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能力与高校发展研究
时间:2022-04-26 02:28:12
导语:融资能力与高校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所谓用资能力是指地方高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获取的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是指如何配置一定数量的教育资源,使其效果达到帕累托状态,即若改变这种配置状态,会造成至少一个受教育者的利益受损[2]。地方高校基本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学校。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对新办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体系的教育经费配置有明确要求:教学经费投入能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500元人民币,且逐年增长,其增长幅度不低于教育事业经费增长的幅度。但目前许多地方高校缺少清晰的战略发展规划,同时理念上也没有建立起可持续的发展观,表现在内部资源配置方法上:一是没有实施预算管理。预算是对纳入预算管理的所有财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有效工具。但许多学校没有年度预算计划,资源的配置是学校内各部门相互博弈的结果,资金使用仅靠人为的指挥和控制;有预算的学校也存在内部预算分配缺乏科学的定额标准、部门的预算收入和学校实际预算收入存在差异、部门预算没有将债务收支纳入综合预算以及预算的软约束等问题。二是财务核算仍采用传统的只核算费用支出、不核算培养成本的方法。高校的成本会计核算是计量教育投资效益的前提,也是实现高校持续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基础。由于高校财务管理弱化,在缺少有效制度约束下,教学、科研、设备、后勤服务等方面的资金使用没有计划性,势必造成办学成本上升和办学效益的低下。缺乏效率资源配置的结果,首先表现在设备利用率不高。学校的固定资产是办学的物质基础。由于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和管理方法不科学,财产分散,造成设备闲置、物资积压、损失浪费严重;财产物资的购置、验收、领用、保管、报废手续不严密,验票不验货,造成重复购置,使用上不核算成本,利用率低,损失浪费严重[3]。其次是盲目追求大而全及提高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同质化。地方高校无法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来实现专业结构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突破、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等目标,无法形成办学特色从而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提升学校的声誉,这必将影响学校的再融资能力。地方高校的资源配置无法体现为地方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必然抑制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难以吸引优质人才及优质生源,教学质量与非财政收入都将进入恶性循环,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无从保证。
在地方财政支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区域经济与社会对高等教育不断增加的需求,政府除了为地方高校提供的直接财政款项和专项经费外,还应构建多元化的高校财政支持资金来源系统,通过多种渠道为地方高校财政支持筹集更多的资金。与此同时,地方高校自身也应增强自我筹资的能力和加强财务管理,平衡规模、结构与效益,注重内涵建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央财政应建立对地方高校的转移性支付制度。人才的市场化致使人才资源配置不存在壁垒效应,即人才在市场的流动导致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一定为本地区经济服务。特别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当人才流动率不断提高时,必然使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效益每况愈下。而劳动力的流入地享受着输入地教育提供的社会效益,却不需要为之提供资金等支持[4]。同时高等教育还存在着事权与财权的不匹配,这也制约了地方政府增加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因此,中央财政应通过补助生均公用经费、实行绩效拨款和加大对学生资助力度等方式来加大对地方高校的转移支付力度,以利于解决地方高校资金困难,调控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引导地方高校更加注重办学质量与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善地方财政投入的监督制约机制。为保障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首先,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明确统一规定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投入到高等教育的财政直接拨款占该地区总财政收入的最低比例;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地方高等教育的预算审核,对于财政投入不足的高校,应限制其招生规模,规模的扩张也是经费紧张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时,鉴于传统高教生均定额加专项补助的拨款方式,存在着助长学校追求数量与层次结构的盲目扩张,无法激励学校追求效率的弊端,应改变拨款机制,建立和完善地方高校的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因子纳入拨款公式中,并逐步加大根据绩效分配资源的比重,激励地方高校提高教育质量,避免资源浪费。开征高等教育消费税重构成本分担制度。教育成本分担是学校相关利益者之间的一个博弈过程。高等教育通过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提高人的职业能力,从而给社会、个人以及用人单位带来经济利益。因此,高等教育的受益方均是成本分担的主体。我国现行的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中,国家的财政拨款却在逐年下降,至今未达到GDP的4%,而受教育者个人分担的比例逐年提高,雇主、企业等受益者所分担的高等教育成本未超过2.0%。目前的就业市场对地方院校的毕业生存在歧视,他们大都就业层次比较低,所获得的教育投资收益无法补偿分担的成本,目前的分担制度显失公平。因此,国家应本着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开征高等教育消费税,向用人单位等受益者课税,使高校的收入得到法律的保障和约束,为高等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转环境。同时,开征教育消费税不仅可以将教育成本合理分摊,还能促使用人单位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有效遏制盲目追求高学历的用人倾向[5]。完善激励教育捐赠的法律规范。《教育法》与《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捐资助教虽有鼓励条款,却无对捐赠方减免税收优惠的具体比例规定。同时由于国家没有颁布募捐法,使学校的募捐及管理工作处于法律的相对真空地带,也增加了捐赠者的缺少法律保障的担忧,无法激发社会捐资助教的积极性。应在国家文化建设层面树立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营造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氛围,建立与健全有关捐资助学相应的法律与法规,如出台募捐法、修订税法中的相关内容,包括开征财产税、遗产税及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细则等,以激发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的捐资助学热情,并制定高校融资和接受捐资的激励政策,将高校融资与政府配套奖励资金相配套[6]。
采用PPP模式融资。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简称PPP)是一种公共产品供给的模式,其实质是公共部门根据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提出建设项目,通过招投标确立私人部门合作伙伴,私人部门负责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修,即实行契约机制,私人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生产,公共部门(或政府)向私人部门付费作为对其生产成本的补偿和收益的回报[7]。地方高校可以通过PPP模式来缓解教学资源的紧缺。在PPP模式运行中,应选择合适的项目,一般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教学楼、学生宿舍和体育运动设施等并合理选择PPP的类型;建立规范化标准和程序来选择合作伙伴;财务部门应加强对PPP项目的成本效益核算,建立起项目启动前后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监管体系,确保项目能真正发挥作用。产学研结合增强创收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创新能力与人力资源的竞争,这必将导致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管理创新需求和人力资源培训的增加。地方高校应顺应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顺应知识经济和市场需求,充分利用自身人才和智力优势,增强应用型和技能技术型科研成果“产出”能力,积极与当地企业、团体密切合作,开展受托研发、技术指导、共同申报课题、共建实验室、开放校内实验实训平台、进行人才交流等[8],通过有效开展产学研,既履行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职能,同时也能部分解决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问题;通过产学研究合作教育,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来解决专业建设中实践经费投入有限等问题,实现校企双赢。此外,高校还可为企业提供战略规划、流程再造、管理诊断、税收筹划等各类咨询和服务,以及承担各种培训来获取收入。加强学校特色建设以吸引社会捐赠。捐赠收入要成为高校筹资渠道的前提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较大提高。对于办学历史不长的地方高校而言,由于毕业生大都是一般收入阶层,校友的捐赠能力相对比较有限。因此,地方高校应贴紧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来优化专业结构,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努力探索,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形成特色、品牌和社会声誉,以此来吸引包括校友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捐资助学。同时,学校应成立募捐管理机构,设计多种形式的募捐途径,并对所募集的资金进行透明化管理,公布资金使用的用途及成效,使募捐工作制度化与规范化,成为学校一条经常性资金来源渠道。实施教育流程外包引进优质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开展教育活动所需要的一切基础和条件。教育水准与经济发达水平基本是一致的,发达国家有丰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可供地方高校借鉴。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可尝试教育流程外包。所谓教育流程外包,是一种外资引进的模式,是借鉴服务业流程外包的原理,将部分教育服务全程承包给外资,容许外资在我国法律框架下,提供独立于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之外的服务[9]。目前各高校所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可视为教育流程外包的方式之一。成功的教育流程外包应能起到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料,影响与带动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革,促进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并使人才培养的规格、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人才培养的就业竞争性提高,进而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拓展学校发展空间。
高校资金管理的本质是实现资源约束下的最优选择。从资金的筹集、分配到有效利用,是系统工程,学校应设立校融资管理的专门组织进行管理,使资源的配置能围绕培育与形成学校的特色展开,最终形成学校存量教学资源的差异性,以此来提升学校的竞争力,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融资预算管理。所谓融资预算管理指在地方高校融资管理活动中,对融资规模、方式和结构,资金使用和负债资金归还来源、偿还方式等方面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测与规划及其制度安排。融资预算管理包括了预算的编制、执行及考核过程。融资预算编制的起点是学校的办学规模,地方高校应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合理确立其规模,预算的编制方法可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方法;预算经过审批下达后各部门应严格执行,同时学校应建立起相应财务资源优化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如果没有合理的预算,内部资源的配置就会缺少追求成本最小化的激励机制,运行中往往是趋向成本最大化,学校的融资就难以从粗放走向集约。通过融资预算,可以规范融资行为,实现学校融资的来源、使用、还款的同步控制,为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建立和完善财务成本管理。高校教育财务成本管理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的需要。在建立和完善财务成本管理内容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如可以把二级院、系、部、所作为各个成本核算单位,然后再细分到各专业、各年级作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归集和分配。随着条件的成熟,进而过渡到把每个班、每个年级作为一个成本核算的对象进行细化管理[10]。其次以学年作为成本核算期,合理选择成本核算方式并确定教育成本核算的范围,凡培养学生有关的各项费用均应计入教育成本,而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则不应计入;再次设置成本项目并进行记录、归集、费用分配和成本结转,基本的成本项目应包括:人力成本、固定资产成本和费用成本;最后强化成本控制。制订教育成本的控制标准,实施成本形成过程的动态控制并考评成本控制结果。构建融资风险防控体系。地方高校融资风险是指学校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不能筹集资金和无法偿还债务的可能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融资结构及负债融资规模不合理所引发的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二是指环境变化及学校财务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导致的学校“信用”下降,弱化学校再融资的能力,无法在相应的筹资渠道获取所需要的资金的风险。为有效防控风险,应树立风险观念;建立评价学校偿债能力体系,合理确立负债融资规模,集成使用各种负债融资方式,降低负债融资的成本;加强对负债资金使用项目的可行性评价,提高负债资金使用效益,增强再融资能力;加强债务资金使用的动态控制,建立识别风险的预警体系;制订还款计划,建立偿债基金,以保证债务资金的到期偿还。加强学校资产的经营管理。加强学校资产的经营管理是指通过经营、置换学校闲散资产和无形资产等来提升学校资产使用效率和完善教学设施的一种方式。在法律框架下,以区位理论和级差地租理论为指导,利用土地置换和出让、出租闲置低效设施、参与股份制、建筑物冠名等形式从事商业活动[11],通过多种市场化经营模式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和提高学校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总之,单纯依靠地方财政投入和学费收入的二元结构的经费来源,已经不能满足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政府应调整相关高等教育的投融资政策,构建多元化的高校财政支持资金来源系统,增强对地方高校财政支持。与此同时,地方高校也应增强自身的外源与内源融资能力,加强内涵建设,实现办学规模、结构与效益的统一,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陈育俭工作单位:莆田学院
- 上一篇:农业产业化融资行为的实证刍议
- 下一篇:略论财产保险公司融资能力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