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行业风险防范分析

时间:2022-10-20 04:13:27

导语:我国证券行业风险防范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国证券行业风险防范分析

1证券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概念

证券行业系统性风险是相对于非系统性风险而言的,它是一种作用于整个证券行业的全局性风险,例如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波动、利率政策调整、政治动乱等因素对所有的证券公司的盈利情况产生不利的影响[1]。证券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负外部性。证券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是个别证券公司的风险溢出,在金融市场正常运行时,单个的证券公司不必为这种风险买单;但是,当系统性风险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一定范围内的每个证券公司的经营状况都要受到影响。②累积性。风险的发展总存在一个兴起、发展、消失的过程。从整个证券行业而言,系统性金融风险是由单个的证券公司的风险累积形成的,当风险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往往引起这个行业的波动。从单个证券公司而言,系统性风险导致证券公司业绩的下滑也存在一个过程。③传导性。各个证券公司的经营业绩往往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一家证券公司经营经营困难或者倒闭时,往往对整个证券行业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单个证券公司由于违规操作出现信任危机,往往导致投资者对证券行业的不信任,进而影响整个证券行业的经营业绩。④与投资者预期相关。当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充满信心时,证券市场往往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进而导致证券行业的繁荣和发展。反之,投资者不看好证券行业,往往会抛售股票、债券、期货,使得证券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大量资金流出证券市场,进而可能带来证券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2我国证券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原因

2.1政府的过度控制

政府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又是股民利益的的保护者,同时也承担着市场监督的职能。这样政府可以下证券市场中进行两方面的操作,一方面当证券市场低迷时,政府为维护其作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和股民的利益,向证券市场注资,加大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当证券市场过度繁荣时,政府作为股票市场的监督者,政府往往会出台相应的政策,促使资金的分流。政府的过度控制实际上形成了一种隐形担保,即形成了一个隐形的政策上限和政策下限,扭曲了信用制度和股票市场的固有作用。隐形担保的实质上是一种风险转移,即政府将固有股市的风险转移到自己手中。一旦政府的隐形担保到达一定的限度,接踵而来的便是证券市场的动荡[2]。

2.2不合理的发行制度

一方面,从发行对象的选择上,国有企业的比重比较大,而民营企业的比重较小。民营经济已经逐渐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按照社会效率最大化原则,资金应当向民营经济倾斜,但是现实中证券管理机构往往对民营企业的上市存在一定的偏见。另一方面,从证券市场的供需双方来看,目前股票市场的证券交易日益市场化,股民相当自由地进入、进行交易和退出股票市场,但是股票的发行环节仍然是政府占据主导地位,使得股票发行的配额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一些公司将为寻求上市而在一级市场开展大量的寻租活动,而掌握分配配额权利的政府官员,在利益的驱动下往往会根据租金的多少决定股票的发行权。

2.3风险规避工具缺乏

风险规避的工具缺乏,使得我国证券行业在面临系统风险时,常常无法将风险进行转移、分散,而直接导致自身客户数量的减少、业绩的下降。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对于期货市场的发展持谨慎的态度,导致我国期货行业的发展滞后于其他证券品种。和实物期货相比,股指期货更为滞后。股指期货由多种在股市中具有代表性的股票加权组成,其实际上是投资于整个股市因此只要进行反向操作就可以规避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股指期货市场的不完善,使得证券行业难以进行采取跨期套利和跨市套利的方法,对合约在不同的时间和市场范围内进行套利操作。在面对2008年危机金融中,由于全球股市的低迷,股票价值大量缩水,出现大量股民退市的情况,股市大量资金出现外流,证券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2.4证券市场监管缺位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重要形式,但是也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证券公司的往往因为个体理性而进行某一些违规操作,损害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独立人格的监管机构的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证券市场的监管缺位,主体涉及到政府官员、证券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上市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证券市场监管缺位的一个表现就是,信息披露制度有待完善。一些上市公司串通会计事务所和证券公司披露虚假信息,进而误导了证券投资者的科学决策。一旦这些虚假信息被曝光,投资者将减持有关的证券类资产,证券行业的发展也将面临挑战。证券市场监管缺位还体现在监管机构对于违反信息披露准侧的相关单位和个人惩罚不严[3]。

3我国证券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3.1实行政府的适度干预

中国目前处于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的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市场应当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新旧制度转轨过程中,旧的观点和制度影响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新的经济制度仍处于不完善的境地,因此经常出现求助于旧制度的困境。因此应当在维持证券市场稳定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我国的股票发行制度中的行政色彩,简化审批程序,鼓励民营经济上市。在证券市场中我们应当避免政府的政策意图挤占市场信用制度,发构建合理的股票定价机制,增加股票价格的市场弹性,使股票的价格波动更多的由市场因素反映[4]。

3.2完善证券发行制度

首先,引导民营企业上市。财税与金融部门应当推动民营企业公司治理、会计制度、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完善,减少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和偏见,鼓励那些合乎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简化其上市程序,降低其上市和股票发行的成本,畅通的上市渠道。其次,预防证券发行中的寻租行为。我国长期采取配额管理和审批制度进行证券发行,一些公司将为寻求上市而在一级市场开展大量的寻租活动。完善证券发行制度可以使得真正具备业绩优良的公司上市发行,进而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带动证券公司业务增长,减少证券行业面临的系统性风险。

3.3完善风险规避工具

不断创新证券服务体系,为证券行业提供更多的风险规避工具,进一步借鉴发达资本市场的经验,完善我国期货市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开市时间大体一致,从而使得市场价格的发现功能可以充分的反映。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发展的活跃以及投资者数量的增加和股市的资金容量的扩大,股指期货的完善日益重要,和其他避险工具相比股指期货往往更具有风险规避的功能。风险规避工具的丰富,有利于证券购买者的选择空间的增大,进而增大证券市场的流动性,促进证券市场的活跃和繁荣。

3.4加强证券市场监督

首先,强化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证券管理机构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使得上市公司的相关财报可以准确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而可以上投资者可以更好地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进行股票价格的预判,促进股票市场的长期稳定。同时,证券监管机构应当抑制用内幕交易、欺诈等多种方式进行的证券投机套利行为,为证券投资者公平参与证券交易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后,完善相关政策法律制度的完善,将有利于证券监管机构对于违反证券市场操作的行为作出处理。此外,加大对违反信息披露工作的机构和个人的处罚力度,也有促进利于证券市场规范化运行健康发展[5]。

3.5提升证券公司整体实力

首先,适时地推进我国证券行业的机构合并重组,提升我国证券公司的资金规模、加强其网点建设,进而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其次,加强证券公司的内部治理制度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形成一支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团队、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同时提升努力提升我国证券公司的服务质量,不断创新金融品种,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保值增值等多种需求,进而提升自身经营业绩,缩小与国外其他优秀券商的能力差距,增强自身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作者:李苗史李娟单位:江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