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3篇

时间:2022-05-21 04:09:31

导语: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3篇

第一篇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合作欲望

1.1.设疑导入,激发合作兴趣

导入是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新课的前奏。俗语说得好: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政治课,往往都有一个好的开头,即精彩的课前导入。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起着酝酿学生情感、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设疑导入就是用学生喜欢的一种形式设置疑问导入新课,学始于问,没有问便没有学。疑问对学生对、大脑皮层有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作用,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好奇的心理变为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还学生以真正的思维自由,激发合作欲望,促进合作达成。如: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一课时,教师举学生痛恨的事例———小林偷看他人信件,让学生明确公民有自己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不能受到侵犯的,知道小林偷看他人信件的行为已经侵害了他人的公民权利。教师设疑导入:“你知道我国的公民还有哪些基本权利吗?小林的行为为什么不对呢?”小组合作探讨一下小林的行为,引导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了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了良好铺垫,激发合作兴趣,使课堂活力无限。

1.2.运用媒体,宣染合作氛围

多媒体用于初中政治课教学活动,为常规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溶于一体,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调动了初中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把政治课中的概念、原理等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形象的实物,让学生便于理解,容易记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政治教学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宣染了教学氛围,达到了事半功倍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一课时,教师播放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部分录像,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百年雪耻洗的一件大事,全世界都在关注这历史性的重要时刻,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都在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交接仪式上英国降下了“米”字旗,我国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历经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所有中国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己,学生们也为之动容,情绪激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使中国发展、强大起来,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师及时引出“:香港成功的回归祖国怀抱遵循了哪一项基本方针?是谁提出了这一伟大构想?它的含义是什么?”用多媒体导入,有利于把学生引入教师设置的情境之中,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2.践行合作学习,构建魅力课堂

2.1.异质组合,培养合作意识

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自主的学习活动。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对组长和组员有明确的分工,大家共同分担学习任务,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尽其所能,这样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合作是为了解决问题,共同提高,应避免表面上热热闹闹,而没有效果,流于形式。要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达到共同解决政治课堂上的疑难问题的目的,突出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讨论的意识。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受污染情况的具体材料,然后把学生异质就近组合成学习小组,确定小组里每个成员的职责,进行分工合作,让他们共同调查并分析本地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并得出恰当的结论。学生人人有任务,个个是学习的主角。经过小组的认真调查、分析讨论之后,小组代表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对此问题的看法,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了自己组的调查结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抓住他人发言的要点,吸取其中有用的东西为我所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既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探究,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使学生变“苦”为“乐”,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积极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

2.2.任务驱动,彰显品德魅力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任务驱动组合是指围绕一项具体的政治学习任务,让学生按兴趣和爱好自主进行组合,一般是以2~6人为一组。这类组合一般是同质组合,小组成员之间是同质组合,个性差异较小,在共同的学习目标驱动下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分工协作,明确责任,让性格内向、成绩较差的学生承担适合自己的任务,人人有事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他们的参与意识,并能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如:在学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两个活动:(1)利用休息日,学生和老一辈访谈,了解八十年代前后农村家庭生活的变化情况。学生带着任务去调查,按照任务驱动组合,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体味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繁荣,了解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2)师生共同回顾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给百姓生活带来的便利。让学生自主发言,合作交流,感知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适时进行指导,了解学生的疑难问题,给予正面的、积极地评价,让学生更乐于学习。善于发现和利用潜能生的优点,平等对待他们,让他们也发挥自己在自主、合作学习中的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思考,变“要我学”真正成为“我要学”,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总之,初中政治课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观点、确立信息、付诸行动的过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学习方式,实施合作学习。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能够转变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合作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回归生活,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林秀清工作单位:福建省晋江市高登中学

第二篇

一、合作式教学及应用特点

合作学习的形式有小组合作讨论、小组调查、团队竞赛等。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政治教学中重视合作学习。虽然对于合作学习还没有形成权威性的定论,但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并非把几名或一群学生组合在一起学习就能称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作为学习的主体和基本单位的,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小组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为了这个目标组员结合在一起。

2.组内分工责任到人: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责任和义务。

3.合作共享成果:小组成员必须人人参与,互相帮助,鼓励和支持他人,遵守行为规则要求,并且共同分享资源,共同分享成功。

二、合作式教学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与现状

1.公开课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学生分组讨论、政治情景剧表演,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很多政治课堂气氛活跃,场面热烈,合作学习出现的频率很高。然而,是不是给个问题小组讨论一下,给个主题小组表演一下,就叫做“合作学习”呢时民多政治课上合作学习出现的频率极高,然而细细看来,有时却缺乏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合作讨论活动展开的时候,经常出现人声鼎沸,甚至学生上蹿下跳的混乱局面,教师无力驾驭,课堂缺乏应有的教学规范和秩序。学生合作学习的表现和学习效果也差别极大,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和基本素养。

3.合作学习成为了花架子,因此合作式教学法是初中教学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加强建设初中政治课教学,加强基础的教学和研究,以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合作式教学理念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合作式教学理念交流。教学阶段的划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确定教材的教学时数和教材内容在进度中出现时机的基本依据,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之一。关于政治,人们会有多个角度、不同层面的理解重心与阐释思路。苏人版“思想品德生活需要宽容友善”课本将学习思想品德作为合作学习的主体内容,这样的选择可以说是非常大胆的。合作学习设计新颖独特,分组让学生从不同视角学习和了解。通过组内合作学习完成任务,在课堂上扮演不同角色讲述展示,分享交流学习成果,绝大多数学生都投入了学习,分担了任务,在交流合作中得到了提高。因此,对于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特别是多视角性、多层次性的内容,采用合作的方式来学习才有无穷潜力可挖。

2.开展辩论活动。实践训练对学生学习初中政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了明确的分组,有了明确的合作学习任务和分工,而且在合作学习之后必须以小组为单位,上台与反对方进行激烈的辩论,这些设计可以促使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合作分享,共担责任。对于合作学习中的辩论活动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题要恰当,所定题目必须是能激发学生辩论兴趣,有讨论余地的;二是课前必须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让他们占有一定的资料;三是课堂讨论中要注意调节、控制讨论话题,不要让学生随意转换话题或跑题;四是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讨论状况,如论据是否完善,论证的方式是否得当,评价的标准是否正确等,但绝不要就辩论内容下唯一性的结论。

3.教学任务要明确化和具体化。学生在进行初中政治学习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技巧性,不能盲目地去死记硬背,这样肯定是记不长久的。要想能够真正掌握概念,就需要与文学作品学习结合在一起,将理论知识与课外搜集的资料进行对照,让书本知识自然而然地消化。

总之,合作学习面向全体学生,倡导人人主动参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且在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与社会性、交往与社会合作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更重要的是,合作学习转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体现了教学民主和人道主义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提升了初中政治教学的效果。

作者:韩明成工作单位:江苏省涟水县方渡中学

第三篇

一、在生活中寻找传统文化的踪迹

文化来源于生活,传统文化是古代劳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过几代人不断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即使是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仍然有着不容忽视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源于社会生活,而人是社会的主体,因此文化、生活和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初中政治文化的教学要与社会生活保持紧密的联系,在社会生活中挖掘出文化的内涵和人文主义精神,缩短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文化有着似曾相识的熟悉感,更加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如:传统文艺、民风民俗、传统建筑、传统习俗、传统思想、传统节日等。学生需要用发现问题的眼光和细心的观察去寻找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初中政治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模块脱离了以往政治内容的严肃性和层次性,没有任何的政治色彩。而是以平易近人的文化气息走进学生的视野。教师在进行文化和民族精神教学过程时可以借助传统节日和古代诗词的影响。如:/中秋节0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包含着游子对父母和家乡的思念之情,还隐含着古人深受战乱的影响,流离失所,与亲人朋友失散的离别之苦,更有对平复祖国战乱、收复旧河山的政治抱负,以及对亲人团聚的期盼。

二、在社会中保护传统文化

社会的不断进步推动了人类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强调个人价值的新思想观念阻碍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使传统文化面临着即将被人们遗弃的威胁。我国传统文化遗产非常多,而且国家对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视起步较晚,没有形成完善的保护体系,每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名额有限,使我国不少文化遗产被其他国家所盗取或被人们渐渐遗忘。如:我国的端午节文化被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0。韩国的这项举措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经过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沉淀出的传统文化,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调了包,成为了韩国历史文化的结晶。对于一名初中生而言学习好传统文化是何其重要,肩上担负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是多么的艰巨。如何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增强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是初中政治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初中政治教师要从社会的角度教育学生如何去保护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继承传统文化。组织学生搜集身边的传统文化,并在班内进行展示和交流,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如:让学生搜集皮影戏的有关资料,让学生知道皮影戏的历史以及皮影戏表演时运用的原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那些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文艺加深了解,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客观地对待传统文化

初中政治文化的教学方式不能过于的呆板,要结合传统文化亲民的特点,在原有的教材内容中,不断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入新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丰富的知识宝藏,只要合理的传承和使用,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传统文化的渊源流传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对传统文化发展有利的优秀文化,剔除阻碍传统文化传承的不良文化,维护传统文化的原创性,杜绝传统文化的不合理运用。近几年翻拍成为影视界发展的主流,大量的古典名著成为导演们翻拍的焦点。这种不合理的翻拍热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故事情节随意进行了更改,破坏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存在认识上的错误。

四、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初中政治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以及在不同的历史朝代中创造出的文化结晶。政治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古代辉煌的青铜技术以及丝织技术;让学生听一下古代乐器编钟奏处的乐曲;了解一下古人发明火药的经过;向学生展示一下传统文化对先人思想行为的影响: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屈原出淤泥而不染的士大夫情节等。传统文化具有潜移默化地特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就会受到影响,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传统文化的教学任务既然放在了初中政治教育中,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在经济全球化和各国友好建交的大环境中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极为的重要,成为经济大国、军事强国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费一兵一卒在文化上战胜其他国家。成为文化强国首先要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且后人不断地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教师要让初中生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了解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作者:王红专工作单位:江苏省滨海县蔡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