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新课改理念贯彻思考3篇

时间:2022-06-07 12:27:30

导语:高中政治新课改理念贯彻思考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政治新课改理念贯彻思考3篇

第一篇

一、新课改的特点和理念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新时代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综合素质,已经超越了单一技能的范畴,强调德智体三方面的统一和综合。政治教育则侧重智,体现在加强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飞速的时代,教育理念和模式也在不断的探索、更新和发展。新课改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起符合当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课程的体系。相比之下,新课改有如下方面的特点: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尊崇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导地位,不再盲目地死记硬背;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密切联系生活与社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避免“本本教育”而脱离社会地方发展;重视过程的重要性,最终成绩影响着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从而使得学生可能对知识的理解不能通彻。而对过程的重视,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清新的感受,活化知识。

二、高中政治教育新途径探索的必要性

社会在不断发展,伴随着国情的需要,社会各阶层人士对于政治生活的参与也在日益的推广和深入。政治的发展离不开经济、道德、法律、宗教等社会现象。一个真正负责的教育,是对学生全面、自主的发展的教育。高中教育面临的不再是少数精英人士的教育,而是广大学生和社会青年的教育。它也不只是以送学生上大学为目的,因为还有一部分未考上大学的青年直接面向了社会。所以,高中政治的教育对学生在日后社会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志向,愿望,意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自身思想的判断。现代社会日新月异,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加强,积极向上的思想,有利于社会环境的发展。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取决于良好的人文环境。心灵纯净了,心态才会乐观积极。此外,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传统教育的理念未得到根本意义上的改变,部分学校、老师固守传统教学思想,导致学生兴趣低落,根本没有达到育人的效果。所以,高中政治的教育探讨和改革刻不容缓。

三、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育探索

科技在不断的进步,综合国力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思想品德的教育迫切需要改革,从而树立青少年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面向社会,注重实践

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死板的,老师的教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面向社会,面向这个不断变化着的大舞台,才能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现实生活的丰富,为青少年提供源源不尽的教学资源,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社会生活的浓烈兴趣,让他们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自觉的生成一种良好的思想意识。

2.政治教学开放性

书本知识提供的个案,远远不能满足当代青少年的欲望。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进步,能提供资源的地方越来越多,报纸、电视、网络等。通过这一系列真实的生活资源,引领学生学习良好的知识,培养积极向上的品德,鼓励他们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有志青年。

3.转变教学观念,培养高素质人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全面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品德的教育不能局限于书本的传授和考试成绩的定论。把升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这不仅仅是对现代教育的一种升华,而且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起到了铺垫。

4.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以人为本

变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他们用于探索和创新的勇气。有效的培养他们的思维相向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对政治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教师的地位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所在。政治课的教师不但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理论,还要提高自身素质,以德为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广纳信息,不断专研,把书本知识融汇到现实中,让政治课程具有时代性,让学生的思想政治跟上社会发展的舞台。

6.时事政治的重要性

时事政治对于政治课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时事政治关注前沿的最新的政治信息和国际形势,并让学生了解和参与其中。时事政治的教学参与,不但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积极了解政治、关心政治和国家大事的兴趣,从小培养他们的集体大局观意识,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以后的职业生涯乃至人生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政治对于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具有重要的塑造意义,必须突破传统教育的误区做好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学好高中政治,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以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为基础,从实际出发,不断地探索高中政治教育的科学合理教育模式和途径,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拓展视野,坚持正确的立场和方向。通过合理科学的教育,真正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

作者:汪卫华工作单位: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

第二篇

一、对新课改的认识

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的新课改,可以说是我国教育的一次革命,其核心目标是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此项改革中,对课堂教学的方法、模式、手段、教材处理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尤其是高考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高中政治教学在课程的性质、理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等方面中,都有了新的规定和创意。这些内容在高中课程标准中都有明确规定。着重强调学生的学习效率,关注学生的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关注知识的建构过程、轻视知识的传授。提倡合作学习、提倡主动探究,摒弃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二、高中政治教学实施新课改的现状分析

新课改的理念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了,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践行素质教育。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依然还会看到一些问题的存在,应该引起重视。

1.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

新课改倡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因此提倡在教学中,实施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参与教学、亲历知识的建构。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此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部分教师为了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在教学中设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目的是让学生以课堂主人的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比如采取讨论、辩论、模拟等方式,应该说这样的理念和做法都没有错误,但是,教师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不管学生的认知基础,不管教材内容的具体特点,一味地去讨论、交流,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就很难确定。学生因此而对讨论采取一种观望甚至是边缘化的态度,受认知基础和知识储备的影响,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会感到无从下手,摸不到边际,无法保证教学效果。

2.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使得一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而忽视了自身的主导地位,限制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要作用的发挥。导致教和学的脱节状态,失去了教和学的密切结合。高中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完全主宰课堂的能力还是不足。

3.过分关注形式

新课改提倡主动学习、和谐民主教学,于是很多教师都把创设教学情境作为首选,课堂上,多媒体把视频、音频资料通通用上,课堂如同影院,学生的眼睛不够用、耳朵不够用。学生的感官得到了满足,但是知识的建构却没有一定的实效性。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发展,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

三、高中政治新课改实践的探索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成为教学活动的总策划、教学实践过程的总指导。同时还要体现生本位的思想,在教学中,应该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1.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有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是学习效果得到保证的前提。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不在于教师如何教,而在于学生如何学。新课改大力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而具备兴趣就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那么就会变得积极和主动。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一定的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投出理性一票》一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央领导人庄重投票的画面。让学生理解作为公民的民主权利,使用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理论深度要远远大于初中课程,一些内容又特别抽象,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很大。如何将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知识就在生活中,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经济学部分是高中政治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一些术语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很难。但是教师要使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通过在生活中发现经济学知识,减少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陌生感,同时也可以将理论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如规律、价值、价格……这些内容很不好理解,相对抽象,是学习中的难点。怎样帮助学生熟悉和理解这部分内容,对这部分知识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本地菜市场最近一个时期的菜价变化,从而总结菜价的变化状况。这样来理解经济学知识,学生会有兴趣,而且效果也好。做好高中政治教学的课改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马丹工作单位:东海舰队子女学校

第三篇

一、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

新课程在教学目标方面有一大特色,那就是从三个维度来定位和设计教学。这三个维度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传统课堂教学非常强调“双基”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对于政治学科而言,教师要想从传统课堂教学思维模式中走出来,快速适应新课程,整合好教学三维目标至关重要。这三者有区别也有联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不能将这三者完全割裂开来,而应将其视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比如,教授“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容时,笔者是这样整合教学三维目标的: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将国家的含义、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根本属性、人民民主专政等概念单列出来定位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将对国家的根本属性的理解、区别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剥削国家政治制度、了解我国的人权状况的不断改善等定位为本节课的能力目标;将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国家意识,促进学生进一步关注、了解国家的政治生活,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等定位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之所以这样定位,完全是由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决定的。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得比较紧密,故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教师只需帮助学生明晰概念。但学生的理解易陷于肤浅,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探究事物的本质,这种探究的过程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增长过程,更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自从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传统课程基本上都是向着教师主体发展的,体现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便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进行“被动填鸭式”的学习。实行新课程改革以后,这种师生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同样以教授“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容为例,谈谈笔者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后,笔者设置了两个问题:(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2)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笔者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问题的答案。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笔者进一步设置更深层次的问题:(1)什么是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其包括哪些内容?(2)如何正确理解政治自由?笔者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派代表总结发言。在此过程中,笔者适时加以补充和点拨。完成讨论环节后,笔者播放了课前准备好的微课(微课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课程资源,通常用5~8分钟的时间将单个的知识点或教学内容用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欣赏微课的过程中领会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最后,笔者布置作业和拓展训练。整个课堂过程基本上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主要起引导的作用,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的新课程精神。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普及并不等于滥用,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合理利用多媒体,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教师应做到“有需要才用”。比如教授“民主管理”的内容时,笔者就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笔者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定为“村委会、居委会及其作用,公民在基层管理组织中的参与的形式和作用”。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村民自治”的内容,笔者用PPT展示了《“上访第一镇”到“信访三无镇”》的故事,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理解了公民在选举、决策、管理、监督机制中的作用。然后,笔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请你说说在这个故事中,村民是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本村事务管理的?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示?这种“欣赏故事+探究”的方式既有利于学生从感性层面理解村民自治的内容,同时又能引导他们关注现实生活,理性探究。在此过程中,多媒体只是辅助,并没有贯穿课堂的始终。总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努力学习,勤于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激活高中政治课堂。

作者:赖玉兰工作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于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