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思考

时间:2022-09-11 02:58:21

导语:对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对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思考

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不仅需要学校和社会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条件,更主要的,还需要大学生自身具有接受政治教育的主观认识,并且具有接受教育的能力,每个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程度都与其自身的主观因素密不可分。总体来讲,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定型,心理状态不稳定,这常常使他们在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行为上产生主观随意性。1.政治认知模糊。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政府行为时常滞后,官僚主义严重,腐败现象严重普遍存在,这些现实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头脑,使得部分学生对现实政治失望,对政治教育持怀疑态度,动摇了他们原有的政治信念,使其政治认知不断模糊。当他们一旦大学生发现现实社会与理想完全不符时,很多人就会陷入理想与现实脱节的鸿沟中,产生愤世嫉俗心理。这使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他们在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同时,又常倾向个人主义,他们表面倾向务实,深层陷入困惑,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呈现关心与冷漠相融,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的心态。[4]而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发生了刻变化,他们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主动性,对教育部制定高等教育政治理论课产生厌倦心理和抵触情绪。2.政治内化能力低,政治鉴别能力差。社会政治教化和主体内化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两个基本方面。所谓主体内化是指大学生经过一定阶段的政治学习、影响和政治教化,将主导的政治文化逐步为自己相对稳定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等。大学生在校园里进行理论学习,往往缺乏政治实践,政治整合能力差,加之主观不协调,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等因素,对其政治内化能力产生影响。所以大学生虽然对国内外一些重大事件或问题表示关注,但是往往缺乏理性思维人云亦云,缺乏理性的政治评价和分析。3.政治认知偏激,政治信仰危机。大学生在认识社会时,由于他们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加之社会的东西不能面面都看得到,所以容易产生认识上的片面化和简单化,对社会现实的政治产生偏激的认识。[5]例如大学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会经常耳闻目睹一些社会不正之风和党内腐败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一些大学生产生思想认识上的困惑,使原有的不很牢固的思想信念发生动摇,政治追求上表现出无所适从。出现“理想、信仰是需要,但并不重要”的想法,甚至造成信仰危机。当然更多的大学生还是积极向中国共产党靠拢的,但也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政治投机,他们加入党动机不纯,其中抱着“把入党作为今后就业的敲门砖和个人升迁的政治资本”的态度入党,仍旧不乏其人。4.政治价值取向错误,功利化色彩浓重。进入新世纪以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播,唤醒了大学生思想中的“主体意识”,他们在人生价值的选择与评判上,开始重视个人利益,甚至开始崇尚“合理的利己主义”,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表现出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大学生价值观的这种变化使他们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上,撇开了内在的、传统的价值观念,而转向较为功力型价值观念,在生活志向上趋于功利,信奉“利己不损人”,“既向前看,也向钱看”,有的甚至造成人格扭曲,有的大学生求学仅是为“得到一个学历,找一份好工作”,缺乏远大理想,而把“贡献社会服务人民”的远大政治目标割舍其后。

二、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发生矛盾问题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大学生思想行为中出现一些偏颇也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克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此,针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的原因,提出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一)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

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大学生既是客体又是主体。作为客体,他们是通过各种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对个人的“教化”;而作为主体,他们是个人自我“施化”。由此可见,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因,因此,要克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提高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水平必须提高大学生自身的觉悟。大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应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大学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角色,并采取各种措施加快角色转换,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使自身的政治认识、政治信念、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建立在对政治事物的科学认识和理性选择上。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政治生活,明确自己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及所产生的可能后果,避免盲目参加,应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规范。第三,对个体政治心理进行积极的调解。政治行为的中介环节是政治心理,它极大地影响着人们政治行为的内容、方向和方式。[6]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政治心理调整到与社会群体心理相一致的程度,才能够产生正确的政治认识,高尚的政治情感,积极的政治态度和持续稳定的政治意志。

(二)发挥校园高等教育作用

1.加强校园政治文化建设。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在学生自身、学校、社会、大众传媒等多重影响下进行的。学校作为教育和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是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重要的因素。学校的政治教育包括政治理想、政治道德、政治规范、政治理论体系等。学校只有通过传播社会主导政治文化,才能促进大学生完成政治社会化。这就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给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良好的空间。高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德育教师和政工干部队伍为主要骨干力量,以学生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主要对象,坚持不懈地加强马列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进行。2.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改变个体的政治态度,引导个体参加有关的政治社会社会实践是重要途径。良好的政治技能的养成最好能通过切身的政治实践来进行。因此,要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同时,学校职能部门要为实施实践环节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学生成立和建设好各种政治团体,在场所、经费上提供物质保障。社会实践是青年大学生从学校走上社会的桥梁,一定要通过社会实践,以大学生所见所闻赋予政治教育生动的内容,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吸取和接受社会政治规范。对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并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社会调查、社会综合实践、帮助孤寡老人、走近特殊教育儿童等青年志愿者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中,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社会关系和政治问题,积累社会经验,逐步实现政治社会化。

(三)优化社会环境

环境对人的成长有极大的影响作用,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除了校园环境,还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1.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重塑政府形象,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影响政治社会化的最大障碍是党内腐败,其直接后果是导致政治认同的淡化和政治参与的非制度化与冷漠化。因此要将反腐败斗争常抓不懈,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进行政务公开,倡导公平、公正、公开的政治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迎来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属性好转,从而净化社会风气,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所以要加强党和政府自身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树立高效务实,公正廉洁的自身形象,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十分重要。2.发挥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的作用。目前,要充分重视和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当然网络媒体具有双面影响,我们要趋利避害,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以促进大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完成政治社会化。第一,强化网络中的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网络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体现,为大学生张扬个性化提供了其他载体无可替代的空间。因此,政治社会化的实施需要根据大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建立相关的网站,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积极寻求网络中灌输的方法,通过语言、行为、情境等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第二,加强网络的法制管理,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创造有序的网络环境。网络是个虚拟社会,同样需要法律的制约,否则网络就可能出现混乱状态,造成反革命思想和反华言论泛滥。因此,国家应制定相关法律,对网络进行管理和监督,加强互联网方面的执法,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总之,我们要重视大学生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更要重视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消除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诸多不利因素,积极调整对策,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积极配合,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政治社会化环境。不断丰富大学生的政治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促使大学生自觉接受社会政治文化教化,完善政治人格,最终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政治人”,从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本文作者:崔建伟王春红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