真备实践教学对象、认真备实践教学教法、认真备实践教学学法、认真备实践教学作业。重视道、法、术相统一,完善思政实践教学从准备到组织、从教材到教学开展、从教学手段到教学方法、从教师到学生、从教学效果到教学评价等较为完备的教学运行体系和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还要结合自身实际、结合高职学生实际,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不仅要在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教材内容的知识传授上下功夫,而且要在教材大纲所承载的价值引导上下功夫,既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又要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遵照国家统一编写的思政课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更加注重“校本”内容中融入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和“职业素质”“敬业精神”“工匠精神”等价值观的培育,从而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政实践教学计划、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三)扩展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政实践教学“课堂———校园———社会”三个场域的组织架构思政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必然由“课堂”延伸到“校园”和“社会”,“八个相统一”也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高校要把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作为重要抓手,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确定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的新思路。高职院校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从人力、物力、财力、政策等方面对思政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给予大力支持,通过高职思政课教师身体力行的实践探索,让学生更加理解“思政实践教学”的全新意义,并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去,要打造思政实践教学精品课程,完善课堂实践教学体系,并以思政实践教学课堂作为思政教育的主战场,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大思政”或“课程思政”,全面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鼓励和发动思政课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校园思政实践教学课程;可建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拍摄情景剧、微电影、举办文艺演出等;可以组织社会调查、开展志愿者活动等;重庆各高校可利用周边地区的红色资源,把歌乐山烈士陵园、渣滓洞、白公馆、周公馆、桂园、中国派历史陈列馆、江津聂荣臻纪念馆、广安邓小平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连成线形成面,常讲常新,与时俱进,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外鲜活的实践教学基地。正如所说:“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英雄故事,都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赋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除了加强教材、教师素质、教学方式、教学环节等高职思政实践教学课程、课堂改革建设,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的打造,校外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发掘利用外,高职院校还应“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掘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领域,要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在技能学习时对比中外技术进步程度,介绍科技领域的先进典型、优秀榜样,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参观学校校史馆,了解学校发展史和新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史,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加强团结友爱、诚信担当等价值观的引导;在“三下乡”“扶贫助困”等社会实践中,了解中国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历史,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等。总之,在高职思政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要善于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完善和扩展“课堂———校园———社会”三个场域的组织架构,把班级、学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小课堂”同社会实践的“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积极营造立德树人的课堂、校园、社会“大思政”教育氛围,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

三、以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探究高职思政实践教学实施路径

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使命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应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身条件和资源优势,突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积极探索、改革创新高职院校思政实践教学计划、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组织构架,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八个相统一”与高职思政实践教学的融合,提高了我们对于思政课教学的认识,更新了我们思政实践教学的理念,丰富了思政实践教学体系,促进了实践教学空间的拓展。我们要以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不断探索高职思政实践教学实施路径,把实践教学环节落到实处。(一)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手段,提升新时代思政实践教学在高职师生中的影响力。长期以来,学生对思政课的诟病不外是两大方面,一是枯燥乏味,二是“假大空”。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教”与“学”都提供了全新的手段,让人耳目一新、喜闻乐见,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活力。同时,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理念的不断更新,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改革创新,让学生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养成自学、探究、自我教育的能力和本领,思政课不再枯燥乏味;思政课教师在进行课程实践教学设计时,加强与专业课程的联系,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促进,也有效地避免了“假大空”的现象。学生真正喜欢上思政课,且认为思政课是十分有用的课程。要保持思政课长久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高职思政实践教学必须要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思政教育为“本”,“互联网+”为“用”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这是新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下实施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现实选择与必然归宿。通过搭建互联网、课堂、实践三个环节相结合、相补充的新型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才能实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让枯燥乏味的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金课程。(二)坚持“八个相统一”,更新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理念,丰富高职思政实践教学内涵。高职思政课教师要以提出的“六个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更新教学理念,要坚持思政实践教学“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在注重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的同时,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在把握思政课一般教学规律的同时,要有高职针对性,用心、用情、用力打造具有高职特色思政实践教学精品课程。要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注重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将思政课程渗透、交叉融入其他相关学科,要善于利用校园、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强思政实践教学的灵活性,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将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填鸭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和实践;让启发式、体验式教学等实践教学理念融入“互联网”新媒体新技术,让看似离大学生生活比较遥远的思政课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达到全方位立德树人的目的。总之,在丰富多彩的“教”与“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文化内涵、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三)以建立完善的新时代高职思政实践教学课堂体系为辐射,形成完善的“课堂———校园———社会”实践空间和组织构架。高职院校要从精神、物质、政策等方面给予思政课教师大力鼓励和支持,激发他们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内在动力,从一堂精品思政实践教学课开始、到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到有高职特色的教材、到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与此同时,鼓励思政课教师突破思政小课程的局限,积极参与高职专业课程的建设,了解高职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使其得到有效扩展和提升,与学校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课教师一道,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将思政实践教学小课堂同社会实践大课堂相结合,逐步扩展与延伸,从而形成完善的“课堂———校园———社会”实践空间和组织构架。在进行课堂、校园、社会实践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课堂———校园———社会”三个场域的实践教学活动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完善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建立“课堂———校园———社会”三个场域的组织架构,能将灌输、传播、亲身体验等教学教育形式融为一体,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事热点和社会焦点关注所带来的震撼和洗礼,给大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而实现“八个相统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四)构建新时代高职思政实践教学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在思政课教学模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思政实践教学的作用日渐凸显。面对不同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模式,要求高职思政课教师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实践教学任务,也应相应地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来评判和考核其效果和成果,这对于促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水平上新台阶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强化实践教学的作用,应更加重视学生实践全程化的考核,加重思政实践教学的过程指导和过程评价。切实让大学生在思政实践教学过程中,成为主角去学习去反思去得到收获,从而提高思政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目的。所以,教学评价范围应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学评价价值应体现在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思政实践教学质量上,教学评价价值更应体现在增进大学生成长上。教学评价方式应是多元化地体现在: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思政实践能力和水平的监督,可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大数据手段,综合各种信息来分析和考量学生的思想观念、舆论舆情变化,并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要看重学生在参与实践过程中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效果评价,看重老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在思政实践教学中积极形成的“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关系。这既是对教师教学的肯定,也是对学生育人的责任所在。还可建立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互评和学生监督为主的多元考评机制。由此可见,这种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才是科学的、客观的、公平的和公正的。

参考文献:

[1]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1).

[2].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A].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103.

[3]列宁.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4]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Z].教社科﹝2018﹞2号,2018.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Z].2019-8-14.

作者:梁伟业 单位: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