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研究论文

时间:2022-09-21 05:50:00

导语: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研究论文

【摘要】结合文献,分析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发病特点,阐述了脾、肝、肾在脾虚湿盛、肝郁化热、痰瘀互阻、虚损变症等不同阶段的相互关系和发病机理,分析了代谢综合征的动态演变和内在的整体关联性,提出及时处理脂肪代谢紊乱是防治代谢综合征的关键,并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处理代谢综合征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病机;中医

Abstract:Reviewtheliterature,weanalysisthemetabolicsyndrome(MS)pathogenesisof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features,andexplorerelationshipsandpathogenesisofthespleen,liverandRenalatthedifferentstagesofMS:spleendeficiencyinthekidneydampness,heatofLiverdepression,phlegmhindrancewastingdisease,toAnalysisthemetabolicsyndrome''''sdynamicevolutionoftheoverallrelevanceinherent.Wecandrawtheresultthatitisthekeytopreventtimelyprocessingoffatmetabolismdisorderofmetabolicsyndrome.Anditprovidesabasistheoreticalguidingforclinicaltreatmentofmetabolicsyndromewiththe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

Keywords:metabolicsyndrome;Pathogenesis;TCM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是多种代谢异常成分聚集于同一体,并主要以心血管疾病为临床终点的病理状态。其病理非常复杂,病程较长;胰岛素抵抗是其核心特征。腹型肥胖是公认的高危因素,脂肪代谢障碍在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其中游离脂肪酸(freefattyacid,FFA)的异位(胰岛β细胞、肝细胞、肌肉等)沉淀对非脂肪细胞产生毒性作用,是导致相关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障碍、降低清除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的病理现象的根本原因[1]。因此,调节脂肪代谢紊乱是防治MS的首选有效措施之一。目前认为MS是个渐进的过程,初期多以血脂紊乱为主,渐见糖耐量低减,其后出现糖尿病。具体可涉及血脂紊乱、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病以及糖尿病后期的各种并发症如心肌梗塞、脑梗塞、糖尿病性肾病、周围神经炎、骨质疏松等。现代中西医结合研究表明MS病机可历经脾虚湿盛、肝郁化热、痰瘀互阻、虚损变症,而痰湿可贯穿于MS的整个病理过程。现仅从中医理论探讨其病机,对该病症的防治提供参考。

1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概述

MS因其是个综合征,对病因目前并无统一的认识,但倾向于脂肪代谢紊乱,于现代检测手段可见血脂偏离正常范围,多见于体型肥胖之人。中医并无MS,对于脂肪代谢紊乱中医多责之于脾虚痰湿。内因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外因多为嗜食肥甘厚味,二者互为因果,致使运化失常,影响水谷精微的代谢,导致痰湿瘀浊内生,脂质沉积。中医认为MS的病因脾胃虚弱是其本,痰湿内盛为其标。在其发病过程中病理产物痰湿又与脾(胃)、肝、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早期病在中焦脾虚痰湿不化,多为糖耐量减低之阶段或未患糖尿病;随之发展,波及肝脏,肝郁夹痰湿,可变生为热,又可致瘀导致脂肪肝、胸痹、糖尿病等;肝气不畅又可困阻脾阳,久之可耗气伤阳,并波及下焦肾脏,而化热又可伤及阴液,终致阳阴互损而致脏器虚损。

2代谢综合征初期:关键在脾

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脾虚易致痰湿。痰浊为人体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故代谢综合征其标在痰浊,其本在脾虚。MS血脂紊乱期多以脾虚痰湿型为主,以后痰浊阻郁,郁久化热,热灼阴伤,阴虚燥热形成消渴。如《素问·奇病论》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肥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阴虚燥热或损及肝,致阳亢风动,挟痰上扰清窍,形成眩晕;或痰浊阻络而致气滞血行不畅,痰瘀互结,出现胸痹等血瘀症状。另一面,脾虚痰湿困阻脾阳,日久损伤脾阳,导致痰湿无以温化,痰湿反而又伤阳气,形成恶性循环,导致MS的难以控制。显然脾虚痰湿始终贯穿于MS全过程。对于脾胃、饮食与痰湿的关系,正如张仲景《金匮要略》曰:“内湿,多因久病脾虚或饮食不节、贪食生冷、嗜饮酒类损伤脾气,以致脾阳不振,运化失司,气化不利。”李东垣《脾胃论》谓:“油腻厚味,滋生痰涎”。中西医结合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痰湿证型可见于2型糖尿病整个病程中并见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异常[2],而从健脾燥湿化痰治疗糖尿病取得良好疗效的现代研究[3,4]等反证了传统糖尿病阴虚燥热的局限性。中西医结合研究表明,改善和控制饮食生活习惯,可以改善血脂的状况。也验证了饮食痰湿与脾胃的关系,因此,脾虚湿盛作为MS基本病理,与血脂紊乱密切关联。

3代谢综合征转变期:关键在肝

《灵枢·本脏》指出:“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认识到肝与消渴的关系,肝作为MS发展转变的枢纽,可使化热伤阴或致寒化伤阳。肝之疏泄调畅气机,使脾之运化升降出入正常,各脏腑平衡协调,水谷津液在体内输布排泄正常运行,使痰湿无以聚集。正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若肝之疏泄失职,胆汁无以正常化生,脾运无以正常升清,则饮食不化,代谢减弱,津液输布不畅聚浊酿痰,生成脂膏,其痰湿,从阴土寒化为害,损伤脾肾之阳,并困阻脾(肾)阳而见肥胖,疲乏无力,纳呆,腰酸腿软,阳痿,阴寒等。若湿蕴日久,从燥土热化为害,可郁结化热成毒,变生肝胃郁热,以及肠热而见口臭,消谷善饥,肢重,困楚怠惰,口渴喜饮等。或肝郁脾虚,痰浊内盛,浸淫脉道,血行不畅而成瘀,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而见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月经不调,闭经,失眠多梦等,甚至变生胸痹,中风等证。而气机紊乱,又进一步加重肝脾功能异常及各脏腑间的功能失常,变生他症。由是可见,脾失健运、肝失疏泄、痰瘀互结、热毒内生在MS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加剧的病理过程,最终导致MS中各种临床症状的发生。

另外,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气血的运行,饮食的消化、吸收,糟粕的排泄,津液的宣发、输布和排泄,均赖肝之疏泄来调理。肝之疏泄功能可调节人的情志活动。若长期过度的情志刺激,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消灼津液,也可引发消渴。正如《灵枢·五变篇》云:“…怒则气上,胸中蓄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者消肌肤,故为消瘅”。《临证指南医案·三消》亦云:“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说明肝郁在MS消渴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体力活动少、精神压力大或抑郁症的人群中容易患MS,也说明了MS与肝失疏泄、情志抑郁密切相关的病机特点。张世筠等[5]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肝火上炎、肝血亏虚、肝肾阴虚、肝阳化风、血虚生风、肝肾阳虚积分以及肝证总积分高于非糖尿病人。临床治验[6,7]说明肝在MS发病时占重要的地位。现代医学已有大量实验证实,胆固醇、脂蛋白、甘油三酯主要由肝脏参与合成和代谢,而肝脏为脂质代谢失调时异位沉着的重要靶器官,脂肪肝可为胰岛素抵抗之因。肝脏的内分泌功能参与体内脂质代谢功能,且脂肪肝的严重度与内脏的脂肪堆积和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性[8]。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结果说明MS中脂肪代谢紊乱与肝脏功能密切相关,也说明中医从肝论治MS的正确性。

4代谢综合征之虚损变症期:关键在肾

MS的主要临床特征即中心型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病,均可归于中医的痰浊、湿阻、血瘀的范畴,尤其在糖尿病晚期阶段,其虚损变症最多(诸如中风、厥证、关格、真心痛等),最能体现出肾虚的本质。正如《石室秘录》曰:“消渴一证,虽分上、中、下,但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张景岳也言“若由真水不足,则系属阴虚,无论上、中、下三消,宜急治肾,必使肾气渐充,精力渐复,则病自愈。”从MS临床特征的痰湿病因来看,肾虚也充当及其重要的角色,如《景岳全书》曰:“盖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痰之本,无不在肾”可见,脾肾两虚、痰湿内停是MS的相互关联的根本原因,可贯穿于整个疾病阶段。而肾虚在MS虚损变症阶段更是治疗时不可忽视的原因。现代研究表明肾本质涉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轴,关系到全身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状态,如糖尿病患者常出现“低T3,T4综合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E2,E2/T较正常人显著升高,T显著下降[9];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和杀菌率以及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老年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表明肾虚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低下的状态[10],因此临床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肺系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的机会比正常人高。而中医临床从肾论治糖尿病取效[11,12]也证明MS的肾虚本质。

因此,对于内藏元阴元阳之肾,具有维持和调节人体各脏器的基本代谢的功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肾藏精,一方面助脾化生精微,另一方面精血互生涵养肝阳,助肝以调达肝气。若肾气不足,则温化失职,无力助脾化生精微,加之饮食过量,嗜食肥甘厚味,又加重脾肾功能失调,湿聚脂积,气血瘀阻。若气虚及阳,损及脾阳,脾失运化,则水湿停聚,变生痰饮。并且肾主水,饮食物代谢之水液在肾阳的蒸腾气化下,升清降浊,膀胱开合有度,使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正常。如肾之元阴元阳受损则各脏器组织温煦功能下降,变生痰饮水湿,积聚泛溢肌肤体表。其肾精不足,则五脏失养,而饮食不节、外邪入侵、情志失调等因素的作用下更易发为代谢综合征的虚损变症。故调补肾阴肾阳对于MS虚损变症期防治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5小结

纵观MS的发展,可以发现,痰湿是该病的致病因素又是其病理产物,为其核心病理因素。其根源不外脾肾两端,其发病、变动关乎肝,突破了传统对MS中消渴病从“肺胃肾”“阴虚燥热”论治的认识局限。因此,临床治疗应该从疾病的系统的动态的角度出发,权衡虚实两方面症候的多寡,虚多时分辨健脾或益肾,兼以调肝活血化痰通络;在痰瘀等实象显著时则以涤痰化瘀为主兼以调节脏腑功能扶助正气。总之,结合现代医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应运用传统的辨证理论,系统动态地把握MS的发展进程,而防治MS的关键是应树立未病先防、及时处理脂肪代谢紊乱的临床意识。

【参考文献】

[1]迟家敏.代谢综合征与血脂代谢异常[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7):553.

[2]盛梅笑,郭惠芳.糖尿病与痰湿关系的临床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2(1):12.

[3]林绍志,刘炳国,魏守宽.糖尿病从痰湿论治——附35例Ⅱ型糖尿病病例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2:8.

[4]方文佳.运脾燥湿化痰法治疗Ⅱ型糖尿病30例[J].陕西中医,2002,23(9):775.

[5]张世筠,杜宝俊,周群清,等.中医肝证与糖尿病患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7(10):90.

[6]倪海祥,刘刚,罗苏生,等.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8):577.

[7]朱永娟.从肝论治Ⅱ型糖尿病100例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7:19.

[8]EguchiY.,EguchiT.,MizutaT.,等.内脏脂肪堆积与胰岛素抵抗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发病因素[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6,11:41.

[9]邝安埅.男性Ⅱ型糖尿病中医辨证论治与血浆性激素关系的初步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2:79.

[10]王展.老年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分析[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5,6:372.

[11]徐波.温柔补肾法治疗糖尿病[J].中医药研究,2000,16(6):30.

[12]王文,买成德,马志有.益气温阳法治疗2型糖尿病阳虚型30例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03,25(12):775.