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发展金融环境论文

时间:2022-03-31 05:56:00

导语:民营企业发展金融环境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营企业发展金融环境论文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资金匮乏,融资困难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造成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从完善民营企业自身的组织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等方面提出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金融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启动需求、增加供给、吸纳就业,保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仍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表现为规模总量小,产业分布散、发展速度慢、管理水平低、经营范围窄等诸多问题。从目前情况看,融资困难、资金匮乏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指企业将自身利润转化为积累,外部融资又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而间接融资则是通过金融中介来进行融资。

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具体包括:

内部融资:即自筹资金。这是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绝大部分民营企业的初始资金都是由主要的业主、创业成员及家庭提供的,在创业后追加投资时,自筹资金仍是民营企业发展扩张的主要资金来源。绝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主要通过向职工借债集资、内部股份募集及利润留成等渠道来筹集中长期投资。

直接融资:即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由于我国对上市公司的要求较高:资本规模需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且连续3年赢利,这对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广大中小民营企业而言,很难达到要求。2001年底,在深沪两市公开上市的民营企业约有40—50家,只占全部上市企业的3%~4%左右,对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几乎不能从股票市场上获得融资,在债权方面,我国民营企业尚无发行债券融资的先例。所以,我国民营企业要从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是非常困难的。

间接融资:也就是从金融中介机构获得的投资。金融机构的贷款,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各地纷纷建立起来了各种形式的贷款担保基金,信用贷款、抵押贷款方式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比例,但是由于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对象主要定位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据统计,1999年全年金融机构共发放贷款93734亿元人民币,其中发放给民营企业的约25054亿元人民币,占贷款总额的27%左右,而发放给国有企业的有63888亿元人民币,占发放贷款总额的69%左右。与民营中小企业的飞速发展相比,银行贷款的资金数量和比例远远不能为民营企业提供足够的融资服务。非正式金融市场,迫于从正式金融体系无法满足融资的需要,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得不从非正式金融市场上寻找融资渠道,通过高利率借贷等来筹集应急资金,使融资成本大大提高,阻碍了民营经济的正常发展。从下表可以看出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例的差别。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民营企业自身的原因

许多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不高,经营管理不善,家族式管理普遍存在,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对策,许多企业尚未建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立的现代企业制度。产品质量差,市场占有率不高。另外在会计核算方面,设帐不规范,核算随意,信息披露不真实,造成民营企业的资信度不高。

金融改革滞后引发的“二元金融体制”不能适应多样化的需求主体

国有银行由于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的原因只愿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愿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而国有银行垄断了大部分的金融资金,限制了中小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服务的能力,造成了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信用体制不健全,银行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阻碍了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

民营企业为数众多,经营状况参差不齐,资信等级较低,大量的民营企业还未建立信用档案,银行难以判断贷款给民营企业是否会造成损失,所以贷款要求有适当的财产作抵押,而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又缺乏足够可变现资产做抵押,这样就加大了银行的贷款风险,提高了交易成本,使得银行为中小城市企业提供服务的单位成本要比为大企业提供服务的单位成本高得多,因此当银行规模较大从而足以为大型企业提供服务时,银行就不会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银行和民营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比例过低。

政策环境不够

目前我国对民营企业明显的所有制歧视已不存在,但由于我国在经济管理体制长期高度集中管理,所有制又长期实行单一公有制形式,因此,对民营经济还存在着所有制方面的隐性歧视是一个不争事实,表现在我们缺少民营经济在特定的环境下给予特殊的法规政策支持。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对策构建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平台

首先,从外部环境上,政府要加大改革力度,推进市场经济建设,明晰众多市场主体的产权和责任,健全法制,构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基金、担保等法规体系。

其次,规范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与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克服家族式管理、作坊式经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不断完善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强支付和偿债能力,提高民营企业的资信度。

最后,要根据会计法的要求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会计监督,依法建立会计帐簿,规范会计核算,同时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为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提供、收集、汇总会计信息,严格执行有关法律,保证民营企业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财务信息准确、有效。从根本上改变民营企业的融资基础。

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深化银行的体制改革,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商业银行的服务应向民营企业倾斜,以企业是否有发展前景作为放贷依据,设立民营企业服务部,专门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

积极创建专门服务于民营企业的地方性中小型民营银行。中小型民营企业应有熟悉其信用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中小民间金融机构配合其发展,地区性中小民营银行具有地区信息优势,能以较低成本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风险。

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能够为广大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资本市场。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资本市场,通过多层次的股权融资体系,发行企业债券等各种融资活动,使广大民营企业得以迅速发展。

本文认为,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障碍的关键在于拓宽间接融资渠道,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放松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限制,打破行业垄断,促进公平竞争,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同时大力发展民营信用机构,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弥补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民营企业也应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以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参考资料:

1.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第2001年第1期

2.赵玉红,民营经济融资制度环境分析社会科学期刊2003年第5期

3.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西部大开发与非国有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4.李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初探,经济研究参考2002,(40)

5.燕君,民营企业黄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N],国际金融报20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