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论文

时间:2022-07-12 11:22:00

导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贯彻“三贴近”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不浓。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内容上,体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三贴近实效性

社会的进步,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且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素质教育成为教育者争相实践的课题和永远追求的目标,而“三贴近”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有效途径,所以“三贴近”原则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推动了教材、教法改革,但无论教材改革还是教法改革,都着力体现时代特征和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参与、思考和实践,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所以“三贴近”原则又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懈的追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可见“三贴近”原则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这也是“三贴近”原则深刻的理论渊源。

一、高职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调查中发现,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可有可无.极少数学生认为完全多余并且不当回事;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极少数学生不知道学习目的是什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空洞的说教,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多少关联.今后工作又不从事理论研究,即使学习也没有多大的用处。

从学生自身特点来看,高职学生的年龄大多数处于成年初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可塑性强,很多学生还不具备正确辨别思潮的能力,极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出现政治上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因此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就不足为怪了。

2.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不浓厚

调查发现,极少数的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毫无兴趣,三分之一多的学生兴趣一般,三分之一多的学生只对自己认为有用的感兴趣。在课外,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会认真去读教科书,三分之二的学生只是在做作业和考试前会去翻一下,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课外根本不去读。在平时阅读与思想政治理论相关的书籍方面,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从来不读,三分之二多的学生偶尔会读。

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的原因,一是受中学时期的惯性影响,思想政治课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在中学一直被当成是副课,除了高考需要之外,普遍不会像主课一样受到重视。二是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目的、作用、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成效是长期形成的和潜移默化的,并不立竿见影,学生就认为学了没用。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理论性强并且难懂,内容枯燥乏昧,滞后于时展,可读性差,脱离学生实际,缺乏针对性,难以指导实践。四是教师和教学方面,有些教师水平低,自身对一些理论问题尚有疑虑,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学手段落后,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要认真总结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二、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三贴近”.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1.“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贴近实际,就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坚持立足于世情、国情和学生的实际,把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发展动态,知晓国家的发展状况,把握自己的发展环境和存在价值,从而使思想政治教学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贴近生活,就是把思想政治教学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尤其要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使思想政治教学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

贴近学生,就是把思想政治教学深深扎根于学生之中,把握学生脉搏,了解学生愿望,使思想政治教学可亲可信,深人人心。

2.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三贴近”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的体现“三贴近”原则,使其不落人俗套、生搬硬套,且来的自然有效,我尝试了“话题教学法”,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话题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钻研、吃透教材,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有相当的了解,然后针对一个话题、两个话题、甚至一节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先设计出一个学生所能亲身经历的、贴近学生生活或者与当前国内、国际重大社会问题相联系的话题,由此话题,引起学生的共鸣、关注,并激发学生列举出很多类似的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案例,使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关心的问题着手,进行讨论、争辩、分析、评判,一些正确的观点慢慢浮出水面。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与本堂课教学有关的观点抽出来,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出课堂教学要阐述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及相应的知识。

使学生在讨论中体会、在辩论中反思、在概括中提升,达到学习、研究学科知识的目的。这期间,讨论法、辩论法、座谈法、采访法都可以利用,都能有效地使学生畅游在生活的海洋里,吸取知识的营养,使他们往往忘了这是在上课,而是和老师、同学在讨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所以这种教学方法,几乎可以不依赖于教材而进行,只是从生活实际——知识,给学生以亲切感。

哲学向来被人们视为是一门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理论学说,同时也被认为是一门远离社会物质生活的意识形态。这并非对哲学的非议,而是反映哲学自身某种特点的客观事实。所以,我在教学中,选择了学生们感兴趣、有困惑、想弄清、难理解的社会热点问题、生活难点问题、重大现实问题和实践前沿问题,运用有关理论从多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哲学解析。

例1,在讲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时,我给学出提出了这样一个话题:正确的意识,坚强的意志的作用。学生就此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举出了很多古今中外类似的事例。我适时的引导学生:他们为什么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同学们从各个角度加以分析,通过议论、分析得出:这是正确的意识、坚强的意志、顽强拼搏的结果。同时,同学们还举出了一些相反的例子:轻视人生、乱砍乱伐、大肆污染、开采,以及一些阻碍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物的事例。并且指出:这是错误的意识在起作用。最后,我引导学生得出:这就是意识的反作用,它表现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例2,在讲到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时,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话题:促使学习成绩提高的因素。面对这个话题,学生思考、议论,踊跃发言,为了有序进行,我把学生分成两组,各有一人主持并负责记录,然后两位主持人分别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观点。同学们的观点大概有: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意志力的增强,学习目标的明确,老师的鼓励、监督,同学之间的竞争,班风好、学风正,家长的希望,考试的压力,社会的压力等。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能否把这些因素进行分类?哪些因素是主要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把这些因素分为:自己、同学、老师、班级、家长、社会六个方面,并进一步指出自己的作为是主要的因素。“其他的因素是可有可无的吗?”学生思考后肯定的回答:不是,他们也是非常必要的。接着,学生又从企业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等角度来说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归纳出内因、外因两个哲学概念,并进一步概括: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就是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一节课,学生就这样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度过了。

例3,在讲到人的价值时,我选用了这样一则材料。湖南株洲一语文老师在“入学教育课”的教案中,在谈到学习目的问题时,这样写道:“读书干什么?考大学干什么?总之你为了什么?也许你会说,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为了社会主义建设。而我要明确地告诉你——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提高了自己的资本,将来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挣下大把的钱,从而有一个美好的生活。比如生活愉快,人生充实,生一个聪明的儿子。所以我强调读书是为了自己。”围绕这一材料,我要求学生,就学习目的展开了讨论。一些学生认为,多元价值共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些价值观无所谓是与非,优与劣,有的学生则把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看成是至高无上的,认为只要能促进自我实现的就是最好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呢?我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进行深入浅出的哲学解析。

当今社会的价值冲突,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在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变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我国进行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这种改革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此形成多种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这些主体从自身立场出发审视客观对象时.必然形成多样化和大量矛盾冲突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也必然映射到青年学生身上。比如,对“为谁读书”,这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有人是“为挣大钱,娶美女,生聪明的儿子”……等等。第二,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外来的各种形态的价值观不断渗入中国社会。这些价值观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等)寻找自己在中国社会中的立足点。西方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个人奋斗的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同它们的资金技术一起涌人中国,因此,多元价值冲突不可避免。

既然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具有必然性,那么,我们就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和处理这种冲突。第一,为多元价值提供合理的存在空间,尊重各价值主体的选择和追求。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转型时期,社会个体的层次、需求等千差万别,难免会出现合理的与不合理的、高层次的与低层次的不同价值观共存的局面。社会应该为这些不同的价值观提供合理的存在空间,使其在冲突、碰撞中得到升华。前例所提到的读书“为挣大钱,娶美女,生一个聪明的儿子”的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只不过层次较低。在当前条件下,要完全消除这种价值观还不大可能,针对转型期价值观处于不断碰撞、整合中的特点,我们只能通过舆论和政策引导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而不应通过强制手段把某种价值观或价值标准强加给个体;个体也不应唯我独尊,将自己的价值观凌驾于他人和社会整体之上。第二,发挥意识形态的调控功能,坚持基本价值的一元导向。在唯物史观看来,意识形态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对社会存在起着能动的反作用。虽然多元价值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维护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仍然需要有一个基本价值的导向。实际上,即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表层的多元价值状况也掩盖不了其深层的一元基本价值。比如,在西方社会的多种价值观念中,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念已在长期的文化价值中积淀,成了他们最基本的东西而为人们从内心深处所普遍接受,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公平竞争、效率效益、等价交换等市场经济价值观念都是毫不含糊地要坚持的,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价值内容。

3.贯彻“三贴近”原则的重要意义

通过“话题教学法”,体现“三贴近”的教学原则,有利于改变一言堂的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把课堂45分钟真正让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自觉意识,使他们在思想的相互激荡中成熟。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更加关注自己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社会生活问题,从而走进现实,把学校与社会直接联系起来,增加其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自然顺畅地实现研究知识,提高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相统一的三维教学目标。

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三贴近”的指向是学生,坚持“三贴近”就是坚持为学生服务,就是在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的过程中反映实际、反映生活,在了解学生、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服务学生、教育学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中的一些对社会问题理解不正确、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总之,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改变“空洞说教”的做法,备课选材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教学内容上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这样才能被学生认可,才能被学生所接受,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崔秋锁直面生活一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