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9-10 04:14:20

导语: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的实践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预设”与“生成”问题的提出及基本含义

一方面,生成离不开预设,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不可思议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形散而且神散,这种情境下的所谓“生成”实质是“放羊”;另一方面,预设离不开生成,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活力的,这种情境下的所谓“预设”,不仅会严重束缚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成能力,还会扼杀师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欲望和生命活力。在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精心的预设,也要注重精彩的生成。通过精心的预设,保证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更加高效有序的展开;通过创造性的生成,更好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复习课教学高效卓越。

二、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预设”与“生成”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政治复习课“预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简单重复,没有新意,缺乏巩固性、提升性。在复习课教学中,一些教师没有搞清楚复习课与新授课的区别,基本上仍是按讲授新课的模式来组织和实施教学,没有复习课的味道,只是照本宣科,简单重复,炒旧饭,把原来学习过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这样的复习模式和方法,毫无新意,没有吸引力,既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达不到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2.脱离学生实际,难易把握不准,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在复习教学中,一些教师预设的问题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难。设计的问题太简单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有“轻而易举”之感,造成学生思维肤浅,不易于动脑分析问题,不利于学生求知的意志和品格的形成;如果太难,不符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教师唱独角戏,不关注学生的体验,缺乏交流性、互动性。在复习课教学中,一些教师习惯于我讲你听,唱独角戏,颠倒主体与主导关系。没有真正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没有发挥好教师指导者的作用。把课堂作为教师一个人的“讲堂”,而不是师生互动的“百家讲坛”,教学效率自然就低下。4.内容无主次,设计不周密,缺乏复习的综合性、系统性。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复习课的预设中没有综合考虑知识的重难点和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是一个个知识点的积累,而不注意将零碎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形成有机的整体,不分主次,喧宾夺主,主次颠倒,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效果事倍功半。5.不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少,缺乏时代性、开放性。在教学中,一些教师设计的是一种“标准化”的问题,答案唯一,思路唯一,没有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不引入时事热点和热门话题。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标准化”问题过程中只能循着老师的思路去想,去解决书本上的问题,千人一法,无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高中政治复习课“生成”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教师“满堂灌”、“满堂问”,学生没有生成的机会。在课堂上,一些教师按预设的教案进行提问,只停留在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线性的层面上,教师独揽提问、评价权,课堂上只有教师向学生发问,对学生的回答作评价、回应反馈,学生的任务在多数情况下只有听讲和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堂上的“满堂问”,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是“满堂灌”,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研究,也没有师生之间平等的、真诚的交流。2.追求生成,脱离预设目标,出现教学的无序。在课堂生成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以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就放任学生自己去学习,去随意生成一些无意义的认识。在教学中,应时时把握住学生思维的方向,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以保证课堂生成与课堂中心教学的目标相一致。3.非预设性生成被边缘化,缺乏足够的教育机智和专业敏感度。在教学中,部分思维较为跳跃的学生提出了一些老师原本没有预设的东西,甚至提出了一些超出教师解答能力范围但和教学内容又有联系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教师知识储备不够,缺乏足够的教育机智和专业敏感度,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这让教师陷入比较难堪的境地。

(三)高中政治复习课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重预设,轻生成。有的老师十分重视预设,而弱视生成,他们心中只有教材、教法、教案,习惯于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教学预设中,把学生看作一个信息容器,把自己预先设定的所谓“知识”,灌输给有鲜活思想的学生,学生不能在探究生成中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2.重生成,轻预设。有的教师片面的、肤浅的解释和演绎“生成”,抛弃“预设”。课堂教学中看似充满合作、互动、探究,热闹无比,但正是这漫无边际的生成挤占了学生有效学习的时间。这种没有服务、没有彰显教学目标的生成不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生成性教学。

三、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研究

(一)高中政治复习课的“预设”策略

1.把握学情,立足学情。搞好复习课的预设,首先必须把握学情。有的学生对复习内容只知皮毛,有的学生则感到对复习内容都很熟悉而不必复习。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准确的了解,就会造成旧课重讲,直接影响复习的进度和复习的效果。因此,我们要通过调查、诊断、检测等工作,充分把握学情,清楚学生的知识状态,明了学生思维状态,做到立足学情,对症下药,才能切实提高复习课教学的实效。2.整合知识,构建联系。复习课与新课最大区别是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基础是不同的,复习课不能按照新课模式要求每一个知识点、重难点都面面俱到。复习课的重点是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在更高层次上把握重点难点易考点。在政治复习课预设中,教师需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理论原理和实际案例的关系,建立政治主体知识脉络,建立学科知识框架,并根据归类整理的知识网络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和把握学科知识。3.指导方法,提升能力。方法能够反映事物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能够打开人的思维的闸门,给想象插上腾飞的翅膀。在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预设中,要精心设计学生复习的方法,包括指导学生制订复习计划,落实复习措施;指导学生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课内与课外、做题与分析题目等的关系;指导学生提高识记、理解、运用、迁移知识的能力;通过多种试题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等。4.开放预设,与时俱进。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政治教学的大多数课题都来自于现实生活。在复习课预设中,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要拘泥于教材,要尽量引入一些鲜活的时事素材和学生关心的热门话题。通过师生时政热点的交流分析,既学习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又提升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精心的开放性的预设,使课堂更有深度和广度,为精彩的生成创造条件。

(二)高中政治复习课的“生成”策略

1.创设情境,引导生成。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思想性、政策性比较强,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加之受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兴趣不高。如果我们只是讲解抽象的理论,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不用说引导教学生成了。在复习课教学中,我们要挖掘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教学资源,创设融思想性、知识性、生活性、艺术性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教师以及其他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2.质疑问难,促进生成。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生成性课堂的关键,有了问题,就为学生制造了“愤”、“悱”的情境,能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与热情。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学生的质疑问难越具开放性,越能为课堂的生成展现着无限的可能。在复习课教学中,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密切关注学生的需求,善于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偏颇、疑问的价值,适时改变预设,促进学生的生成,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3.捕捉契机,创造生成。教学契机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对于难得的教学契机,教师只要点一点,导一导,就会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针对教学契机,作为教师要能够迅速捕捉、判断,把它转化为教学资源,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

(三)高中政治复习课“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处理策略

1.为生成而预设。高质量的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者作用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有序展开。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课前有应付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种种意外的心理准备,课堂上才会游刃有余。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教师在课前弹性的教学设计,课堂上灵活地调节教学预设,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在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中,我们在教学预设时要留有余地,既要为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留出时间和空间,又要给教师自身教学环境的适应和教学步骤的调整留足空间。2.用预设调控生成。创造性的生成,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学过程充满生命活力。如果教学生成的发展变化和教学预设是一致的,这反映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逻辑性的合理把握和教学对象认知状况的深入了解,但更多时候,两者是有差异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这反映出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时,就要求教师既要有预设目标意识,又要有生成的机智意识。因此,在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中,要用预设调控生成,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确保课堂生成与教学目标的一致。3.预设与生成和谐呈现。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就对立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常常是低效的。在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中,我们既要防止预设过度导致对生成的忽视,以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又要克服生成过多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使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和谐呈现,让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共同服务于课堂教学,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文作者:张必发工作单位:重庆求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