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地黄汤治疗抑郁症分析论文

时间:2022-11-26 11:25:00

导语:百合地黄汤治疗抑郁症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百合地黄汤治疗抑郁症分析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百合黄汤对抑郁症小鼠的药理作用。方法通过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利血平来诱导抑郁症模型,观测眼睑下垂情况,测定小鼠肛温变化,以及荧光法测定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结果百合地黄汤能明显对抗利血平诱导的小鼠眼睑下垂,运动不能,体温下降等情况,显著增加小鼠脑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以及多巴胺(DA)的含量。结论百合地黄汤对抑郁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百合地黄汤;抑郁症;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荧光法

百合地黄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是治疗百合病专用方,原书云:“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1]。”百合病的症状与现代医学上的抑郁症症状比较相似,临床上用百合地黄汤或其加减方治疗抑郁症也取得很好的疗效。抑郁症机制没有完全被阐明,但目前大多认为抑郁症与脑中单胺递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减少有关。单胺递质的减少常常会导致情绪低落、身体动力下降、食欲和性欲的改变,引起抑郁症或焦虑症[2]。百合地黄汤抗抑郁作用方面的现代药理研究较少,笔者试着通过利血平诱导小鼠抑郁症模型,来研究探索百合地黄汤抗抑郁症方面的药效。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ICR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18~22g,普通级,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YXK(浙)2007-003。

1.2药物百合、生地黄购自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门诊部,经黄真教授鉴定为正宗品种。百合地黄汤水煎剂由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剂室提供,浓缩含生药2g/ml,备用。药物浓度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分别为24g/(kg·d),12g/(kg·d),6g/(kg·d);阿米替林25mg/片,由常州四药制药厂生产,批号20010421;利血平注射液,1mg/(ml·支),广东邦民制药厂生产,批号:H44021892;多巴胺(DA)盐酸盐、去甲肾上腺素(NA)酒石酸盐、5-羟色胺(5-HT)标准品为Sigma公司产品。

1.3仪器电子分析天平,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生产;P60CRT荧光分光光度仪,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普通玻璃体温计;DY89-I电动玻璃匀浆机(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L20A全自动高速冷冻离心机(湖南仪器仪表总厂离心机厂)。

1.4实验方法

1.4.1分组与给药[3]取60只ICR小鼠,预养3天,称重,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即阳性对照组(阿米替林组)、正常对照组、百合地黄汤高、中、低剂量及模型组。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0.3ml,阳性组给予阿米替林灌胃0.3ml,给药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百合地黄汤灌胃0.3ml。每日1次,连续21天。第21天,给药组及模型组小鼠均于给药后即刻腹腔注射利血平1mg/kg,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60min后观察小鼠眼睑下垂情况;180min后测定小鼠肛温。给药后禁食不禁水,24h后处死小鼠,迅速断头取出大脑,冰浴中匀浆,3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液,荧光法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

1.4.2指标测定及检测方法体温计测肛温,观测记录眼睑下垂个数(闭眼1/2以上的个数);荧光法测定5HT、NA、DA的含量。

2结果

2.1眼睑下垂影响[4,5]腹腔注射利血平60min后,观察小鼠眼睑下垂的个数,计算对抗百分率。对抗百分率=(1-睁眼不能只数/动物总数)×100%,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见表1。表1百合地黄汤抗利血平诱导的眼睑下垂的影响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0.01;与模型组比较,bP<0.05,cP<0.01,dP>0.05

百合地黄汤高、中剂量组和阿米替林组能显著对抗利血平诱导的眼睑下垂现象,给药组中剂量(P<0.01)较高剂量(P<0.05)更为显著,而与低剂量组(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

2.2肛温的影响[6]腹腔注射利血平180min后,将体温计探头插入小鼠肛门内,深度以温度计探头完全进入肛门为准,维持至少2min,测量肛温。记录各组数据,比较给药组及对照组中肛温的差异。实验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见表2。表2百合地黄汤抗利血平诱导的体温下降的影响注:与正常组比较,aP<0.01;与模型组比较,bP<0.05,cP>0.05

百合地黄汤高、中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低剂量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对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7,8]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模型组NA、5HT、DA含量均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百合地黄汤3个剂量组5HT和NA含量均有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百合地黄汤3个剂量组DA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高、中剂量组(P<0.01)显著性差异较低剂量组(P<0.05)大。表3百合地黄汤对利血平致抑郁症模型小鼠脑内NA、5HT及DA含量的影响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0.01;与模型组比较,bP<0.01,cP<0.05

3讨论

西医认为,抑郁症是指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并伴有兴趣减低、主动性下降等精神运动性迟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心境障碍综合征。其发病原因涉及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并且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关系[9]。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确阐明,但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单胺类神经递质尤其是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以及多巴胺(DA)含量改变与抑郁症有密切关系。抑郁发作的典型症状包括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乐趣丧失),即对日常活动及周围的人群和事物丧失兴趣,精力明显减退,出现无原因的持续性疲乏;心理症状(焦虑、自责自罪、思考困难等),即思维迟滞,精神活动减少;自我评价过低,产生内疚,陷于自责之中;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躯体症状(睡眠障碍、食欲降低及性欲减退等),即食欲不振,人体消瘦;或失眠或嗜睡;性欲明显减退;会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的行为[10,11]。而西药抗抑郁药长期服用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从而极大地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中医认为抑郁属于郁证范畴。中医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其病变涉及心肝脾肾脑,病因病机不可一概而论,可因个人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而各异。其发病原因为郁怒、思虑、悲哀、忧愁七情之所伤,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初病因气滞而挟痰湿、食积、热郁者多属实证。久病由气及血、由实转虚,如久郁伤神、心脾俱亏、阴虚火旺等均属虚证。郁证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即气血亏虚,心、脑功能下降,邪实即气郁、痰阻、阳亢、血瘀,治当补虚泻实、调畅情志。其治疗多采取辨证分型论治,虚证者,当补益心脾、益气养阴、养血健脾、宁心安神、交通心肾、滋水涵木等法;实证者,当疏肝解郁、化痰祛风、平肝潜阳、清肝泄热、活血化瘀等法[12,13]。中药治疗有单味药和复方治疗。中药治疗抑郁症具有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小,可长期服用、较安全可靠等优点。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百合地黄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此方由百合七枚,生地黄汁一升组成。方中百合润肺清心,益气安神;生地益心营,清血热,配伍百合,共成润养心肺、凉血清热之剂[14,15]。本实验百合地黄汤按照原方配比煎煮,抑郁症造模采取经典利血平诱导模型,结果表明,经过21天的灌胃给药,模型组皮下注射利血平后表现为体温下降、眼睑下垂、自主活动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百合地黄汤高、中剂量组利血平化效应减轻,眼睑下垂及自主活动减少得到明显抑制(P<0.05或0.01);低剂量组利血平化效应抑制不明显,能够明显抑制利血平化效应引起的小鼠眼睑下垂,体温降低以及运动不能情况,显著增加脑内NA,5HT以及DA的含量,提示百合地黄汤抗抑郁作用的机制与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调节5HT、NA和DA能神经的活性有关。而NA是DA进入囊泡后,在囊泡内的多巴胺β羟化酶作用下生成。故百合地黄汤是直接提高NA的含量还是通过提高DA从而提高NA的含量不得而知。从结果来看,百合地黄汤高中剂量的抗利血平化效应较低剂量显著,而中剂量又比高剂量显著,表明其对于抗抑郁症的作用并不是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强,而是到达一定剂量后效应减弱。由于中药方剂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性,故应对百合地黄汤中具有抗抑郁作用的活性部位、活性成分及其他抗抑郁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63,8.

2陈芳,赵博.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原则与辨证施治.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0):2951-2952.

3沈莉,颜红.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5):43-44.

4徐立,魏翠娥.贯叶金丝桃总黄酮对小鼠抑郁症模型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5):1184-1187.

5张均田.现代药理实验方法.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062-1064.

6王景霞,张建军.贯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实验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11(3):46-48.

7徐立,魏翠娥.贯叶金丝桃总黄酮对小鼠抑郁症模型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5):1184-1187.

8BennettDAJr,PhunL,PolkJF,etal.NeuropharmacologyofSt.John’Swort(Hypericum).AnnPharmacother,1998,32(11):1201-1208.

9蔡秋生.仲景治“郁”探析.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3:366-367.

10王景辉,黄跃东,陈少玫.抑郁症中医药研究进展.中医研究,2004,17(3):64-65.

11许红,王翘楚.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中医文献杂志,2000,4:39-42.

12王爱英,冯红岩.浅谈百合地黄汤加心理治疗抑郁症.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3,10(22):2029-2030.

13张曼,张丽萍.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研究进展.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7):568-570.

14全世建.百合地黄汤加减治疗抑郁症30例疗效观察.新中医,1999,31(2):15.

15吕向阳,张向东.经方辨治脑卒中性抑郁症.国医论坛,1998,1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