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认同素养教学策略

时间:2022-12-17 02:39:52

导语:高中政治课认同素养教学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政治课认同素养教学策略

一、贴近生活,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政治认知

政治认知指学生从知识层面对政治认同所牵涉到的政治理论、政治道路和政治制度等进行学习、感悟和掌握。要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政治生活,从知识层面真正理解我国现行的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道路的合理性、科学性。第一,要基于实际,贴近生活,用事实说话,事理结合,有理有据。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许多举世公认的重大成就。这些事实为政治教师进行政治认知教学提供了可看、可思、可悟的活生生的素材。高中政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家庭、进社区开展实地调查,通过参观、座谈、问卷等形式,在生活中观察、收集素材,结合素材思考、感悟、检验相关政治认知知识,增强政治认知知识的可信度,为政治情感的建立奠定基础。第二,要尊重并辩证地分析我国的客观实际。政治教师既要正确传递我国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道路的科学性和优越性,也要敢于直面我国政治建设方面的缺点与不足。通过正反面的对比、剖析,使学生了解我国政治建设的进程及存在的问题,明确我国政治建设的努力方向,为激发学生政治责任担当和践行政治行为奠定基础。第三,要用接地气的语言与方式进行政治认知教育。政治教师在进行政治认知教育过程中,如果不懂得、不善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与方式,而是高高在上,进行简单粗暴的灌输教育,那么再好的理论和知识也难以入心入脑。政治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时代的语言,用时代的语言阐述社会主义经典理论;要与学生同学习,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与方式诠释抽象的道理。政治认知需要灌输,但这种灌输是涓涓细流、水到渠成、接地气的灌输,而不是高高在上、你打我通、简单粗暴的灌输。高中政治教师要克服单纯的知识传输,只告诉学生结论、结果,而忽视引导、剖析、生成。

二、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政治情感,形成坚定政治信仰

(一)理解学生的政治困惑,倾听学生的政治诉求。政治信仰是伴随着政治情感而油然而生的,情感的激发离不开尊重与满足。让学生建立政治情感,肯定和信任我国的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道路,政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政治困惑,倾听学生的政治诉求,让学生在师生双方平等交流过程中获得存在感和满足感。例如,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中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单元,阐述我国的三大政治制度,凸显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极其重要的切入点。但教材编写抽象概括,理论性强,加上学生思想不成熟和认知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存在诸多困惑。有的学生认为,既然我国是多党并存,而且坚持互相监督的原则,为什么我国不采用两党制或多党制呢?如果教师回避或无视学生的这一困惑,开门见山地陈述和解析我国现行政党制度的内容及其优越性,会让学生觉得我国的政治学说好像是公式化的冷冰冰的没有温度的知识堆积,很难让学生深刻理解并相信,学生很大可能是知而不信,口是心非。如果教师能够基于学生的困惑,设置话题,引导学生查找中外政党制度的相关资料,展开对比分析或辩论,在学生自主探究中生成认知。这样做既尊重学生的客观需要,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又拓展了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思考,在自主探究、平等交流过程中释疑解惑、对比鉴别、澄清认识、消除困惑,引导学生树立制度自信,认同党的领导。(二)构建活动型课程,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政治认知是形成政治信仰的基础,但政治信仰不是政治认知的自然结果。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具有政治认同素养的学生应认识和做到:认同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我国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所创造中华文化充满自信;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自觉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作为自己基本的价值遵循,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也就是说,政治信仰是个体将自己认可、赞同的道路、制度、理论、文化和价值观内化于心,成为自己价值取向的过程。在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新形势下,这个过程离不开个体的辨别、感悟、选择。基于以上认识,在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构建活动型课程,立足丰富多彩的真实生活情境,设置学生可议乐议的议题,引导学生面对现实问题,要强化辨析,坚持在辨中质疑,在辨中解惑,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去伪存真,明辨是非,在自我体验感悟中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自己的政治信仰。[3]

三、实践体验,升华政治情感,化为政治践履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具有实践性和参与性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这是培育政治认同素养要引导学生实践体验的理论依据。政治认同的达成是将基于正确的政治认知而树立的政治信仰与信念外化为自觉的政治行为,也就是说政治认同的达成应该是信而行之、知行合一。因此,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不能仅仅满足于政治认知教育和政治情感信仰的建立,还要激发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通过实践体验,升华政治情感,化为政治践履。一是善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宽学生政治参与途径。借助各种网络平台,如党和政府官方网站、校园网、微信、QQ等,引导学生就党和政府的决策、学校内部民主管理、校内党团建设等建言献策,通过亲身的参与,体验感悟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增强政治责任感。二是借助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实施,激发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当前已公布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省份,都强调完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并把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将学生践行政治参与的态度、行为表现、实践效果等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根据考核结果,评出不同等次,对创新活动方式、行为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加分,形成激励机制,激活学生政治践履的热情和创造性。三是做好现行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中的综合探究课以及新版高中政治教材活动课内容的设计。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形式、实施方式可灵活多样,活动过程由学生组织,活动效果由学生评价。四是建立兴趣小组,模拟政治运作方式。由学生自由组合建立兴趣小组,模拟人大代表提案、讨论、选举,模拟各类听证会,模拟基层民主管理等。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有信仰的中国公民。在新一轮课改中,高中政治教师要坚持改革方向,不断学习,落实立德树人使命,引领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走好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学,2016(1):4-7.

[2]陈式华.论思想政治学科“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国德育,2017(7):67.

[3]黄万强.高中学生政治认同素养调查[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8):91-94.

作者:莫娟霞 单位:福清融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