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集群融资问题探究

时间:2022-04-26 11:17:34

导语:绿色产业集群融资问题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绿色产业集群融资问题探究

非正式制度安排下非正规金融的经济效应分析

从非正式制度角度来说,社会资本中的信用机制,即非正规金融,是产业集群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最重要的融资制度安排。以陕西省为例。近些年来,在陕西省政府的政策号召和支持下,陕南三市经济发展走上了定位明确、路线清晰、态势良好的轨道,在引导绿色产业集群发展上步伐加快,优势明显,但必须面对的现实是陕南经济基础依然薄弱。以农为主的经济结构,使得陕南的金融资源供给不足、效率低下。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县以下分支机构以后,陕南中小企业从正规筹资渠道的融资更是雪上加霜。(一)障碍分析政策障碍。集群发展初期,各企业基本都处于创业期,规模小、实力差,根本无法满足正规金融制度下对借款企业的抵押担保要求。然而,非正式制度下的融资行为因其不稳定性极易被政府视为非法融资而予以取缔,对于急需要发展的集群企业而言,正规金融资源无法获得,非正规金融资源又易违法,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集群中各企业筹资的渠道,阻碍了集群的发展。资源障碍。陕南地处西北,相较于能源丰富的陕北和工业集中的关中来说,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10年,陕南三市的GDP总量只占到全省的10%多一点,城乡居民收入占全省平均水平的74%左右。可以说陕南的金融资源极其匮乏,再加上金融资源在追求效益的过程中又不断向经济效益好的城市集中。这样,非正规金融体系资金匮乏、稳定性弱,严重制约了绿色产业集群发展的速度。环境障碍。由于经济欠发达,导致陕南环境不佳,制度环境的改善缺乏动力,信用环境的优化缺乏基础,技术环境的进步缺乏支持。这就使得有还钱意愿却无还钱能力的情况时有发生。信息平台不畅通,信用体系建设缓慢,从而导致交易成本增高,借款者不堪重负,又筹资无门。制度障碍。由于非正规金融是基于特定的“缘”的作用,其封闭性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非正规金融的另一特点是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所受的监管很少,这样会造成货币政策的实施低效甚至无效。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直接导致非正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有效竞争不足,市场手段、价格机制难以执行。(二)优势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用非正式制度资源来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可以极大地减少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率。非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下,借贷双方互相熟知,并保持着频繁的接触,这就减少了事前的信息收集、事中的监督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规避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提高贷款的效率和还款质量。此外,由于集群的集聚作用,企业之间保持着特定方式的联系,这种社会联系起到了隐性担保的作用,一旦借款方违约,这种联系立即中断,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同固定的违约收益相比,得不偿失。非正规金融的优势还体现在其灵活性,包括抵押担保品的选择、还款方式、时间等诸多方面。

非正式制度安排下绿色产业集群发展融资的策略分析

基于目前陕南绿色产业集群发展在资金筹集上的特殊性,本文认为,应该充分发挥非正式制度在集群发展中的正面效应,引导非正规金融支持陕南绿色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一)结合契约私人执行机制和民间资本运作机理,建立民营银行民间资本运作作为一种金融活动,也要通过一系列的契约来完成的,但不同的是,它一般没有正式的、有效的法律协议或关系凭证,具有很大不稳定性,因此,无法完全依赖公开的执行机制,其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赖于私人执行机制。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而且,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依然没有摆脱法理高于人情的现实境遇。我国的法制建设道路依然漫长而艰辛,我们的执法成本依然是居高不下。因此,基于法律的公开执行方式成本较高、执行难度较大。然而,这种基于声誉的私人执行机制并非没有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主体间多边重复博弈关系。我国晋商的“利以义制”文化,北非的马格里布商人联合会,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的“村八分”等,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私人执行机制的高效性。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往往聚集在特定的区域内,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有很强的关联性,且比较稳定。它们往往根植于当地社会文化、历史传统、制度和空间背景中。如果交易成员的一方出现违约,集群内的成员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对破坏这种信任关系的人或行为进行惩罚。这样,基于声誉的契约私人执行机制在集群内有效地实行,可以有效地降低贷款人的违约风险,促进非正规金融对集群发展的推动。民营银行是由民营资本控股,并采用市场化机制来经营的银行。现阶段,鼓励发展民营银行可以有效地降低国有银行高度垄断的局面,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民营银行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我国金融业的竞争程度,促使银行提升服务质量。它既能提供集群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还能抑制地下金融活动的生存空间,稳定金融秩序。但是,在发展民营银行的路径选择上一定要严格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监管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防止特权集团介入、内部人控制以及关联企业贷款事件的发生。(二)创新担保机制,建立高效的集群联保模式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难以提供银行贷款所需的抵押品,而银行对担保公司的资质审查又相当严格,这样,即使企业获得了担保;也未必能获得银行的授信。目前,担保公司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仍不规范。因此,应创新担保机制,借助集群效应,采用“抱团取暖”的方式,建立集群联保模式。集群联保可以分成横向的和纵向的。横向的指同类型企业之间形成融资担保合作联盟,纵向是指上下游企业之间利用产业链的关系建立融资合作联盟。集群联保模式具有监督对方行为并缓解道德风险的经济学意义。经济学家Ghatak认为,集群联保模式的共同责任设计能够利用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自动匹配组成联保小组,缓解金融机构对借款人信息不充分状况,解决逆向选择、道德风险、高监督成本、控制约束等阻碍中小企业贷款的基本问题。结合陕南绿色产业发展的实际,各企业应进一步优化联保制度,健全最终偿还机制,规范联保成员的信用行为,破解担保难题。集群联保模式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成立所谓的联保组织或联保服务中心。集群内各企业不再直接参与金融市场的交易,而只是向联保服务中心缴纳会费。在企业遇到资金困难时,向联保服务中心提交自身的融资需求,由联保服务中心负责拟定融资方案,联系合适的金融机构或直接参与到资本市场中以满足企业需要。2007年,中国建设银行浙江分行与阿里巴巴合作,迈出了我国互助联保的第一步,并取得成功。此后,中国工商银行山东分行、东营分行也作了大胆尝试,为我国集群联保融资模式的大力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发挥集群效应,规范供应链融资渠道集群内的企业之间所带有的联动效应可以使他们之间形成上下游的供应链关系。供应链融资解决了上下游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而且通过打通上下游融资瓶颈,还可以降低供应链条融资成本,提高核心企业及配套企业的竞争力。供应链融资服务不同于传统的银行融资产品,其创新点是抓住大型优质企业稳定的供应链,围绕供应链上下游经营规范、资信良好、有稳定销售渠道和回款资金来源的企业进行产品设计,以集群中的大型核心企业为中心,选择资质良好的上下游企业作为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这种业务既突破了商业银行传统的评级授信要求,也无须另行提供抵押质押担保,切实解决了产业集群融资难的问题。供应链融资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处于统一供应链上的集群企业之间也可利用其自身优势,开展物流融资。其运作的基本原理是:生产经营企业先以其采购的原材料或产成品作为质押物或担保品存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并据此获得协作银行的贷款,然后在其后续生产经营过程中或质押产品销售过程中分阶段还款,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质押物品的保管、价值评估、去向监管、信用担保等服务。集群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机构通过物流金融实现利益均衡,使得中小企业通过物流金融突破资金缺口,盘活资金流,从而实现融资。

本文作者:牛艳梅工作单位:陕西理工学院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