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证券欺诈行为的应对策略
时间:2022-12-09 08:29:45
导语:浅析证券欺诈行为的应对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证券欺诈的原因
1.金钱至上诱惑下的个人道德失衡。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交换客观上体现为“人的关系的物化”,作为一个社会中人往往被巨额的经济利益所诱惑,出现拜金主义,进而造成社会价值观和责任心的削减,自身诚信和道德的丧失。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人们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从个人层面上看发生证券欺诈在所难免。
2.法律层面的不完善。
在《证券法》中对民事责任的规定还不完善,这对于保护投资者的权利十分不利,投资者难以通过有效地法律手段获得民事赔偿。在证券欺诈的民事诉讼制度上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些都制约了我国证券欺诈的民事赔偿的进行。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证券欺诈是通过“普通共同诉讼”程序进行的,而不是“必要的共同诉讼进行程序”。这样就会导致法院在审判证券欺诈案件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从而造成混乱。
3.资源优势的滥用。
滥用资源优势是证券欺诈行为的共同特征。这里的资源是指权力资源和财富资源。内幕交易、欺诈客户、虚假陈述都是一种滥用权力资源优势的行为,操纵市场则是一种滥用财富资源优势的行为。正是证券市场中掌握优势资源的有关人员在利用资源时没有得到强有力的制约,使得资源滥用,从而导致证券欺诈。
二、证券欺诈的应对措施
1.建立行业内部自律组织。
通过完善法律制度来规制证券欺诈行为,这种外在的形式固然重要,但也需要行为人的遵守方能实现规制的目的。因此,首先要加强行为人的自律。通过岗前培训、业务培训等系统有效的方法,加强行为人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道德感在其执业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使之成为一种潜在的自我约束的力量。其次建立行业内部自律组织,通过内部机构的设置加强对行为人的监管,使其处于有效地监督之下,定期进行普法教育,使行为人对现行的法律有所了解,能对自己的行为后果作出正确的预期,从而预防及杜绝证券欺诈行为的发生。
2.完善《证券法》对民事责任的规定。
新《证券法》中对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规定相对比较完善,但对民事责任的规定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不能有效地解决证券欺诈行为所引起的危害。民事责任主要是弥补投资者的经济损失,但《证券法》中对如何赔偿、赔偿的计算标准等都没有作出规定。为此,可以通过完善诉讼制度来有效的解决投资者的赔偿问题。近几年来,我国证券违法案件变得越来越复杂,且有大众化的趋势,新类型的案件不断涌现。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集团诉讼模式。集团诉讼判决的效力及于遭受相同损害的全体受害人,这无疑增加了行为人的实行证券欺诈行为的代价,使行为人在作出欺诈行为时不得不考虑违法的成本,从而有效地预防证券欺诈行为的发生,更好的维护投资者的权益。
3.提高证券市场信息的能见度。
证券市场是一个瞬息万变的场所,信息量相当大且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这就使得在证券的发行及交易过程中信息的能见度降低,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判断,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同时也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这使得掌握优势资源的人员能轻易的操控中小投资者,从而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首先要通过公开透明证券市场中的相关信息来提高证券市场中信息的可视性和能见度,使投资者、监管者能及时掌握相关信息来预防行为人的不法行为。其次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严格控制内幕信息,杜绝因享有资源优势及信息优势而导致的证券欺诈。
三、结语
证券欺诈行为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秩序,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一直以来也是困扰各国监管者的难题,世界范围内对证券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各国在不断完善自身监管体系的同时也开始加强合作。作为发展中的中国,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和自身证券市场的特点,应该不断加以完善并加强与各发达国家的监管合作,以有效的应对证券欺诈。
作者:黎莉单秀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 上一篇:交通局法德共进实施意见
- 下一篇:交通局提高群众满意度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