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实践思考3篇
时间:2022-06-07 01:53:01
导语: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实践思考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一、挖掘生活素材,激趣引入
基于学生头脑当中的生活经验是学生理解掌握教材中政治学科知识的基础,是政治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设计应先了解、分析学生的学情,然后利用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经验加以包装、整合、引导,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基于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挖掘素材时首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会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同时通过教师创造性劳动,思考如何开发、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灵活变通教材中学生不感兴趣、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注重构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桥梁,使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使之通过诱发学生已有的真切体验,感受其境,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由于学生的经验、阅历的不足,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和形成往往就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要弥补这种缺陷,需要教师通过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多沟通,多看、多听,洞察学生熟悉但感悟不透或学生视角盲区的素材,然后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的需要寻找能引起学生共鸣,能有利学生理解、感悟政治学科知识的基点,使教学设计内容具有丰富、新鲜的情境性、生活性、实用性和时代性。在《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该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本县电视台播出的关于县人大会议的新闻报道和本县人大代表调研关帝文化园建设、海峡西岸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情况等视频、图片引入新课,抓住学生热爱家乡的激情,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通过展示有关该课的核心知识问题: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全国人大的地位、职权是什么?全国人大与其他中央国家机关是什么关系?人大代表有哪些权利与义务?要求学生从上述视频、图片等素材思考、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正是这种活生生的、近距离、真实的、熟悉的生活素材,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内在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之门在课堂教学与生活素材的最佳联结点叩开。
二、激活生活经验,置疑导思
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思考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因此,教师要注意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将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材料作为背景材料设计成情景性的问题。问题的设置既要有真实的情景又要有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性;问题的思考需要学生通过已有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加以整合;问题的思想要充满使生活走进政治课堂,又从政治课堂走进生活的气息。这样通过问题的置疑激活学生对生活经验的注意、理解、思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思考、辨析、加工、总结、提升,使课堂教学源于简单、熟悉的生活经验和简单的学科知识,又体现出高端的立意和一定的延伸空间,使课堂教学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公司的经营与发展”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课前去搜集自己最喜欢的中国名牌和印象最深的广告词。课堂上我要求学生结合搜集的材料体会、思考以下问题:(1)企业的成功发展靠的是什么,仅仅是广告词吗?(2)一个企业怎样才能使得自己的名牌长盛不衰?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我又运用多媒体展示几则材料:漳州市××电子有限公司(已破产)、东山海魁水产公司和联想集团等相关资料,然后继续设问:(3)上述企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你认为要使企业成功,哪些因素是关键的?本节课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生活情景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辨析、加工,形成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在知识构建理解过程中又产生对生活经验的感悟,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创设生活情境,以探感知
置疑导思的功能较侧重于知识的理解、掌握。而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强调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落实。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善于借助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去探究,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的探究中既能形成学科知识的框架和知识的价值,又能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生活,让学生学会理解、运用知识真正走进生活,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学习“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内容时,我创设了生活情境,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合作分别扮演消费者、商家、消费者保护协会、仲裁机构和法院工作人员等。通过现场双方的调查、辩论、调节和对话等,从中再现出“商家侵权———消费者维权的”社会生活场景。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利于使原本抽象的教材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真实可感的生活知识,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增强了体验、感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还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来源去脉及应用价值过程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消化和把握。教学中要让探究就在身边,让生活化探究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源泉。
四、回归生活实践,以用固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的源头活水是生活,是实践。课堂教学应回归生活,加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感受学有所用,用之则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借助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模拟生活的情景表演、实地参观、撰写小论文等形式,提倡、引导学生真正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让学生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中流击水”,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既提高了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巩固所学的课堂知识。例如,在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内容时,我采用了社会调查的形式:先让学生调查本地就业、失业状况,了解失业、下岗人员不能实现再就业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做统计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并分别向当地政府、失业下岗人员提出具体建议。在社会调查中,学生既巩固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等知识,又培养了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像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多地走出课堂,体验生活、体验社会;而且增长学生见识,开阔视野,提高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体现了实践性是政治课的根本属性,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政治课的归宿。哥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教师应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回归生活,挖掘生活,激活生活,再现生活,让生活气息弥漫在学科知识中,让学科思想渗透在生活中。(本文来自于《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张暖纺工作单位: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
第二篇
一、更新政治教学理念,确立生活化教学观念
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充实与提高自身的水平,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宏观把握整个教学过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广大政治教师也越来越需要提高自身要求,在更新政治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摆脱传统的政治教学观念,树立生活化教学的观念,构建适合学生的生活化课堂。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从生活观察中找到多样化的教学资源,结合政治知识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其次政治教师要敢于进行自我评判与否定,及时摒弃落后的教学观念,真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设计,努力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
二、结合高中政治教材,开展生活化教学
离开现实生活的政治教学是空洞的,没有任何的意义。因此,教学活动必须依托于实际生活,取自生活、用之教学才是最佳的教学方式。学生各方面道德素质的养成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而我们的日常生活又是与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道路的建设相辅相成的,结合日常生活来实现政治教学是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在结合高中政治教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理性逻辑思考的能力,逐步对生活中的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养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分析能力。我们的政治教学可以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把握政治的方向,帮助学生竖立积极的价值观。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以下几种意识与能力:一是全球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生存的唯一家园,每个人都要学会尊重和包容,本着共同进步的原则消除狭隘的民族观。二是合作意识。合作共赢是全球化经济浪潮下的大势所趋,中国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固步自封只会阻碍民族发展与个人进步,只有敞开胸怀、学会合作,才能实现共赢。三是责任意识。新时代的中学生要敢于承担,敢于肩负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艰巨任务和使命,并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四是创新意识。现今社会每天都在不断地变化,创新逐渐成为民族竞争的核心动力,只有不断进步的民族才能立足于世界之林,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生活的不竭动力。因此,政治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依托具体生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情感修养。
三、创新政治教学策略,认真落实生活化教学
教学策略的创新,应当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入手,注重学生的生活阅历,不脱离现实地开展生活化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及时引入真实的生活案例,并从案例中剖析教学相关的问题,在生活背景里导入政治知识,以具体的思考情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其知识与情感的全面发展。其实我们可以细心地发现,教材在编排过程中很自然地将“前奏”部分替代成包含生活情境的导语,这是政治教学生活化的一个重大创新。如今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不再是单纯地围绕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这四大基础模块,更多地是注重理论知识讲授与生活案例的紧密结合,通过新鲜的生活实例和趣闻趣事,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其快速融入到学习中来。因此,政治教师要学会运用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政治教学内容,比如借助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事件,或者学生身边发生的故事及其感兴趣的主题,将教学内容融入到这些中间素材,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政治知识深入分析理解。另外,通过问题情境,也是开启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方式。政治教师要巧用提问方式,寓生活内容于课堂提问,让学生在问题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中创新发展思维。作为激发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重要因素,问题情境营造的有效生活氛围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动脑,实现自主解疑答问。注重问题的合理性与针对性,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提高。比如在“供求与价格的关系”这一内容教学中,为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可以通过展示两幅直观的图画,一张是中秋节前月饼价格居高不下且供不应求,另一张是节后降价促销仍不好卖。通过两张图片形象直观的对比,可以发现节日前后的反差之大,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中的缘由。当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激发出来,他们自然能够主动探究价格增减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慢慢理清整节课的知识重点与难点,如价格的影响因素,价格与供求的关系等等。围绕“供求与价格的关系”的中心内容进行拓展延伸,通过划分学习小组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深入探讨和交流,勇敢发表自己独到的想法,最后组织小组以演讲、辩论的方式进行整体性的交流探讨,加上教师的纠正指导,真正实现政治教学活动的高效。问题情境结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模式,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赵雪梅工作单位:江西省赣县中学
第三篇
一、当下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课堂互动少,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低
当下的政治课堂,大多都是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下面听讲、做笔记,课堂互动极少,课堂环境死气沉沉。长期以来就形成了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对政治学科兴趣低下、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性低下的局面。课堂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不仅需要老师的授课,更需要学生的积极互动,一个死气沉沉缺少互动的课堂势必会降低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方法单一,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理论的灌输,而不考虑和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问题。相较于其他学科,高中政治理论本就深奥难懂,让很多学生产生逃避、消极的学习态度。加上教师“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形式,更是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了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3.课堂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分离,理论难以理解,课堂更加沉闷
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政治课理论众多,而且复杂难懂。教师单是灌输理论而不将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只会使学生被这些深奥复杂的理论压得喘不过气来,更加找不到学习的兴趣,从而使理论更加难懂,课堂更加沉闷,教学成效更加低下。
二、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1.构建师生互尊互重、和谐融洽、互动性高的高中政治课堂
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地位,单方面地灌输只会致使另一方的兴趣低下,加上高中课堂中教师经常拖堂、占课,使学生产生厌恶的心理。当学生对课程丧失兴趣,教学的有效性就变得更加难以落实。教师应该充当好“园丁”的角色,尊重、爱护学生,多开展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加入到课堂中,而不再是以往的死气沉沉、昏昏欲睡。长此以往,学生便不再害怕和厌恶课堂,政治课堂也会变得富有生机,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提高。
2.突破传统,优化教学模式,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是教育的重要枢纽。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扭转教学观念,不断探索和寻找新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打开新的教学思路。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和需要进行针对性教学。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质,以自身来鼓舞学生、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风向标。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从而有利于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立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堂
理论结合实践,本来就是高中政治哲学中的要求,建立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堂,将深奥复杂的高中政治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将抽象的政治理论具象化,让学生自己去发掘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政治理论,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并从本质上去掌握这些理论,从而不再害怕政治课程的复杂与深奥,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仍然是当代政治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的课题。总之,以学生为中心,突破传统,扭转陈旧的教学观念,立足于新课改的要求,多管齐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加入到课堂中来,建立一个开放的、积极的、创新的生活化课堂,一定能够有效地、真正地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祁勇勇工作单位:甘肃省静宁县成纪中学
- 上一篇:高中政治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 下一篇:高中政治创新思维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